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走向国家战略(1 / 1)

在中国的东北角,沉睡着这样一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厉兵秣马;这里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几千年来,不知有多少马背上的民族从这里崛起,又如鹰隼般急匆匆划过历史的天空;这里有中国最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仅煤炭探明储量就是东三省总和的1??8倍;这里幅员广大,面积相当于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总和;这里与俄罗斯有一千多公里的漫长边界线,与蒙古共和国山川相连。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幻,一个后卫变前锋的历史机遇似乎正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呼伦贝尔。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呼伦贝尔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内蒙古一直名列前茅,但近年来却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和自身基础薄弱而逐渐掉队。

新的希望和机会在哪里呢?

2005年3月,因为一段特殊的机缘,王志纲应邀带领自己的策划团队来到了这块即将沸腾的热土,与当地政府的高层领导倾情互动,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策划之旅。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

也许是造化弄人,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与王志纲之间有着一段长达二十年的情缘。

二十年前,王志纲还是新华社内蒙分社的一名记者,当他带着满腔热情驰骋在西部的高原时,几乎跑遍了内蒙古的西部和中部。凭着一个优秀记者的宏观视野和敏锐,在那段时间里,王志纲在笔墨之余也在思考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明天,他在新华社内参上发表的《为骏马插上腾飞的翅膀》等一系列文章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令他感到遗憾的是,自己始终没有机会一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风采,也未能有机会写下那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生成史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还是在1986年,王志纲受总社的派遣第一次去广东采访,当时的广东已走过了改革开放的5个春秋,也经历了一个“香三年,臭三年,香香臭臭又三年”的风雨历程,当人们对“珠三角”这个市场经济的最前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时候,王志纲结合自己的调研和考察,写下了一篇反映广东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的《广东人经历了三次冲击波》。

没想到此文一出,立刻在南中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时间赞赏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

当王志纲再次回到内蒙的时候,已冥冥之中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即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自己在内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他还有一件酝酿已久的心事没有完成。

终于,在离开内蒙古前夕的中秋之夜,王志纲辗转来到了魂牵梦萦的大兴安岭。

多年以后,王志纲还能清晰地记得那个难忘的夜晚——头顶皓月当空,耳畔北风呼啸,自己独自站在大兴安岭的阿尔山之巅,向西遥望夜幕下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不禁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王志纲接到总社的一纸调令,收拾行囊告别了内蒙古。时势催人,到了沸腾的南中国以后,王志纲再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写书了。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王志纲早已告别新华社下海10年,从一个纵论风云的记者变成了纵横四海的策划人,从一个体制内的“圈养动物”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野生动物”。然而,令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20年后,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一桩夙愿,竟以另一种方式再一次敲响了命运的大门。

2005年早春,一年一度的“两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工作室迎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呼伦贝尔市市长曹征海。

一听到曹征海的名字,王志纲马上抑制不住心头的兴奋,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

二十年前,在内蒙古活跃着一批思想颇为活跃的知识分子,被媒体誉为“一群年轻的战略家”。曹征海作为战略研究小组的副组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曾先后提出过“反梯度理论”等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构想,而当时作为内蒙分社记者的王志纲也曾采访过他。

二十年来,曹征海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干起,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2005年初,由包头市党委副书记赴任呼伦贝尔市市长。上任之初,长期研究战略的曹征海马上意识到,呼伦贝尔正迎来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出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同时也感到,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虽是二十年后的初次见面,王志纲与曹征海却仿佛神交已久,两人都对双方的合作充满了期待。“呼伦贝尔太大了,面积相当于一个英国”,曹征海坦诚地对王志纲说:“到呼伦贝尔来吧,这里的舞台太大了,欢迎像你们这样的战略策划机构加入到我们共同的事业中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对呼伦贝尔一直情有独钟的王志纲,当即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非同寻常的邀请。

当年王志纲带着深深的眷恋离开内蒙古之际,曾写下“此去南海有三千,莫忘西北有高原”的诗句表明心志,二十年后,呼伦贝尔向他敞开了宽阔的胸膛。这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时代的必然?

|历史给了呼伦贝尔一个机会|

2005年4月上旬,草原的春天还没有降临,大兴安岭依然覆盖在皑皑的白雪之中,王志纲带着工作室的策划小组如约来到了呼伦贝尔。

据刚刚到任不久的曹征海市长介绍,呼伦贝尔的经济形态主要有几种:大兴安岭以南的3个旗(市)是农业区,大兴安岭以西是传统的牧区,岭上是林业区,另外还有满洲里的口岸经济。这些年来,呼伦贝尔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基本保持大草原的完整,以草原载畜量的下限来确定畜牧的数量;岭南三旗(市)禁止开荒,林区实行“天保工程”,大兴安岭的木材采伐量从700万立方减少到220万立方等等。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下,从建国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呼伦贝尔一直都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龙头。但在新的形势下,如今的呼伦贝尔却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无论木材、森林、工业、煤炭都是“原字号”,畜牧业过去主要也是草原畜牧业,工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天保工程”实施之后,林区20万职工加上家属靠什么生存?呼伦贝尔的主导产业靠什么接续?

其次,煤炭业现在形势比较好,供不应求。但就在两年前,呼伦贝尔的煤炭根本卖不出去。如果把煤炭作为接续产业,每年有多少产量、多大支出、能够提供多少就业岗位?铁路运量限制是一个很大的瓶颈,现在满洲里口岸每年2000万吨的运量必须要保证,如果再加上1000万吨煤炭,其他的东西都运不成了。

其三,畜牧业方面主要是草原畜产品,产量很不稳定,不可能支撑呼伦贝尔的发展。要想告别“靠天养畜”,投入也需要成本,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也比较低。

呼伦贝尔还有几个特点:一是城镇化率很高,但居民收入水平很低。呼伦贝尔的城镇化率达到了70%,但是农业职工家庭年收入年仅3100元,林业职工年收入为3300元,这些拿着城市户口的农民,实际收入比实实在在的农民还低;二是第三产业比重高,但层次很低。这种第三产业主要体现在通过式的流通,即“酒肉穿肠过”。工业增加值总量全部只有44亿元,为工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大部分是为第一产业服务的服务业。

旅游业是未来呼伦贝尔的支柱产业,但主要的问题是季节短,整体策划、宣传不够,依旧是背靠呼伦贝尔大草原——喝酒听歌。目前最关键的是如何整体打出去,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此外,呼伦贝尔的经济转型难度比较大。一是草原、林地、大山等自然生态和旅游景观的要求比较多;二是民族众多,很多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三是国有农场和林场、当地林场、当地政府等各种不同的行政体系错综复杂。因此,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命题还没有真正破题。

尽管如此,曹征海和王志纲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呼伦贝尔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期。王志纲首先强调了几个问题:

第一,呼伦贝尔的战略机遇期究竟应该如何评估?

放眼今天的中国,一面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另一面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所谓内忧,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进入了一个空前资源短缺的时代;所谓外患,国外势力为了遏止中国的崛起,处处卡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取战略能源的脖子,“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历史给了呼伦贝尔一个机会。呼伦贝尔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沉睡千年的煤炭成了宝贝,在新的形势下,怎么把握这个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

第二,在全球一体化和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呼伦贝尔下一步如何与俄罗斯、蒙古对接?

从长远看,中俄关系将至少有几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从政治上考虑,俄罗斯与中国互相都有紧密合作的需求;从经济上考虑,中国和俄罗斯(尤其是西伯利亚地区)有极强的互补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边疆政府都有自己的“本位主义”,但一方面俄罗斯的全面复兴有待于西伯利亚的崛起,另一方面西伯利亚地方政府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要想快速发展,必须依靠邻近的中国,与中国跳好“双人舞”。

呼伦贝尔毗邻俄罗斯远东资源最密集的地区,能否考虑用市场化的方式整合好俄罗斯乃至蒙古的资源,建立特区、开展逆向的“三来一补”,就像“珠三角”当年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一样,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此带动呼伦贝尔的快速腾飞?

第三,今天的呼伦贝尔已经到了一个大洗牌、大整合的时候了,怎么解决“以民促官、以官促民”的问题?

王志纲说,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怎样找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结合点迅速破题,是呼伦贝尔下一步的当务之急。

总之,王志纲认为,呼伦贝尔已不是昔日的边疆。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龙头,它的战略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一个地区自身发展的战略,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历史赋予这块土地的新使命。

|畅想和谐社会|

策划需要**,战略需要想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志纲和策划小组对呼伦贝尔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考察,这不是一次单纯的采风,更是为呼伦贝尔的明天寻找战略支撑点。

两个月后,工作室对呼伦贝尔的发展战略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王志纲与曹征海再次相约北京,共同探讨呼伦贝尔的发展之路。真正令王志纲感到兴奋的是,他始终认为,呼伦贝尔最大的价值在于能体现国家战略,而曹市长对工作室的战略把握表示高度赞同。以呼伦贝尔为样板,打造和谐社会、绿色GDP和科学发展观的“示范田”是两人共同的兴奋点。

王志纲认为,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新一届的领导班子上台后,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但究竟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怎样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能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还有待于各地区的实践与探索。在此背景下,一张白纸上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呼伦贝尔的发展内涵涉及自然与人的和谐、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多民族的和谐、多元文化的和谐、国际和国内的和谐,完全有可能率先走出一条令人耳目一新的道路来。

首先,在发展的过程中,呼伦贝尔要统筹安排,全市一盘棋,大进大退。

所谓大进,就是抓住城市化和产业化的机会,高度集约化,为大退奠定基础、腾出空间。通过能源重化工产业的点式、深度的开发,大力发展重点城市的城市化;通过生产力的集约式布局,延伸产业链,做强经济实力,集聚城市人口,强化产业集聚度。

所谓大退,则是在大进的基础上退够、退尽,退出一个“草原天堂”和“绿色王国”。通过对生态敏感地区的大力保护,主动退出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主动转移已经闲置的人口,还草原、森林等以自然面貌,用不到1%的节点解放99%的草原和森林,开辟一个地区发展的新时代。

在大退的过程中,王志纲非常看好额尔古纳的发展潜力。这里有广袤的草原,纤尘不染的额尔古纳河还是蒙古族的发源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这里应该成为呼伦贝尔发展旅游业、吸引高端人群、营销区域的一张王牌,成为大北京地区的后花园。

其次,呼伦贝尔要大开大合,以大开放促大整合,当好中、俄、蒙地区资源整合的超级“二传手”。

王志纲建议,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呼伦贝尔应该集中发展由海拉尔、满洲里、额尔古纳构成的“金三角”。其中,作为呼伦贝尔市首府的海拉尔要把城市经济做大、做强,打造产业服务的综合平台;满洲里要继续发挥口岸经济的优势,通过搭建平台充分挖掘俄罗斯的资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而额尔古纳则以旅游产业带动人流、商流和投资流。

提到“小金三角”,曹征海进一步提出了“大金三角”的宏伟构想。所谓“大金三角”,是指以海拉尔、俄罗斯的赤塔州和蒙古共和国乔巴山为支撑的区域,这里是世界上资源最富庶的地方。目前三者的关系极好,产业互补性很强,赤塔州的铁矿资源、煤炭资源、石油资源都很丰富,蒙古的石油、有色金属、盐都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要整合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势企业来操作项目。另外,俄罗斯做出来的东西只能从海拉尔出口。

对于曹市长的“大金三角”的构想,王志纲显得异常兴奋,马上建议通过论坛经济拉动这个超级题材,大张旗鼓地搞“中、俄、蒙金三角论坛”,让国内外的高端人士到“草原天堂”来开会,借鉴海南博鳌的经验,形成“南有海南博鳌,北有额尔古纳”之势,以此来引起中央的关注。

长达几个小时的会晤,王志纲与曹征海没有丝毫倦意,直到分手时,两人仍意犹未尽。曹征海握着王志纲的手由衷地感叹道:“我们长达20年的约会,今天终于在一个节点上爆发了,可以说是厚积而薄发、殊途而同归,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在呼伦贝尔这个战略节点上做一番大事!”

|相约在明天|

2005年6月25日,呼伦贝尔市市委书记梁铁城听取了工作室的汇报。梁书记对工作室的战略思路表示高度认同:工作室的报告是近年来关于呼伦贝尔发展的最完整、最深刻也是最有高度的一个杰作。

实际上,呼伦贝尔已经动起来了。据梁铁城书记介绍,前不久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来呼伦贝尔考察,特意强调要利用好俄罗斯的资源来发展当地的区域经济,把其放大到国家的战略高度上来考虑,大有文章可做。同时也指出,呼伦贝尔的发展一定要吸引南方有实力的企业来开发。

梁书记说,呼伦贝尔作为我们的绿色家园和生态屏障,也作为我们国家向人类负责的象征和示范,可以作为一个品牌来维护和打造,这一点对国家、对地区都是非常需要的。凡是来过呼伦贝尔的高端人士,无不被这里的草原和河流所震撼,对我们来讲,重要的是如何打好这张牌、保护好这张牌。另外,呼伦贝尔作为国家级的能源战略基地已露出苗头,煤电联营、煤化工等一系列超大型的项目正在筹划之中。在资源方面与俄罗斯、蒙古的合作正在探讨之中,对方的态度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转变。俄罗斯方面已经投入了一百多个亿进行铁路的货运改造,为了迎接双方经济合作的**,从满洲里到哈尔滨的铁路工程正在提请国家有关部门加快进行。

梁铁城对工作室报告中提出的两个“金三角”,特别是“中、俄、蒙三国国际论坛”表示了高度重视。国内的“金三角”当务之急是做好大海拉尔,使其真正成为呼伦贝尔的中心。“中、俄、蒙金三角”也大有做头,可以想象,这个“金三角”如果能形成,将大大超过国内其他的“金三角”,因为它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就在工作室离开呼伦贝尔几天以后,国家外交前沿的风云变幻再一次验证了王志纲的预言。

2005年6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第二次正式访问俄罗斯。俄方认为在两国顺利解决边界问题后,此次胡主席的到访将成为俄中关系深入发展的新起点,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政治层面不存在任何问题,应利用大好形势,积极深化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各领域的交流,胡锦涛访俄有助于两国着手解决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

7月3日,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离开俄罗斯之际,中俄两国发表了《中俄联合公报》。《公报》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政治互信已上升到新水平,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强调,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是未来两年双边关系的大事,双方将认真筹划,制订“国家年”活动方案。通过举办上述“国家年”活动,为两国政治、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增添新的活力。《公报》还特意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两国实业界在实施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展战略及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面的互利合作,双方将继续积极推进地方合作,鼓励边境地区开展更加紧密的协作。双方认为,加强能源合作对提高中俄经贸合作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种种迹象表明,一个属于呼伦贝尔的战略性机遇终于叩开了这块苍茫大地,一部和谐社会的交响乐正慢慢回响在茫茫大草原上数千年传唱的田园牧歌之中,一个真正的春天终于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