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座江与山构筑的城市。

房子建在山上,城墙修在江边。墙是城的衣,门是城的口。

重庆城有17张“口”,九开八闭。9个城门可通行,8个城门“守口如瓶”,从来不开。有童谣唱:“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马马,坐轿轿,走进城门遭一刀。”版权当属重庆无疑。山高水长的,要进城门来可不要骑大马、坐“滑竿儿”吗?来者若不善,谨防遭刚直的重庆人拿刀砍。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中著名的川东平行岭谷,与长江、嘉陵江的相交相会之处,造就了重庆城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因地制宜,随山就水的城墙——西面齿合,南面圆润,东面尖锐,宛若一只石楔,凿进青黄相接的两江,在泾渭分明中昭示着专属于重庆城的独特与鲜明,城门也便不拘一格。

高屋耸立,大水汹涌,城墙壁垒,城门森严的重庆城不是什么人都能闯得进来的!

南宋时期,蒙古军队大兵压境,来势汹涌,四川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彭大雅一边打仗,一边不惜代价斥巨资和人力加固城防,在重庆打造了一座在当时规模相当大的要塞城市。当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带着不可一世的傲慢兵临城下,未曾想到等待他们的将是千年不灭的梦魇。蒙军在攻城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苍狼白鹿折戟在山峦与怒涛交织的山城堡垒,就连大汗蒙哥也战死在钓鱼城下。蒙哥汗的死,触发了蒙古帝国的内战,原来一统的大帝国,分裂成为横跨欧亚的五大版图,并直接促成了元朝的建立。就这样,重庆曾以一城之力,影响过世界历史的走向。

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守将戴鼎成为集重庆城门之大成者。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确定方位,以“九宫八卦之象”确定数量,完成了“九开八闭”的城门格局。此设计沿用至近代,也成就了重庆城17座城门的传奇。

有首《重庆歌》,老一辈的重庆人大都能够哼出,短短百余字,道尽了重庆老城门昔日的风采: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

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

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

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太平门,老鼓楼,时辰报准。人和门,火炮响,总爷出巡。

定远门,较场坝,舞刀弄棍。福兴门,溜跑马,快如腾云。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井,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

前几年央视录制的纪录片《城门几丈高》里,便用地道的重庆话吟诵了这首民谣,乡音一出,铿锵而低沉,如江水拍岸般气势磅礴,道尽这座西南重镇的沧桑。

几百年来“九开八闭”的重庆老城门,陪着山城经历风霜雨雪,瞧着这门里的车水马龙,望着百姓的聚散离合……如今17道城门仅保存下来通远门和东水门两座。2010年后,人和门、太平门、南纪门相继得到发掘。这5座之外,剩下的老城门,有的仅以名字的形式留在街道名称与公交站牌上,如朝天门、千厮门、临江门、储奇门、金紫门。有的已经被抛到岁月的尘埃里,不知所终。只是它们的故事如同奔流的两江水,依旧在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