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战略咨询机构来说,不仅要有自己的方法论,还要在具体咨询的各个专业领域探索自己的理论体系。
工作室之所以能在城市经营这个纷繁庞杂的领域有所创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什么是城市经营、城市经营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涵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工作室认为,经营城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是城市定位,也就是要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
要按照惟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理念与灵魂。中国的城市“同质化”严重,近千个城市,广场一样、绿化一样、建筑一样,根本看不出个性。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城市经营理解为一步到位的城市规划,不假思索地学新加坡、学大连,而没有结合区域关系和城市群的坐标,从更深层次来考虑城市的个性与定位。
其次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就是要回答“我到哪里去”的问题。
城市发展战略考虑的是城市长远的计划,着重体现城市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城市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开始的是一次惊险的旅行,理想与现实、进步与妥协、生存与发展的博弈无时不在。一个发展计划不可能一出炉便一劳永逸,必然伴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像滑雪和溜冰一样,要善于在运动中前进、在动态中把握平衡。
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离不开对城市产业要素的梳理与整合,要弄明白“我有哪些资源”。城市经营好比是下一盘棋,不只是“布局”,还有“中盘”的综合运作。既要看清楚目前的城市发展形势,还要善于整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现在一般对城市资源的理解主要是工业、自然资源等一些显性的资源,其实,伴随着城市化时代的到来,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因子,如天上的明月、山间的清风等隐性的资源,往往都是城市资源中十分宝贵的东西。
接下来才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规划,也就是要搞清楚“我将如何成长”。
一个城市有三种形态: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和空间形态。我们经常说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都是空间形态。城市经营应该首先确立它的经济形态,并挖掘它的文化形态,充分利用产业和文化资源制定发展战略,然后才是城市空间的布局与规划。城市规划侧重于务实,通过具体的空间布局来落实城市的理念和发展战略,但是它必须在城市定位、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之后。即只有在大的方向确定之后,城市规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持之有据,否则经常会导致城市规划“中看不中用”、脱离实际的结果。
经营城市还包括城市营销,也就是“我将如何让世人认知自己”。
但应该明确的是,城市营销不等于简单的城市包装和形象推广,必须言之有物,形象的背后要有足够的内涵作为支撑,必须注重培育相应的产业链,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城市经营一个大概的说法,就是在明确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突破城市的先导产业,强化城市的支柱产业,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的扩张,打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最终达到使城市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