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撤离(1 / 1)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

李庄镇热烈欢庆之后,像长江夏天涨水波涛浪涌过后,又恢复平静而又缓缓地流动。

抗战胜利后,从外地搬迁来李庄学习、工作、生活达6年之久的高等学府、各科研机构,他们开始盘算回迁,撤出李庄,这是必然的结果。

抗日战争刚一结束,傅斯年接到国民政府的调令,去北京代理北大校长职务(国民政府之前已经任命胡适担任北大校长。但胡这时在美国,一时回不到祖国),先行离开李庄。

1945年8月的一天,罗南陔早早地带着李富贵、张世忠4个轿夫,另外还有两个挑夫,到板栗坳去送傅所长。当他们来到傅斯年的住宅时,傅家已打理好行囊。

“谢谢罗书记来接我们。在李庄住了几年,我们对这里已经产生了感情,说走就要走了,真还舍不得啊。”傅斯年握着罗南陔的手说。

“我们更舍不得你走啊,你这一走,我们不知何时才能见面?”离别的情绪显示在罗南陔的面部表情上。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我还要回来的,我们走吧。”傅斯年一声走吧,两个轿夫就把轿子放在傅所长的面前:“请傅所长上轿。”

傅斯年又转身同来送行的人,一一握手言别。

董作宾的双手紧紧地握着傅斯年的手:“傅所长,我还是送你到江边吧?”

“下山的路太远了,何必来回折腾呢,就此告别吧。所里的事务,又要拜托你费心劳神了。”

“你就安心地走吧,这里还有我们的。”董作宾等人,依依不舍地为傅所长送行。

“起”——李富贵、张世忠起轿,抬着傅斯年走在前面,另外两个轿夫抬着傅斯年的太太俞大彩,跟着前面的轿子,抬出了板栗坳。

走在两辆轿子后面的是傅仁轨。随后,就是罗南陔和几个挑着行囊的人。他们刚走出牌坊头,一个小女孩就冲了上来,抱着傅仁轨伤心地哭起来:

“仁轨,我舍不得你走哇。”这个女孩是李方桂的儿女。

“林德,你好好在子弟校读书,我们今后还会在一起上学的,我就先离开这里。”傅仁轨对他的学伴李林德说。

徐樱见状立即上来:“林德我们回家,让傅哥哥走吧。”她把女儿拉起就走,脸上滴散着雨点。

在牌坊头的大门前,站着史语所等单位的人,他们高举着祝福的手,目送着傅斯年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

“傅所长,这些年你一直照顾我们的生意,对我们很好,我真舍不得你走的。”张世忠抬着轿子边走边说,李富贵换肩,轿子就发出嘎嘎两声响。

“我太胖了,这些年你们抬我辛苦了,我向你们说声谢谢!”傅斯年在轿子上说。

傅斯年是很胖。据说一次张世忠他们没有在李庄,另外两个轿夫到板栗坳去接他。当傅上了轿时,一个轿夫起不了轿:“傅所长太重了,我抬不起,请另换人抬吧。”那个轿夫真就走了,还耽误了傅所长半天时光。

“我们还吃得住,傅所长坐好,走起。”抬着傅斯年的轿子一闪一闪的,两个轿夫踩着节奏,在下坡的路上明快地走着。

李庄水陆码头,一只木船停靠在江边。傅斯年带着妻子、儿子,还有几个随从,上了船的跳板后。傅所长站在船的甲板上,伸手向岸边送行的罗南陔、张官周、杨惠君等李庄绅士和乡亲们,挥手告别。

船上岸上的人,眼光相接,扬手告别。他们的心里,有别于当初在这里,欢迎“下江人”入住李庄的心境。

罗南陔的眼前,出现了几年前在这里迎接傅斯年下船上岸的情景……

欢迎时的激动,送别时的愁肠,与起锚后的船只一起,在**漾的江水中,缓缓远去,渐渐地消逝在长江里。

傅斯年到达重庆后,他就立即去了昆明。因为西南联大要分开:清华归清华、北大归北大。如此一来,他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经常是在重庆、昆明、南京、北平等地来回奔波穿梭。

年已五十的傅斯年,出任北大代校长。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长后,不聘用在沦陷区出任过伪职人员一事,当时有人给胡适写信,为别人说情,但傅斯年不为所动。他认为,如果出任伪职的人受不到谴责,那傅斯年作为大学校长,就对不起那些跋山涉水的流浪者,更对不起无数的死难者。

对于这件事,傅斯年在给妻子俞大彩的信中说:“大批伪教职员进来,这是暑假后北大开办的最大障碍,但我决心扫**之,决不为北大留此劣迹。这样的局面之下,胡先生太软,总是手下留情,下不了决心,来硬的远不如我。我在这几个月给他打平天下,他回来后才能把北大好好地办下去。”

傅所长离开李庄后,史语所的一切事务,特别是准备撤离李庄的工作,就由董作宾等人操持办理。

董代所长施行职责,组织人员对于那些搬迁而来的众多文物、书籍资料的整理归档。令董每天繁忙得不可开交,日夜操劳。

正在这个时日,又从重庆传来消息,有说傅斯年要留在北京,担任民国教育部长,可能不回史语所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板栗坳有人欢喜有人忧。董代所长就很忧虑。所里工作千头万绪,离别准备更是感到身上责任重大,经常日忙所干,夜思不能入眠。

而在板栗坳史所里的少数年轻人,他们却有人欢喜,感到轻松了许多。因为傅所长在板栗坳时,他们既敬重傅斯年,但又怕傅斯年。傅斯年对他们平时管理严格,要求他们做事、做学问精益求精。如有达不到傅所长的要求,他们就会挨批。

在史语所的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自从抗战爆发后,离开故土已经几年了,还没有回过家。现在把日本鬼子打回去了,有的人就趁傅所长不在李庄时,抓住这个机会,向董代所长提出申请,要求回乡探亲。

一张又一张请假条,摆在董代所长的办公桌上。同事们要求请假回家的理由,他无法拒绝,只能拿笔签字,放他们回家探亲。

有的人一旦离开了李庄,像长江里的鱼儿一样,顺江而下,没有力气游回上水……

董作宾虽然能掌控板栗坳的工作,但那些放回长江的鱼儿,他实在没有办法和能力,把他们从外面一一召唤回来。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只能提笔给傅斯年写信,把所里的情况,一一向傅作了汇报。

傅斯年收到董作宾的情况报告后,他在繁忙中抽身回到李庄。一到板栗坳,他就写了一条“传言斯年要当官,斯年离所不做官”标语,贴到了牌坊头的大门边。

史语所的人看到了傅斯年的决心,心才安定下来。而那些离开李庄至今未归的人,在傅所长的“决心”召唤下,也不顾一切“阻力”,游回了李庄。

1946年4月30日,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还都令”,定于5月5日还都南京。流寓李庄的“下江人”,终于盼来了抗战胜利东归还乡的日子。

同济来李庄6年,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有所发展。

1945年,在同济大学原有的理、工、医三个学院外,新增设了法学院,在校人数达到2400多人,较1940年搬迁来时,已翻了3倍。

在李庄时期,同济大学医学院建立起了生理馆、解剖馆,后在宜宾又建立了病理馆、药物馆、细菌学馆等。

在同济大学撤回上海时,此时担任校长的是徐诵明先生。他于1944年7月,受命出任国立同济大学校长。徐校长戴一副金丝边眼镜,温文儒雅,平和淡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在徐校长任职期间,李庄的生活清苦,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学校财务非常困难。但徐校长团结广大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同甘共苦,坚持勤俭办学,使学校教学规模和设施、科研工作开展得蓬蓬勃勃,在特殊年代的李庄得到了长足发展。

徐校长知人善任,广招人才。除聘任传统的留德人员任教外,也开始聘请薛愚等留学英、美人员任教,并选派妇产科胡志远教授、机械系张景贤等教师赴美留学。

同济大学就要离开李庄,迁回上海了。他们在这里演绎了学者的风范,耕耘培植了科学苗圃,付出了心血,有的还付出了生命。如波兰人魏特教授,于1945年初,因生病撒手西归,把生命交给了同济大学,把师魂永远留在了李庄。

徐诵明校长在撤走李庄之前,他带着几位校领导、教授和学生,专门到去李庄附近一个叫天井山的豆芽湾地方,去拜奠安葬在那里的异国师魂魏特教授。

那天,李庄留芬馆子的魏老板知道这个消息。他也跟着徐校长他们一起上山。温老板特意备上李庄白肉、红烧蹄髈、炒猪肝等几个魏特教授生前爱吃的留芬名菜、一壶爱喝的李庄白酒,来到魏特朋友的坟头前,将各色祭品一字排开后,用中国人的悼念方式,祭奠这位在九泉之下的外国朋友。

徐校长等到人,站立在魏特教授的坟墓前,首先默哀了3分钟。然后,徐校长就代表同济大学师生,向这位永远留在李庄的教授倾诉:“魏特教授,我们同济大学就要离开李庄,撤回上海了,可你却永远地留在了这里,请你安息吧。你生前一直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这个愿望你已经实现了,你已长眠这里,安息吧。”

魏特教授长眠在这个山坡上。他在九泉之下的灵魂,保佑同济大学创造了辉煌,目睹了李庄变迁发展的梦想……

在离开李庄之前的那些日子,同济大学的学生们,追寻在这里留下的青春足迹,到一些曾经游玩过的地方寻觅美好的记忆,去那些帮助过他们的邻居握手道别,与当地的青年朋友话别未来。

那些天,在李庄的大街小巷,江边田野,农家小院,举目可见“下江人”来去匆匆的身影,四处听见难以忘怀的心曲。

鸿雁春去秋来,转眼六个轮回。离开的日子近了,他们就要走了,真的留恋这方山水滋养了他们,真的念想这里老百姓对他们的恩惠。

几千名师生撤离李庄,东迁回归,这是一件何等的不容易啊。在那些日子里,徐校长组织同济大学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分期分批安排师生,撤回了上海。

据说,当时同济大学的老师和女生乘船而下,而男生则发放路费,让他们自行安排,有的三五结队,徒步走回上海。

1940年,同济大学流遇李庄,安家6年,于1946年全部迁回上海。在历史的长河中,6年只是飞驰的一瞬,而对于动**中的中国教育和学术科研、对于一所大学的非常命运,却是多么珍贵的时间节点。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迁走时,那些学者们,为了感谢以罗南陔为首的李庄绅士们、众乡亲,特别是张氏家人,在国难当头收留他们的情怀,决定刻下一块石碑,道出他们的心声,永世纪念“绅对士”在那个特殊年代庇护的衷心报答:

李庄栗峰张氏者,南溪望族。其八世祖焕玉先生,以前清乾隆年间,自乡之宋嘴移居于此。起家耕读,致资称巨富,哲嗣能继堂构辉光。

本所因国难播越,由首都南京而长沙、而桂林、而昆明,辗转入川,适兹乐土,迩来五年矣。海宇沉沦,生民荼毒。同人等犹幸而有托,不废研求。虽曰国家厚恩,然而使宾至如归,从容安居,以从事于游心广意,斯仁里主人暨诸政当道,地方明达,其为借助,有不可忘者。

今值国土重光,东迈在迩。言念别离,永怀缱绻。用是询谋,佥同醵金伐石,盖弇山有记,岘首留题,懿迹嘉言,昔闻好事。兹虽流寓胜缘,亦学府一时故实。不为刻传以宣昭雅谊,则后贤其何述?

碑文撰好后,由董作宾亲自下山到李庄,把时任李庄区党部书记罗南陔、李庄区长张官周、李庄镇长杨惠君等人请上板栗坳,向他们当面进行宣读。而且,他们还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以示表达感激敬意之情。

随后,史语所在板栗坳,立起了一块青砂石碑。碑额是由董作宾用甲骨文书写的“山高水长”;碑文由陈槃撰,劳干书。

“留别李庄栗峰碑铭”——

江山毓灵,人文舒粹。旧家高门,芳风光地,沧海惊涛,九州煎灼,怀我好音,爰来爰托。朝堂振滞,灯火钩沉。安居求志,五年至今。皇皇中兴,泱泱雄武。郁郁名京,峨峨学府。我东曰归,我情依迟。英辞未拟,惜此离思。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人

傅斯年、李方桂、李济、凌纯声、董作宾、梁思永、岑仲勉、丁声树、郭宝钧、董同龢、梁思成、陈槃、劳干、芮逸夫、石璋如、全汗升、张政烺、董同龢、高去寻、夏鼐、傅乐焕、王崇武、杨时逢、李光涛、周法高、逯钦立、王叔岷、杨志玖、李孝定、何兹全、马学良、严耕望、黄彰健、石钟、张秉权、赵文涛、潘悫、王文林、胡占魁、李连春、肖纶徽、那廉君、李光宇、汪和宗、王志维、王宝先、魏善臣、徐德言、王守京、刘渊临、李临轩、于锦秀、罗筱蕖、李绪先同建。

中华民国三五年五月一日

考古学家李济离开时,他把病逝埋葬在李庄的大女儿的坟墓启开,带走了一堆白骨和泥土,带上女儿的灵魂一起回家……

中国营造学社迁回北平。梁思成安排罗哲文等人暂时留下,把营造学社的图纸、底片文稿和图书资料,整理打箱,然后乘船押送到重庆、南京、上海。

清华大学迁回北平,梁思成先生向梅贻琦校长建议设立营建系,得到认可同意。中国营造学社和清华营建系合在一起,办起了中国建筑研究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人员编制都在营建系。

1946年冬,罗哲文押送图书资料到了北平,在美丽的清华园,开始了青春时代的一段美好时光。

1950年底,27岁的罗哲文被上级主管部门选中,调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特别是了参加了长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因此,他被称为当之无愧的“长城第一守护神”。

“下江人”先后撤离李庄,这是必然。然后,对于离别的苦痛,还困扰了李庄一些同“下江人”结亲的家庭。虽然这是早在预料之中的事。但亲人离别,最为伤情,离别场景,可谓悲催。

特别是那些嫁给“下江人”的姑娘,丈夫就要随单位离开李庄,她们也不得不跟随先生离别亲人,离开故土。

秋季的李庄坝子,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色,可没有出现收获的喜悦,反而有人坐在田间地头,轻声哭泣,她们故土难离啊,他们难别亲人啊。

李庄镇羊家8号,这里是罗南陔的家。他们家离开的亲人最多,有3个亲人要随夫远行。罗筱蕖嫁给了史语所的逯钦立,另一个女儿罗群荪嫁给了同济学生洪蔚德,还有外甥女张素萱,嫁给了史语所的李光涛。

罗南陔家的三个“女儿”,都要随丈夫的机构撤离李庄,意味着家庭亲人的分离。最为悲凉的当数罗筱蕖的母亲,在两个女儿要离开李庄之前的一天晚上,她叫女儿带着夫君回家,吃顿团圆饭。

这天,罗母通知住在农场的大儿子罗伯威、六儿子罗季唐,带着妻子儿女,背着喂养的鸡鸭、新鲜蔬菜回到家里。罗母早晨还亲自到街上割了猪肉,买了一些女儿平时喜欢吃的东西。她老人家还亲自上灶,同佣人一起做了一大桌好饭好菜,等着女儿女婿回来了吃团圆饭。

罗筱蕖、逯钦立,罗群荪、洪蔚德回家了,还把外甥女张素萱和她的丈夫李光涛也请来了。饭菜也端上桌了,一大家人围坐在一张大桌上开席。

罗南陔发话了:“今天,我们全家人团圆在一起,是为他们6个人送行。大家举杯,祝福你们前程似锦,一生平安!”在座的人,纷纷站起来,端起酒杯,互道祝福。

大哥罗伯威也分别给妹妹、妹夫们敬酒:“祝福你们远走他乡,一切顺风,万事吉祥!”

“大哥大嫂、六哥六嫂,我和群荪就要离开家了,今后不能照顾父母了,就拜托你们敬孝了。”罗筱蕖、罗群荪同时站起来敬酒。

“妹妹,你们就放心地走吧,不要牵挂家里,父母有我们照顾的。”罗季唐就对他们说。

饭桌上,一家人在一起欢聚,祝福声、摆谈声、交流声,声声牵动人心。但从他们脸上的表情看,并非喜悦,言谈中仿佛透露出一些分别的愁苦。罗母很少说话,她老人家就不时地给女儿女婿夹菜。

逯钦立对两个妹夫提议说:“我们一起敬岳父岳母一杯酒。”然后,他们三个就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祝岳父岳母健康长寿!”

罗南陔这个一家之主,虽然是个“大场面”的人物,思想开化,性情豁达,但身上的“小棉袄”就要被脱下来,身心也会凉飕飕的,总是不好过。最后,他对全家人说:“明天中午,大家都来,我叫人从宜宾请来了照相师,照张全家福。这样你们走了,你母亲也能看到你们的。”

“好!”全体立即齐声答应。第二天中午,罗南陔一家人在一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照了一张全家福。

咔嚓——相机闪光——一张23人的全家福定格。如今这张罗南陔全家人的合影照,就张贴在李庄抗战文化博物馆里,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留下了那个特殊年代讲述亲人离别的故事……

1946年10月,在李庄水陆码头,一艘小火轮“长远号”船,载着最后一批“下江人”,离开了李庄。

在“长远号”的甲板上,站着不少嫁给“下江人”当媳妇的李庄姑娘,她们是罗筱蕖、罗群荪、张素萱、张彦云……

轮船汽笛鸣响,船就起锚。那些站在船体甲板上的李庄姑娘,个个手捂嘴巴,仍然捂不住呜呜——呜呜——的抽泣声。

罗南陔扶着罗太太站在岸边。他向船上的女儿们挥着手。

罗母已经泣不成声,紧紧靠在丈夫的身上,嘴里念念有词,两眼被泪水抹黑,看不清船上两个女儿的身影。

从船上传来的哭泣声,同站在江边送行的哭泣声,汇聚一起,就像流淌的江水哗哗啦啦,流向下江,流向远方……

“长远号”载着“下江人”和李庄外嫁的姑娘们走了。从此,他们中有的人就再也没有回过李庄,就算有的人回来过,那也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羊街8号创造的“16字电文”的辉煌历史,可在李庄也并没有持续辉煌多长时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历史的因素,罗南陔、张官周、杨惠君于1950年因“历史原因”而死。这件事曾一度成为“不能言说的故事”……

在李庄共度时艰的学术大师们,他们从这里撤出以后,也选择或被选择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留在了大陆,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去了国外。

陶孟和随中央研究院到南京。

1949年南京解放时,陶孟和任中研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维持南京各所的日常工作。他以“特别邀请人士”的身份,出席了政协全国第一届会议,并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0年4月,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未及会议召开,因病于17日去世,享年73岁。

梁思成、林徽因去了北京。

1947年,梁思成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时,建议联合国大厦的圆顶,采用李庄旋螺殿圆顶的力学原理来设计,把李庄民间工匠,巧手创造的古建筑旋螺殿的力学原理,借鉴和创造性地运用设计之中。最终按梁的建议设计,建造了联合国大厦。

梁思成、林徽因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图案设计;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林徽因于1955年病故,英年早逝,年方51岁;梁思成1972年辞世,享年71岁。

周均时先期离开同济大学到重庆。

1946年,周均时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为重庆地区负责人之一。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重庆谈判达成的停战协议,悍然发动反人民的内战。此时,周坚决站到反独裁、反内战的民主运动行列。1949年8月20日被国民党逮捕,11月27日在重庆渣滓洞松林坡就义。享年57岁。

徐诵明到沈阳医学院任院长。

1950年夏,由徐诵明起草的医士教育五年计划顺利通过。1953年,徐诵明先生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同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平反,同年当选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在他百岁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8月26日病逝于北京,享年102岁。

童第周回到青岛。

周教授从李庄走后,回山东大学参加在青岛的复校工作,并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应美国洛氏基金会邀请,到美国耶鲁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3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梁思永回到北京。

1948年,梁思永当选中研院首届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他结束了养病生活,继续从事考古事业。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同时,为了培养新中国的考古人才做出了突出巨大贡献。1954年4月,因患肺病、心脏病医治无效,英年早逝,享年50岁。

逯钦立去了南京。

罗筱蕖曾参加李庄的地下党组织,她坚决不去台湾,影响和左右了逯钦立。新中国成立后,逯偕妻子先后到广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任职。享年63年。

马学良到了北京。

1949年,经罗常培举荐,马学良应北京大学的邀请,在东语系任教。两年之后应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之约,借调到刚刚成立的中央民族学院,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的奠基工作。他一生热爱少数民族语文事,业成为国际著名的汉藏语系语言学家,是当今中国民族语言的泰斗,曾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会长等职。享年86岁

傅斯年去了台湾。

1948年,傅斯年当选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同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1月,傅随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台北,并兼台湾大学校长。

在政治上,傅要求严惩贪官污吏,整治政风,反对“中国走布尔什维克道路”;在学术上,信奉考证学派传统,主张纯客观科学研究,注重史料的发现与考订,发表过不少研究古代史的论文。1950年12月,傅在参加台湾省参议会第五次会议时突然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英年早逝,享年55岁。

董作宾去了台湾。

1948年,董作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同年当选为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随中央研究院和自己相伴多年而不忍心分开的大批文物,迁往台湾,曾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语言所所长。1955年8月,应香港大学之请,赴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中国年历编写工作,并任香港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和崇基、新亚、珠海三书院的教授。1963逝世,享年68岁。

李方桂去了美国。

1948年,李方桂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赴美,历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东亚语言系教授,夏威夷大学语言系教授,致力研究印第安语言,具有国际学术影响。1950年当选美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曾回台湾讲学;1972年获密歇根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80年担任台湾“国际汉学会议”秘书长。1987年8月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享年85岁。

李济迁居台湾。

1948年,李济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担任中央历史博物馆首任馆长。随中央历史博物馆到台湾,并于次年创立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1955年,接任董作宾的遗缺,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直到1972年为止。1979年8月,病逝于台北温州街寓所,享年83岁。

李光涛去了台湾。

1946年,李光涛奉命去台湾接收历史档案,遂在台湾继续研究明清史,由助理研究员提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他除参与《明清史料编》10编的编辑工作外,还著有《明清史论集》《明清档案存真》等。1984年底因车祸遇难,享年87岁。

在李庄流寓生活过的大师学者还有很多,恕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