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烦恼》。
生活很累,真的。不知怎么的,自从上了初中,我开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了。还时常把自己伪装起来,因此我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内向。其实,我的性格很开朗,只是有点怕生。在朋友眼中,我就是一个开心果,可为什么在别人眼中,我就是这么内向、不爱说话了呢?因为……自卑吗?
我的皮肤有点黑,好吧,不是有点。一个男生经常说我黑,还给我起绰号,叫我黑猪,尽管我知道这是在开玩笑,可是真的很过分,看在小学六年同学的情分上,我也不想与他计较什么,但是,我没有想到,他在同学录上写对我的印象,内容都是皮肤太黑了,你真黑,你肯定来自非洲一类的言语。皮肤黑怎么了?违法了吗?当然,不仅仅是他,也有很多人说我黑,我不愿搭理他们,因为我不在乎,根本不在乎,真的……不在乎……
当然会在乎。
我拼命洗脸,用洗面奶,用香皂,用一切我认为能让我看上去白一点的东西,用完了以后,又拼命地把脸擦干净,涂防晒霜,只是为了让自己白一点。
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累吗?累啊。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呢?对啊,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我心想:如果别人再嘲笑我,我不会再憋着,我要怼回去,狠狠怼回去。可是,想法终究是好的,现实中是不会允许你这样做的。父母跟我说,自己又不是很厉害的人,就别找事了。是啊,我是谁呢?我什么都不是。我的想法算什么呢?怼回去……你配吗?父母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我,但他们是好父母,只是我不好罢了……我开始不愿意把心里的事告诉他们,受了委屈也不愿倾诉,得了奖,受了表扬也不愿说出来,因为那会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
现在的我,比较期待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死了,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我呢,再也不是我了,白天戴着面具微笑着讨好别人,晚上摘下面具自己偷偷哭泣,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包括父母,有人说我坏话,当没听见就行了。生活,就让它这样过吧……
在班主任眼中,这个孩子的形象是这样的:永远不抬头,头发遮住眼睛,每天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不喜欢和同学交流。看了作文,班主任和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孩子的妈妈性格直爽、能说会道,孩子的爸爸却不善言辞。对于孩子作文里的内容,妈妈认为孩子的性格是天性使然,“随爹”。并且妈妈坚持认为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挺好的。
从孩子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有一些抑郁的情绪,但是孩子的妈妈对此却浑然不觉,甚至还认为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没有问题。
孩子出现了问题也许是问题,但是家长完全看不出孩子的问题,就更是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斯坦利·霍尔在他的著作《青春期》中,将青春期比作狂飙运动。而抑郁情绪也是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有的情绪,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敏感脆弱,稳定性差,处于心理上的动**时期。
所以,在这个时期,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就很容易对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刺激,造成他们内心的封闭和对抗。在这个阶段,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在这篇作文中,孩子写到,面对男同学的不当行为,父母跟她说的话是“自己又不是很厉害的人,就别找事了”,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父母让她面对同学的羞辱,选择隐忍压抑。正因为孩子的这种解读,才会出现随后一系列自怨自艾的声音:“是啊,我是谁呢?我什么都不是。我的想法算什么呢?怼回去……你配吗?”
对于自己遭受到羞辱,孩子表现出来的是“无人可依”的心理状态。在班主任和孩子妈妈沟通之后,妈妈解释说,她对孩子遭受同学羞辱后想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是:“希望孩子多和同学沟通,因为你不是那么厉害的(优秀的)人,所以不要不和同学玩。”可以说,这和孩子的理解还是有较大的偏差。
可是,这种理解的偏差难道是孩子的问题吗?
事实上,无论妈妈再怎么对自己的真实意思进行解释,都显得很苍白。这句简单的回答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父母对孩子心理诉求的忽视、对孩子面对伤害时的麻木,以及物化孩子的价值标准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一事件进行仔细分析。
第一,面对来自男生的“恶作剧”,女孩虽然已经感觉到对方给她带来了被羞辱的伤害感,但是仍然劝慰自己,“这是在开玩笑”,并找出“看在小学六年同学的情分上”这样合理化的理由原谅对方。她之所以对自己的真实感受选择压抑,是因为她除了压抑,似乎别无选择,因为本该最能保护和理解她的父母,也认为她没有价值,不能给她心理上的支撑。
第二,妈妈的话,明确地传达了父母的价值观:只有厉害(优秀),才配有选择朋友的权利。如果不厉害(优秀),连表达自己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孩子在父母心中的价值,也需要依靠“优秀”来衡量吗?难道孩子之于父母,存在的本身不应该就是最有价值的事吗?
第三,父母将“优秀的”同学用“厉害”这个词表述,反映出家长本身“唯学习成绩论”的物化标准,简单地说,因为标准太过单一,所以就会出现强调可以物化的成绩,而忽略对人性理解的现象。父母的潜在逻辑是:孩子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就“不应该不和别人玩”,换言之,成绩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选择朋友和生活方式的资格,这实在是一种匪夷所思的物化表现。
第四,父母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讨好”也清晰可见,当然,这也不奇怪,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没资格选择朋友的父母,怎么能有独立的人格呢?最主要的是,父母的“软弱”,也传导到孩子那里。孩子除了感受到不被理解之外,还会产生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感:父母尚且如此软弱,那我在世界上还有谁可以依靠呢?
如果一个孩子的脆弱情绪被忽视,没有得到及时和恰当的疏导,他就很可能会越来越紧闭心房、不愿和外界交流,再加上青少年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容易产生认知的偏颇,因此,孩子就容易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产生自怜自艾的心理。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家长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易感的心,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
敏感脆弱的孩子身后,多半都有麻木迟钝的家长,他们常常过高地估计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于简单化地认知孩子的情绪,这样就无法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情感抚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不断的肯定,当孩子走偏方向的时候及时引导,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及时援助,这样才能让孩子的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的发育。
案例中的这个女孩,因为自己的先天肤色而自卑苦恼,因为被别人嘲笑而难过、羞耻。但真正让她痛苦的,不是偏黑的肤色和男孩的捉弄,而是因为她的父母没有给她抱持性的抚养环境,没有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给她足够的心理支撑,从而也没能帮助她树立健全的人格,所以她才会困在自卑中,深深陷入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有的羞耻感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家庭教育让她成了一个自卑型人格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人格越健全,养育出的孩子人格也越健全。如果我们在一个孩子身上看到逆反、懦弱、自卑、骄横的状态,那么这些是被家长用言传身教的“小刀”雕刻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