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万盛是一座移民城市,因南桐煤矿而兴起。

我是矿工子弟,祖父和父亲都是采煤工出身,在井下爬摸滚打了大半生,我也在南桐煤矿工作了10年。每当我看着矿区黝黑的井口、井架、小铁道、煤车、飞扬的煤灰、高高的矸石山,心中都充满无言的感恩。这黑色的煤炭,曾经养活了我们全家,养活了无数矿山人,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经常翻阅南桐煤矿历史资料。我发现,南桐煤矿在重庆抗战工业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万盛拥有丰饶的煤海,煤炭品种以焦煤为主,这种焦煤黏结性强、发热量高,是难得的冶炼精煤,在全国只有8处可开采。万盛煤炭开采史较早,道光二十二年(1842),即有杨某组建“溥益公司”,开采万盛场东林寺附近煤炭。咸丰元年(1851)增修的《南川县志》载:“焦炭窑,万盛场人专业,用油煤煅成碎个,无烟耐燃,俗称炭花。商人收囤,由小河运出綦江。”

而万盛煤业的勃兴,是在抗战时期。“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攻陷华北、华中,国民政府迁往战时首都重庆,许多工厂也从南京、武汉等地搬迁入渝。一时间,重庆能源供应出现严重危机,特别是钢铁厂、兵工厂开工不足,影响前方战事。为解决能源问题,1938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经济部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经过勘测,发现了位于万盛境内的南桐煤田,于是官方投资开办南桐煤矿。

南桐煤矿首任矿长名叫侯德均,毕业于北洋大学,曾任井陉煤矿矿长。1938年4月,侯德均和他的助手崔桐、张伯平等人,带着从大冶铁矿、汉阳兵工厂拆卸的700吨设备,跋涉千里,溯三峡,抵重庆,又来到万盛。不知他们是怎样把那些设备运到万盛的?当时万盛交通闭塞,虽有一条川湘公路,但没有起重设备,设备又异常庞大,仅一台“兰开夏”锅炉就长达20余米、重达20多吨,而且不能拆卸。

可以想见,这群万盛煤炭工业的开创者,为了早日开采出煤炭支援前线,真是费尽移山之心力,终于在这个穷山沟点燃了工业文明的第一缕薪火。

其后,又有民营实业家刘泗英、康心之等投资开办东林煤矿,卢作孚先生也在东林煤矿占有股份。

当时,南桐和东林两矿数千名员工,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用煤气灯、手镐、钢钎和竹篓等原始工具,在井下一点一点地开掘乌金。所采煤炭炼成煤焦后,又通过“炭花古道”肩挑背扛,或通过小铁路、人工推送木煤桶,或用小木船沿孝子河、綦河运送到重庆,供应兵工厂造枪造炮。

抗战期间,南桐和东林两矿为国家贡献焦煤上百万吨,全部供应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即重庆钢铁厂前身),作冶炼钢铁之用。当时,大后方各工厂所用钢铁,有 90%是由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生产的。可以说,当祖国陷入深重灾难时,是万盛人用汗水、鲜血和生命,开采出优质煤炭,保障了重庆军工系统的钢铁生产,为民族抗战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万盛因此成为广受世人赞誉的“抗战煤都”。

万盛一个叫海孔洞的溶洞,抗战期间还曾是中国第二飞机制造厂所在地。1938年,为躲避日机轰炸,该厂从南昌千里迢迢搬迁而来,藏身于这个可容纳上万人、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大溶洞里。全厂上千名职工风餐露宿,因陋就简,在洞内生产了各种飞机60多架,派员工到缅甸组装美式战斗机99架。

更难得的是,该厂在这里自行研制了中国首架中型运输机“中运一号”,由于没有足够的钢材,机身是用桦木制成。在白市驿试飞时,美军飞行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运一号”从设计到制造都堪称杰作,当时参与设计的林同骅、林同骥、陆孝彭等年轻技术人员,后来成了航空航天界的精英。

由于抗战打下的工业基础,1949年后,万盛成为重庆重要的能源基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成为“三线建设”基地。一代代人怀揣希望与梦想,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座崇山峻岭中的小城,在这里生根发芽,将汗水和热血洒在这片土地,将青春和生命献给这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万盛各煤矿,仅井下遇难的矿工即达2000人以上。岁月无声,总有一种炽烈的家国情怀充沛天地,激**山河,令人长久地感动和铭记。

2020年,因资源枯竭,万盛境内所有煤矿全部关闭,工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但我常常怀念矿山,经常回到曾经熟悉的煤矿,看着那些凝重的黑色和灰色,看着那些锈蚀的机车、煤桶,以及那座高峻、无言的矸石山。我恍惚听到岁月的岩层揭开的声音,听到许多生命的气息,还在天地间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