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年轻的曹操也曾迷茫过。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不治行业”,又“好飞鹰走狗,游**无度”。
尽管曹阿瞒天资聪颖,但是由于整天不务正业,放浪形骸,再加之出身宦官家庭,当时还没什么人看得起他,所以这个有钱有势的官二代也有着烦恼。
名臣桥玄一向以举贤任能闻名,他见到曹操后,一眼就看出此人前途不可估量,对其大加赞赏,还想在百年之后将妻儿托付给曹操照顾,两人遂结为忘年交。
能得到桥玄这样一位“大咖”的肯定,曹操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但是,桥玄认为这样还不够,如此出众的青年才俊,应该让世人皆知。于是,他对曹操说:“小曹啊,你现在还未能成名,可以去请许子将老师给你写个评论。”
言外之意就是,许子将说你行,你就行了。
曹操一听,赶紧收拾行囊,前去拜访。
01
许子将,就是许劭,汝南平舆人,是当时知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和“选秀评委”,他最擅长品评人物和议论时事。
我们这代人可谓亲眼见证了中国选秀节目的突飞猛进,十几年来,各种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红极一时。
而在东汉末年,也有一档“选秀节目”吸引了大众的目光,那就是许氏兄弟的“月旦评”。
月旦评是由出身汝南许氏望族的许劭及其堂兄许靖共同创办,以臧否人物、评议时事为主。每月,许氏兄弟会围绕不同的主题,针对当时的人物进行评说,且往往是直言不讳,不避权贵,每月初一公开发表评论结果。
月旦评一经流传,深入人心,传播甚广。
汝、颍一带的士子们都在翘首以盼,猜测每月一次的月旦评上会不会出现自己的名字。
当时,为月旦评所评价的人物“所称如龙之升,所贬如坠于渊,清论风行,高唱草偃,为众所服”。
如果一个人能得到许氏兄弟的夸赞,他就有机会飞黄腾达;但是如果一个人品行不佳,又让许氏兄弟冷眼相待,得到几句差评,那就犹如坠深渊,一时难以翻身了。
可见,世人对于月旦评的结论非常信服。对此,明代有诗赞曰:“心负云霄志,名高月旦评。”
宋人秦观也曾感慨“月旦尝居第一评,立朝风采照公卿”:只要能被月旦评称赞,你就可以借此平步青云,声名显赫,身居朝堂之上,风头甚至还能盖过其他公侯大臣。这说法未免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验证了月旦评在当时的影响力。
02
选秀节目一般是草根群众的舞台,许劭也确实善于发掘“草根明星”。
据《三国志·和洽传》裴松之注引《汝南先贤传》载:“劭始发明樊子昭于鬻帻之肆,出虞永贤于牧竖,召李淑才乡闾之间,擢郭子瑜鞍马之吏……皆当世之令懿也。”
这些被提拔的贤士中,樊子昭本是市场上卖布的,虞永贤本是田野间放牛的,李淑才本是乡村里种田的,郭子瑜本是马厩里养马的……许劭神通广大,不知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他们,并将才华出众的他们一一引荐给世人。
而这些贤士也往往如许劭所言,成长为当时的风流人物,比如樊子昭,他原是市井小贩,士农工商,商人垫底,他的出身在当时并不起眼,也没有超凡的智力,被蔑称为“贾竖”。但樊子昭发奋图强,德才兼修,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士,终其一身,备受赞誉,“年至耳顺,退能守静,进能不苟”。
由此可知,许劭评选人才不拘一格。
除了寒门子弟,许氏兄弟对名门士族的品评更为人称道,当世名流对月旦评既有几分向往,也有几分忌惮。
以袁绍为例,他出生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世显赫,对同郡老乡许劭、许靖哥俩的月旦评也是久仰大名,生怕在许氏兄弟那儿留下坏名声。
一次,年轻的袁绍从濮阳令卸任,准备回老家。汝南袁氏的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路上车马骈阗,气氛热烈,袁大公子身着华服,高坐车上,顿时感觉飘飘然。
差不多要行至汝南地界时,袁绍转念一想:这么豪华的阵仗要是让许劭他们见到,岂不是要批我骄奢**逸,那我不就要上“热搜”了吗?于是,他对身边的人说道:“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他赶紧把车马遣散,自己独自乘一辆车,安安静静回家去了,所幸,袁绍的奢侈浮华没有被许氏兄弟撞见。
03
月旦评之所以能青史留名,一方面,是因为其闻名遐迩,家喻户晓;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许氏兄弟的评语料事如神,一语中的。
曹操听从桥玄的建议,兴高采烈地前去拜访许劭。那么,结果如何呢?
那天,曹操去了,直接问许劭:“我何如人?”
许劭很不待见曹操,“鄙其人而不肯对”,缄口不言。
许劭对曹操的反感,或许与曹操的家庭出身有关。曹操的父亲曹嵩认了宦官曹腾为干爹,在士人眼里难免会有偏见。更何况,月旦评会应运而生,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因为宦官当政,士人上进无门,使得上到朝堂,下到黎民,清议之风盛行。
曹操暂时得不到许劭的答复,实在是不开心:你说我这么优秀的一个选手,大老远跑来参加你的节目多不容易,你竟然一句话都不肯说。
曹操“乃伺隙胁劭”,使用手段威胁许劭。
许劭拿曹操没办法,不得已,只好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许劭的这句话在史书中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三国志·武帝纪》中,裴松之引注的《异同杂语》就是采用另一个更为知名的版本——“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听罢,大笑而去,就好像是找到了人生目标一样。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劭真是高人啊。
04
隋之前,无科举制。所以,以月旦评为代表的人物品鉴之风,也成为无数人才成名的途径。
像曹操这样的盖世豪杰,得到许劭的一句评语后才肯满意而去;像诸葛亮那般躬耕于野的一介布衣,也需要司马徽、庞德公等名士引荐,才能初出茅庐。
诸葛亮说过,“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因而“人君选贤,必求隐处”。这是说,人才往往被隐藏埋没,如不深入查访加以选拔,就无法得到他们。看来,曾被刘备破格录用的诸葛亮,也是“选秀”的支持者。
诸葛亮躬耕陇亩时,经常自比管仲、乐毅。而诸葛先生所敬佩的乐毅能成为一代名将,是因为他参加了燕昭王的“选秀”。
战国时期,燕昭王在位时,为了振兴燕国,他采纳策士郭隗的建议,在易水河畔筑造高台,置以黄金,招揽天下贤士。
此前,郭隗对求才心切的燕昭王讲了个故事:“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寻觅多年也没找到。后来有个侍臣对他说:‘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同意了。几个月后侍臣自称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便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骨回来。国君大怒,说我要的是千里马,你为何买回一匹死马。侍臣淡定地回答道:‘天下人若知您买死马都肯花五百金,一定认为您能识千里马,就会把自己的千里马献给您了。’不到一年,这位国君果然得到几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这个故事,对燕昭王说:“如今大王招徕人才,就从我开始吧。才能平平的我尚且被重用,那些远胜过我的人,也会慕名而来。”于是,燕昭王专门为郭隗建造房屋,拜他为师,表示其他高手若能通过“选秀”,更有机会被委以重任。
列国人才听到燕昭王下令招贤的消息,纷纷来到燕国面试,这其中就有从齐国来的阴阳家邹衍,从赵国来的名将剧辛,还有诸葛亮的偶像乐毅。
乐毅平日喜好兵法,听说燕昭王礼贤下士,于是从魏国跑来投奔,得到燕昭王的重任。后来,乐毅统率燕国等五国联军,以弱胜强,连下七十余城,几乎灭了强大的齐国。
任人唯贤,始终是“选秀”的一大原则。
先秦法家韩非子将国家领导者分为三类,能够“尽人之智”
的国君是为上君,能“尽人之力”的是中君,而只会“尽己之能”的国君是水平最差的下君。这就是说,英明的国君应该善于任用贤能之士。
而想要做到人尽其才,“选秀”是个好办法。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本身也像一种“选秀”,皇帝要求各级举荐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这叫“察举”。有的特科由皇帝亲自问策,考察人才,如“贤良方正科”,是皇帝让一些敢于直言的大臣或学者来到京城,向自己提出治国建议,这时候,皇帝就是这场选秀的评委。
元光元年(前134年),二十三岁的汉武帝刘彻举办了一场“选秀”,儒生董仲舒凭借著名的《天人三策》一鸣惊人。
董仲舒为年轻的天子推销了一套改革理论。他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光环罩在皇帝身上,并跟汉武帝说,要约束人们的思想,消灭“邪辟之说”,其具体做法,就是只让人们读儒家“六经”,学孔子之术,其他学说弃之不用。
汉武帝赞同董仲舒的建议,亲政后将“尊儒”作为大汉的基本国策,此即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场“选秀”,奠定了此后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思想路线。
由于察举制人才选拔标准不一,乡闾评议、人物品题应运而生,在察举中被推荐的人都要经过评议,这才助长了汉末月旦评的风气。
05
随着汉代察举制的衰落,兴起于汉末三国时期的月旦评也转瞬即逝。
到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垄断上进之路,清谈之风盛行,朝政萎靡不振,人才品评也被世家大族把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当寒门士子壮志难酬的时候,他们或许也曾向往当年不拘一格荐人才的月旦评。
唐宋之后,科举社会形成,魏晋士族阶层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制其实也算一种选秀形式。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家庭条件好的士子固然有机会入仕,平民百姓亦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实现底层逆袭,打破世袭贵族的垄断。
宋代,社会平民化趋势尤其明显。读书人只要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就有机会当官,甚至成为“布衣宰相”,这是中国历史一次里程碑式的拐点,因此被钱穆先生称为“布衣社会”。
此后,国家“选秀”得以规范化,发展到明清的“三级四试”,进入鼎盛时期,金榜题名也被古代读书人视为平生最大的荣耀。直到1905年,张之洞、袁世凯等晚清名臣联名上奏皇帝,请求废除科举,科举制才被废除。
自古以来,有些人向往“选秀”,希望利用机会证明自己,打破阶层固化,走上人生巅峰。这种社会文化始终根深蒂固地存在,可能,这也代表着人们对社会各阶级趋向平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