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叙述:
孩子因身体原因需去体检,今天午餐时,她说:“明天去体检,想想要抽血就很害怕。”我告诉她:“害怕是胆怯的表现,做任何事心中都要有底气。不管面对什么,都要勇敢。”她抱怨道:“从来就听不到妈妈安慰一句。”我问她:“如果我说你别害怕,有妈妈在呢,你会感觉好点吗?”她立马回答:“听你这样说,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说:“那你想听妈妈怎么说?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说?”她说:“不用怕,如果体检结果没问题,就不用再吃药了。如果身体还没好,就继续吃药,直到好了为止。”
听孩子这样说,我心里很难过,我总认为坚强就能战胜一切,可孩子不是这样的啊。她没我乐观,也没我坚强,我不知怎么安慰她,只好对她说:“那我明天陪你去。”吃完饭,我们各自回屋。现在我还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
这位妈妈说完后,我问她:“你的困惑是什么?”她回答:“我困惑的是怎么孩子学不会我的坚强,为什么她会如此悲观呢?为什么孩子总认为我是在讲大道理、说空话呢?我明明就是那样想的啊。”
我向这位妈妈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的示范回答和你的回答,你觉得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她只是承认“女儿要的是柔软的母爱,而我给得太硬”,除此之外,她并不认可女儿的示范回答,她说:“我觉得她的回答力量不够。”
这位妈妈担心如果像女儿说的那样进行劝慰,女儿可能会怀疑她说的不是真心话。在此之前医生曾告诉女儿,如果乖乖吃两年药,病就会好。可是如今女儿已经吃了两年药了,如果这次体检结果仍不如意,她认为女儿肯定无法接受,说不定还会因为绝望而拒绝吃药。之所以妈妈觉得女儿不够坚强,是因为女儿得病之后总是问:“为什么我会得这种病,我到底是不是妈妈亲生的(这种病不是遗传病,父母都很健康)?”而且,女儿还曾经一度不愿吃药。这位妈妈还告诉我说,女儿每次看到体检结果上的指标有所下降,都会生气,对此她很困惑:“到底是因为体检结果没达到女儿的预期,还是因为我不会安慰呢?”
案例中的妈妈是一个活在“道理”中的人。现实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父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缺少感受,习惯用道理指导自己的行为,做“正确”的事。
但是人与人之间,想要有良好的沟通,最重要的莫过于具备同理心,而同理心的基础,恰恰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感知对方的感受。只有从感觉上贴近了对方,才能在沟通中说出能慰藉对方的话语。
用道理指导行为,虽然看上去既高效又有意义,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样做会远离真实。
我们虽然不知道案例中的女儿的成长环境如何,但从妈妈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她讨厌生病、恐惧生病,这些感受,是真实存在的。
这位妈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女儿总觉得我在讲大道理”,我是回答是:因为你本来就在讲大道理啊。
让我们站在女儿的角度看看她内心的想法:妈妈总是让我勇敢点,说害怕就是怯懦的表现。我认为妈妈这样说,其实就是在指责我的胆小、怯懦,她根本不允许我对未知的、不好的体检结果有恐惧或者担心,似乎在妈妈眼里,我必须抛下真实的恐惧,说出“我不怕”才是正确的。
但我想要的是妈妈能够理解我此刻的恐惧。难道就因为我曾经说过想要放弃,就代表我是胆小的、怯懦的、不敢面对现实的吗?难道妈妈不知道那只是我的一种情绪宣泄吗?她不明白,我只是一时无法接受,生自己的气,才会抱怨为什么我会得这种怪病?其实我那样说,只是想要一个来自亲人的拥抱而已,不要说话,抱抱我就好。
而妈妈,却不懂我,不但不懂,还给我贴上无数不好的标签,鼓励我要我勇敢积极。妈妈根本不相信我的求生本能,不相信我是一个敢于面对不好的体检结果还一直坚持吃药的人,难道妈妈不知道,我那么想要活着,想要健康吗?
我的妈妈,本应是我在这世界上最可依赖的人,可她却不理解我……
怪不得女儿会说“从来听不到妈妈的安慰”。
相比妈妈像是讲大道理一般的劝慰,我觉得女儿的回答才更具有抚慰作用。
先说说“不用怕”。当女儿说害怕抽血时,会因为害怕抽血就不抽吗?当然不是。女儿说怕抽血,只是想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撒个娇,得到一句“不用怕”的支持,仅此而已。这简单的三个字是妈妈在告诉女儿:“不用怕,妈妈陪着你。不用怕,有妈妈在。不用怕,就算这世间千难万险,但是你身边还有妈妈……”女儿要的,仅仅是这句宽慰而已。但是妈妈给的,却是冷冰冰的一句“害怕是胆怯的表现”。
“如果体检结果没问题,就不用再吃药了。如果身体还没好,就继续吃药,直到好了为止。”听上去这好像是一句废话。可在生活中,我们说的话大部分本来就都是废话。亲人之间,若说的都是“正经话”,那才是真的可怕。
我想,女儿什么都懂,她不需要妈妈的过度担心,不需要妈妈给她讲那些空泛道理。她只需要妈妈说一些她早已懂得的废话:“对啊,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咱们就不用再吃药了。不正常,咱们就一直吃,直到好为止。”
这样一句貌似废话的家常,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妈妈心里的淡定啊,说明妈妈没把女儿的病当成天大的灾难,有病吃药,没病就不吃药,仅此而已。病,或不病,就和人生的甜或苦一样,都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妈妈这样说,就等于是在告诉女儿:负面的情绪,比如恐惧、焦虑等等,只不过像是草原上的一只豹子,如果你怕它,它就是一只凶猛的野兽,如果你不怕,它就不过是身边的一个正常之物。人与野兽可以在地球上和平相处,人本来也可以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平相处。
现在,还认为这句话没有力量吗?我想,真正的力量并不是石破天惊、铿锵有力的话语,而恰恰是顺其自然、淡然平和的人生态度。
女儿最后提出的示范回答,既能体现妈妈对女儿的理解,又包含了妈妈淡定的心态,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正是女儿所需要的心理支撑。
所以,为什么女儿觉得妈妈说“你别害怕,有妈妈在呢”肉麻?那是因为:第一,这根本不是妈妈的风格,太假了。女儿觉得不适应。第二,女儿不是三岁小孩了,她不需要这种过度的保护。女儿需要的是妈妈把她当成一个成年人,理解她,用自己的淡定,影响她。
妈妈问:为什么孩子就学不会我的坚强呢?那是因为:第一,妈妈从来没有给女儿成长的空间,常常拔苗助长,以大道理要求她,但又在心理上把她当成一个幼儿对待。第二,勇敢坚强是一种品质,如果妈妈是勇敢坚强、淡定平和的,女儿也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如果妈妈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那女儿也能够看穿其本质。案例中的妈妈虽然表面上看似很勇敢坚强,但是她不敢和负面情绪相处,这本质上正是胆怯的表现,女儿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第三,所谓坚强勇敢的品质是在一个人独立面对困难时才会真正显示出来。人都有潜能,在情况没有那么“危险”时,女儿并不需要特别坚强,因为有父母为她承担了困难。在她还没有机会展示坚强勇敢时,妈妈就妄下判断说她胆怯,实在是没有道理。第四,坚强勇敢这些品质,并无统一的外在标准,而妈妈只是在用自己的标准衡量,轻易下结论。坚强勇敢不是靠说的,或者打针时不皱眉就叫坚强勇敢,事实上,有的人外表柔弱,其实骨子里却十分坚韧。因为体检结果不好发过几次脾气,妈妈就判定女儿不坚强,随意给女儿贴上这种标签,妈妈的这种行为,只会让女儿更加不坚强。
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如自己所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那么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给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撑。父母的身教远胜于言传,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说了什么话更加重要。
孩子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以后她会有很多锻炼自己、坚硬翅膀的机会,家长不用为此过度担心。孩子的人生,始终还要她自己走。
有时候沟通很难,因为沟通结果常常和预期背道而驰。但有时候沟通也很简单,只要肯放下自我中心的评判,带着好奇心和同理心对待别人,那么沟通也将轻松自在地得到想要的结果。
怎么做,在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