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特别爱问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却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内容。
第一个关键词是:改变。
改变,是很多人最常使用的词汇,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我要变得更好”,但实际上,改变比我们想象中要难得多。
北京大学心理系的钟杰博士曾经介绍过,最新的神经研究发现,每一个“积习”在大脑中都对应着一个神经回路。轻微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刻痕”较轻;持久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刻痕”较重。不止如此,那些刻痕较重的神经回路从某种角度说已经有了独立的生命力,它们自己启动后,我们就会忍不住重复相关的行为。
所以准确地说,改变,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很多。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改变的困难性,是因为很多家长虽然口头上也承认改变很难,但是还是很难克服自身的焦虑,容易对孩子的改变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从而过度关注改变结果,忽视改变过程的现象。
如果家长过于焦虑,太关心孩子改变的结果,就会因为注意力过分关注某个结果,造成注意力狭窄的现象,导致不能更加全面和客观的看待问题。
“焦虑——注意力狭窄——过分关注目标结果——未达到预期结果更焦虑——加强控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凡是抱着“我该怎么改变孩子”想法的家长,一般都对孩子抱有无法遏制和很难察觉的控制心。之所以一个主动改变和被动改变的效果天壤之别,主要就是因为被动改变会激发人的阻抗,也就是对别人试图改变自己的本能反抗。
这是人的天性决定的,因为每个人都追求自我掌控感。当然这种对外来控制的阻抗,孩子未必能清晰地察觉,但是会通过结果表现出来。
生活中那些看上去疲惫、缺少生命力、拖拉磨蹭的孩子,都是在表达对家长改造自己的反抗。
改变很难,所以在谈改变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个行为公式。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个循环,“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所以,一个孩子不努力,一定是因为过去他在这个行为中获得了很多“好处”,所以,当这个行为被反复强化之后,就会变得根深蒂固。
也许会有人不理解,孩子不努力,一般而言都会得到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好,被家长责骂等,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
有很多种可能。比如,如果一个家长自身的焦虑水平较高,那么可能他注意到孩子的时候都与孩子的“犯错”相关,甚至是只有当孩子有类似于不努力等不好的行为时,才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并因此获得和家长的情感链接,比如批评。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总会犯错了。
这种链接对孩子而言,满足了其被家长关注,和家长发生链接的需要,所以,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或者,如果家长经常说:“你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那么孩子就会特别关注自己聪明的特质,并为了维护自己的聪明而放弃努力,因为如果努力之后又没有好的结果,那就等于说明自己不够聪明,反之,如果自己没有努力,即使没有好的结果,那至少说明自己还很聪明,只是不努力罢了。所以,不努力背后的潜意识可能是不敢努力,以保护自己的聪明特质。
再比如,一个孩子长期被家长包办替代或者硬控制,他缺少学习的内驱力。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家长做的。对于这样的孩子,不努力就是抵御内心冲突消耗的中和试剂,他们需要依靠行为上的懈怠,来舒缓自己心理上抵御外界“入侵”的疲劳。这种情况,在很多过分关注结果,较少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内驱力挖掘的家庭中很常见。
以上,都是孩子不努力的“好处”。所以,想要改变孩子不努力的行为,首先要对孩子的行为合理性有深刻的理解和接纳,不把它放在对立的位置,企图去改造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获得改变。
第二个关键词是:努力。
努力本身是一个形容词,没有量化的、可考核的目标。每天坐在书桌前十个小时才算努力吗?显然不是。那么什么是努力呢?其实没有标准。
所以,家长说孩子不努力,其实代表了家长的评判性思维,更准确的说法是,在家长的标准里,孩子还达不到自己认为的努力。
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家长的标准正确吗?家长的标准就是真理吗?第二个问题是,家长用不努力直接否定了孩子所做的努力,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式的思维方式。
更为关键的是,当家长认为孩子不努力,就等于给了孩子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而孩子也会按照家长的暗示,成为更加不努力的人。
第三个关键词是:引导。
与其说改变孩子,不如说家长应该想一想,怎么引导孩子走出现状?
与改造孩子不同的是,引导的主体是孩子自己,也就是说,在引导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的是一个在一旁指导方向的角色。归根结底,引导是在挖掘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有自发的动力做出改变。
如何引导孩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放下焦虑,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
这一点在前文中已有阐述,比如孩子为什么不努力,至少列举了三种可能,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用新的方式置换旧的,才能引导孩子做出真正的改变。
当家长能够真正接纳孩子的现状,充分认识到孩子的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时候,家长焦躁的心情才能放平,这个时候,孩子的改变,才能真正开始。
为什么很多家长总是克服不了自己的焦虑?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不肯接纳事实(真实),既不能接纳孩子的现状,也不能接纳孩子的现状很大程度是自己教养方式导致的,而只把注意力放在“怎么能让他改变”之上,而且还是让孩子快速的改变。这些家长无视事物发展的规律,无视前因与后果的联系,怎能不产生虚妄的焦虑?
二、挖掘孩子的内驱力。
孩子的懈怠,根本原因是缺少行为的内驱力。内驱力的挖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所谓内驱力,就是孩子行为的自发动力。而孩子在学习上的内驱力是怎么被破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家长有意无意将学习与更符合孩子天性的内容,比如与游戏对立起来,为学习塑造了“苦差事”的形象。
有些家长不断强调学习是需要下功夫的苦差事,还为学习赋予了很多沉重的意义,比如现在学习不好,未来就会非常失败,还有些家长经常以游戏作为筹码逼迫孩子学习,比如说“你先做完练习卡才能玩”等等。
孩子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消磨殆尽。喜欢简单轻松有趣的事物,讨厌复杂枯燥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当学习被赋予了这么多痛苦的意义,孩子还如何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激发自己的内驱力?
在社会环境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整体严峻的大背景下,孩子对于社会的残酷性、学习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充分的认知,家长不需要再反复强调了,相反,家长应该尽量给提供轻松的环境,缓解孩子的学习负担,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事实上,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世界的工具,它本身就不是无趣的,只是畸形的环境使它变质。孩子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多位老师,但是家长却是唯一的,家长的责任不是继续加压,而是回归本来的角色,尽量为孩子创造关于学习的轻松氛围。
2.常用惩罚的措施将惩罚和学习关联。
惩罚也是强化的一种,只不过是一种负性的强化。当家长在学习的问题上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对孩子产生了大量挑剔、指责、抱怨时,孩子就会向学习投射很多敌意。
孩子通过懈怠地学习来阻抗家长对自己的惩罚,甚至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3.过分功利化,破坏了孩子的探索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大的内驱力。但是因为有些家长过分功利的态度,往往会使孩子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失之交臂。
有一些家长总是将目光集中在功利性的教育上,这种功利性思维最容易磨灭孩子真正的兴趣。当学习成为“不得不做”的任务,内驱力自然也就消失殆尽了。
所以,到底如何确立孩子的内驱力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挖掘孩子的学习动机,让孩子树立更为宏伟且坚定的远期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动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赏、表扬,就很有可能沦陷为目标之争。这样的学习动机看似能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一往无前,但却往往禁不住任何波折,一旦有不如意,孩子就会焦虑紧张,对学习产生回避性的懈怠。
所以,挖掘学习的内驱力才是关键。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树立长久的目标,比如将来想做什么,对未来有什么梦想,自己的优势在哪儿,该怎么努力实现梦想等等,通过梳理,帮助孩子将远大目标逐步分解,落实到小目标上,再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这样孩子的远大目标就会像灯塔一样,屹立在前方,激励着孩子克服困难,不断前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目标是孩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家长赋予孩子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常常打击孩子“不切实际”的目标,教育孩子把心收回来,放在短期的考试成绩上,这种做法,很可能会绞杀了孩子真实的梦想。
任何梦想都很了不起,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对孩子引导工作的重点之一,就在于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建设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是其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当一个孩子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心理的内耗时,是没办法努力学习的,同样,一个潜意识处于高度防御状态的孩子,也肯定不会有高效的学习结果。
心理的内耗,包括的内涵很广泛,比如对自己的不接纳、高期待、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对人际关系和学校环境的适应不良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导和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如何和孩子聊天,如何解决孩子的困惑,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绝不是说说这么简单,这需要家长自身的成长和学习。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对孩子情绪的引导,对于“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变得更努力、积极”这个目标来说,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