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李庄成就大师大师成就李庄(1 / 1)

自从罗南陔代表李庄人民,发出“16字”电文之后。随之而来的大批学子、知名专家云集李庄。是李庄乡绅罗南陔等,这个亦绅亦民亦官的身份阶层,他们在沟通民众与知识界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联系作用。

在板栗坳史语所就有傅斯年、董作宾等等大师。另外,住在月亮田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倾国倾城的才女林徽因;住在官门田的社会学大师陶孟和;同济大学的胚胎学大师童第周;李庄本土学子罗泽文;等等。他们在李庄生活、工作长达6年之久。

在当时物质生活非常艰难,工作环境无比困窘的情形下,李庄这座小镇为那些大师们,安置了一张张平静的书桌,就是一份巨大的温暖和贡献,给战时的中国人文科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情滋润,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李庄,当时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成为全面抗日战争战时期中国“四大文化中心”,是当时中国具有国际影响、蜚声四海的学术重镇。那些大师们在这里研究学问,撰写发表的各种学术成果,震惊中外。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庄成就了一批大师。

尽管时光过去了70多年,今天我们来到李庄追随那些大师们的身影,仍然历历在目,焕发出时代的精神光辉……

学者精神领袖——傅斯年

傅斯年具有组织领导能力,掌握现代学术管理方法。无论是办研究所或大学,他都像一个建筑设计的“总工程师”,在史语所这张“宏伟蓝图”上,描绘出精妙之笔,实施建设精品工程。

当时的史语所,还是一个与国外学术界交流的大平台。不但所里有一批外籍研究员,如伯希和等,而且还与欧美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学术交流往来。即使在李庄板栗坳那样艰难的条件下,傅所长仍然接待了印度的访问学者,接待过费正清、李约瑟和英国博物馆馆长Jayne等来讲学,相互切磋,交流前沿学术成果。

傅斯年亲自倡导组织史语所的学者们,编写论文集《六同别录》,这是一个浩瀚的学术工程。此论文集是1946年即将离开李庄时,用“石印”印制的一套线装书。全书上中下3册,共收有27篇论文,每册150多页。

《六同别录》是一部高水准、多学科的学术论文集。它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是史语所在李庄取得的巨大学术成果。

《六同别录》既是一部学术著作,又是一部纪念文集。纪念在李庄那段既艰难而又难忘的历史时期——抗战即将胜利,六合将要大同;也纪念一个特殊的地域——李庄曾为郡、县治所在地,郡即六同郡,县即南广县。

傅斯年连续四届都是国民政府的参政员。出任参政员,他尽职尽责,撰写的《盛世危言》,提出了改革政治的理想:他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发动人民的力量,给人民以自由、平等,实行耕者有其田,去除政府官员的特权;二是如何发动在官者尽职奉公之心,尤其要澄清内政的空气。

傅所长在板栗坳写成的《地利与胜利》《抗战之回顾》等文章,积极阐述抗日救国的政见,他因此被称为有政治军事头脑的文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就与陈布雷商量,蒋提议补充傅斯年为国民政府委员。陈十分了解“傅大炮”的志向与性格,就说傅可能不会干的。蒋就说难道还有人不想当官?

蒋介石下令,叫陈布雷去找傅斯年出任国府委员。可任凭陈“说破了天”,傅斯年也坚决不肯加入政府。对于傅斯年拒不做官的气节,有人对此大加赞赏地说,傅斯年终其一生不肯加入国民党,也许是他要发挥知识分子更大的力量,可是又不想被国民党吃掉,不被国民党同化。

傅斯年对国民党也无好感。据说当时“上峰”曾有指示,要求史语所内的人员“集体入党”,可他收到文件后,就锁进了抽屉里……

甲骨文大师——董作宾

董作宾是中国盛名的考古学家,甲骨文字学大师。在板栗坳工作期间,董作宾投身编制《殷墟文字乙编》与《殷历谱》,几乎耗尽所有时间,倾其全部精力,付出了心血和痴情。

《殷墟文字乙编》共分上中下三部。在李庄期间,董作宾同屈万里等人,完成了上下两部(注: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出版)。这部著作的问世,是董作宾在甲骨文研究中,取得的又一项伟大成就。

对此,傅斯年评价说,这种考古学方法著录甲骨的新体例,是甲骨学史上的创举,它不仅体现了近代田野考古学方法,引入甲骨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成果,也为以后著录科学发掘所得甲骨文提供了范例。

董作宾在主持编撰《殷墟文字乙编》的同时,他又倾注于已花费了十几年心血的《殷历谱》,进入最后阶段的整理编著。自从殷墟发掘之后,他就根据这些甲骨资料,研究探讨殷代年历之学。他试图通过甲骨卜辞透出的蛛丝马迹,用来考证殷商时代的历法,由历法再转推断确切的年代。

1945年4月,董作宾在板栗坳牌坊头,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标志的《殷历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震惊中外,名扬四海。

《殷历谱》于1945年,在李庄镇石印出版。由于受当时印刷条件的限制,这部“合情、合理、合天”的经典巨著,只印了200部,每部都有编号,成了那个特殊年代,最的值得珍藏的历史见证。

1946年,国民政府为《殷历谱》专门颁发了嘉勉令:董作宾君所著《殷历谱》一书,发凡起例,考证精实,使代远年湮之古史年历,爬梳有绪,脉络贯通,有裨学术文化诚非浅鲜,良深嘉慰。希由院转致嘉勉为盼。

《殷历谱》为中国史学界争得了世界性的荣誉。胡适、马衡、唐兰等著名学者,均有文章赞誉。如李约瑟等国外学者也有函札讨论和请益。

董作宾在板栗坳搞研究的同时,他还抽时间给当地人讲课,教他们认识象形文字和甲骨文。教了一阵,发现听课的人啥也不懂,气得他直跺脚。

不少李庄人后来谈起这桩往事说,要是早知道董作宾先生的字那么值钱,怎么也要收藏一张,作为传家之宝。可惜跑了的总是一条大鱼。

考古学奠基人——梁思永

也许梁思成、林徽因的珠联璧合,名扬遐迩,多少有些遮掩了他的弟弟——梁思永的光辉。而他则是梁启超当时最看重的一个儿子。思永出生在澳门,曾在日本读小学,回国后进入清华大学的留美班,随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以及人类学。

1930年,哈佛大学研究院毕业回国后,梁思永正式参加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由他主持了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的发掘工作。城子崖遗址上层为东周时代遗址,下层是首次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为“黑陶文化”,后来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通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梁思永在错综复杂的地层堆积物中,明确了仰韶(彩陶)、龙山(黑陶)和殷商(青铜)文化的叠压关系,首次判断出这些文化的发展序列。这一发现,建立了中国考古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考古学,迈入成熟阶段的显著标志。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永一家一路撤退,于1940年10月,迁至四川李庄。罗南陔知道其父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国学大师。罗就特别关照他,亲自去请他一家人住进了羊街8号罗家……

梁思永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作为第一位走出国门,接受西方考古学正规训练的学者。回国后,他引进传播了现代考古学的方法,结合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进行考古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梁思永随史语所来到李庄板栗坳山上,在简陋的书桌案头,潜心钻研,奋力工作,不顾身体有病在身。在昆明时,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他的身体还能适应。而迁到李庄来后,这里冬天湿冷,阴雨绵绵,寒风刺骨,让他的支气管炎不时发作。而到了夏天,这里又像火炉一样,每天都像被热气熏烝。

李庄的夏夜晚上,天气照样闷热难受,而且,蚊虫成群结队飞来,咬得人心烦躁。梁思永就像当地人一样,走出家门,来到院坝,坐在一棵大黄桷树下乘凉,手里不停地摇着一把蒲扇,大家围在树下,吹着江风,谈天说地,也是一番风景。

梁思永的家搬到李庄镇上后,每周一一早晨上山,周六晚上下山,山上住六天,家里住一天。

在工作之余,梁思永爱打乒乓,以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但川南的气候,又热又冷,刺激性太强,让他无法适应。第二年的初夏就卧病不起。但他一直坚持工作,在病**堆放着很多资料,制一块木质写字板,把纸张夹在木板上,坐在**,用被子垫着后背著书立说,他这种顽强精神和超人毅力,令人钦佩赞扬。

在李庄李庄期间,梁思永、董作宾合著的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报告《城子崖》在李庄石印出版;继后,他又撰写出版了《考古论文集》。

1941年2月,梁思永突患重病,亦大感冒,气管炎许久不好,突然转为肺病,来势异常凶猛。好几次病情危急,尤其是旧历端阳那天,医生说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可是,他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竟在一月之后,渡过了难关,渐渐地恢复了健康。

梁思永在李庄羊街的病榻上,除了写作,更多的时间是阅读。病榻上的这位学人,给李庄留下了瘦削而坚强的背影。累了饿了,他就把馒头切成片,放在木炭火上烤一下就吃,把肉炖烂,把馒头泡在汤里吃。

梁思永躺上病**,天天看书写书,在这样艰难困苦中,在李庄度过了漫长的五年。

后来,梁思永又患了肺病,实在坚持不了,梁思成就安排人,用轿子把他抬到李庄码头,一只大船载他到重庆住院治疗……

文学史先锋——逯钦立

李庄六年,逯钦立在史语所集刊上发表了《说文笔》《形影神诗与东晋之佛道思想》《述酒诗题注释疑》《陶渊明年谱稿》等数十篇论文。

逯钦立在史语所做助理研究员的几年中,潜心研究“六朝文学”,一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辑校,奠定了逯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整理辑校,逯钦立是从1940年开始。红袖添香,焚膏继晷,几度寒暑,完成了《先秦汉魏南北朝诗》的资料收集和前期准备工作。他要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时间、毅力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如浏览前后汉书、三国志等书,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与地理,熟识那个时代的风俗及名物;校勘诗家之作,还须精熟传记及生平,熟知乐府诗之组织及内容,了解汉魏别体字,懂得汉魏韵部分合等。

经过7年的埋头苦干,逯钦立终于在1947年完成。全书共135卷,将近200万字。他从帝尧(公元前22世纪)的《康衢谣》至北周灭亡(公元581年)时的《武夷君人间可哀支曲》,跨越2800多年历史,工程浩大,耗尽了他的心血,将中国历朝历代的诗篇集注而成全集。

这项工程取才广博,引书近300种,所收诗已超过《诗纪》三分之一以上;资料翔实,每一首诗都详细标明出处,既方便征引,也利于复查;异文齐备;考订精审,对作者、篇名、真伪等作了许许多多前人所不及的工作;严格依照作者卒年的先后加以编排,既不同于《诗纪》那样分为前集、正集、外集、别集,也不像书目专家丁福保那样编书,以各代帝王宗室为卷首。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一部鸿篇巨著,集大成者为大家。逯钦立的这部辉煌巨著,后来有人称,它在文学史上的历史意义,不亚于司马迁的《史记》。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是一部奇书,因为这部书的成书经历,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是在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条件下完成的。这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是在一个远离城市的李庄完成的,真是不可思议。试想如若没有李庄安放的书桌,没有罗筱蕖的爱情,还会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吗?

逯钦立先生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自述:“是编以冯惟讷古诗纪为基础,以杨守敬古诗存目为参考。广取群书,悉心校辑,补苴缺失,订正谬误。”

逯钦立呕心沥血完成《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巨著,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1963年才交给出版社,紧接着就是**。1973年这部长达135卷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被出版社以“应突出妇女地位”为由退回修改,接到退稿的第四天,逯钦立死于“心梗”,时年63岁。

逯钦立去世10年后,1983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才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1984年中华书局在香港举办中国图书展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很受欢迎,带去参展的书全部卖完了。是年,此书被评为国家一等学术奖。遗憾的是,逯钦立先生已因病去世11年,只能在九泉之下,拥书长眠。

当年傅斯年的预言:“一俟抗战结束,此书刊就,逯钦立必为国内文学界知名之士无疑也!”——足足晚了40年。

写中国建筑史书第一人——梁思成

在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惨淡经营,历尽艰难,可梁思成竭尽全力将学社数年积累的学术成果汇集成书,于1942年,由他们夫妻开始酝酿撰写多年的《中国建筑史》。

在整理资料和写作时,梁思成身患有病,而林徽因病情更重,可她每天坚持在病榻前,靠在被子上工作,帮助丈夫整理资料,在她的床前**摆满了数以千计的照片、草图、数据和文字记录。他们在编写这部书时,运用了李庄古建筑的实例。这是对李庄民俗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由于当时没有电灯,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只能借着菜油灯摇曳的微光,弓着背一字字地书写。纸张缺乏,就用当地的土纸,写画在包药的纸上;没有出版社,他们便自己绘图编排、印刷装订。他与病魔作斗争,与苦难拼搏,以超人的毅力、惊人的精神。

1944年夏,《中国建筑史》终于完成,这部著作后来在美国出版,享誉世界。书中,林徽因没有署名,但全书融入了她的心血,所有文字都经她的加工润色,集科学家的严谨、史学家的清明、文学家的诗情于一体。而且,这是中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1946年8月,梁思成带着妻子林徽因,把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呕心沥血写就的《中国建筑史》手稿,离开了巴蜀之南长江之畔的李庄,离开了那段艰苦却难忘的岁月,离开了一生痴迷眷恋的月亮田。他们撤回北京之后,以营造学社为主要的班底,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可以无愧地说,李庄是“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中国建筑史》,这部伟大的建筑学专著,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一份厚礼。

1984年美国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图录》和1998年国内出版的《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研究中国建筑的扛鼎之作,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科学的开山之作。

以上两部书都是在李庄写就。书中的照片,有李庄板栗坳,测绘图有李庄的旋螺殿等等。

考古学专家——罗哲文

罗泽文1924年出生在川南宜宾县一个普通家庭。祖上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沿着长江溯江而上的客家人。客家人的这种冒险精神,遗传在罗哲文身上也屡有体现。我们就从他报考营造学社讲起。

1940年,当时营造学社刚搬到宜宾李庄不久,向社会招考年轻人做练习生。此时罗哲文正好高中毕业,那年他16岁。少年时的他并不了解营造学社是做什么的,是学什么的。但他在招生简章中,看到了除文化考试之外,还要考美术专业。而他又特别喜爱书画,就报名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的考试。

罗哲文的书法、绘画基础好,没想到在众多的考生中,他竟然有幸成为唯一一名被录取者。

从此,罗哲文踏进了营造学社的大门。这个学社,是当时我国唯一从事古建筑研究的学术团体,它以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建筑进行整理和研究,并且对如何正确进行保护维修提出建议和方案设计,奠定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基础。

罗哲文刚进入营造学社时,协助整理资料并测绘古建筑。那时的他还是个贪玩的孩子。一次,他闲来无事在地上画画,陶醉其中的模样,感染了恰好路过的梁思成。梁就叫他到工作室里,让其画一个民居建筑。

罗泽文立即就在纸上,很快就画出了一座川南民居图,用双手交到梁思成的手中。梁接过画图一看,发现了罗的才华与天赋。因此,梁当即对罗说:“你做我的学生吧,我要亲自传授你。”

从此,罗哲文成为梁思成的亲传弟子。

梁思成对罗哲文寄予厚望,从最基础知识教起。如像削铅笔、擦橡皮这样细小的环节,从线条的画法、图纸的艺术性上,梁都耐心地向罗传授经验,使罗从“入门”起,就接受到最规范的训练。

梁思成把罗哲文引入了广阔的建筑艺术殿堂,让罗领会着建筑艺术的美,开始着迷于古建筑研究。

师母林徽因,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罗泽文补习英文。多年以后,罗惊奇地发现,自己利用英文查阅资料,居然得心应手,而这得益于师母为他打下的英文功底。

在营造学社,罗哲文有位关系很好的同事,也是他的终生好友——王世襄。罗的第一篇田野调研报告《四川南溪李庄宋墓》,就是由王世襄撰写文字,罗制作图表,合作完成的。

1944年夏天,“盟军”大反攻,准备对日本实行大轰炸。梁思成被中国战地文物保护委员会接到重庆。这个委员会的工作,是负责编制一套沦陷区重要的文物建筑,包括寺庙、宝塔、博物馆的目录,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明它所在的位置,以防在战略反攻中遭受毁坏。罗哲文和洪蔚德,随梁思成一起去了重庆。

在重庆,他们被安排住进上清寺中央研究院的一幢楼房里,每人一个房间。房间窗户小,光线不好,白天也要开灯工作。

梁思成在50000:1的军用地图,用铅笔在这张地图上标出盟军轰炸敌占区时,需要保护的日本古建筑,并特别在日本京都和奈良古建的位置,画出圆圈,标明需要保护。

罗哲文用鸭嘴笔、三角板、黑色绘图墨水,把梁思成用铅笔所画的圆圈位置,再描清楚。用“○”和“□”两种“免炸”符号,但是“免炸”的大小范围是不一样的。

地图画好后,梁思成就及时交到那个“委员会”,并要求转告美军空军,在轰炸日本时,请不要轰炸画圈的古建筑。

因为奈良和京都,有唐代中国高僧鉴真大师主持建造的招提寺等古建筑,属于世界性文化遗产。“盟军”采纳了梁思成的意见,才使这两座城市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从而,保护了京都和奈良的20余座“国宝”级古建筑。

1985年,罗哲文先生访问日本奈良时,日本建筑学者接待了罗先生。他们问罗,罗先生,听说当年是梁思成先生,同你们在重庆“画了一圈”,才使东京和奈良的古建筑,免遭轰炸,得以保存下来。你们是“日本古都的恩人”。并问罗有何要求。

罗泽文对此淡淡一笑说,那只是中国人,为日本人做了一件好事而已。

2012年5月14日,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专家,保护长城第一人,罗哲文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在中国文化抗战期间的李庄,“下江人”比当地人多出好几倍,但他们相互包容了,相互滋养了,相互和谐了。最后谱写了一首战乱期间高等教育、学术机构与李庄人民和平共处、同度时艰的交响曲。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李庄的大师走出李庄。1948年春,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评议员几轮投票,选出了中研院首届院士,完成了以院士为主体的国家科学院体制建设。

1948年4月1日,中研院正式公布首届81位院士名单,其中有10位院士曾在李庄生活和工作,他们分别是:史学家傅斯年、陈寅恪,语言学家李方桂、赵元任,考古学家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另外,还有建筑学家梁思成,体质人类学家吴定良,生物学家童第周。

9月23日上午10时,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20周年纪念会暨第一次院士会议,在南京鸡鸣寺中研院礼堂举行。81位院士有51位出席。

会场布置简朴,未摆设鲜花,天气阴沉,亦未开灯。此次民国史上最重要的科学盛会,颇有些“美人迟暮”的况味。

身披黑色大氅的蒋介石,在阴雨蒙蒙中赶来主持典礼。政府要员何应钦,应邀嘉宾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金陵女大校长吴贻芳等相继莅临。

朱家骅宣布开幕……

在李庄毕业的680多名同济大学的学子中,后成为大陆“两院院士”的就有十几位。他们是朱洪元、陶亨咸、王守武、唐有祺、俞鸿儒、卢佩璋、吴孟超、王守觉等人。

李庄人是有福气的——中国哪一个小地方的村民可以骄傲地说:我家曾经是同济大学的图书室?又有哪个小地方的人可以这样说:当年某个科学家曾经在我家院子里摆过生日酒会,几十个教授学者围桌共庆?也不会有哪个小地方的人可以说:我们村举办过名振学界的考古医学展览?如果现在给同济大学的学生提一个问答题:同济大学三十五周年校庆是在哪里举办的?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比李庄人清楚——那是在我们李庄举办的。

在抗战时期,不同的学术机构、不同的大学,辗转到不同的地方,到桂林,到贵阳,到长沙,到昆明,到成都,到重庆,但在那些地方,并没有产生像李庄这样具有魅力的故事。

而李庄的故事之所以魅力无限,是因为李庄在中国地图上实在渺小,甚至看不清位置。当时,同济大学、那些科研机构为何没有选择张庄王庄?却来到这座长江边上的偏僻小镇——李庄。

至于当初“下江人”来李庄后,能留下些什么?也许当年罗南陔、张官周、杨惠君、李清泉、罗伯希、王云伯等李庄绅士们,根本没有想到那么的具体,那么的现实。但他们深深知道,这是支援抗战,这是保护中华文明。而且,一定是利大于弊,对李庄未来的发展,将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正是靠罗南陔等李庄人的远见卓识和伟大魄力。因此,不得不说李庄成就了大师,大师也成就了李庄。李庄人的付出,最终已收获了回报。

——李庄的教育翻开了新的篇章。那几年,李庄的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硕士,所有学业都可以在这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完成。后来,仅李庄镇张家子弟赴美留学生就有5人:张仁康、张铭传、张约、张鹏翔、张松美。

——李庄结束了没有电的历史。同济大学迁至李庄不久,他们就自制发电机发电,后来又从宜宾架引电线到李庄,使李庄比县城南溪早10多年用上了电灯。这个小镇,从此,出现了现代文明的光华。

——李庄开启了科普教堂。那些年在李庄的学者们,为当地人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气象,新的思想。更为他们传授了科学知识,开展了防病治病,恩惠了这方老百姓。

——李庄留下了文化抗战遗产。禹王庙、慧光寺是同济大学的校舍,民居成为同济大学的图书室,栗峰山庄是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办公地,月亮田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居住地。

——李庄老百姓一生的骄傲。那个张家大院住过傅斯年等闻名中外的大学者;在我家院子里摆过董作宾50岁的生日酒席;李庄最早建成足球场,并在此召开了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活动。

——李庄享受了精神成果。“下江人”在特殊的时境中,散发出中国文人的气概,凝聚着永志难忘的爱国情结,留下内涵丰富的“精神遗产”,就像春天的雨露,冬天的暖阳,一直滋养鼓舞着李庄人民。

同时,“人文荟,歌壮烈。绩弦诵,声未绝。念李庄父老,萍水扶协。”知识界勇于为学术献身,为民族文化之命运担当,另一端的普通民众,也对知识界表现出惯有的尊重与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