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 隋纪四 仁寿四年(604)至大业三年(607),共4年(1 / 1)

高祖文皇帝下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

1 春,正月九日,大赦天下。

2 皇帝将避暑于仁寿宫,术士章仇太翼坚持劝谏;不听,太翼说:“此行恐怕銮舆不返!”皇帝大怒,把他关押进长安狱,准备等回来后将他斩首。

正月二十七日,皇帝抵达仁寿宫。

正月二十八日,下诏命一切赏赐及财政开支,事无巨细,全部委托皇太子。

夏,四月乙卯(四月无此日),皇帝生病。

六月六日(原文为庚申,根据柏杨考证修改),大赦天下。

秋,七月十日,皇帝病危,躺在**与百官辞诀,并握手嘘唏,命太子赦免章仇太翼。

杨坚病逝,太子杨广即位

七月十三日,杨坚崩逝于大宝殿(享年六十四岁)。

高祖杨坚性格严肃持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天早上开始听朝,到中午还不知疲倦。虽然在财物上很吝啬,但对于赏赐功臣,毫不吝惜;将士战没,必加优赏,并派遣使者慰问其家属。爱护百姓,劝勉考课耕田种桑,轻徭薄赋。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务求节俭朴素,乘舆御物,破旧之后,还修修补补,继续使用;除了宴会,平时每顿饭不过一道肉菜;后宫女人所穿的衣裳,都是洗过之后再穿。天下人受他的风气影响,开皇、仁寿之间,男人都只穿绢布,不穿绸缎,带钩不过是铜铁骨角,不用金玉装饰。所以全国衣料和粮食大量积蓄,仓库都满了,要溢出来。受禅之初,人民户口不满四百万,到仁寿末年,超过八百九十万,仅冀州已经一百万户。但是,他猜忌苛察,相信谗言,功臣故旧,没有能够保全始终的;以至于对自家子弟,都如同仇敌,这是他的短处。

当初,独孤皇后死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都有宠。陈氏,是陈高宗之女(陈叔宝的妹妹);蔡氏,是丹杨人也。皇帝病卧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皆入阁侍疾,召皇太子杨广入居大宝殿。杨广考虑到皇帝万一逝世,须预先防备,亲笔写了一封信,送出去问杨素;杨素写上一条条注意事项回复杨广。宫人误送到杨坚处,杨坚看了,大为气愤。陈夫人天亮时出去上厕所,被杨广逼着求欢,陈夫人拒绝,得以脱身,回到杨坚处。杨坚见她神色有异,觉得奇怪,问她缘故。陈夫人流泪说:“太子无礼!”杨坚大怒,擂床说:“畜生何足以托付大事!独孤误我!”于是呼唤柳述、元岩说:“召我儿!”柳述等将呼太子杨广,杨坚说:“是杨勇。”柳述、元岩出阁草写敕书。杨素听闻,向杨广报告,矫诏逮捕柳述、元岩,关押进大理狱;征调东宫兵士,接管皇宫宿卫,门禁出入,都由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将后宫女子全部遣出到别的房间;一会儿工夫,杨坚崩逝。所以朝廷中外,颇有异议。陈夫人与后宫听闻事变,相顾战栗失色。黄昏时分,杨广派使者送来一个小金盒,上面贴了一纸封条,杨广亲笔写了一个“封”字,以赐给陈夫人。陈夫人见了,惶惧,以为是毒药,不敢打开。使者催促,才勉强开启,盒中有同心结数枚,宫女们都喜悦,相互说:“得以免死了!”陈氏羞愤交加,退后坐下,不肯致谢;诸宫人一起催逼她,这才拜谢使者。当夜,杨广与她同房。

七月二十一日,发丧,太子杨广即皇帝位。正巧伊州刺史杨约来朝,杨广派杨约进入长安,更换留守人员,矫称高祖诏书,赐故太子杨勇死,将他缢杀;然后陈兵集众,公布高祖死讯。炀帝杨广听闻,说:“哥哥优秀,弟弟果然也堪当大任。”追封杨勇为房陵王,但是不设置嗣子。(追封一个死人王爵,又不许他的子孙继承,这就是个虚名。)

八月三日,杨坚灵柩从仁寿宫运回京师。八月十二日,暂时殡厝在大兴前殿。柳述、元岩都被除名,柳述被流放龙川,元岩被流放南海。皇帝杨广令兰陵公主与柳述离婚,想要把她改嫁;公主以死自誓,不再朝见,上表请与柳述一起流放,杨广大怒。公主忧愤而死,临终,上表请葬于柳氏坟地。杨广更加愤怒,竟不哭,赠送的葬仪也非常微薄。

【王鸣盛曰】

杨坚遗诏,列数杨勇罪恶,盛称杨广仁孝,说:“为了普天下之人民,恶子孙已被罢黜,好子孙足以负荷大业。”这份诏书是杨广企图**庶母之前,由杨坚亲自拟定。等到后来,杨坚准备召回杨勇,罢黜杨广,不久就被害死。杨坚只有五个儿子,杨勇、杨广、杨俊、杨秀、杨谅,都是独孤皇后所生。他常对文武官员说:“我身边没有小老婆,五个儿子都是一个娘亲,都是真正的骨肉手足,不像历代君王,宠妾太多,庶子纷争,那才是亡国之道。”杨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被次子杨广所杀。长子杨勇及他的儿子杨俨、杨裕、杨筠、杨嶷、杨恪、杨该、杨韶、杨煚、杨孝实、杨孝范,全部被杨广诛杀。杨广及杨秀,杨广的次子杨暕,杨俊的儿子杨浩、杨湛,以及杨秀的儿子(名字不详),杨谅的儿子杨颢,杨广的孙子杨倓,全部被宇文化及诛杀。杨俊被他的王妃崔氏毒死,杨广的第三子杨杲被裴虔通诛杀,杨广的孙子杨侑被李渊诛杀,另一孙儿杨侗被王世充诛杀。杨家一门四代,凶死的一共三十余人。杨坚勤俭爱民,在位期间并无大恶,但是他对北周宇文皇族及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各君王子孙的屠杀,数目不下五六十人,则自己遭到毒手,后裔惨遭杀害,也是报应昭彰。

【李世民曰】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华杉讲透】

唯有心中光明,才能智慧无碍

李世民把杨坚说透了,他心理阴暗,谁都不信任。越是谁都不信任,就越是要找出自己可以信任的人。于是坏人就按他的标准去设计自己的形象,骗取他的信任,最终把他骗得精光。

李世民说杨坚“心暗则照有不通”,自己心里狭隘阴暗,就没有“照妖镜”,照不出杨广这妖精原形。唯有心胸宽广,心中光明,才能智慧无碍,一切都在我的覆盖范围,物来心照,了了分明。

3 太史令袁充上奏说:“皇帝即位,与尧受命时年纪相同。”暗示百官上表祝贺。礼部侍郎许善心表示异议,认为:“正在国丧期间,不宜称贺。”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一向厌恶许善心,指使御史弹劾他;许善心被调任给事郎,降品二等。

汉王杨谅起兵造反

4 汉王杨谅有宠于高祖杨坚,为并州总管,自崤山以东,直到东海,南到黄河,五十二州都是他的辖区,特许他以便宜从事,不拘律令。杨谅自以为所居为天下精兵出处,见太子杨勇以谗言被废,时常怏怏不乐,后来蜀王杨秀获罪,更加不能自安,阴蓄异图。对高祖杨坚说:“突厥方强,宜修武备。”于是大发工役,缮治器械,招集亡命之徒,左右私人武装达到数万人。突厥曾经入寇边境,高祖杨坚命杨谅抵御,为突厥所败;其所领将帅因此被解职除名的有八十余人,全部发配岭南。杨谅因为他们都是自己的老部下,奏请把他们留下,高祖怒道:“你身为藩王,唯当敬依朝命,怎能私论宿旧,废国家宪法?!你这小子,哪一天我不在了,恐怕就要蠢蠢妄动,他(指杨广)取你就如笼内抓鸡,你留下这些所谓心腹有什么用?!”

王頍,是王僧辩之子,风流倜傥,好奇略,为杨谅咨议参军;萧摩诃,是陈氏旧将,二人都不得志,每每郁郁思乱,都为杨谅所亲善,赞成其阴谋。

正巧荧惑星守着东井星,仪曹、邺人傅奕通晓星历,杨谅问他说:“这是什么祥瑞?”回答说:“天上东井星,是黄道必经之路,荧惑星从旁经过,这是常理,如果进入地上井,那才算奇怪。”杨谅不悦。

等到高祖崩逝,炀帝杨广派车骑将军屈突通以高祖玺书征召他。之前,高祖与杨谅有密约:“如果我用玺书召你,敕字旁边会另加一点,又与玉麟兵符相合的,当就征。”等杨谅打开敕书,没有那一点,杨谅知道有变。杨谅诘问屈突通,屈突通态度强硬不屈,于是杨谅将他遣返长安。杨谅发兵造反。

总管司马、安定人皇甫诞切谏,杨谅不听。皇甫诞流涕说:“我料定大王的兵资不是京师之敌;加上君臣之位已经确定,逆顺形势悬殊,士马虽精,难以取胜。一旦陷身叛逆,名字悬挂于刑书之上,就算想要做一个布衣百姓,也不可得了。”杨谅怒,将他囚禁。

岚州刺史乔钟葵将要响应杨谅,其司马、京兆人陶模阻拦他说:“汉王图谋不轨,您身受国家厚恩,当竭诚效命,岂能做反贼的阶梯?!”乔钟葵失色说:“你反了吗?”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陶模辞气不挠,乔钟葵被他的大义感动,释放他。军吏说:“如果不斩陶模,无以压服众心。”于是将他囚禁。跟从杨谅造反的,一共有十九个州。

王頍对杨谅说:“大王所部将吏,家属都在关西,如果用这些人,则当长驱深入,直据京都,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但如果想要割据旧齐之地,则最好任用东方人。”杨谅不能决断,于是兼用二策,倡言杨素谋反,起兵讨伐。

【华杉讲透】

不要为情绪驱使

情绪驱使加上一厢情愿加上痴心妄想,很多事都是这样做下的。而作为发动机的那个情绪,就是不甘心,不服气。杨广登基,杨谅的权位利禄肯定要受影响,他不甘心,也不服气,就要造反。

皇甫诞说:“窃料大王兵资非京师之敌,加以君臣位定,逆顺悬殊,士马虽精,难以取胜。”这两句话已经把形势说透了。一来杨谅的兵将不如杨广,二来君臣名分已定,杨广是君,杨谅是臣;要打,则杨广是顺,杨谅是逆。权力的合法性胜过百万雄兵,别说杨广不是昏君,就算他是昏君暴君,你要推翻他也是不可能的,超小概率事件,所以只能缴枪不杀,根本不能反。但是,人身在其中,就看不清,容易一厢情愿,痴心妄想,为情绪所驱使,做出万劫不复的事来。

其次,如果要反,就要师出有名,说讨伐杨素算怎么回事呢?杨素并未控制杨广,全天下人都知道,不能直接针对杨广,而拿杨素做靶子,这在政治上毫无号召力。

杨谅的造反大业,一开始就输了。

总管府兵曹、闻喜人裴文安对杨谅说:“井陉以西,在大王掌握之内,山东士马,也为我所有,应该全部征发,分遣老弱兵屯守要害,仍命他们随时攻略土地,然后率领精锐,直入蒲津关(黄河渡口)。请让我为前锋,大王以大军继后,风行雷击,屯兵于霸上。咸阳以东,可指麾而定。京师震扰,军队不能马上集结,上下相疑,群情离骇;我陈兵号令,谁敢不从?!十日之间,大事可定。”杨谅大悦,于是派所署大将军余公理从太谷出发,直指河阳,大将军綦良从滏口出发,向黎阳进军,大将军刘建从井陉出发,攻略燕、赵土地,柱国乔钟葵从雁门出发,任命裴文安为柱国,与柱国纥单贵、王聃等直指京师。

皇帝杨广任命右武卫将军、洛阳人丘和为蒲州刺史,镇守蒲津。杨谅简选精锐骑兵数百人,戴着女人面罩,诈称杨谅的宫女回长安,门卫没有察觉,直入蒲州,城中豪杰也有响应的。丘和发觉事变,翻城墙逃出,回到长安。蒲州长史、渤海人高义明,司马、北平人荣毗都被反叛军逮捕。

裴文安等离蒲津还有一百余里,杨谅忽然改变意图,令纥单贵截断黄河大桥,坚守蒲州,而召裴文安还师。裴文安到了,对杨谅说:“兵机诡速,本想出其不意。大王自己不去,又把我召回,让敌人能够从容制订计划,大事去矣。”杨谅不回答。任命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

代州总管、天水人李景发兵抵御杨谅,杨谅派部将刘暠袭击李景,被李景击斩。杨谅再派乔钟葵率劲勇之士三万人攻击,李景战士不过数千,加之城墙不坚固,被乔钟葵猛攻,城墙不断崩毁,李景一边作战,一边修筑,士卒都殊死战斗;乔钟葵屡战屡败。司马冯孝慈、司法吕玉都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乂足智多谋,还特别擅长守城战术,李景知道这三人可用,推诚委任他们,自己毫不干涉,只是安坐公堂,不时巡视慰劳而已。

杨素率轻骑五千人袭击王聃、纥单贵于蒲州,夜,抵达黄河岸边,收商贾船,得数百艘,船内铺上草,走在上面发不出声音,于是衔枚而渡,在天快亮的时候,发动攻击。纥单贵败走,王聃恐惧,献出城池投降。皇帝下诏,征召杨素还京。起初,杨素将要出发时,计算击破贼军的日期,一切都和他预想的一样,于是皇帝任命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大使,率众数万以讨伐杨谅。

杨谅初起兵时,他的王妃的哥哥豆卢毓为王府主簿,苦谏,不从,私底下对他的弟弟豆卢懿说:“我如果单马归朝,自然可以免祸,但这只是为自身考虑,不是为国家效力。不如暂且假装跟从,慢慢看有什么机会。”豆卢毓,是豆卢??之子。豆卢毓的哥哥、显州刺史豆卢贤对皇帝说:“臣弟豆卢毓一向心怀志节,必定不会跟从叛乱,只是被凶威所逼,不能按自己心意行事。臣请从军,与豆卢毓里应外合,杨谅不足为虑。”皇帝批准。豆卢贤秘密派家人带皇帝敕书到豆卢毓处,与他计议。

杨谅出城,将要前往介州,令豆卢毓与总管属朱涛留守。豆卢毓对朱涛说:“汉王叛逆,转眼之间就会失败,我辈岂可坐受夷灭,辜负国家!我当与你出兵抗拒他。”朱涛惊道:“大王以大事相付,你怎么说这话?!”朱涛拂衣而去,豆卢毓追上去,将他斩首。豆卢毓将皇甫诞从监狱中释放,与他商议,及开府仪同三司宿勤武等关闭城门,抗拒杨谅。还未部署完毕,有人报告杨谅,杨谅回师袭击。豆卢毓看见杨谅抵达,欺骗他的部众说:“这是敌军!”杨谅攻南门,稽胡兵守南城,不认识杨谅,射击;箭如雨下;杨谅移师攻西门,守兵认识杨谅,即刻开门接纳,豆卢毓、皇甫诞都被杀死。

綦良攻打慈州刺史上官政,不能攻克,引兵攻打行相州事薛胄,又不克,于是从滏口进攻黎州,切断白马津黄河渡口。余公理穿过太行陉,攻打河内,皇帝任命右卫将军史祥为行军总管,驻军于河阴。史祥对军吏说:“余公理轻率无谋,恃众而骄,容易对付。”余公理屯驻河阳,史祥在南岸集结舟船,余公理在北岸聚兵抵挡。史祥简选精锐,于下游秘密渡河,余公理听闻,引兵抵御,战于须水。余公理还未列阵完毕,史祥突击,余公理大败。史祥东进黎阳,綦良军不战而溃。史祥,是史宁之子。

皇帝将要征发幽州兵,怀疑幽州总管窦抗有二心,问杨素派谁去能拿下窦抗,杨素举荐前江州刺史、渤海人李子雄,授上大将军,拜广州刺史。又任命左领军将军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征发山东兵,与李子雄共同配合。长孙晟推辞说自己的儿子长孙行布在杨谅所部,皇帝说:“公体国之深,终究不会因为儿子而违背大义,朕如今委任你,你不要推辞。”李子雄驰马到幽州,住进传舍,召募得一千余人。窦抗来谒见李子雄,李子雄埋伏甲士,将他生擒。窦抗,是窦荣定之子。

李子雄于是征发幽州步骑兵三万人,从井陉向西,攻击杨谅。当时刘建包围戍将、京兆人张祥于井陉,李子雄击破刘建于抱犊山下,刘建逃遁。李景被包围一个多月,皇帝下诏,命朔州刺史、代人杨义臣前往救援。杨义臣率马步兵二万人,夜出西陉,乔钟葵全军出战抵挡。杨义臣因为自己兵少,集中军中牛驴,得数千头,再令士兵数百人,每人手持一鼓,秘密驱赶牛驴,藏匿于涧谷间。傍晚,杨义臣再与乔钟葵交战,双方士兵刚刚接触,命驱牛驴者疾进,一时鸣鼓,尘埃张天,乔钟葵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是伏兵发动,因而奔逃崩溃;杨义臣纵兵攻击,大破之。

杨素生擒萧摩诃,杨谅请降

晋州、绛州、吕州三州都站在杨谅阵营,为他守城,杨素每座城留二千人,监视牵制他们,自己率大军进攻杨谅基地并州。杨谅派部将赵子开拥众十余万,以栅栏工事截断山路,屯据高壁,布阵五十里。杨素令诸将以兵进逼,自己率奇兵潜入霍山,沿着崖谷前进。杨素扎营于谷口,自己坐在营外,命军司入营简留三百人守营,军士害怕北兵之强,不想出战,多愿守营,因此延迟。杨素责问原因,军司如实回答,杨素即刻召所留三百人出营,全部斩首;再问谁愿留下,没有一个愿留的。杨素于是引军驰进,绕到北军之北,直指其营,鸣鼓纵火;北军不知所为,自相踩踏,杀伤数万。杨谅所任命的介州刺史梁修罗,屯驻介休,听闻杨素军到,弃城逃走。

杨谅听闻赵子开兵败,大惧,自己率众近十万人,拒战杨素于蒿泽。当时天降大雨,杨谅想要引军撤退,王頍进谏说:“杨素悬军深入,士马疲弊,大王以锐卒,又是亲自率领出击,其势必克。如果望敌而退,示人以怯,就会沮战士之心,长敌人志气,希望大王不要撤退。”杨谅不听,退守清源。

王頍对他的儿子说:“形势恶劣,兵必败,你可跟着我。”杨素进击杨谅,大破之,生擒萧摩诃。杨谅退保晋阳,杨素进兵包围,杨谅穷途末路,请降,余党全部平定。皇帝派杨约带着手诏,前往慰劳杨素。

王頍将逃奔突厥,走到山中,径路断绝,知道跑不掉了,对儿子说:“我的计谋不比杨素差,只是杨谅对我言不能听,计不能从,以至于此,不能坐受擒获,以成竖子之名。我死之后,你一定不要去投奔亲戚故旧。”于是自杀,尸体藏在石窟中。他儿子数日不得食,于是去投奔故人,结果反而被对方生擒;王頍尸体也被查获,送到晋阳枭首示众。

群臣上奏,说汉王杨谅当死,皇帝不许,除名为民,并从皇室户籍中除名,杨谅最终被幽禁而死。杨谅所部吏民连坐被处死及流放的,有二十余万家。

当初,高祖与独孤后相互非常恩爱,发誓绝不会跟别的女人生孩子,曾经对群臣说:“前世天子,沉溺于嬖幸,以至于嫡庶纷争,遂有废立之事,甚至亡国;朕没有别的姬侍,五个儿子同母,可以说是真兄弟,岂有这种担忧吗?”杨坚又吸取周室诸王微弱的教训,所以派诸子分据大镇,专制方面,权力几乎和皇帝相当。到了晚年,父子兄弟互相猜忌,五个儿子都未能善终。

【司马光曰】

当初辛伯警告周桓公说:“对嫔妃的宠爱超过皇后,或者宠幸家奴弄臣参与朝政,庶子的权力跟嫡子相当,在京师之外还有大城市兴起,这些都是乱国之本。”人主如果能在这四个方面小心谨慎,哪里会生出祸乱呢!隋高祖只知道嫡庶多争,孤弱易摇,却不知道势均位逼,就算是同母至亲,也不能不相互倾夺。考察辛伯之言,得其一而失其三吧!

【华杉讲透】

胜算可以知道,胜利不可强求

杨坚对自己的亲儿子杨勇,都视若仇敌,他却相信儿子们之间一定能相亲相爱,他是不是没有逻辑?父亲对儿子的爱,从人情上说,要超过兄弟之间的爱。他都可以不爱自己的儿子,怎么能相信儿子们能相爱呢?兄弟本是竞争对手,甚至是“天敌”,在普通家庭,也会争夺父母的爱,何况是在天子之家,在人世间最大的利益面前,亲情算得了什么呢?自古豪门多恩怨,天家相攻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亲情有时一钱不值。

兄弟友爱,只有一个字做得到,就是“让”。吴太伯、伯夷、叔齐,是上下五千年王子让国的典范。次一等的,看见兄弟德才和功勋都超过自己,主动退让,如唐玄宗的哥哥李成器,也是一例。杨坚这五个儿子,谁也不让谁,那就非要拼出个你死我活不可。隋朝的事,在唐朝又演了一遍,李世民也是杀了哥哥和弟弟得位,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再说王頍,他说自己谋略不比杨素差,只是杨谅不听他的。此言大谬!他违背了兵法最基本的原理——知胜原理——胜可知而不可为。就是说,在发动战争之前,有没有胜算,是可以知道的;如果没有胜算,你硬要打,是不可为,不可强求的。

怎么样能够知胜呢?就是《孙子兵法》第一篇——计——计算,计算敌我双方的形势和实力对比。计算五个方面——道、天、地、将、法。道,是上下同欲;天地,是天时地利;将,是将领;法,是军法。在第一条“道”,已经输光了,造反,是以逆抗顺,没有权力的合法性。朝廷阵营是上下同欲,既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也是职责大义所在。造反阵营呢,很多人是被裹挟胁迫,跟你不是一条心。天时地利,当然造反阵营都不占。法,你本身就是非法,哪能令行禁止?王頍唯独占一条——将——他说自己不比杨素差。这是自我评价太高了,他哪里能跟杨素这个战争狂魔相比?!

在这种完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要打,就是赌一个小概率事件。要赌呢,就赌三个字——快!快!快!直捣京师,趁他还没准备好,或许还有机会,明朝朱棣就是这么赢的,否则他永远赢不了。裴文安出的就是这招。但是,杨谅为什么最后改变主意,把他召回,又不给解释呢?无非是不信任他,怕他带兵去直接起义反正了。所以,还是输在“道”上。

王頍让他的儿子不可投奔亲戚故旧,这是对的。不是说亲戚朋友靠不靠得住,人家就不应该“靠得住”。你是反贼,你来投奔我,就是把我老婆孩子全家性命绑在你身上,你敢闯那么大祸,败了就该死!你为什么要把火烧到我家呢?所以不能怪告发他的人。他如果来投奔我,我也第一个告发他,绝不会管他曾经是我的什么“朋友”,是朋友,他就不该到我家来。

5 冬,十月十六日,葬文皇帝杨坚于太陵,庙号高祖,与文献皇后同坟异穴。

6 皇帝杨广下诏,免除妇人、奴婢及部曲的田赋,并规定男子二十二岁为成年。

【胡三省注】

隋朝因循北周、北齐制度,妇人、奴婢及部曲的赋税徭役都根据田亩计算,男子二十一岁成年,开始服兵役。至此,因为人口增多,府库满溢,所以有此诏。不过,之后兵役繁兴,盗贼群起,这就成为一纸空文了。

7 章仇太翼对皇帝说:“陛下是木命,而雍州为破木之冲,不可久居。又,谶言说:‘修治洛阳还晋家。’”皇帝深以为然。

十一月三日,皇帝抵达洛阳,留晋王杨昭守长安。因为杨素的功劳,拜其子杨万石、杨仁行、侄杨玄挺为仪同三司,赏赐绸缎五万匹,绮罗一千匹,及杨谅的妓妾二十人。

8 十一月四日,征发男丁数十万人挖掘长壕,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渡过黄河,经浚仪、襄城,抵达上洛,沿壕沟设置关卡防卫。

陈帝陈叔宝去世,谥号炀公

9 十一月二十日,前陈帝陈叔宝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追赠为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为炀公。

【华杉讲透】

按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杨广此刻怎么也想不到,最后盖棺论定时,他也得到这个“炀”字。而这个字放在他身上,比陈叔宝更恰当。陈叔宝最多也就是好内远礼,谈不上逆天虐民。杨广呢,那是标准的逆天虐民了。

10 十一月二十日,皇帝杨广下诏在伊水、洛水汇合处(洛阳)营建东京,仍说:“宫室之制,本以方便起居而已,今所营构,务从俭约。”

11 蜀王杨秀得罪时,右卫大将军元胄因与他交通而被除名,长久不得恢复。当时慈州刺史上官政坐事被流放岭南,将军丘和以蒲州失守被除名,元胄与丘和有旧交,酒酣,对丘和说:“上官政,那是壮士,如今流放岭表,会不会发动大事?”然后抚着自己肚子说:“像他这样的人,不会没有作为。”丘和上奏举报,元胄竟因此被处死。于是皇帝征召上官政为骁卫将军,任命丘和为代州刺史。

【华杉讲透】

告密的回报太大!丘和本来被除名,相当于被剥夺政治权利,只因告密朋友一句酒后狂言,就得到代州刺史的官职。而元胄说这样的话,一是虚荣,显示自己有“见识”,二是因为不得志,恨不得天下大乱,这也是皇帝要杀他的原因。

炀皇帝上之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

1 春,正月一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业。

2 立妃萧氏为皇后。

3 撤销诸州总管府。

4 正月二十五日,立晋王杨昭为皇太子。

5 高祖之末,群臣中有人说林邑(越南中部)出产奇珍异宝。当时天下无事,刘方刚刚平定交州,于是皇帝任命刘方为驩州道行军总管,经略林邑。刘方派钦州刺史宁长真等以步骑兵一万余从越裳出发,刘方亲率大将军张愻等统率水军从比景出发,本月,大军抵达林邑出海口。

6 二月七日,杨广敕令有司将金宝、器物、锦彩、车马在殿前陈列,引杨素及诸将讨汉王杨谅有功者立于前,命奇章公牛弘宣诏,称扬他们的功劳,赏赐各有等差。杨素等再拜舞蹈而出。

二月十八日,任命杨素为尚书令。

7 下诏,全国官民一律脱下丧服,唯皇帝穿浅色黄衫、铁腰带。

8 三月十七日,下诏命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二百万人,迁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充实东京。废除崤山的二崤道,开凿葼册道。

9 三月十八日,下诏说:“倾听人民的声音,直接与庶民商量,才能审查刑政之得失;如今,我将巡历淮海地区,视察各地风俗。”

10 敕令宇文恺与内史舍人封德彝等营建显仁宫。南接皂涧(洛水支流),北到洛水北岸。征发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运到洛阳;又征求海内嘉木异草,珍禽奇兽,以充实园苑。

三月二十一日,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百姓,前后一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达于黄河;再从板渚引黄河水经荥泽注入汴河;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水,再注入淮河;又征发淮南民十余万挖掘邗沟,自山阳至杨子注入长江。渠宽四十步,渠旁都修筑御道,种植柳树,自长安至江都,设置离宫四十余所。

三月三十日,派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亡十分之四五,有司以车载死尸,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络绎不绝,相望于道路。又建造天经宫于东京,四时祭祀高祖。

刘方大败林邑王梵志

11 林邑王梵志派兵守险,被刘方击走。官军渡过阇黎江,林邑兵乘巨象,四面而至。刘方作战不利,于是多掘小坑,以草覆盖于其上,出兵挑战,接战之后,假装败退;林邑兵追逐,象多踏进小坑摔倒,转相惊骇,林邑军于是大乱。刘方以弩射象,象退走,踩踏林邑军阵,刘方以锐师继进。林邑大败,俘虏及斩首数以万计。刘方引兵追击,屡战皆捷,经过马援铜柱(事见公元336年记载),继续向南,八天抵达其国都。

夏,四月,梵志弃城逃走入海。刘方入城,缴获其宗庙中祖先牌位十八个,都由黄金铸成;刻石纪功而还。士卒肿足,死者十分之四五。刘方也得病,死在回来的路上。

【华杉讲透】

征林邑,士兵死亡十分之四五;挖运河,建宫殿,民夫死亡也是十分之四五。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个意思了。

当初,尚书右丞李纲数次以异议忤逆杨素及苏威,杨素向高祖杨坚举荐李纲,任命他为刘方的行军司马。刘方迎合杨素的意思,百般凌辱李纲,几乎把他弄死。大军还朝之后,李纲仍长久得不到调职,苏威又派李纲到南海处理林邑善后事宜,长久不召他回京。李纲自己回来奏事,苏威弹劾李纲擅离职守,交有司审问,赶上大赦,李纲免官,隐居于鄠县。

12 五月,修筑西苑,周长二百里;其内有一个人工湖,周长十余里,湖中有方丈、蓬莱、瀛洲等山,高出水面一百余尺,台观宫殿,星罗棋布于山上,就像神仙所居。北有龙鳞渠,蜿蜒注入湖内。沿渠作十六院,院门都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持,堂殿楼观,穷极华丽。宫树秋冬凋落,则剪彩绸为华叶,缀于枝条,褪色了就换上新的,四季如春。池沼内也剪彩绸为荷叶、菱角、芡实,乘舆游幸之时,在冬季则去除浮冰再布置。十六院竞以酒菜精丽相高,以求得到皇帝恩宠。皇帝喜欢在月夜带着宫女数千骑游西苑,作《清夜游曲》,在马上演奏。

【华杉讲透】

这一段,可以看出杨广的审美趣味了,不能欣赏冬日之美,只知道穷奢极丽。

13 皇帝待诸王恩薄,多所猜忌。滕王杨纶、卫王杨集自己心里忧惧,请法师问吉凶及拜表设祭以求福。有人告状说他们怨望诅咒,有司奏请诛杀。秋,七月十八日,皇帝下诏,除名为民,流放边郡。杨纶,是杨瓒之子;杨集,是杨爽之子。

杨广出游江都,场面盛大

14 八月十五日,皇帝前往江都,从显仁宫出发,黄门侍郎王弘派龙舟北上奉迎。

八月十八日,皇帝乘坐小红船,从漕渠出洛口,登上龙舟。龙舟共四层,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顶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都装饰以金玉,下层由内侍居住。皇后乘翔螭舟,规模稍小,但装饰无异。另有浮景级九艘,三层,都是水上宫殿。又有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板?、黄篾等各级船只数千艘,由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及装载内外百司供奉之物,共用纤夫八万余人,专拉“漾彩”级以上者九千余人,称为“殿脚”,都身穿锦彩衣袍。又有平乘、青龙、艨艟、艚艟、八棹、艇舸等数千艘,每船乘坐十二名卫兵,并装载兵器帐幕,兵士自己牵引,不给纤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夹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都令献食,多的一州甚至动用一百辆车来装运,极尽水陆珍奇。后宫吃腻了,启程之际,多抛弃掩埋。

15 契丹入寇营州,皇帝下诏,命通事谒者韦云起调动突厥兵征讨,启民可汗征发骑兵二万,受韦云起节度。韦云起分为二十营,兵分四路,同时进发,军营相距一里,不得交杂,闻鼓声而行,闻角声而止,除非有公事差遣,不得骑马奔驰,三令五申,击鼓而发。有一位纥干(突厥低级军官)犯令,斩首,提着首级展览示众。于是突厥将帅入营谒见,都膝行股栗,不敢仰视。契丹本来事奉突厥,相互没有猜忌。韦云起既入其境,派突厥人诈称要去柳城与高丽交易,下令敢泄露事实者斩。契丹不为防备,离其营五十里,驰进突袭,俘获其男女四万口,杀光男子,将女子及畜产的一半赏赐突厥,其他的全部带回国内。皇帝大喜,集合百官说:“云起用突厥平契丹,才兼文武,朕今天自己举荐他。”擢升为治书侍御史。

16 当初,西突厥阿波可汗被叶护可汗俘虏,国人立鞅素特勒之子,是为泥利可汗。泥利去世,儿子达漫继位,号处罗可汗。他的母亲向氏,本是中国人,再嫁泥利的弟弟婆实特勒。开皇末年,婆实与向氏入朝,遇上达头之乱,于是留在长安,住在鸿胪寺(管理蕃客的衙门)。

处罗可汗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乌孙故地,治国失道,国人多叛,外部又为铁勒部落所困。铁勒是匈奴人的后裔,族类最多,有仆骨、同罗、契苾、薛延陀等部,其酋长都称为俟斤。族姓虽然不同,但通称为铁勒,大抵与突厥同俗,以寇抄为生,没有大君长,分别隶属于东、西两突厥。本年,处罗可汗引兵攻击铁勒诸部,加重捐税,又猜忌薛延陀部落,担心他们叛变,集合其酋长数百人,全部杀死。于是铁勒部落全部反叛,立俟利发俟斤契苾歌楞为莫何可汗,又立薛延陀俟斤字也咥为小可汗,与处罗交战,屡次击**罗。莫何勇毅绝伦,甚得众心,为邻国所惮,伊吾、高昌、焉耆都归附他。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

1 春,正月六日,东京洛阳建成,擢升将作大匠宇文恺为开府仪同三司。

2 正月十二日,派出十名钦差大臣分别巡视各州县。

3 二月一日,下诏命吏部尚书牛弘等议定皇帝舆服、仪卫制度。以开府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负责营造,然后运送到江都。何稠智思精巧,博览图籍,参会古今,多有增减;御袍及皇冠绣上日、月、星、辰,皮帽改用漆纱帽。又制作黄麾(皇家旌旗)三万六千个,以及御车御轿、皇后仪仗队、百官仪服,力求华盛,以满足皇帝心意。命各州县进贡羽毛,百姓求捕,陆地水面,都布满天罗地网,飞禽走兽,凡是皮毛羽毛能做装饰之用的,杀得殆无遗类。乌程有一棵高树,高度超过一百尺,没有枝丫可以攀爬,而上有鹤巢,人们打算捉它,没法上去,于是砍伐其根;那鹤担心杀了它的孩子,自己拔掉氅毛,投之于地,时人或称以为祥瑞,说:“天子造羽仪,鸟兽自献羽毛。”所役使民工十万余人,花费金银钱帛以巨亿计。皇帝每次出宫游幸,羽仪填街溢路,绵延二十余里。

三月十六日,皇帝从江都出发,夏,四月二十六日,从伊阙(洛阳城南)乘坐法驾,备兵车一千乘,骑兵一万人,进入东京。四月二十七日,皇帝登临洛阳城端门,大赦,免天下今年租赋。规定五品以上文官可以乘车,在朝穿官服,佩玉;武官的马加白螺装饰,戴头巾,穿骑马服。文物之盛,近世莫及。

【华杉讲透】

暴君在上,不仅百姓要死,鸟兽也活不成!相反,一个仁厚的君王,不仅百姓受益,他的仁爱,也及于禽兽。和杨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杨广捕得鸟兽殆无遗类,而商汤留下了“网开三面”的故事:

有一次商汤外出,看见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中间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要是如此张网,就会完全都捉尽啊!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商汤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诸侯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称颂汤真是一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

商汤的仁爱,不仅及于活人,也及于死人。有一次,他修筑宫殿,挖地基时,挖出一具尸骸。施工的人说,这是无主尸骨,把他扔掉吧。商汤说:“怎么说他无主呢?他在我的国土上,我就是他的主。”于是,将这具尸骨很有尊严地安葬了。天下百姓听闻,都称颂他的仁爱,对死人都那么好,何况活人!

人和人的差别就是这么大!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好人和坏人,真是不同的物种!

4 六月二十九日,擢升杨素为司徒,进封豫章王杨暕为齐王。

5 秋,七月八日,规定百官不得因考绩达标就升迁,必须还有德行和卓然显著的功勋,才可以擢升。皇帝非常爱惜名位,群臣应当升职的,大多是让他们兼任或代理而已;虽有官位出缺,宁可留着,也不补任。当时牛弘为吏部尚书,但并不能专行其职,皇帝另外又敕令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左骁卫大将军张瑾、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矩参掌官员选拔事务,时人称为“选曹七贵”。虽然七人同在座,但是予夺大权,实际上是虞世基独掌。虞世基受纳贿赂,向他行贿多的,就破格越级提拔,没有行贿的,就只是登记资格而已,不予升迁。

裴蕴,是裴邃的侄曾孙。

6 元德太子杨昭从长安到洛阳朝见,数月,将要回去,申请再留一阵,皇帝不许。拜请无数次,杨昭身体肥胖,因而劳累成疾,七月二十二日,薨逝。皇帝哭了几声,就开始奏乐歌舞,和平日无异。

楚景武公杨素病逝

7 楚景武公杨素,虽有大功,特为皇帝所猜忌,皇帝表面上示以特殊礼遇,内心感情极为淡薄。太史说,根据天上星次,对应隋国将有大丧,于是改封杨素为楚公,因为楚与隋对应同一个星次,想要以杨素来承担这一厄运。

杨素卧病,皇帝每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等好药,但是密问医者,总担心他不死。杨素自知名位已到极致,不肯吃药,也不好好养病,对弟弟杨约说:“我还需要再活吗?”

七月二十三日,杨素薨逝,追赠为太尉公、弘农等十郡太守,葬礼隆重盛大。

8 八月九日,封皇孙杨倓为燕王,杨侗为越王,杨侑为代王,他们都是杨昭的儿子。

9 九月十四日,立秦孝王杨俊的儿子杨浩为秦王。

10 皇帝认为高祖末年,法令严峻苛刻,冬,十月,下诏修改律令。

11 设置洛口仓于巩东南平原上,筑仓城,周围二十余里,挖掘三千个地窖,每窖容八千石,设置监官并镇兵一千人。

十二月,设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挖掘三百个地窖。

12 当初,齐温公高纬之世,有鱼龙、山车等戏,称为散乐,周宣帝宇文赟时,郑译上奏征召他们到长安。高祖杨坚受禅,命牛弘定雅乐,不是正声清商及九部四舞的民间散乐,全部遣散。皇帝杨坚因为启民可汗将要入朝,想要以富庶欢乐向他夸耀。太常少卿裴蕴迎合皇帝意旨,上奏收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全部列为乐户;官员六品以下至庶人,有善于音乐者,皆归属太常管辖。皇帝听从。于是四方散乐,大集东京,在芳华苑积翠池侧检阅。有舍利兽先来跳跃,满街满衢都泼满了水,鼋鼍、龟鳖、水人、虫鱼,遍覆于地。又有鲸鱼喷出水雾,遮天蔽日,倏忽间化成黄龙,长七八丈。又有二人头顶一根竹竿,一个人在竹竿上跳舞,跳跃而起,瞬间左右顶竿的两个人已经换了位置。又有神鳌负山,幻人吐火,千变万化。演员都穿着锦绣缯彩,舞女则戴着鸣环佩,满身装饰羽毛。皇帝下令京兆、河南两地负责为他们缝制衣服,两京锦彩为之空竭。皇帝自己创作了很多艳词歌赋,令乐正白明达谱写新曲演出,歌声极其哀怨。皇帝甚悦,对白明达说:“齐氏偏居一隅,乐工曹妙达尚且封王,我如今天下大同,正要让你富贵,你好好干!”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1 春,正月一日,大陈文物。当时突厥启民可汗入朝,参观之后非常羡慕,请求改穿隋朝冠带,皇帝不许。第二天,启民可汗又率其部属上表固请,皇帝大悦,对牛弘等人说:“今衣冠大备,以至单于都要解开辫子,这是卿等的功劳。”各自赏赐绸缎,非常丰厚。

2 三月二日,皇帝返还长安。

3 三月四日,皇帝派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至琉球国而还。

4 当初,云定兴、阎毗因为媚事太子杨勇,与妻子儿女都罚没入官府为奴婢。杨广即位,多所营造,听说他有巧思,召见他,让他主持工程,以阎毗为朝请郎。当时宇文述用事,云定兴以缀满明珠的络帐贿赂宇文述,并以新奇的服装和音乐求媚。宇文述大喜,把他当兄长侍奉。杨广将要征伐四夷,大造兵器,宇文述举荐云定兴可以监造,杨广听从。宇文述对云定兴说:“兄长所作器杖,都合乎皇上心意,却得不到官职,只是因为长宁王(杨俨)兄弟还没死。”云定兴说:“这些无用的东西,何不劝皇上杀了他们。”宇文述于是上奏:“房陵王(杨勇)诸子年纪逐渐长大,如今要兴兵征讨,如果带他们从驾,则难以管理;如果留于一处,又担心不可。进退无用,请早处分。”皇帝同意,于是鸩杀长宁王杨俨,把他的七个弟弟分别流放岭南,派杀手在路上把他们全部杀死。襄城王杨恪的妃子柳氏自杀殉夫。

【华杉讲透】

长宁王杨俨、平原王杨裕、安城王杨筠,都是云昭训所生,云定兴是他们的亲外公。

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云定兴已经过得不错,只是为了再往上爬,就害死外孙兄弟八人,称他们为“无用之物”,什么是无用呢?就是对他没用。云定兴,可以称为“最毒外公”了。

5 夏,四月二日,杨广下诏说,为安抚河北人民,要巡视赵、魏地区。

【华杉讲透】

他想出去玩就找理由,他是去给人添乱,哪里是安抚?

6 牛弘等修订新律完成,共十八篇,称为《大业律》,在四月六日,开始颁行。人民长久以来厌恶法律的严厉苛刻,喜欢宽松。但是,其后征役越来越多,民不堪命。有司临时胁迫以求完成任务,不再遵守法律。

旅骑尉刘炫参与修订律令,牛弘曾经从容问刘炫说:“《周礼》制度,官员多而府史少,如今令史百倍于以前,但还是不能裁减,减了就办不成事,为什么呢?”刘炫说:“古人委任官员,要求他做出成绩,年终考核排名,对每件事情,不做二次审核,公文简单,府史的责任,只是掌握要目而已。如今的文簿,总担心上面要复核,如果办理不够严密,到时候恐怕要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所以谚语说:‘老吏抱案死。’事繁政弊,这就是原因。”牛弘说:“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如今忙得每一刻不能消停,为什么?”刘炫说:“以前朝廷对州只任命长史、司马,对郡只任命太守、郡丞,县则设置县令而已。其余幕僚,都是长官自己聘请,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人。如今则不然,大小之官,都由吏部任命,一点小事,都属于考核范围。省官不如省事,官事不省而望从容,那可能吗?”牛弘善其言而不能用。

【华杉讲透】

刘炫说了一句名言:“省官不如省事。”管得越多越细,官员编制就越繁越杂。不要管那么多事,就能精简政府规模。

杨广也曾有一番好心,觉得父皇的法令太严苛,他要改为宽大的法令。但是,他的欲望比杨坚大一百倍,又要征伐四夷,又要兴建基础设施,还要自己享乐,官员要是遵守法律,就无法完成他下达的任务,于是,他就自己破坏了自己的立法。

杨广改设官职,改州为郡

7 四月十四日,改州为郡;改度量权衡,全部恢复古制。改上柱国以下官职为大夫;设置殿内省,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为五省;增加谒者、司隶台,与御史为三台;拆分太府寺,设置少府监,与长秋、国子、将作、都水为五监;又增改左、右翊卫等为十六府;废除伯爵、子爵、男爵,只留王爵、公爵、侯爵三等。

杨广巡视北方,启民可汗子等朝见

8 四月十八日(原文为丙寅,根据柏杨考证修改)车驾北巡;四月二十一日,逗留在赤岸泽。

五月九日,突厥启民可汗派他的儿子拓特勒来朝。

五月十日,征发河北十余郡男丁开凿太行山,一直到并州,以打通驰道。

五月十八日,启民可汗派他哥哥的儿子毗黎伽特勒来朝。

五月二十三日,启民可汗遣使申请亲自入塞奉迎舆驾,皇帝不许。

9 当初,高祖杨坚受禅,只设立四位祖先的祖庙,在同一个祭殿,分别在不同房间而已。杨广即位,命有司议定七庙之制。礼部侍郎摄太常少卿许善心等奏请为太祖杨忠、高祖杨坚各立一殿,比照周文王、周武王为“二祧”(永不废弃的祭庙),加上杨氏始祖,一共三庙,其他祖先则分室而祭,依从“亲尽迭毁”的原则。至此,有司请批准这个方案,在东京洛阳建宗庙。皇帝对秘书监柳?说:“如今始祖及二祧已经具备,后世子孙将把朕置于何所?”

六月十日,下诏为高祖另建一座祭庙,每月致祭。既而杨广忙于四处巡幸,结果也没有建立。

【华杉讲透】

天子设七庙以祭祀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和开国君主的祭庙永远保留,世世不毁,其他祖先,则遵循“亲尽迭毁”的原则,过了高祖,就把牌位迁入太庙,祭庙让给当今皇帝的高祖。杨广要按七庙之制,则他的祭庙没有资格永久保留,所以他对这事也就不积极了。

杨广大概希望有人能给他搞出一个新理论,让他的祭庙能万世永存。但是没人接招,他也就只能冷处理。皇帝权力再大,在文化习惯面前,也不能任性。他要再为国家立下大功,又有脑子灵活的人给他搞出新说法,才能重提此事。不过,他最后把国家搞砸了,也就不了了之。

10 皇帝过雁门,雁门太守丘和献上的食物非常精美;到了马邑,马邑太守杨廓什么也没送来,皇帝不悦。调任丘和为博陵太守,命杨廓到博陵去看丘和是怎么做的。从此所到之处,地方献上的美食,都竞为丰富奢侈。

六月十一日,车驾停留在榆林郡。皇帝想要出塞耀兵,穿过突厥境内,前往涿郡,担心启民可汗惊惧,先派武卫将军长孙晟前往谕旨。启民奉诏,召所部诸国奚部落、霫部落、室韦部落等酋长数十人全部集合。长孙晟见牙帐中的草非常污秽,想要让启民可汗亲自清除,让诸部落看见,以显示皇帝的威重,于是指着帐前草说:“这根草大香。”启民上去嗅一嗅,说:“一点也不香啊。”长孙晟说:“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身亲自洒扫,清理御路,以表至敬之心;如今牙帐内污秽,我以为这是香草,你刻意留着呢?”启民可汗醒悟说:“奴之罪也!奴的骨肉都是天子所赐,得效筋力,岂敢有辞。只是边疆人不懂事,全靠将军教我;这是将军对我的恩惠,奴的幸运。”于是拔下佩刀,亲自割除庭草。其他贵人及诸部争相仿效。于是从榆林北境,至其牙帐,东达于蓟县,长三千里,宽一百步,举国投入劳役,开为御道。皇帝听闻是长孙晟的计策,非常嘉许。

【华杉讲透】

做人做事,必须要有附加价值

长孙晟是那种120分员工。什么是120分员工呢?领导交给你的任务,你完成了,这是100分。但这100分,算不上是你的价值,因为派别人去也行。能自己做出加分项,才是你的价值。杨广只是让长孙晟去给启民可汗通报一下,以免他误会惊慌,长孙晟则把这次巡游变成了进一步镇抚突厥各部落的政治机会,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让突厥全国动员为皇帝开道,把国威声扬到每一个突厥人。

做人做事,只有价值是不够的,必须有附加值。长孙晟把交给他的每一次任务,都创造性地加倍完成。有这样的员工,真是老板天大的福气!

六月二十日,启民可汗及义成公主来行宫朝见。

六月二十一日,吐谷浑、高昌都遣使入贡。

六月二十七日,皇帝登上北楼,观看黄河渔夫捕鱼,并宴请百官。

定襄太守周法尚在行宫朝见,太府卿元寿对皇帝说:“汉武帝出关,旌旗千里。如今御营之外,请分为二十四军,每日派一军出发,相距三十里,旗帜相望,钲鼓相闻,首尾相属,千里不绝,这也是出师之盛况。”周法尚说:“不对,军队绵延千里,中间又有山川阻隔,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四分五裂;腹心有事,首尾未知,道路阻长,难以相救,虽然有汉武帝的先例,那也是取败之道。”皇帝不悦,问:“那按你的意思呢?”周法尚说:“结为方阵,四面外拒,六宫及百官家属并在其内;若有变起,所当之面,即令抗拒,内引奇兵,出外奋击,以车辆连接为壁垒,并设置为如钩的曲折阵形,这与据守城池,有什么区别!如果战胜,抽骑兵追奔,万一不捷,屯营自守,臣认为这是万全之策。”皇帝说:“善!”拜周法尚为左武卫将军。

启民可汗再次上表,说:“先帝可汗怜悯臣,赐给臣安义公主,供应种种物资,让我们毫无匮乏。臣的兄弟嫉妒,都想杀臣。臣在当时,走投无路,唯有仰视上天,俯视大地,奉身委命,依归先帝。先帝可怜臣之将死,养而生之,以臣为大可汗,回来安抚突厥之民。陛下如今君临天下,还和先帝一样,养育臣及突厥之民,让我们毫无匮乏。臣荷戴圣恩,言不能尽。臣如今已不是昔日的突厥可汗,而是陛下的臣民,愿率部落改变服装,一如华夏衣冠。”皇帝认为不可。

秋,七月四日,赐给启民可汗玺书,晓谕说:“沙漠以北,尚未平静,仍须征战,你只需存心恭顺,何必改变服装?”

皇帝想要向突厥夸示,令宇文恺制造大帐,其下可坐数千人。七月七日,皇帝于城东御大帐,备仪卫,宴请启民可汗及其部落,表演歌舞及杂技。诸胡人惊骇喜悦,争献牛羊驼马数千万头。皇帝赏赐启民可汗丝绸二千万段,其下各有等差。又赏赐启民可汗诸王规格的辂车乘马,鼓吹幡旗,可以赞拜不名,位在诸侯王之上。

又下诏征发男丁一百余万筑长城,西达榆林,东至紫河。尚书左仆射苏威进谏,皇帝不听,二十天修筑完毕。

皇帝征召民间散乐时,太常卿高颎进谏,不听。高颎退下后,对太常丞李懿说:“宇文赟以好乐而亡,殷鉴不远,怎能重蹈覆辙!”高颎又认为皇帝对启民可汗待遇过厚,对太府卿何稠说:“此虏颇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又对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殊无纲纪。”礼部尚书宇文弼私底下对高颎说:“宇文赟的奢侈,和今天相比,岂不是今日更甚?”又说:“长城之役,并非急务。”光禄大夫贺若弼也私议宴请启民可汗太奢侈。他们这些话都被人上奏告发。皇帝认为诽谤朝政,七月二十九日,高颎、宇文弼、贺若弼都被诛杀,高颎的儿子们被流放边疆,贺若弼的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婢。事情牵连到苏威,也被免官。高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自从蒙受皇帝寄任,竭诚尽节,引进贞良,以天下为己任;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都是高颎所推荐,其余立功立事者不可胜数,当朝执政将近二十年,为朝野所推崇敬服,无可非议。海内富庶,都是高颎之力。高颎之死,天下人无不伤痛。

之前,萧琮因为是皇后的哥哥,很受亲信和重用,为内史令,改封梁公,宗族堂兄弟以上,都随才擢用,萧氏兄弟,布列朝廷。萧琮性情淡雅,不以职务为意,虽在异乡为客,对北方豪贵,并不低头。与贺若弼关系亲善,贺若弼既诛,又有童谣说:“萧萧亦复起。”皇帝由此猜忌他,于是被免职回家,不久去世。

【华杉讲透】

如果心怀不满,不要寻找共鸣

高颎雄才大略,为国家立下功勋,却死于“诽谤朝政”,给子孙带来灾祸,实在是令人痛心!对此,我们指责隋炀帝没有意义,因为你不能改变皇帝的决定。我们要吸取高颎的教训,做到明哲保身。明,是明于事;哲,是哲于理。保身,一是不同流合污,保自身清白;二是不忤逆皇帝,保人身安全。高颎哲于理,但是不明白事,不是“明白人”。什么意思呢?你进谏没问题,听不听在皇帝。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但是,私底下议论,就是不知止,还诋毁损害皇帝的形象,他当然要杀你,要报复你全家。舆论认为“海内富庶,都是高颎之力”,你不能当真,不能认为那是你的资本,不能认为他不会把你怎么样。皇帝杀了你,正是要改变这种看法,让大家看看,没有你也行!

这样简单的事理,高颎怎么会不明白呢?他还是心高气傲,心里瞧不起杨广。心里装着看法也就罢了,他要跟人寻找共鸣,要共鸣,要排解,找一个知己足矣,他还到处说,到处找共鸣。结果就共鸣到皇帝那里去了,共鸣的人都被杀了。

高颎之死留下的教训就是:如果你心怀不满,不要寻找共鸣。

11 八月六日,皇帝车驾从榆林出发,经过云中,溯金河而上。当时天下承平,百物丰实,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令宇文恺等造“观风行殿”,上面可容纳侍卫数百人,宫殿既能拆开,又能拼装,下面有轮轴,可以迅速推移。又制造“行城”,周长二千步,以木板为城墙,再包上布,布上绘画,城楼和瞭望台全部具备。胡人惊以为神,每次望见御营,十里之外,屈膝磕头,不敢乘马。启民可汗奉庐帐以等候车驾。八月九日,皇帝抵达大帐,启民举杯敬酒,跪伏非常恭敬,王侯以下袒衣割肉于帐前,都不敢仰视。皇帝大悦,赋诗说:“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皇后也到义成公主帐中做客。皇帝赐给启民可汗及公主金瓮各一,以及衣服被褥锦彩,特勒以下,受赐各有差。皇帝返回,启民可汗跟从入塞,八月十三日,遣返归国。

八月十七日,皇帝入楼烦关;八月二十六日,抵达太原,下诏营建晋阳宫。皇帝对御史大夫张衡说:“我想去你家做客,你可以为朕做一回主人。”张衡于是先飞驰回河内,准备酒席。皇帝上太行山,开直道九十里,九月十三日,抵达济源,到张衡宅。皇帝喜欢那里的山水风景,留下来欢宴三日,赏赐甚厚。张衡再献上美食,皇帝下令颁赐公卿,下至卫士,无不沾光。

九月二十三日,抵达东都。

【华杉讲透】

杨广的诗,意思是说:呼韩单于叩头至,屠耆单于接踵来。汉朝天子算个啥,顶多登上单于台。杨广有资格写这诗,因为他确实是把胡人彻底征服了。盛大的排场和仪式,就是征服人的政治力量,胜过千军万马,花再多钱,也好过花军费。国内群众看了,虽然都是他们的血汗,但是他们与有荣焉,引以为豪;国外君主看了呢,自叹弗如,羡慕加自卑,又贪图赏赐,膝盖就跪下去了。

但是,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就会穷。奢侈可以是战略,不能是欲望。如果没有节制,成了自己的任性享受,则欲壑难填,不管多大的国力,也供养不起一个君王的欲望。

12 九月二十六日,任命齐王杨暕为河南尹。

九月二十三日,任命民部尚书杨文思为纳言。

13 冬,十月,敕令河北诸郡,每郡送一演艺人家到东都洛阳,连同洛阳之前的艺户,一共三千余家,设置十二坊于洛水之南,让他们居住。

14 西域诸胡多至张掖贸易,皇帝派吏部侍郎裴矩去掌管。裴矩知道皇帝喜欢经略远方,遇见来的诸胡商人,裴矩就引诱访问诸国山川风俗,君王及庶人的仪形服饰,撰写《西域图记》三卷,共四十四国,入朝上奏。另外绘制地图,注明所有险要地形,从西倾山以西,东西纵横近二万里,从敦煌出发,一直到西海(地中海),有三条道路,北道从伊吾,中道从高昌,南道从鄯善,敦煌为总枢纽。并说:“以国家威德,将士骁雄,泛舟濛汜河,翻越昆仑山,易如反掌。但是,突厥、吐谷浑分别控制了羌、胡之国,阻遏西方交通,所以朝贡不通。如今,他们都通过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如果接受他们的归服,安抚他们,让他们安心,再派出皇家使节,则不用动用兵车,诸蕃都会服从,吐谷浑和突厥可以消灭,混一戎、夏,就在今日!”皇帝大悦,赏赐丝绸五百段,每日让裴矩登上御座,亲自问西域之事。裴矩盛言:“胡中多诸珍宝,吐谷浑容易吞并。”皇帝于是慨然向往羡慕秦皇、汉武之功,一心要打通西域;四夷经略,全部委任给裴矩。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再派他到张掖,引诱诸胡,啖之以利,劝他们入朝。自是西域诸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送迎,靡费以万万计,最终令中国疲弊以至于亡国,都是裴矩一手造成。

15 铁勒入寇边境,皇帝派将军冯孝慈出敦煌迎击,不利。铁勒不久遣使谢罪,请降;皇帝派裴矩前往慰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