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生就一双健壮的小腿。爬山,是我最喜欢的运动。一高兴或者一不高兴,就往山林深处去。记得一次暴风骤雨中,和同伴一起,穿起雨衣,强登歌乐山。耳畔松风鸣涧,四周寒气逼人。山顶一挂急流,争着喧嚣而下,水石相击,飞珠溅玉。当我们艰难地穿过密林,来到半山腰的一块平畴时,暴雨骤停,金色的阳光从云层后透出来,呈现在眼前的是“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的田园景物。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以及田埂间杂种着的桃树、李树,粉中有白,黄中渗绿,热热闹闹、层层叠叠,向山峰那边蜿蜒而去。山峰脚下,是白屋红瓦,一处农家的立春时光。
这山水画,是属于艺术家们的。
遥想当年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一跃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便有大批文化名人云集渝州。而渝西的歌乐山自然成为他们常来常往、具有文艺腔调的私宠之山。郭沫若、冰心、老舍、臧克家、萧红等众多文学家蛰居这里,留下无数名文佳句。1940年冬,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受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邀请,举家从昆明搬迁至重庆歌乐山上的林家庙5号,远离市声,甘守寂寞,过起了清苦而安静的山居生活。这座被冰心命名为“潜庐”的小小房舍,是一栋砖木结构的2层小楼,坐落在歌乐山的半山腰上,四周有苍翠的松树和常绿的灌木环绕,推开卧室的窗子可以看见狮子山和云顶山,山脚下就是清澈见底的嘉陵江。碧水青山,乱世中的田园生活,让冰心不仅创作出广为流传的《我的童年》《我的母亲》《关于女人》等精品佳作,更是积累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20世纪50年代,她写下名篇《小桔灯》,文中那个“光脚穿着草鞋”的歌乐山小女孩,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形象,作品赢得了海内外亿万少年儿童的喜爱。
而与歌乐山最为亲厚的是著名作家、诗人臧克家。就算你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也一定知道他的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歌乐山的一个小院里,臧克家隐居了4年。青峰、绿竹、溪流、云烟,以及满山的红杜鹃,歌乐山的美景洗涤了诗人的眼睛,歌乐山淳朴、勤劳的山民,温暖了诗人的心。他看着田里的秧子长成稻谷,小园子里各种青菜又肥又嫩;他站在院坝就会闻到大田里熟透了的稻谷香、坡上开始挂黄的苞谷香,更让他如醉如痴的是初夏晚风里,不知是哪里吹来的黄桷兰香。重庆人把两广人叫作白兰花的花树叫作黄桷兰,不仅因为它和重庆市树黄葛树外形类似,更因为它和黄葛树一样遍布这里的城市、乡间,都有一股子坚韧不拔的劲头。它们会让所有离乡背井人的乡愁,庇护在黄葛树的亭亭华盖和黄桷兰的幽幽甜香之中,熬成祛病除灾的酒。在歌乐山清苦的山居岁月,诗人写下了《泥土的歌》《古树的花朵》《向祖国》《感情的野马》等大量名篇。离开歌乐山后,他更写下了名诗《歌乐山》。诗中,他反复深情地吟哦:
歌乐山 歌乐山
我放弃了歌乐山
我永远占有了歌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