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度佛教于东汉年间东渡中土以来,或隐于乱世、或兴于盛世,延绵数千年不绝,以至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版图为之一变,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库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往事越千年。值此中华文明的再度复兴和崛起之际,随着旅游浪潮的到来,如何借助宗教这个长期高度敏感的题材拉动一方经济,又成了一个前无古人、颇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命题。
在中土佛教的历史发展中,大唐时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峰期。当今天的世人重新回溯佛教文明的精神家园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探究之地。其中,位于关中平原西端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的法门寺,在中国宗教界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也是陕西省高度重视的一张旅游王牌。但在2004年秋天之前,占地十几平方公里的法门寺风景区改造项目却陷入空前的困境之中。
令当地政府感到头疼的是,如果按照已有的规划设计、启动项目,不仅投资巨大,而且缺乏可操作性。怎么办?像法门寺这样的项目,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先例,更没有成熟的开发模式可循。
山穷水尽之时,陕西省主管旅游的一位领导想到实施法门寺规划之前应该先做好策划。于是,工作室的项目组第一次走进了积淀千年的佛教文明,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重新认识宗教|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法门寺。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盛于大唐,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作为唐朝三大寺院之一,法门寺被诸帝视为悠悠法门寺皇家供养道场,备受尊崇。唐朝二百多年间,先后有8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骨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唐朝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法门寺逐渐失去了佛教中心的地位,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1987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当考古工作者缓缓开启沉寂千年的佛塔地宫之际,全世界的目光都为之一振。法门寺地宫不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而且展现于世人眼前的2499多件大唐国宝重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更为引人瞩目的是,在层层包裹的金棺银椁之中,发现了四枚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
佛骨舍利历来是佛教界的最高圣物,于是一场佛骨舍利之风立刻席卷全球,被誉为继秦兵马俑出土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1994年,应泰国僧王邀请,佛骨舍利在泰国瞻礼供奉;2002年应中国台湾星云大师邀请,佛骨舍利到台湾瞻礼供奉;2004年应中国香港佛教领袖觉光长老邀请,佛骨舍利在香港瞻礼供奉。佛骨舍利所到之处无不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法门寺也因此成了世界佛教界顶礼朝拜的“金刚座”。
工作室在进入法门寺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项目。一是影响大。佛骨舍利受到全世界佛教信众的瞻仰和膜拜,景区的开发也将是世界级、国际性的事件;二是牵涉面广。项目开发涉及政府、佛教方、投资者、文物、旅游等多方利益,必须充分权衡各方的利益和需求;三是持续时间久。佛骨舍利的影响千秋万代,而项目的开发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建设到未来的运营管理都将备受瞩目。
而这一项目也极具复杂性:
其一,这个项目不做则已,要做就必须大做、快做。由于法门寺现有的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对舍利的保护和供奉要求,佛骨舍利出土后一直保存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的金库中,以至于无法发挥舍利对弘扬佛法、教化民风、安定民心的积极作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和宗教信仰的需求日益剧增,重修舍利塔、光大佛教,有利于抵御异教、打压邪教,符合国家长远利益。所以,项目开发必须大做。
其二,该项目是省、市的重点项目,由宝鸡市市长和有关部门组成特别领导小组,直接推动项目开发,并已经成立项目开发建设公司全面负责项目的招商、建设和运营管理。项目在前期设计、征地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切都蓄势待发,因此,项目要快做。按照新的规划,在风景区内将修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以安放佛骨舍利,此外还有诸多的佛教设施。
但无论如何,政府是项目开发的主导者、启动者和协调者,却不能是项目的直接投资者。一方面,项目开发牵涉多方利益,政府无论在资源、能力和关系协调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组织协调作用,是项目能否成功开发、建设和持续运营的关键;另一方面,依据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国家宗教政策以及对平衡各宗教团体发展机会的考虑,政府又不能作为项目的直接投资者建设舍利塔。
在工作室与寺方高僧大德第一次沟通之后,却发现事情远没有像政府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问题首先出在舍利身上。寺方认为,舍利是佛门圣物,放在哪里应该由高僧集体来研究,但现在舍利却放在中国银行西安分行的金库里,这是所有佛教徒心中的隐痛,没有供奉、没有香火,对他们是很大的伤害。按常人的说法那是文物,但在佛教徒心中,没有人认为舍利是文物,他是活的、是有灵性的。
第二个问题是,寺方质问道:对于佛教徒而言,真的需要那个安放舍利的塔吗?佛家不在意这个,塔是身外之物,重要的是舍利要被供奉,要围绕他去修行、参悟,去规范自己、弘扬佛法。总而言之,首先要确定的事情是,舍利的安放由谁说了算、谁对这个事情有发言权。塔是你们的事,怎么建无所谓,而舍利是我们的事。
此时工作室才发现,法门寺风景区的开发只是政府单方面的想法(包括重修舍利塔安放佛骨),由于跟寺方沟通不畅,佛教界对这个项目非常抵触,一直是冷眼旁观的态度。结果,工作室第一次与寺方的沟通与其说是访谈,不如说是被教训了一顿,两个刚刚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小和尚竟一口气数落了工作室的策划人员几个小时。
由此可见,佛教方与当地政府的矛盾在这个问题上已经非常尖锐,甚至到了互相不说话的地步。
寺方直言,现在政府为塔的融资感到非常痛苦,但对佛教界来说其实易如反掌。如果说这件事是佛教界众心所向,50个亿也可以拍胸脯做到;反之,如果我们认为这里不是佛门净地,即使政府出了50个亿,我们一个都不会去。旅游和佛教是两回事,佛教永远是宗教,旅游永远是旅游,我们根本不指望由于旅游的兴旺会对佛教带来什么好处。
这种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工作室发现,中外历史上,最有地位并保留至今的无数大规模经典建筑都是宗教界以自身力量为主完成的。相反,如广东西樵山和浙江东阳的大佛项目由于缺乏宗教界的支持都以失败告终,已建部分又不能轻易处理,成为了当地无法解决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工作室逐渐认识到,佛教的势力到了今天已不可低估。其内部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供奉派和修持派,后者对前者非常反感,并且逐渐成为主流。前者可以得到大量的政府资助,但后者却受到大量企业的赞助和老板的追捧。以台湾的星云法师为代表的生活禅,在当地有十几平方公里的地产,有自己的书院、寺院、酒店甚至是电视台和杂志,在世界十几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对祖国大陆信徒影响非常大。宗教界已经可以和政府直接对话,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搞不好激化了矛盾,后果不堪设想。
工作室在走访了诸多宗教旅游圣地、访谈了大量居士之后,发现从投资的角度讲,让老板们把钱投到佛教事业做生意根本不可能。如果佛教界认同,投资者不计代价也会干,如果佛教界不认同,多少利润也不干。那么,如果按照投资者、政府和佛教界各自的思维方式,法门寺风景区的大规模开发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如何平衡三者利益、找到皆大欢喜的均衡点,就成了项目能否启动成功和可持续运营的基本前提。
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宗教都是一种对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力量,是一种“社会常态”,佛教事业在中国的复兴已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工作室首先提出,法门寺风景区开发不能是政府的一厢情愿。而无论是政府还是项目的直接开发者,都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佛教界的作用,抓住在佛教界具有号召力的核心人物,共同建立一个合情、合理、合法、合利的游戏规则,只有始终秉持一种敬畏之心、长远之心、清醒之心,法门寺风景区的建设与运营才能顺利实施。
|佛需要中心吗|
让我们回到具体的项目中来。
在法门寺风景区原有的规划设计中,整个项目的主题概念是“21世纪的世界佛教文化中心”,此前已得到政府和有关专家的一致认可。但究竟什么是“21世纪的世界佛教文化中心”,并没有真正破题。
按照佛教界的说法,哪里是中心在佛经里早有描述,并不是谁想封就可以封的。当工作室带着巨大的困惑遍访国内的名山、高僧之时,得到的说法各种各样。有的说,要想成为佛教文化中心必须首先得到佛教界权威人士的认可,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有的说,要想成为佛教文化中心必须发展佛学教育;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听后一笑,只淡淡说了一句话:“佛需要中心吗?”言下之意,佛在每个人的心中,所谓的中心不过是世俗的臆想而已,佛无处不在,中心之说纯属多余,只有人间佛教才是真正的佛教发展趋势。
为了找到什么是世界佛教文化中心的答案,工作室的项目策划组开始学习佛文化,并向各路宗教界人士虚心求教,甚至请了居士来上班,同吃、同住、同行。但几个月过后却仍旧找不到突破口,直到有一天终于遇到一位在藏区颇有影响的大活佛,才感到眼前豁然一亮。
这位活佛听了工作室的困惑之后这样说道,佛其实是不需要中心的,对于广大信徒而言,我们只向往一个地方,大家去了像回家一样,感到很柔和、很亲切,它能够让各地各派的佛教徒都觉得有所皈依,让佛教徒和追随佛的人感到有回家的感觉。如果这样的地方叫做中心,可以是100个,也可以是1000个,但绝不是惟一的。
听了活佛的一番话,工作室意识到,并不是有了佛祖真身舍利就一定意味着是佛教文化中心。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在全世界的弘扬和传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体系和广泛的影响格局。佛骨舍利固然地位重要,但不足以代表和包容整个佛教的历史内涵。法门寺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佛教文化中心,需要全国乃至全世界佛教界的鼎力支持,通过资源整合、活动事件、功能完善才能成为世界佛教徒公认的重要聚集中心,成为符合现代信徒和都市人群需要的文化乐园。也就是说,法门寺要想真正成为21世纪的佛教文化中心,不仅要成为珍藏和供奉佛骨舍利的空间,成为佛教徒、居士、信众、香客朝拜的佛教圣地,也要成为一个以宗教文化为主题、游客汇聚的旅游胜地,成为举办国家级乃至国际级大型法事活动的场所,成为佛教文化、佛学研究的交流中心,最终在真正的佛教徒心中,这里是一生必来一次的地方。
按照工作室的构想,占地9平方公里的法门寺风景区应该以舍利塔为核心、以展现历史上各派佛教源流和灿烂文化为主题,再现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形迹,并以此形成不同的主题板块。
整个景区的开发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其一是包容性,有国际色彩。园区应该囊括世界上各流派和地区的佛教文化,表现佛教历史发展的重大节点,让全世界各宗派和地方的佛教信众都能在此找到归属和亲切感;其二是体验性。使游客在此的旅游行为有别于一般旅游场所,引导游客体验以宗教行为为特征的活动,理解和体验佛法、佛理;其三是通俗性。以通俗性引导现代需求,以深入浅出的手法表现佛教文化,让游客在一天之内对博大精深的佛教有基本的了解,得到佛教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产生至善、至美的宗教体验,从而让主题园区拥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其中,最富有创意的莫过于沿佛塔大道打造千圣塔林。由世界范围的佛教界高僧提名,塔由各国佛教界捐赠,每一个佛塔都标志着一位佛教界的历史人物,每一个佛塔的落成都是推广的大事,能够最终让法门寺和全世界的佛教界构筑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佛教文化中心。
当工作室设想的方案最终得到那位藏区的大活佛的认可。
|宗教如何旅游|
对于当地政府而言,打造法门寺风景区当然是想通过旅游发展经济,也就是所谓的宗教搭台、旅游唱戏。
实际上,陕西省和宝鸡市早有开发法门寺风景区的想法,但进展并不顺利,一直停留在务虚层面,亟待实质性的进展。早在1995年,宝鸡市就做了第一轮风景区规划,但由于缺乏旅游经营价值而没有付诸执行,景区开发也因政策风险和操作难度大而一度搁置。2002年,由陕西省省委书记亲自推动项目开发,决定以大手笔、高标准进行项目的规划和征地工作,并准备赴港招商。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世界佛教文化中心就一定意味着旅游兴旺吗?是不是因为是佛教圣地,周边就一定可以做很多旅游点,就会有人来消费?工作室在调研中发现,宗教旅游带有很大的排他性,投资佛教的企业家不会在以舍利塔为核心的景区项目上赚钱,如果要堤内损失堤外补,他们在核心景区的周边地带又能投资些什么?有谁会来消费这些商业设施?怎样既能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又不违背宗教的庄严法则?
发展宗教旅游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与宗教界的想法有着微妙的冲突。政府之所以要开发风景区,其目的是要发展旅游而非扩大和弘扬佛教;而佛教界则想通过重振法门寺,一来使舍利回归与供奉,二来借助佛骨舍利的影响力弘扬佛法、谋求更多的资源,为佛教事业的复兴获取经济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宗教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开发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新事物,最成功的有无锡灵山大佛、三亚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但这两者之所以成功,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锡灵山大佛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从1994年奠基到1997年大佛开光历时3年,目的是要建成国内一流的具有宗教朝拜、文化传播和教育交流功能的佛教文化旅游区。三亚南山佛教旅游区自1999年正式营业以来,营业收入连续3年翻番,成为海南最成功的旅游景点之一。2001年游客人数达到163万人次,虽然比天涯海角少了30万人次,但旅游总收入超过了天涯海角风景区和亚龙湾风景区的总和,从而奠定了海南旅游业的龙头地位。这两个成功的项目在运作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政府和佛教界的大力支撑,而且本身都处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旅游业高度发达的钟灵毓秀之地。
相比较而言,法门寺毕竟处于西部,缺乏休闲、体验氛围,项目挑战性极强,一旦半途而废势必骑虎难下。因此,工作室认为,一方面政府必须和佛教界合作,给予必要的承诺;另一方面,项目的开发必须寻求市场层面的更大突破,相关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引人入胜。
首先,要充分尊重佛教界的应有权益。对于异常敏感的佛骨真身舍利,必须由佛教界说了算,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对于舍利的安放地点、如何安放、舍利塔建设多大、怎么建都是佛教界内部的事,应由佛教界商议决定和操作;舍利不能作为招牌用以吸引投资;舍利塔不能作为商业经营项目牟取回报。关于舍利塔的修建,政府应该意识到,佛教界完全有能力自行募集资金;必须执“佛在心中”的信念,不能急于在短期内建设这么大的工程供奉舍利,应该是个长期的募集资金、建设和弘法的过程;对舍利塔运作,佛教与旅游在管理运作上应该严格分开,佛塔建成后应该由寺院方管理和运作。
为了平衡政府与宗教界的利益,在项目策划之初,王志纲就提出了“一区两制,分治共管”的原则。所谓“一区”,是指目标中的“21世纪世界佛教文化中心”。所谓“两制”,是指佛教活动区,包括规划建设的佛区、部分僧区范围,即现有法门寺及一定规模的预留发展用地,属于纯宗教活动场所,由寺方自主管理,政府不必染指;而佛教文化区,包括规划中的法区及部分僧区的范围,则应该在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由旅游开发公司进行综合开发和运营。
随后,按照“一区两制”的原则,工作室把整个法门寺风景区划分为三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以舍利塔为核心的世界级朝拜和供养中心,在此组织高级别和大规模的佛教供奉仪式;第二个板块是佛教事务区,在此区域开发佛教文化交流、教育和研究等功能,鼓励项目向学术性、文化性和国际性方向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扩大和恢复寺院,要使法门寺真正成为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国家级法会、佛事活动中心以及国家级佛教教育、研究中心;第三板块则是佛教文化旅游区,以引导投资商的市场行为为主导,以体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为特色,以大众参与为支撑。
于是,在工作室的眼里,一幅充满和谐快乐的现代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
在世界级的朝拜和供奉中心,信徒们可以顶礼膜拜至高无上的佛舍利,回归庄严与肃穆;在佛教事务区,佛教界的精英可以精研佛学奥典,探讨现代佛学与现代社会的良性互动之道;而在佛教文化旅游区,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徜徉在浓郁的佛文化氛围中,走进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体系,世界佛教通过喝一碗茶、吃一顿斋、清一次心、沐一次浴、体验一晚禅居等体验佛教真谛的生活方式,悄悄弥合现代人日感窘迫的心理文化的缺失,提升精神生活质量。总之,空气里的每一个因子都充满着灵性和禅味。
可以说,正是这三大板块的有机结合共同构筑成了一个普天同乐的“21世纪世界佛教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