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大到关乎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择校就业,小到生活日常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但是我们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无法坚持自己的本心,总是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甚至做出自己不喜欢、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说,还会导致日后自己懊悔。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主见,不要因为其他人的看法而摇摆不定。
一位文学系的学生撰写了一部小说,想请在校的一名作家点评一下。作家正忙着自己的事情,但又不忍心拒绝,便心分二用,让这位学生读给自己听。
等学生读完最后一个字,作家问:“读完了吗?”学生认为作家意犹未尽,渴望听到下文。学生瞬间灵感爆棚,沿着自己的构思叙述下去。
等到下一个段落的时候,作家又问:“读完了吗?”学生更加激动,继续当场编写情节。突然,电话响了,打断了学生的叙述。作家接完电话,因为急事匆匆出门,留下了一句话:“其实你的小说早就应该停笔,在我第一次问你的时候。何必强行将小说续写下去,破坏了整体的美感。看来,你还是没有掌握情节,最重要的是缺少决断。”
学生愧疚不已,自认为不是当作家的料,于是封笔不再写作。
不久,这名学生又遇到了一名作家,愧疚地谈起往事,作家大吃一惊,赞叹道:“思维如此敏锐,创造故事的逻辑如此强盛,这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啊,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的。”学生听完之后大喜,便又开始创作,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面对大多数的选择,我们并不是毫无自己的见解,只是无法坚持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当我们遭到对方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按照他人的意见行事。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学生时代的时候,长期被剥夺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无法形成自己有效的判断。这时候如果有外来意见给我们提供一个选择,就会不自主地上前选择,根本不会考虑意见的正确性与实际性。
但是他人给我们提供的意见毕竟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不免会带有对方的主观影响,并不一定就真的适合我们,甚至有时候与实际的情况完全不符。我们如果一味照搬,不仅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还会因此打乱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
王明利毕业后同时被两家公司发出邀请,一家是创业型的小公司,可以直接就职;另外一家VR(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培训公司,不过需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
王明利更倾向于创业型的小公司,但是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前来劝阻。
身边人都认为,VR(虚拟现实技术)也算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新兴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个公司能够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相比较起来,如果在第一家创业型的小公司,不仅工作又苦又累,还没有什么发展前景,最重要的是除非公司做强,否则没有任何晋升空间。
但是王明利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就算是选择VR培训公司,在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下,自己很难找到出头的机会,况且就业前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金钱进行培训。相比之下,创业型的公司虽然小,但是相对的竞争压力也会小很多,自己的才能很容易得到展示,况且在小公司较强的工作强度,也很容易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
于是王明利说服了自己的父母之后,选择进入创业型的小公司发展。在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公司越做越强,王明利自己的职位也是一升再升。
在我们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试图来左右我们的行为,有些意见确实能够起到借鉴的作用,但是却不能因为这些意见而蒙蔽掉自己内心的想法。
或许对方的意见很有道理,但是这却不代表这个意见真正适合自己,也不代表这个意见就能够被我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当我们怀着抵触的心理去执行这个意见的时候,不免就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比如:我们打算在自己生日的时候来一次旅行,但是朋友却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劝说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我们内心深处还是渴望着这次的旅行,导致我们在与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闷不乐。最终所带来的结果,不仅自己无法过好这次的生日,可能还会因此埋怨起自己的朋友。
实际上,对方的意见就算再有道理,那也只是对方的看法,既不能保障正确性,又无法确保执行起来的难度。毕竟最后需要做出选择并执行下去的人是我们自己,他人的意见只能作为我们的参考,真正有助于我们做出选择的,还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有人说:“当你犹豫不决的时候,请掷一枚硬币,如果你想再掷一次,那么一切都明白了。”实际上我们面临每一个选择时,自己内心已经有了答案,我们之所以不停向人征询意见,只是由于我们自己内心犹豫不定,渴望有个人能够站出来支持我们的选择。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们意见相同,总是有人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能够在不同的意见里坚持自己的本心,而有些人却在他人的意见里左右摇摆。
所以我们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遵循自己的想法,再参考他人的意见,坚定不移地做出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