我在公园目睹了这样一幕。
一个小男孩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同妈妈起了争执,在妈妈的责骂声中,男孩生气地动手打妈妈。这一举动彻底将妈妈激怒了;“你还敢打我!你给我等着……”说着,妈妈便扬起手想要打孩子。这时,孩子的爷爷奶奶连忙拦在母子俩中间,连声劝这位妈妈:“算了算了。”男孩和妈妈的冲突进入了僵持阶段,两个人都想冲破爷爷奶奶的“路障”攻击对方。爸爸在一旁见到这个场景终于忍不住了,也加入了劝架的队伍,让母子俩都冷静下来。
妈妈见其余三人(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都护着孩子,恼羞成怒,冲着爷爷喊道:“你们就惯着他吧!”三人不吭声,但是也没停止自己护住孩子的动作。过了一会儿,爷爷带着男孩往前走去,男孩不再哭泣,脸上恢复了平静。妈妈则愤怒地使劲拽住其他两人,把他们拉向相反的方向,一边走,她一边向远方怒喝:“让他们走!爷爷一天到晚就知道护着、惯着,我看最后能护出什么结果来!走,咱们回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中的权力之争。在这个场景中,出现了至少两组权力之争:妈妈和儿子,妈妈和爷爷。他们各自所做的事,都是在争取“听谁的”“谁说了算”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妈妈想为儿子树立规则,而儿子则为妈妈对自己的粗暴态度进行着抵抗。但本质上,是妈妈希望儿子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为处事,而儿子,则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待妈妈。两个人因为各自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引发了争执,并随着争执的加剧,情绪逐渐占据了上风。这个时候如果再继续争执,就会渐渐脱离最初的目的,转而投向“你必须按我说的来”和“我偏不”的斗争中。
这场权力之争的本质,是争取“到底谁说了算”。所以权力之争和控制紧密相连。有控制,就必定会有反控制,控制与反控制,构成了权力之争的基本要素。
美国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提出过一个观点:家庭里,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情况。德雷克斯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关于控制的害处,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也曾经有过精准的描述:“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般说来,如果家长习惯于使用控制的方法“管理”孩子,将会有以下三种结果。
一、孩子“战败”,选择压抑。
在我发表的文章的评论区,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评论:“呵呵,这种孩子如果在我这儿,我就要让他好好尝尝为所欲为的下场。”这种评论并不是少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言论里包含的威胁和恐吓。
如果一个人成为家长,便拥有了权威的身份,并且他不能善用自己权威的权力,而是将其作为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他人的手段。那么可想而知,他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会有多么悲伤。
在这一场权力之争中,孩子如果遇上控制欲过强的家长,便很可能败下阵来,成为一个习惯压抑自己的人。这样的孩子,如巴班斯基所说,懦弱、胆小、压抑、生命力萎缩。
二、孩子习得战争模式,逆反偏激。
很显然,案例中的男孩属于这一类。他的妈妈有极强的攻击性和控制欲,所以,男孩也习得了这个特征,变得富于攻击,且非常逆反顽劣。
家庭教育像一个魔咒,一个人最终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三、孩子“曲线救国”,隐性逆反,鬼鬼祟祟。
一说到逆反,很多人都会浮现出一张写满“我不服”的脸,其实除了这种显性逆反之外,隐性逆反也是极为常见的形式。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想反抗,但是不敢直接反抗,所以会做一些“小动作”实现抵抗的愿望。这样的人格,在社会上很难有良好的发展,因为他们常常是那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难以获得领导的信任。
毫无疑问,家庭中以控制为核心的权力之争,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深远的恶劣影响。值得各位家长警惕,更值得思考。
在家庭中,权力之争从何而来?为什么要争夺“我说了算”?权力之争的内在逻辑是因为我觉得“我说的对”,所以你“应该”听我的。对于自认为“正确”的执着,是导致权力之争的原因。
而控制欲强的人,实际上是自我掌控感很低的人,他们因为自己内在的自我掌控感不够,所以才会寻求对外部世界的掌控,而他们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被实施掌控的人。这就不难理解很多父母都会以“正确”为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施加着对孩子的控制,并随后引发权力之争了。
我曾见过一个这样的场景:
妈妈:“你想喝什么?”
孩子:“可乐。”
妈妈:“碳酸饮料不健康,别喝了。”
孩子:“橙汁。”
妈妈:“那里面有很多色素,不健康。”
孩子:“我就是不想喝白开水。”
妈妈:“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让你喝白开水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以上类似的对话在生活中很常见,这其实就是父母和孩子在进行“谁说了算”的权力之争。无论语言被包装得多么温和,都无法掩盖其背后“控制”的意味。
家长可以问问自己:是否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过分执着?以至于执着到对方不遵从“我”的意愿,我就会感觉很愤怒或者失望?
不过有些家长也可能会陷入一个困惑:如何区分我是真的为孩子好,想为孩子树立规则?还是我在与孩子之间进行权力之争?
答案在于,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对方如果不按照我的意愿做事,我就会很不舒服),还是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
其中的区别在于,到底是以“我”为中心的,还是以“孩子”为中心。
如果以孩子为中心,就需要遵从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充分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提供符合孩子要求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是一个辅助者的身份,而孩子,是成长的主体。
但是如果是以“我的规则”“我的情绪”“我认为对的事”“我认为她应该喜欢什么”为主体运行的,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控制的意味。
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帮助家长避免家庭中的权力之争。
一、察觉自己头脑中的标准。
标准,意味着限制;限制,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控制。
当思维中,经常出现“应该”“必须”这类词汇时,家长就要特别警惕了,你可能陷入了自我中心的困局,把自己的认知当成为人处世的标准,并且不由自主地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
二、将选择权尽可能多地交给孩子。
父母以为只有自己对孩子严加管理,孩子才能成才,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恋倾向。
自由从来不是只有好处,相反,自由往往意味着“自我负责”的重担,只有真正拥有选择权的孩子,其精神胚胎才能得以发展,才会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三、当孩子陷入权力之争的时候,看看孩子“蛮横”背后的渴求。
大多数家长面对孩子“蛮不讲理”时,他们自己的情绪也容易被孩子牵引,会变得比孩子更愤怒。这个时候,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小子!我让你厉害!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就让矛盾进入更加混乱的权力之争。
事实上,孩子“蛮横”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动机。不管他使用的是什么方式,是理智的,还是非理智的,是讨喜的,还是令人讨厌的……
孩子真实的渴望需要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
我们将讲述的对话重新改写:
“你想喝什么?”
“可乐。”
“可以,这是选择之一,还有其他的吗?”
“橙汁。”
“也可以,那也是选择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
“我就是不想喝白开水。”
“选择权当然在你。但是妈妈有一个小建议——可乐是碳酸饮料,橙汁中有添加剂,这些都对你的身体不太好,所以妈妈建议你尽量少喝,因为如果你生病了,妈妈也会非常心疼。白开水是最健康的一个选择。现在,妈妈把选择权交给你,你来选择,妈妈相信你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我选择喝一点可乐和橙汁,然后喝一杯白水。或者我选择今天先喝可乐,明天喝白水。”
“好的。没有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看上去蛮不讲理,其本质是因为他们的需求不被允许。而一旦自己的需求被看到,被看懂,他的固执也就迎刃而解了。
隐藏在家庭中的权力之争无处不在,在这段关系中,从来没有输赢,一方的全面胜利,往往是以另一方的全面妥协为代价得到的。所以只要两个人存在关系,就不可避免并或多或少需要将自己的一部分妥协,然后通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实现双赢(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