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不好也没关系:警惕鼓励中暗含的否定(1 / 1)

一位家长讲述了孩子的一个生活片段:

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上次数学考试只得了70多分。快期末考试了,老师在家长会上让爸爸回家好好敦促孩子学习。爸爸回到家后非常生气,骂了孩子一顿。见孩子的表情都快要哭出来了,妈妈赶紧“劝慰”孩子,说:“考得不好也没关系,咱们只要看看哪些地方不会,把它补上,下一次就能考好了。”结果孩子听了她的话并没有得到安慰,反而气鼓鼓地冲进自己屋里锁上门,将自己关了起来。妈妈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学习的事情。

爸爸生气地责备孩子自不必多说,这种强势又粗暴地冲孩子发泄怒火的行为我们都知道是不可取的,难以达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效果。可妈妈说的话又有什么问题呢?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使用类似“考得不好也没关系”“做不到也不要紧”的语言安慰孩子,而且还认为自己充分理解孩子,但是结果却常常差强人意。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第一,当妈妈说“考得不好也没关系”的时候,其实暴露的是她对孩子成绩的关心多于对孩子本身的关心。

父母在意识层面肯定更在意孩子本身,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往往会更在意除孩子本身之外的东西,比如成绩、排名等等。当一次考试成绩下来的时候,父母的注意力常常会被成绩吸引,孩子的成绩好就高兴,不好就失望甚至愤怒。

究其根本,是因为大部分父母对孩子施加的是有条件的爱,也就是一种功利性的爱。都说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其实并不尽然。大部分父母自身的成长环境本身就充斥着功利性,比如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因此这些父母也对自己的孩子从小灌输各种对错好坏的标准,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也更多表现在成绩是否优秀、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听话等方面,还常常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在这样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当上父母之后,也很容易不自觉地对下一代实施有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爱,是对亲子关系极大的伤害,它无形中向孩子传达了一种信号:你只有足够优秀、足够听话,只有聪明、漂亮、可爱……父母才是爱你的。

功利性思想带来的“有条件的爱”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大部分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功利性的爱,最可怕的是这些父母对此并不自知,还以为对孩子有要求是对孩子好。

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谬误。

真正的爱是纯粹的,不需要加过多的修饰。父母对子女的爱,本该是天然的、朴素的、不需要技巧的、发自初心的,正所谓“我爱你,没有原因,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潜意识里散发的这种纯粹的爱的信号,他的安全感就会提升,自我价值感也会提升。从这个角度说,一个人自尊、自爱、自信的基石,就埋藏在父母无条件的爱中。

第二,“考得不太好也没关系,下一次努力就能考好了”——不管言辞有多委婉,但还是表达出“你考得不好”这个信息。孩子接收到的仍然是否定信息。

对于生活在父母评判多、接纳少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来说,否定信息意味着伤害,所以他们大多对否定信息格外敏感。这是出于人的防御本能,与温暖美好的信息相比,人们更容易记住对自己有伤害性的信息。这些伤害的性信息被留存在潜意识中,就形成了不易察觉的潜意识。

孩子的内心中渴望得到夸赞,但是却总是求而不得。所以,当父母说“考得不太好也没关系,下一次努力就能考好了”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看是对孩子的安慰,但孩子感受到的仍然是父母的不满意和不满足,这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

第三,孩子会觉得妈妈虚伪。妈妈明明是在意成绩的,但是却说“没关系”,这种内外不统一的状态,会让孩子感觉到虚伪。

孩子之后的表现,也印证了对这种虚假豁达的愤怒,就像案例中那样,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宽慰而高兴,反倒气鼓鼓地跑进了屋里,锁上了门。

相比成人,孩子的理性思维可能弱一些,但是感性的直觉却特别敏感,这就是孩子的灵性。所以,孩子对于父母真实的意思总是能够准确捕捉。很多时候连父母自己都察觉不到原来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其实和嘴上说的一点也不一样。

虚伪是孩子的感觉。孩子会感觉到妈妈的关注点始终在成绩上,所谓的“考得不好也没关系”,其实只是想让自己更加努力,下次考取更好的成绩而已。当孩子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亲子关系就会出现裂痕。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负向强化。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白熊效应。它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魏格纳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所以白熊效应本质上是一种逆反心理。父母越关注什么,越容易对孩子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刺激。所以,父母越关注学习,孩子越对学习逆反。

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无形中会把“学习”和“自我”对立起来,会将对父母的愤怒,迁怒到“学习”上。当“自我”和“学习”之间形成无意识的对抗局面的时候,就意味着两者的“关系”被破坏了,自然,结果也不会好。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越使劲,孩子的反馈越差的原因。

第四,妈妈还没等孩子开口,就主动说“考得不好没关系”,这里面除了暗含对孩子的否定之外,还剥夺了孩子自己“发声”的机会。我们知道,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它不能压抑,也不适合转移。而宣泄的主体,应该是有情绪的人,具体到这个案例中,就是孩子。在孩子还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妈妈首先虚伪地说“没关系”,这就等于是把孩子的情绪堵住了。

所以,家长共情的第一步是贴近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情绪。而第二步,则是启发孩子进行情绪的宣泄。

妈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进行沟通,问问孩子的感受。说不定孩子会对成绩或者考试有很多话想说,比如说一说自己的郁闷、委屈,说自己明明很努力但结果还是不好,说这次卷子太难,全班成绩都不好等等,当然也有可能说自己感觉挺好的……

无论孩子说什么,父母都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倾诉,倾诉的过程,就是一个释放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只需要倾听,不带评判。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心理支撑,父母没有必要“违背本心”虚伪地说“没关系”。这个“没关系”,应该是先疏导自己之后的真诚接纳,而不是自认为说“没关系”就能达到安慰孩子的目的。

如果父母实在做不到接纳,也可以先选择少说或不说,但是不要说与自己的真实意愿背道而驰的话。

第五,如果父母看问题的视角可以从消极变为积极,结果自然也会完全不同。比如,同样是一份70分的卷子。如果妈妈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看,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1.70分代表着考核的内容有一半多都被孩子掌握了,未被掌握或者掌握不好的,只占30%,对付这么小的困难,其实不难。

2.这一次成绩比上一次提高了一些,这充分说明了孩子的进步。

3.考试卷子毕竟只能考查所学知识点的一部分,不可能涵盖全部。所以它能反映出孩子在学习上的一些问题,但不是绝对问题。所以,对于这张试卷,它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在这张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中,孩子掌握了70%。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父母可以从一个比较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同一张试卷,那么孩子的视角也会受到影响,这并不是教给孩子盲目自信,而是不过分向孩子强调挫折,让孩子以轻松的态度应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教育问题常常是以小见大的,家长对待一张试卷、一次成绩的不同反应,其实也能体现家长认识问题的不同角度,从而影响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