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皇帝上之下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
杨广下令开凿永济渠
1 春,正月一日,下诏征发河北诸军五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引沁水向南注入黄河,向北流入涿郡。男丁不够,开始征召妇女服役。
2 正月二十八日,任命太府卿元寿为内史令。
3 裴矩听闻西突厥处罗可汗思念他的母亲,建议朝廷遣使招怀。二月六日,皇帝派司朝谒者崔君肃带着诏书前往慰谕。处罗可汗见崔君肃,态度非常倨傲,受诏不肯起身,崔君肃对他说:“突厥本是一国,中途分裂为二,每年交兵,打了数十年,谁也灭不了谁,可见是势均力敌。但是,启民可汗举其部落百万之众,卑躬折节,向天子称臣,这是为什么呢?正因为对你切齿痛恨,自己的力量又不足以制伏你,所以想要借兵于大国,一起消灭你罢了。群臣都想要听从启民的请求,天子也已经批准,大军很快就要出师了。你的母亲向夫人担心西突厥被消灭,日夜守着宫阙,哭泣哀求,匍匐谢罪,请朝廷发使召你,命你入朝归降。天子怜悯她,所以遣使至此。如今可汗你倨傲如此,则向夫人是欺诳天子,必定伏尸都市,传首虏庭。征发大隋之兵,资助东突厥之众,左提右挈,以击可汗,你的灭亡就在眼前!为什么不肯跪拜,让慈母丧命;不愿称臣,让社稷成为废墟呢?”处罗可汗矍然而起,流涕再拜,跪受诏书,并派遣使者跟随崔君肃入朝,进贡汗血宝马。
4 三月十九日,日本倭王多利思比孤遣使入贡,给皇帝送国书说:“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无恙。”皇帝看了,不悦,对鸿胪卿说:“蛮夷来信无礼的,不要再汇报了。”
5 三月二十二日,车驾抵达五原,乘势出塞,巡游长城。行宫设六合板城(六合板,相当于预制的木砖,外面一方有板,可迅速拼装为城墙或宫殿),用枪车装载六合板。每次宿营,行宫拼装完成,就以枪车车辕对外,一字排列为外围,内布铁蒺藜、铁菱角;内围布设弩床阵地,地上都插钢锥,锥尖朝外;上面设旋机弩,以绳连机,敌人来,触碰绳索,则弩机旋转,弩箭向来人方向发射。其外又以拴着绳子的短箭插地,绳子相连,上面挂着铃铛,敌人一旦触碰,即发出声音报警。
6 皇帝招募能通使绝域者,屯田主事常骏申请出使赤土(柏杨注:泰国宋卡府),皇帝大悦。三月二十三日,命常骏等携带绸缎五千段,以赏赐赤土国王。赤土,是南海中很远的国家。
7 皇帝无日不在修建宫室,两京及江都,苑囿亭殿虽多,时间长了也都厌倦了。每次游幸,左看右看,没有满意的,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于是下令准备天下山川之图,亲自阅览,以求可设置宫苑的风景名胜。夏,四月,下诏于汾州之北汾水之源,营建汾阳宫。
【华杉讲透】
志向不能“志在必得”,爱好不能“兴趣广泛”
人有志向和爱好,是投入时间和金钱的两大方向,而且都是不断精进,永无止境。杨广的志向是对外扩张,经略远方;爱好是修建宫殿,巡游天下。这两项都是超级花钱的,全国的钱给他都不够花,所以他就非亡不可。
志向要适当,爱好要少。如果志向太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容易折断;如果爱好太多,时间、精力、金钱都不够,什么也不能精通,还耽误志向,最后一无所成。无可无不可,适可而止,志向不能“志在必得”,爱好不能“兴趣广泛”。
8 当初,元德太子薨逝,河南尹、齐王杨暕按次序应当为嗣子,元德太子的官吏及卫士二万余人,全部划拨给杨暕,皇帝为他精选僚属,以光禄少卿柳謇之为齐王长史,并告诫他说:“如果齐王德业修备,富贵自然到你家门;如有不善,罪也会牵连到你。”柳謇之,是柳庆之的侄子。杨暕宠遇日隆,百官前往拜谒他的,车马填塞道路。杨暕由此骄恣,昵近小人,所为多不法。派左右乔令则、库狄仲锜、陈智伟访求声色。乔令则等借机放纵,访得人家有美女,即刻假传杨暕命令,直接带走,载入杨暕家中,供其**,然后遣返。库狄仲锜、陈智伟到陇西,拷打诸胡人,逼他们交出名马,得数匹以进献给杨暕;杨暕下令还给原主,库狄仲锜等诈称是齐王赏赐,取归自己家,杨暕也不知道。
乐平公主曾经上奏皇帝,说柳氏女儿貌美,皇帝当时没有答话。过了很久,公主又把柳氏女儿献给杨暕,杨暕接纳。其后,皇帝问公主:“柳氏女在哪儿?”公主说:“在齐王所。”皇帝不悦。
杨暕跟从皇帝到汾阳宫,大猎,皇帝下诏,命杨暕率一千骑兵进入猎场,杨暕大获麋鹿以献,而皇帝什么都没猎到,对从官发怒,众人都说,为杨暕左右所阻遏,野兽过不来。皇帝于是发怒,找杨暕的罪失。当时的制度:县令无故不得出境。有伊阙县令皇甫诩,得幸于杨暕,杨暕违背禁令,带他到汾阳宫。御史韦德裕迎合皇帝的意思,弹劾杨暕,皇帝令甲士一千余人到杨暕家中搜查,并穷治其事。
杨暕的妃子韦氏早逝,杨暕与韦妃的已经嫁给元氏的姐姐私通,生下一女。杨暕召相面师,令他们遍视后庭,相面师指着元妃的姐姐说:“这位生下女儿的,当为皇后。”杨暕因为元德太子有三个儿子,恐怕自己不能被立为太子,秘密以旁门左道诅咒他们早死,至此全部事发。皇帝大怒,斩乔令则等数人,赐死韦妃的姐姐,杨暕的幕僚全部流放边远地区。柳謇之被控不能匡正,除名。当时赵王杨杲尚幼,皇帝对侍臣说:“朕唯有杨暕一子,不然的话,将他拖到法场斩首,以明国宪!”杨暕自此恩宠日衰,虽然还是京兆尹,但是已不能干预时政。皇帝一直派一名虎贲郎将监视杨暕府第,杨暕有任何微小的过失,都即刻上奏。皇帝也常担心杨暕生变,给他的左右卫士,都是老弱残兵,充数而已。
太史令庾质,是庾季才之子,其子为齐王僚属。皇帝对庾质说:“你不能一心侍奉我,让你的儿子去侍奉齐王,两头下注吗?”庾质回答说:“臣侍奉陛下,儿子侍奉齐王,实是一心,不敢有二。”皇帝仍然愤怒,外放他为合水县令。
9 四月十三日,皇帝下诏,因突厥启民可汗遵奉朝廷教化,想要改变戎狄风俗,宜于万寿戌建城造屋,其帷帐床褥以上物品的供应,务从优厚。
10 秋,七月十日,征发男丁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向东。
11 裴矩游说铁勒部落,让他们攻击吐谷浑,大破之。吐谷浑可汗伏允向东逃走,进入西平境内,遣使请降求救;皇帝派安德王杨雄从浇河出发,许公宇文述从西平出发,前往迎接。宇文述到了临羌城,吐谷浑畏宇文述兵力强大,不敢投降,率众向西逃遁,宇文述引兵追击,攻拔曼头、赤水二城,斩首三千余级,俘虏其王公以下二百人,男女四千口而还。伏允南奔雪山,其故地全空,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国所有,设置州、县、镇、戍,把全国轻刑犯迁徙过去居住。
12 八月二十一日,皇帝亲自到北岳恒山祭祀,大赦天下。河北道郡守毕集,裴矩邀请西域十余国都来助祭。
13 九月一日,征召天下驯鹰师全部到东京集合,来的有一万余人。
14 冬,十月十六日,颁布新的度量衡制度。
15 常骏等抵达赤土国境,赤土王利富多塞遣使以三十艘船出海迎接,以黄金锁链为缆绳,拴住常骏的船只,一共航海一百余日,入境又走了一个多月,才抵达其国都。赤土王的王宫器用,穷极珍丽,送给隋朝使者的礼物也非常丰厚,派他的儿子那邪迦跟随常骏入朝进贡。
16 皇帝任命右翊卫将军、河东人薛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联兵攻击伊吾,薛世雄军出了玉门关,而启民可汗没来。薛世雄孤军度过沙漠。伊吾开始认为隋军不可能到,都不设防备;听闻薛世雄军已度过沙漠,大惧,请降。薛世雄于是在汉朝故伊吾城东筑城,留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以甲卒一千余人戍防,然后还师。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
1 春,正月八日,改东京为东都。
2 突厥启民可汗来朝,皇帝对他礼赐益厚。
3 正月十五日,下诏天下均田。
4 正月二十日,皇帝自东都西还。
5 正月二十一日,禁止民间使用铁叉、搭钩、刀剑之类器具。
6 二月十一日,车驾抵达西京。
7 三月二日,皇帝西巡河右地区。
三月八日,回到扶风郡老家旧宅。
夏,四月二十七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举行阅兵大典,准备攻击吐谷浑。
五月九日,皇帝大猎于拔延山,所设长围周亘二十里。
五月十四日,入长宁谷,翻越星岭。
五月二十日,抵达浩亹川。因为桥未建成,斩都水使者黄亘及督役者九人,数日,桥成,继续西进。
吐谷浑可汗伏允率众退保覆袁川,皇帝分别命内史元寿向南进驻金山,兵部尚书段文振向北屯驻雪山,太仆卿杨义臣向东屯驻琵琶峡,将军张寿向西屯驻泥岭,四面包围。伏允率数十骑遁出,派他的名王诈称伏允,而自己则撤退到车我真山。
五月二十六日,皇帝下诏命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前往搜捕。张定和轻敌,认为对方人少,不披铠甲,挺身登山,被吐谷浑伏兵射杀。其副将柳武建攻击吐谷浑,击破。
五月二十八日,吐谷浑仙头王穷途末路,率男女十余万口来降。
六月二日,皇帝派左光禄大夫梁默等追讨伏允,兵败,为伏允所杀。卫尉卿、彭城人刘权从伊吾道出师,追击吐谷浑,追到青海,虏获一千余人,乘胜追奔,抵达伏俟城。
六月六日,皇帝对给事郎蔡徵说:“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是涂脂抹粉之辈,坐在深宫,不与百姓相见,这是什么道理?”回答说:“这正是他们不能长久的原因。”
六月十一日,抵达张掖。皇帝将要西巡时,命裴矩游说高昌王麹伯雅及伊吾吐屯设(吐屯设为突厥地方官官职)等,啖以厚利,召使他们入朝。
六月十七日,皇帝抵达燕支山,伯雅、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拜谒于道旁,都令他们佩戴金玉,身穿绸缎和毛皮制品,焚香奏乐,歌舞喧噪。皇帝又下令武威、张掖士女盛装围观,衣服车马不新的,郡县官吏督察考核。骑乘拥挤喧哗,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吐屯设献出西域数千里土地,皇帝大悦。
六月十八日,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以天下罪人为戍卒以镇守。命刘权镇守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此时,天下共有一百九十个郡,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县,人口八百九十余万户。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朝此刻达到极盛。
皇帝认为裴矩有绥怀远方之略,进位为银青光禄大夫。自西京诸县及西北诸郡的赋税收入,都转输到塞外,每年以亿万计;路途险远及遭遇强盗寇抄,或者人畜死亡不能送达的,郡县都继续追征,让人家破人亡。由此百姓失业,西部地区先陷入困境。
当初,吐谷浑伏允派他的儿子慕容顺来朝,皇帝扣留慕容顺,不让他回去。慕容伏允败走,无处立足,率数千骑兵投奔党项部落为客。皇帝立慕容顺为可汗,送到玉门关,令他统领其余众;以其大宝王尼洛周为辅政大臣。到了西平,其部下杀了尼洛周,慕容顺不能深入,返还。
六月二十一日,皇帝登上观风行殿(车上行宫),大肆陈列各种文物,邀请高昌王麹伯雅及伊吾吐屯设升殿宴饮,其余蛮夷使者在台阶下、庭园中陪同的有二十余国,奏九部乐,演出杂耍戏以娱乐,赏赐各有等差。
六月二十三日,大赦天下。
吐谷浑汗国有青海湖,俗传将母马带到湖上,就有龙会前往**。秋,七月,设置牧马场于青海湖,纵母马二千匹于山川河谷,以求龙种,无效而止。
车驾东还,行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交加,天色昏暗,文武百官饥饿难忍,全身湿透,深夜很久都赶不到前面的宿营地,士卒冻死者超过三分之二,马驴死亡十分之八九,后宫嫔妃、公主狼狈不堪,相互走失,与军士杂宿于山间。
九月十九日,车驾入西京。
冬,十一月十三日,再次前往东都。
【华杉讲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次恶劣天气,从驾士卒就冻死三分之二,马驴死亡十之八九。杨广根本不在乎,该去哪儿去哪儿。为什么呢?因为他根本就不把人当人,更不用说马驴了。别人不是人,这就是坏人的价值观,死多少都跟死一窝蚂蚁一样。
儒家文化强调仁爱,至少要有人道,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就是仁心的发端处,把你的恻隐之心扩充放大,你就能成为一个仁爱的人。今天我们读到那些从驾士卒的悲惨死亡,还为之心痛。但对于杨广来说,这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把别人当人,尊重他人,这是儒家的忠恕之道。忠,是成就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自己在路上冻死,就不要让别人冻死。
怎么样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从不给他人添麻烦开始,你留下的垃圾,自己收走;开车遵守交通规则;工作不把次品传给下一道工序,都是不给他人添麻烦。
8 民部侍郎裴蕴认为在民间户籍中,脱漏户口以及把成年壮丁假装登记为老人或小孩(以逃避赋税和徭役)的情况,还有很多,上奏下令复查,若有一人不实,则负责官员解职。又允许民间自己纠察,举报出一个漏报男丁的,令被举报的人家代缴赋税及服徭役。本年,诸郡计账增加男丁二十四万三千人,新归附的人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人。皇帝临朝阅览报告,对百官说:“前代没有贤才,以致有如此罔冒;如今户口皆实,全都是因为有裴蕴。”由此逐渐亲信委任他,不久,擢升为御史大夫,与裴矩、虞世基参掌机密。裴蕴善于观察皇帝的脸色和心意,皇帝想要加罪的人,则扭曲法律以定其罪;所想宽恕的人,则附从轻微的条款,“依法”释放。此后,大小案件,都交给裴蕴处理,刑部、大理寺都不敢跟他争,一定秉承裴蕴的意思,然后决断。裴蕴有机辩,口若悬河,或重或轻,全在他一张嘴,而且剖析明敏,时人无法反驳。
【华杉讲透】
逢君之恶是大罪
裴蕴很能干,他越能干,对国家危害越大。他越立功,就越成为他干坏事的资本。这样的人,用孟子的说法,是“事君之臣”,不是“社稷之臣”。他和皇帝杨广,都把国家当成了自己实现私心私利的工具,而不是效忠对象。裴蕴后来在宇文化及发动的江都兵变中与杨广一同被杀,也是死有余辜了。
《大学》对杨广和裴蕴这种人也有定义,叫作“心不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前提在“正心”。《大学》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你处理一个人,一件事,首先要摆脱自己的喜怒和好恶等各种情绪,心才在腔子里摆得正。杨广身为皇帝,全凭自己的喜怒好恶行事,裴蕴身为大臣,不能匡正君王,发挥大臣的职责,而是变本加厉协助他随心所欲,君臣二人,就成了狼狈为奸。
《孟子》对这种情况也有论述:“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长君之恶,是助长国君的恶行,所谓助纣为虐。不过,长君之恶,那还算是小罪,因为他只是不敢违抗君主,或怕因违拗而失去权位,所以才听命行事。逢君之恶,那才是大罪。什么是逢君之恶呢?朱熹说:“君之恶未萌,而先意导之者,逢君之恶也。”那国君本来没想到要去干的坏事,他引诱国君去干。或者国君想干,但是还不敢干,不好意思干,因为毕竟良知未泯,知道那样不应该。而这时候,有奸恶之臣加以逢迎,给国君找出理论依据,帮助他自欺欺人,让他无所忌惮,理直气壮地干。这才是最坏的家伙。
裴蕴就是一个“逢君之恶”的样本。
裴蕴干了坏事,他还“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这也有说法,就是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商纣王的话:“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他的智慧足以拒绝他人的谏劝,他的口才足以粉饰自己的错误。杨广和裴蕴,都是这样的人。
为什么我们要读圣贤书,要读历史,因为所有的道理圣贤书已经讲完,所有的人和事的样本历史书上都多如牛毛。这就是《资治通鉴》序言里说的:“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读得多了,遇到任何事情,讲过的道理,见过的人和事,都历历在目,了了分明,可为镜鉴。
华与华是咨询公司,我最警惕的,就是说某人“知道客户老板要什么”,这就有投其所好,将错就错,谋财害命的危险。所以,我拟下一条原则:
给客户他需要的,不是他想要的。
这就是要做社稷(客户公司)之臣,不做事君(客户老板)之臣。做到这一条,比古代大臣容易得多,因为你最多只是丢个客户,少赚点钱,又没有生命危险,你何必怕得罪他?
心要正!
突厥启民可汗去世,其子始毕可汗继任
9 突厥启民可汗去世,皇帝为之废朝三日,立他的儿子咄吉,是为始毕可汗;始毕上表请娶庶母义安公主,皇帝下诏批准,依从他们的风俗。
薛道衡为人参劾,杨广论罪令其自尽
10 当初,内史侍郎薛道衡以才学有盛名,长期在朝廷中枢当权,高祖杨坚末年,外放为襄州总管。杨广即位,把他从番州刺史任上召回,想要任用为秘书监。薛道衡既至,上《高祖文皇帝颂》,杨广读了,不悦,回头对苏威说:“薛道衡赞美先朝,这是《鱼藻》的意思吧(《鱼藻》是《诗经》里的一篇,讥刺周幽王,意思是人们想念周武王。杨广觉得薛道衡赞美杨坚,就是说他不好)。”拜为司隶大夫,准备治他的罪。司隶刺史房彦谦劝薛道衡杜绝宾客,卑辞下气,薛道衡不听。正巧朝议讨论新的法令,久拖不决,薛道衡对朝士说:“如果高颎不死,法令早就已经在推行了。”有人把他的话上奏,皇帝怒道:“你是想念高颎吗!”把他交付执法者审判。裴蕴上奏说:“薛道衡负才恃旧,有无君之心,把过错推给国家,妄造祸端。要论他的罪名,表面上看并不明显;而究其内心深处,深为悖逆。”皇帝说:“对。我少年时与他一起出军(指灭陈国之役),他轻视我童稚,与高颎、贺若弼等外擅威权;我即位之后,他心中不能自安,全靠天下无事,没有机会造反罢了。你说他悖逆,正是洞察了他的本心。”薛道衡自以为没有什么大错,催促宪司早日判决,冀望上奏判决结果之日,皇帝必定会赦免他,又让家人准备酒食,以招待来问候的宾客。判决上奏后,皇帝下令薛道衡自尽,薛道衡完全意想不到,不肯自杀。宪司重奏,将他缢杀(享年七十岁),妻子儿女流放且末郡。天下人都为他感到冤枉。
【华杉讲透】
薛道衡死得冤不冤?从“案情”来说,当然是千古奇冤。但是,“千古奇冤”每年都有好多起,本身就是一种常态。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我们要讨论的是,他本来可以保护自己,却白白送了性命,教训到底在哪里?
裴蕴说:“道衡负才恃旧,有无君之心,推恶于国,妄造祸端。论其罪名,似如隐昧;原其情义,深为悖逆。”一下子就说到杨广心坎里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裴蕴这话本来就是一语中的,薛道衡就是这么回事,他认为自己没罪。“国法”上是没罪,“心法”上是把杨广得罪绝了。
公开怀念前朝,就是对新朝不满;但是他掩耳盗铃,认为我赞美先帝能有什么罪呢?薛道衡不仅负才恃旧,而且倚老卖老,他写《高祖文皇帝颂》,就是说现在皇帝不行。
薛道衡认为杨广绝不会把他怎么样,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没有“清零心态”,过去的功劳你已经拿了回报了,今天要清零,重新开始;二是不懂得“身怀利器,杀心自起”,皇帝为什么要杀人?因为他有那个权力,权力在手,就有快意恩仇的冲动,杀心会无限放大。这是人性,薛道衡怎么能不懂呢?他掩耳盗铃,也是自欺欺人,最终白白送了性命,害了自己全家,这是对家人的犯罪!
11 皇帝大规模检阅武器和军事物资,称赞器甲之美,宇文述乘势进言说:“这都是云定兴的功劳。”皇帝即刻擢升云定兴为太府丞。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1 春,正月一日,天还没亮,有盗匪数十人,白衣白帽,一手拿香,一手持花,自称弥勒佛,从建国门进入东都洛阳,守门卫士都向他们叩头。既而抢夺卫士武器,准备作乱,正好被齐王杨暕遇到(时任河南尹),将他们全部斩首。于是大肆搜捕,连坐者一千余家。
2 皇帝因为诸蕃酋长都集中在洛阳,正月十五日,在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手拿乐器的有一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从黄昏到天亮,灯火光耀天地;整整搞了一个月才散,花费数以巨万。自此成为常态,每年元宵节举行。
外国人申请进入丰都市场(洛阳东市称为丰都,南市称大同,北市称通远)交易,皇帝批准。先命令整理装饰店铺,屋脊屋檐都统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无论店员和顾客,都衣着华丽,卖菜的也必须坐在龙须草编织的席子上。外国人有经过酒食店的,一律邀请入店就座,酒足饭饱而散,不要一分钱,骗他们说:“中国富饶,酒食都不要钱。”外国人都惊叹。但其中有聪明狡黠的,颇察觉其中的异常,见树上都缠着绸缎,说:“中国也有穷人,衣不蔽体,何不把这些绸缎给他们穿,却拿来缠树呢?”市人羞惭,不能回答。
皇帝称赞裴矩之能,对群臣说:“裴矩完全了解朕的心意,凡是他所陈奏的,都是朕计划好的,只是我还没说出来,裴矩就上奏了;如果不是奉国尽心,怎能做到这样?”当时裴矩与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光禄大夫郭衍都以谄媚阿谀有宠。宇文述尤其善于逢迎,容貌举止,侍卫们都向他学习。郭衍曾经劝皇帝五日一视朝,说:“不要效仿高祖,白白让自己勤苦。”皇帝更加认为他忠诚,说:“唯有郭衍的心,与朕相同。”
皇帝上朝的时候,脸色凝重,发言降诏,文辞义理都很到位;而内心所想所好的,都是声色之乐,在两都及巡游时,常带着僧、尼、道士、女官,称为四道场。梁公萧钜,是萧琮弟弟的儿子;千牛左右宇文皛,是宇文庆的孙子;都有宠于皇帝。皇帝每天在苑中林亭间盛陈酒馔,命燕王杨倓(杨广的孙子)与萧钜、宇文皛及高祖杨坚的嫔妃们坐一席,僧、尼、道士、女官坐一席,皇帝自己与诸宠姬坐一席,各席略相连接,罢朝之后,就一起宴饮,互相劝酒,酒酣席乱之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以此为常。杨家妇女长得美的,往往进御给皇帝**。宇文皛出入宫掖,不限门禁,以致妃嫔、公主都有丑闻,皇帝也不加罪。
陈稜渡海征伐琉球
3 皇帝再次派朱宽招抚琉球,琉球不从。皇帝派虎贲郎将、庐江人陈稜,朝请大夫、同安人张镇周发东阳兵一万余人,从义安渡海攻击。航行一月余,抵达琉球,以张镇周为先锋。琉球王渴剌兜遣兵逆战;张镇周屡次击破他,于是抵达其国都。渴剌兜亲自将兵出战,又败,退入栅栏。陈稜等乘胜攻拔,斩渴剌兜,俘虏其民一万余口而还。
二月十三日,陈稜等献琉球俘虏,杨广把他们分别颁赐给百官做奴隶,擢升陈稜为右光禄大夫,张镇周为金紫光禄大夫。
4 二月二十三日,下诏说:“近世晋封爵位,赏赐封邑,都名不副实,自今往后,唯有立下功勋的才能赐封;仍令子孙继承。”于是以前赐封的五等爵位,不是有功的,全部撤销。
5 二月二十八日,把之前所征调来的北周、北齐、南梁、陈国散乐演艺人员全部隶属太常,都设置博士,招收弟子,以相传授,乐工发展到三万余人。
6 三月二日,皇帝前往江都宫(扬州)。
7 当初,皇帝想要大建汾阳宫,令御史大夫张衡绘图奏报。张衡借机进谏说:“近年劳役繁多,百姓疲弊,希望陛下留意,稍加减损。”皇帝非常不满,后来有一天,目视着张衡,对侍臣说:“张衡自以为是因为他的策划,才令我得天下。”于是翻旧账,说齐王杨暕携皇甫诩从驾以及之前皇帝前往涿郡祭祠恒山时,父老谒见者衣冠多不整,谴责张衡主管纠举弹劾,却不能指正,外放为榆林太守。过了很久,张衡督役修筑楼烦城,因皇帝巡幸,得以谒见皇帝。皇帝以为张衡一定忧愁恐惧,形体消瘦,结果看他还是一副肥肥胖胖的样子,认为他没有悔过,对他说:“你还挺胖的,还是回郡里去吧。”再次遣回榆林。不久,敕令张衡督建江都宫。礼部尚书杨玄感出使到江都,张衡对杨玄感说:“薛道衡死得真冤!”杨玄感把他的话上奏,江都郡丞王世充又上奏说张衡不断减少摆设的器具。皇帝于是发怒,将张衡锁拿到江都街市,要将他斩首,拖延了很久,才得以释放,除名为民,放归田里。以王世充领江都宫监。
王世充本是西域胡人,姓支氏。父亲名叫支收,幼年跟从其母改嫁王氏,于是姓王。王世充性格狡谲奸诈,能言善辩,读了一些书,喜好兵法,熟习律令。皇帝数次到江都,王世充能察言观色,阿谀伺候,雕饰池台,奉献珍物,由此有宠。(王世充登上历史舞台。)
8 夏,六月二十四日,发布制度,江都太守级别与京尹一样。(长安、洛阳、江都三个市长级别都一样,相当于有三个京师。)
9 冬,十二月三日,文安宪侯牛弘去世。牛弘宽厚恭俭,学术精博;隋室旧臣,始终受皇帝信任,没有受到猜忌或惩罚的,唯牛弘一人而已。他的弟弟牛弼,好酒,每次醉后都要闹事,曾经醉后射杀牛弘驾车的牛。牛弘回到家,妻子迎上来说:“叔射杀牛。”牛弘也不问,直接回答说:“拿来做干肉吧。”坐定,妻子又说:“叔叔忽然射杀牛,真是怪事!”牛弘说:“已经知道了。”神色自若,读书不辍。
【华杉讲透】
气质之学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牛弘的修养,我们要学到他的理念。但凡什么事,你想学方法,总是很难;而掌握了背后的理念,就自然而然,你也变成了那样的人。弟弟杀了他的牛,牛弘为什么不问呢?难道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吗?两个理念:一是知道弟弟平时做派,搞出啥事也不奇怪,又没杀人,不是什么大事;二是我之后自然会知道原因,不要从我嘴里问出来,我就没参与这是非,是非也不因我而放大。
《论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退朝回家,听说马厩失火了,问:“有没有人受伤?”不问马。孔子不是不爱他的马,但仓促间,首先想到的是人,人的生命安全最重要,所以顾不上马怎么样。
牛弘当然熟读《论语》,孔子不问马,他也不问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刻知行合一了。
第二条更重要,妻子明明知道弟弟是醉酒杀牛,她就是不说!引牛弘说话。牛弘不说话,她还要嘟囔一句:“真是奇怪。”牛弘还是不接话。妻子要做什么呢?她就是要牛弘批评弟弟,然后她再发挥。这家庭矛盾就产生并放大了。牛弘一句都不问,矛盾就会自动平息。
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在杨广这个魔鬼暴君的朝廷,牛弘成为唯一安全降落的旧朝大臣,而且始终受杨广信任,这就是原因!
牛弘神色自若,读书不辍,他修的是什么学问?是气质之学!读书的最高境界,在于能“变化气质”。曾国藩说,读书不仅能改变气质,而且能改变人的骨相。那就是改变命运了。性格即命运,通过读书,读通透了,润之四体,深入骨髓,就能知行合一,随遇而安,克己复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就能天人合一。
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在气质这一块,我始终拿捏得死死的。”你看牛弘,这就是把气质拿捏得死死的了。
杨广下令挖掘江南运河
10 皇帝敕令挖掘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长八百余里,宽十余丈,可以通行龙舟,并设置驿宫、草料场,准备东巡会稽。
11 皇帝认为百官从驾都穿袴褶(骑兵的军服及行旅之服,上衣裤子分开但是到隋朝逐步演化成一种大袖口的礼仪服装,不利于军事行动),于军旅间不便,本年,下诏:“从驾远行者,文武官都穿军服,五品以上,一律穿紫袍,六品以下,可用绯绿,胥史穿青色,庶人穿白色,屠夫商人穿黑色,士卒穿黄色。”
12 皇帝在启民可汗大帐做客时,高丽使者也在启民处。启民不敢隐瞒,带他一起觐见皇帝。黄门侍郎裴矩对皇帝说:“高丽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汉、晋时都是郡县;如今才不臣,另为一国。先帝早就想要征讨他了,但是杨谅不肖,师出无功。如今在陛下的时代,怎可不取,让冠带之境,成为蛮貊之乡呢!今天他的使者亲眼看见启民可汗举国服从教化,可趁其恐惧,胁迫让他入朝。”皇帝听从,敕令牛弘宣旨说:“朕因为启民诚心奉国,所以亲自到他的大帐。明年当前往涿郡,你回去之后,告诉高丽王:应该早日来朝,不要自己心怀疑惧,朕存养他的礼仪,当如启民可汗一样。如果不来,朕将率启民一起前往去巡视你们国家。”高丽王高元恐惧,于是藩臣之礼渐渐疏怠,皇帝准备征讨;下令天下富人出钱买战马,每匹价格高到十万钱;一面派人检查武器装备,务令精良,一旦发现有粗制滥造的,则使者立即将监制官斩首。
【华杉讲透】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周灭商,周武王将箕子封在朝鲜。秦朝末年,朝鲜被燕国人卫满占据,传国到他的孙子右渠,被汉武帝消灭,设置四个郡。汉末,公孙度盘踞朝鲜,传国至孙子公孙渊,被曹魏消灭,之后一直到晋朝,都设置郡县。晋朝之后,中国内乱,高丽脱附而去。
杨广要征讨高丽,下令天下富人出钱买马,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他国库里的钱已经不够,正常的税收也不能支撑他的征服欲,他就要掏空全国所有人的钱包了。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
1 春,正月十六日,真定襄侯郭衍去世。
2 二月三日,皇帝登上钓台,亲临杨子津渡口,大宴百官。
二月十九日,皇帝从江都抵达涿郡,乘坐龙舟,渡过黄河,进入永济渠,敕令选部、门下、内史、御史四司的官员到船上办公,裁决全国官员选调增补。参与选拔的有三千余人,有的徒步跟着船走了三千多里,也没等到结果,冻饿疲顿,因而致死者十分之一二。
杨广下诏讨伐高丽,天下**
3 二月二十六日,皇帝下诏讨伐高丽。敕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前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工匠们昼夜站立于水中,一刻也不敢休息,自腰以下都生蛆,死者十分之三四。
夏,四月十五日,皇帝车驾抵达涿郡临朔宫,文武从官九品以上,都给予住宅安置。之前,下诏总征天下之兵,无论远近,全部到涿郡会师。又征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一手持盾,一手持矛)三万人,于是四方之人奔赴如流。
五月,敕令河南、淮南、江南造辎重车五万辆送到高阳,供装载衣甲幔幕之用,不用牛马,令兵士以人力拉车,征发河南、河北民夫以供军需。
秋,七月,征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粮仓米到涿郡,舳舻相连一千余里,装载兵甲及攻取战具,往返在路上的人常有数十万,填塞于道,昼夜不绝,死尸堆积,臭秽盈路,天下**。
4 山东、河南大水,淹没三十余郡。
冬,十月三日,底柱山崩塌,堵塞河床,河水倒流数十里。
5 当初,皇帝西巡,派侍御史韦节征召西突厥处罗可汗,令他到大斗拔谷觐见皇帝,西突厥贵族们拒绝,处罗可汗向使者道歉,以其他借口推辞。皇帝大怒,但也没怎么样,不了了之。
这时其酋长射匮遣使来求婚,裴矩因此上奏说:“处罗不来朝见,是仗恃自己强大罢了。臣请以计削弱他,分裂他的国家,就容易制伏了。射匮是都六可汗的儿子,达头可汗的孙子,世代都为可汗,君临西面,如今听闻他失势,附属于处罗,所以遣使来找我们结援,我们可以给他的使者以厚礼,拜他为大可汗,则突厥势力一分为二,两方都要听从我们了。”
皇帝说:“你说得对。”于是派裴矩每天都到使者住的宾馆去,启发开导他。皇帝于仁风殿召见使者,说到处罗不归顺的情形,称赞射匮一心向善,决定立他为大可汗,令他发兵诛讨处罗,然后与皇帝结为姻亲。皇帝取桃竹白羽箭一枚以赐射匮,对使者说:“此事宜速,疾如飞箭。”
使者返回,路经处罗处,处罗喜爱那支箭,想要留下给自己,使者支支吾吾一通哄骗,把箭带走了。射匮得到消息,大喜,兴兵袭击处罗。处罗大败,抛弃妻子儿女,率左右数千骑兵向东逃走,沿途又被抢劫,寓居于高昌,向东据守时罗漫山。高昌王麹伯雅向皇帝汇报。皇帝派裴矩与处罗可汗的母亲向氏的亲信左右飞驰到玉门关晋昌城,晓谕处罗,让他入朝觐见。
十二月八日,处罗可汗来朝见于临朔宫,皇帝大悦,接待他以特殊礼遇。皇帝与处罗宴会,处罗叩头,道歉说入见太晚。皇帝以温言安慰他,备设天下珍膳,盛陈女乐,罗绮丝竹,眩曜耳目,但是处罗始终有怏怏不乐之色。
6 皇帝自从去年谋划征讨高丽,下诏在山东设置总部,令养马以供军役。又征发民夫运米,储存在泸河、怀远二镇,运米去的车牛,车毁牛死,都没有一辆能返回的,士卒也死亡过半。男丁都去当兵或做民夫,误了农时,没人耕种,很多田地都荒芜了。加上饥馑,谷价暴涨,东北边尤其严重,一斗米值数百钱。各地所运的米有时质量不好,官吏就下令人民在当地买米来补偿。又征发手推车车夫六十余万,每两人推米三石,路途险远,运的粮都不够车夫自己在路上吃的,到了镇所,没有一粒粮食可以缴纳上去,于是惧罪逃亡。加上官吏贪残,弄权侵渔,导致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如果安分守己,则不胜冻馁,死亡迫在眉睫,去做强盗才能苟延残喘,于是开始相聚为群盗。
【华杉讲透】
凡事要有一个长期战略,不能想到就干
杨广此刻的关键错误,一个字——急!急啊急,不顾一切地急!要征高丽也罢,你得有一个长期战略,不能想到就干,马上就要实现。杨广则迫不及待,全国紧急动员。
上面一急,下面就要死人。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今天我们说做人做事不要浮躁,杨广这就是浮躁。一浮躁起来,就只看见利益,看不见危险;只考虑成功,不考虑失败;至于别人的死活,那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东周列国志》中,蹇叔对秦穆公说:“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
想要称霸天下的人,有三个戒条:戒贪,戒愤,戒急。贪婪会造成损失,愤恨会带来灾难,急切会摔跟头。你算清楚哪头大,哪头小,就不会贪婪;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不会愤恨;能斟酌缓急,步步为营,就不会急切。为人君者,能守住这三个戒条,也就接近霸业了。
贪和急是一对双胞胎,不贪就不会急,一贪就必定急。我见了很多摔了跟头的人,都是摔在一个“急”字上,书房也挂着“宁静致远”的书法,但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成天摆着一副争分夺秒的架势,十万火急地找死,唯恐自己死晚了。
邹平人王薄拥众占据长白山,剽掠齐郡和济北郡郊区,自称知世郎,意思是说世事可知,他都看透了;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相互激励,逃避征役的人,很多都去投奔他。
平原东有豆子?(盐泽地),背海带河,地形艰深险阻。自从高氏北齐以来,群盗多藏匿其中。其中有一个叫刘霸道的,家就在附近,累世仕宦,资产富厚。刘霸道喜欢游侠,家中食客常有数百人。等到群盗蜂起,远近之人多前往依附他,有部众十余万,号称“阿舅贼”。
漳南人窦建德,少年时就崇尚侠气,胆力过人,为乡党所归附。正巧招募人征高丽,窦建德因为勇敢,被选为二百人长。同县孙安祖以骁勇选为征士,孙安祖推辞说家为水淹了,妻子儿女又饿死,县令大怒,鞭笞他。孙安祖刺杀县令,逃亡投奔窦建德,窦建德窝藏他。官府逐捕,顺着踪迹追到窦建德家,窦建德对孙安祖说:“文皇帝时,天下殷盛,征发百万之众以伐高丽,尚且失败。如今水潦为灾,百姓困穷,加上之前西征吐谷浑,士卒一去不回,创伤还未恢复;主上不体恤百姓,仍更发兵亲击高丽,天下必将大乱。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能做一个逃亡犯呢!”于是集合无赖少年,得数百人,命孙安祖率领,进入高鸡泊中为群盗,孙安祖自号将军。
当时,还有鄃县人张金称聚众于河曲,蓚县人高士达聚众于清河境内为盗。郡县官府怀疑窦建德与贼交通,把他的家属全部逮捕杀死。窦建德率麾下二百人逃亡归附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
不久,孙安祖为张金称所杀,其部众全部归附窦建德,窦建德的兵发展到一万余人。窦建德能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与士卒同甘共苦,由此人们争相归附他,愿意为他效死。
自此之后,各地群盗蜂起,不可胜数,徒众多的发展到一万余人,攻陷城邑。
十二月十三日,皇帝敕令都尉、鹰扬(武官名)与郡县互相配合追捕,抓获的就地斩决,但是不能禁止。
【华杉讲透】
学会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
这就是“祸起萧墙”,杨广要征讨高丽,大军还没出发,内部先乱了。乱的原因,就是征高丽引发的。教训是什么呢?是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要学会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因为解决问题的举措,可能带来新的、更大的问题。
我有三个问题哲学:
第一,你以为是问题的,大概率根本不是真问题,不需要解决。
第二,虽然需要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的举措会制造出新的问题。不如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
第三,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而是如何防止复发,以后如何才能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补充讲解一下第三条,这是最重要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其实你只能止损,并不能解决它,更不能“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你越想夺回损失,就越是抱薪救火,最后把自己损失得一干二净。因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你之前的错误。你要总结,也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了。
这就是寻找问题的“真因”,从“真因”处解决。但是,也只能解决以后,不能解决眼前。眼前只能接受损失。
就以杨广的问题来看,他现在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高丽问题。高丽为什么脱附而去?因为中国内乱。所以,要高丽回归隋国,就要把国家搞好,对高丽人民有吸引力。所谓悦近来远,怀柔远方。全国人民都喜悦,境外的人都羡慕,就都想回归。那时候,如果他自己内部又没搞好,自然就回归了。出兵解放,百姓也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费刀兵,就可传檄而定。不到这种情况,就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
第二个是盗匪问题。盗匪问题本身就是杨广为了解决高丽问题制造出来的。现在他又出招了,朝廷部门和地方官府联合追捕,就地斩决。能解决吗?解决不了。因为问题的原因出在他自己身上,不在盗匪身上。他只有解决自己,才能解决问题。停止征兵,让百姓休养生息,盗匪自己就回家种田了。人家本来就想在家种田,并不想出来做盗匪。
找对问题,找到真因,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
1 春,正月,皇帝将西突厥处罗可汗的部众一分为三,让他的弟弟阙度设率领羸弱一万余人,居住在会宁,又命特勒大奈率领其他人居住在楼烦,命处罗本人率骑兵五百人跟从车驾巡幸,赐号为曷婆那可汗,赏赐非常丰厚。
2 当初,嵩高山道士潘诞自称三百岁,为皇帝合炼金丹。皇帝为他建造嵩阳观,豪华房屋数百间,以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供他使唤,官位以三品官待遇;平常保持有数千人为他役使,花费巨万。潘诞说炼金丹要用石胆、石髓,征发石工凿嵩高山大石,深达百尺的有数十处。炼了六年,金丹炼不成。皇帝诘问他,潘诞回答说:“无石胆、石髓,若得童男女胆髓各三斛六斗,可以替代。”皇帝怒,锁拿到涿郡,斩首。潘诞临死前,对人说:“这是天子无福,也是正好我兵解的时辰到了,我应升上梵摩天。”
【华杉讲透】
学仙的人认为死亡是蜕骨登仙,称为尸解,解化为仙。潘诞是为兵器所杀,所以他自称是“兵解”。杨广支持潘诞炼丹,并不等于相信他,只是尝试而已。当金丹炼不成,潘诞要童男童女的胆囊和骨髓的时候,杨广可不是傻子,没有为他去杀人,而是杀了这个妖道。
3 四方军队都已集中到涿郡,皇帝召见合水县令庾质,问道:“高丽的人口不能当我一郡,如今朕以大军讨伐之,卿认为能攻克不?”回答说:“伐之可克。但是臣私底下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皇帝作色说:“朕如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回答说:“如果战而未克,恐怕有损陛下威名。不如车驾留在此处,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必定攻克。事机在速,缓则无功。”皇帝不悦,说:“你既然不敢去,自然可以留在此地。”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上书切谏,皇帝大怒,命左右将他斩首,何稠苦救,得以免死。
正月三日,第一军出发;之后每日出发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前后四十日,才出发完毕,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连绵九百六十里。皇帝御营内共有十二卫、三台、五省、九寺,分隶属内、外、前、后、左、右六军,依次后发,又连绵八十里。近古出师之盛,从未如此盛大。
4 正月二十四日,内史令元寿薨逝。
5 二月十二日,观德王杨雄薨逝。
6 北平襄侯段文振为兵部尚书,上表,认为皇帝“宠待突厥太厚,让他们居住在塞内,又资助他们以军粮,戎狄之性,没有亲情,一味贪婪,他日必为国患。应该在恰当的时候晓谕遣返,让他们回到塞外,然后明设烽候,沿边镇防,不要让事态严重,这才是万年之长策”。
兵曹郎斛斯政,是斛斯椿的孙子,因为有才干,熟悉业务,为皇帝所宠任,皇帝让他专掌军事。段文振知道斛斯政阴险轻薄,不可委以机要,屡次劝告皇帝,皇帝不从。等到征讨高丽,皇帝任命段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从南苏道出发。段文振于道中病重,上表说:“我看辽东小丑,没有受过严厉的刑罚,竟劳动陛下御驾亲征。但夷狄多诈,必须加强提防,如果他们嘴上承诺投降,不要马上接受。雨季就要来临,不可拖延。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攻拔。如果能倾覆其根本,其他城池自然攻克;如果不能及时平定,遇上秋季大雨,深为艰阻,兵粮枯竭,强敌在前,靺鞨在后,迟疑不决,不是上策。”
三月十四日,段文振去世,皇帝非常痛惜。
【华杉讲透】
杨广征高丽,出动大军113万多,后勤人员是士兵的两倍,则有226万,加起来340万人,这是空前盛大的军队。但是,军队庞大并非一定强大,也非常脆弱,《孙子兵法》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装备、粮食、被服、物资,都叫辎重;委积,也是物资财货。所以这军队,没有辎重要死,没有粮食要死,没有物资要死。三百多万人的供应,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任务。如果再有艰险的地形、恶劣的天气,三百万人,就如同三百万只蚂蚁而已。而这两项,高丽都不缺!
杨广没有战略,一味硬干、蛮干,最后就是把自己干死。
7 三月十四日,皇帝开始统率各师,亲自指挥,进军到辽水。众军总会师,临水列为大阵,高丽兵在对岸拒守,隋兵无法渡河。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对人说:“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在额头上艾灸,又喷瓜蒂汁通鼻,治那一身老病,而卧死在儿女手中呢!”于是自请为前锋,对他的三个儿子说:“我身受国恩,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我得以战死,你们就能富贵!”
皇帝命工部尚书宇文恺造三条浮桥于辽水西岸,既成,引桥向东岸靠拢,桥短,离岸还有一丈多。高丽兵大至,隋兵骁勇者争相赴水接战,高丽兵乘高攻击,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众。麦铁杖一跃登岸,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都战死。于是收兵,把浮桥再拉回西岸。
皇帝下诏,追赠麦铁杖为宿公,让他的儿子麦孟才继承爵位,次子麦仲才、麦季才都拜为正议大夫。再命少府监何稠接桥,二日而成,诸军相次继进,大战于东岸,高丽兵大败,死者数以万计。诸军乘胜进军包围辽东城,就是汉朝的襄平城。皇帝车驾渡过河,带曷萨那可汗及高昌王麹伯雅去观看战场,以震慑他们,并下诏大赦天下。命刑部尚书卫文昇、尚书右丞刘士龙抚慰辽河东岸之民,免除赋税十年,建置郡县,以相统摄。
8 夏,五月四日,纳言杨达薨逝。
征伐高丽失败,隋朝撤军
9 诸将东下时,皇帝亲自告诫他们说:“此次出兵,是吊民伐罪,不是为了功名。你们当中有的人可能没有领会朕的意思,想要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这不是大军的战法。你们进军,当兵分三路,有所攻击,必定三路互相知道,不得轻军独进,以造成损失。又,凡军事进止,都必须先向我奏报,等我指挥,不得专擅。”
辽东人数次出战不利,于是婴城固守,皇帝命诸军攻城。又敕令诸将,高丽如果投降,即宜抚慰接纳,不得纵兵。辽东城池将要陷落的时候,城中人就说要投降。诸将奉旨不敢再继续攻打,先令飞驰上奏,等皇帝的旨意传来,城中的守御又重整旗鼓,继续抵抗。如此反复再三,皇帝始终没有醒悟。既而城池久攻不下。
六月十一日,皇帝抵达辽东城南,观察城池形势,召诸将诘责说:“你们自以为是高官,又仗恃家世,是不是以为我愚昧胆小?在东都之时,你们都不愿让我来,是怕我亲眼看见你们的毛病和失败吧。我今天来此,就是要看看你们的作为,把你们斩首!你们今天怕死,不肯尽力,是以为我不能杀你们吗?”诸将全都战惧失色。皇帝于是留在城西数里,坐镇六合城。高丽诸城各坚守不下。
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江、淮水军,船舰绵延数百里,渡海先行前进,入自浿水,逆流而上,距平壤六十里,与高丽军相遇,进击,大破高丽军。来护儿想要乘胜直扑平壤城,副总管周法尚制止他,请他等诸军抵达会师后再一起前进。来护儿不听,简选精兵四万人,直造城下。高丽伏兵于外城空寺中,出兵与来护儿交战,假装战败,来护儿追逐入城,纵兵抢掠,队伍四散,失去统一指挥。高丽伏兵发动,来护儿大败,仅仅逃得一命,士卒生还者不过数千人。高丽追击到船只停泊处所,周法尚严阵以待,高丽才撤退。来护儿引兵撤回海边,不敢留下来接应后面的军队。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从扶余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从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从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从沃沮道,左屯卫将军辛世雄从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从襄平道,右武候将军赵孝才从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昇从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昇从增地道出征,皆会师于鸭绿江西岸。
宇文述等各部队,都是泸河、怀远二镇的士兵,人马都给一百天的粮,又给铠甲、枪槊以及衣服、战具、炊具、帐篷等,每人负重三石以上,士兵们都无法承受。又下令军中:“遗弃米粟者斩!”士卒们于是都在帐篷内掘坑将粮食掩埋,才走到一半,粮食已经快吃尽了。
高丽派大臣乙支文德到隋军军营诈降,实际上是要观察虚实。于仲文先奉密旨:“如果遇到高元或乙支文德来,一定把他们擒了。”于仲文将要逮捕他,尚书右丞刘士龙为慰抚使,坚决制止。于仲文于是放乙支文德回去,既而反悔,派人追上,骗乙支文德说:“还有话说,可以回来。”乙支文德不顾,渡鸭绿江而去。于仲文与宇文述等放走了乙支文德,心中不能自安,宇文述因为粮食吃尽,想要撤退。于仲文建议以精锐追击乙支文德,可以有功。宇文述坚决制止,于仲文怒道:“将军仗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有何颜面去见皇帝!况且我此行,早就知道无法建功,为什么呢?古代良将能成功的,军中之事,都是一个人决定。如今各有心思,何以胜敌?!”当时皇帝认为于仲文有韬略,下令诸军向他咨询禀告,归他节度,所以他才这么说。
于是宇文述等不得已而听从他,与诸将渡水追乙支文德。乙支文德见宇文述军士面有饥饿之色,故意要进一步拖垮他们,每次一交战就撤退。宇文述一日之中,七战皆捷,既仗恃自己得胜,又逼于群议,于是继续前进,东渡萨水,离平壤城三十里,依山为营。乙支文德再次遣使诈降,向宇文述请求说:“您如果撤退,我当带着高元到皇帝行在朝见。”宇文述见士卒疲弊,不可再战,又平壤城险固,度量着一下子也难以攻拔,明知对方有诈,也假装相信,撤退。宇文述等列为方阵行军,高丽军四面抄击,宇文述等且战且行。
秋,七月二十四日,宇文述抵达萨水,军队渡河渡了一半,高丽军自后击其后军,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于是诸军崩溃,不可禁止。将士奔还,一日一夜至鸭绿江,行四百五十里。将军、天水人王仁恭殿后,击退高丽追兵。来护儿听闻宇文述等战败,也引兵撤退。唯独卫文昇一军得以保全。
当初,九军渡辽,一共三十万五千人,等到撤回辽东城,只剩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数以巨万计,全部丢失得一干二净。皇帝大怒,锁拿宇文述等。
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撤军。
当初,百济王扶余璋遣使申请参加讨伐高丽,皇帝派他负责侦察高丽动静,扶余璋暗中与高丽勾结。隋军将要出兵,扶余璋派他的臣下国智牟来请示出师日期。皇帝大悦,厚加赏赐,派尚书起部郎席律去百济,告知他会师日期。等到隋军渡辽河,百济也严兵于边境,声言助隋,实际上两头观望。
此次出兵的战果,只是在辽水以西攻拔高丽武历逻,设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已。
八月,敕令运黎阳、洛阳、洛口、太原等粮仓谷米到望海顿,派民部尚书樊子盖留守涿郡。
九月十三日,皇帝车驾回到东都洛阳。
10 冬,十月八日,工部尚书宇文恺去世。
11 十一月三日,皇帝以宗室女儿为华容公主,嫁给高昌国王。
12 宇文述一向受宠于皇帝,而且他的儿子宇文士及又娶皇帝的女儿南阳公主,所以皇帝不忍心诛杀他。十一月八日,宇文述与于仲文等都被除名为民,斩刘士龙以谢天下。
萨水之败,高丽追围薛世雄于白石山,薛世雄奋击,击破高丽军,所以唯独对他只是免职处分。以卫文昇为金紫光禄大夫。诸将都委罪于于仲文,皇帝既把诸将释放,唯独还关押于仲文。于仲文忧愁恚恨,发病困笃,这才被释放,死在家中。
13 本年,大旱,瘟疫,山东尤其严重。
14 张衡既被贬斥,皇帝仍不断派亲信去观察他的作为。皇帝从辽东回来,张衡的小妾告张衡心怀怨望,诽谤朝政,皇帝下诏,赐张衡自尽于家中。张衡临死前大声高喊:“我替人做了什么事,还指望能久活?”监刑者塞住自己耳朵,催促令人赶快杀了他!
【柏杨注】
张衡拉杀杨坚,杨广一定要杀他灭口。监刑官塞住自己耳朵,不想听到,怕自己再被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