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暑假,14岁的我第一次来到父亲工作的南桐煤矿,第一次见到万盛这座城市。
其实,那时它根本算不上城市,只能算一个小镇。一条不长的街道,几幢低矮的楼房,汽车驰过,满地灰尘。只有那条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它是黑乎乎的,河里灌满了煤泥,和我老家那些清清亮亮的河流迥然不同。
借用伟人的一句诗:“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万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算得上真正的城市了,有20多万人,交通便捷,高楼林立,青山环护,花木掩映,城中有许多公园,宜业宜居。那条河也变清亮了,两边修了亲水步道。我每天沿着步道上下班,看着白鹭在河里觅食,钓者在岸边垂钓,小城生活的闲适与安宁,**漾在每一纹水波中。
对了,那条河叫孝子河,缘于一个孝道故事。据传,孝子河本名平滩河。清乾隆年间,万盛场出了一个周孝子,与老母相依为命。他每天靠帮人打短工,得米一碗回家奉养母亲。有一天,山洪暴发,平滩河上的木桥被冲毁,无法过河。周孝子担心老母在家挨饿,于是负米冒险涉水,行到河中,一个大浪袭来,将周孝子卷走。人们叹息周孝子必死无疑,谁想周孝子被浪卷去数里后,竟得生还。万盛人认为是周孝子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于是,改名平滩河为孝子河。
在万盛,还有一位著名的慈善家和爱国者,名为刘子如(1870—1949)。他本是个贫苦无告的青年,靠诚信创业成为富商。但他立下“不留金钱与儿孙买耻辱”的誓言,将钱财全部捐献出来搞慈善,创办了重庆市首家孤儿院和重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等公益机构。红岩英烈江竹筠(江姐)就是在刘子如设在重庆观音岩张家花园的孤儿院学校毕业的。抗战爆发后,年已67岁的刘子如,竟组织了一支70多人的重庆战地服务团,奔赴皖南前线,为国共将士劳军服务。他在前线整整待了3年,在阵地上度过七十大寿,被敌机炸伤过,成为双方将士交口称赞的传奇人物。
多少年过去了,孝子河依然无声流过万盛城,将那些感人的故事带向远方。也许正是这种孝善、爱国、爱乡精神的浸润,让万盛这座城市具有一种特别的人文气质:包容,开放,坚韧,永不言败。
还记得20多年前,由于资源枯竭,万盛陷入空前的困境,财政拮据,企业破产,工人大量下岗。我也经历了连续几年领 70%基本工资的艰难生活,甚至到重庆主城打过工。万盛人都很惶惑:出路在哪里,还有没有明天?
所幸我们没有认命。全体万盛人都在为自己、为这座城市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懈奋斗。那是一段艰难转型的岁月。如2001年引进福耀玻璃集团项目时,万盛还未通高速公路,招商条件很差。福耀老总曹德旺根本没考虑在万盛投资,万盛的招商领导在曹德旺办公楼前守了几天几夜,终于感动了曹德旺,决定投资万盛。通过近20年合作,万盛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玻璃产业链,成了西部重要的“玻璃城”。
除了福耀集团,万盛还引进了神华国能、东方希望、珠海冠宇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新能源、电子元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工业结构得到根本性调整。
万盛的旅游更是从无到有,先后开发了国家 5A级风景区——黑山谷、万盛石林,全国“十大”网红景区——梦幻奥陶纪等22个景区景点,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作为万盛人,我见证了这座城市从“黑色煤都”到“绿色美城”的蝶变,看到它走上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阳关大道。我知道,经过转型的万盛,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正展开强健的翅膀,翱翔于万里云天,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美丽、自信与宽广。
其中有多少汗水、泪水、拼搏、付出?有多少疼痛、悲伤、喜悦、幸福?只有万盛人自己才能体味。
这些年来,我为我的城市写过很多东西,诗、赋、歌词、散文都写过。但我最愿意对外人展示的,还是这首歌曲《行走万盛》:
走啊走,莫停留,
行行走走看不够;
走啊走,莫停留,
这是花开万盛的时候……
真的,如果你不知道万盛,你可以来万盛走走。这是一座有风景、有故事、有温度的城市,需要慢慢地行走,细细地品赏和感受。
(简云斌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