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双胎妊娠占多胎妊娠的绝大多数(约98%),且绝大部分文献数据与双胎妊娠有关,故以双胎妊娠为例进行介绍。
一、双胎妊娠的确诊
由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和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的结局截然不同,因此在早孕期或中孕早期尽早确定绒毛膜性及羊膜囊性至关重要。建议早孕期采用经腹部超声和(或)经**超声,在中孕期,随着隔膜变薄、λ征消失或者胎盘融合,双绒毛膜双胎妊娠需要不一致的性别来确定,然而有性别相同的双胎存在,因此不能仅通过胎儿性别判断绒毛膜性。
二、双胎的孕龄核算
早孕期双胎大小通常相差不大,目前建议以较大胎儿的大小来确定孕龄,以减少漏诊胎儿生长受限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早孕期胚胎大小的显著差异可能与生长受限、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或先天性异常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三、双胎妊娠的产前超声监测
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在双胎妊娠中明显增加。非复杂性双胎妊娠的评估频率主要取决于绒毛膜性和生长模式,除了必要的确诊双胎妊娠的早孕期检查、孕11~13+6周NT检查、孕18~24周解剖结构筛查,以及晚孕期至少一次超声检查以评估其生长情况外,目前专家建议更密切的监测。在行胎儿结构筛查时,应评估胎盘位置、脐带插入位置和宫颈长度。双胎妊娠中前置胎盘、边缘性脐带插入和帆状胎盘更常见,帆状胎盘血管前置的发生率增加。经**超声评估宫颈长度有助于识别早产高危人群。
四、双绒毛膜双胎的产前监测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多胎妊娠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及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多胎妊娠超声检查指南(2017版)》建议绒毛膜双胎的结构筛查应在孕18~24周进行。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双绒毛膜双胎发生先天性心脏病风险增加,可考虑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非复杂性双胎妊娠的评估频率主要取决于绒毛膜性和生长模式,除了上述的超声检查以评估其生长情况外,双绒毛膜双胎建议从孕16周开始,每3~4周进行1次监测,当双胎儿大小或羊水量明显不一致时,有必要进行更密切的随访。
五、单绒毛膜双胎的产前监测
由于单绒毛膜双胎共享同一个胎盘,可能出现与胎盘血管吻合有关的并发症,包括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双胎输血综合征、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和胎儿宫内死亡等。单绒毛膜双胎发生先天性心脏异常的风险较双绒毛膜双胎的风险更高,因此单绒毛膜双胎尤其单羊膜囊双胎妊娠应考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畸形增加了另一健康胎儿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死亡的风险。ACOG《多胎妊娠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建议单绒毛膜双胎倾向于更密切的监测,从孕16周开始,每2周进行1次监测,合并有并发症者甚至应更为频繁。
(一)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
sIUGR在单绒毛膜双胎妊娠中的发生率高达25%。目前关于sIUGR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我国《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20版)》将双胎之一EFW<第10百分位数、EFW不一致>25%,或腹围不一致>10%定义为sIUGR。根据生长受限胎儿的脐动脉多普勒频谱形态,sIUGR被分为三种类型:Ⅰ型显示脐动脉出现持续性正向舒张末期血流,Ⅱ型显示持续性缺失或反向舒张末期血流,Ⅲ型显示间歇性缺失或反向舒张末期血流。严重羊水过少或“贴附”现象,是伴有异常脐动脉多普勒的生长受限胎儿发生死亡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出现sIUGR应寻找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原因,如病毒感染或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病因还是与胎盘和血管分配不均有关。
(二)双胎输血综合征
几乎所有单绒毛膜双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胎盘血管分配不均,但只有10%~20%发生临床意义上的TTTS。如果严重TTTS在中孕期未作处理,其预后非常差,死亡率超过70%。具有临床意义的病例通常在孕20周内出现受血儿羊水过多、**较大,而供血儿羊水过少、**较小。在疾病早期,双胎可能只表现为轻微的大小不一致。由于无羊水,供血儿被折叠、塌陷的羊膜隔包裹,如同“贴附儿”,这是诊断TTTS的一个病理性标志。多普勒研究显示,供血儿可表现为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反向,心脏功能减退(表现为三尖瓣反流或静脉导管A波反向),在疾病晚期,受血儿可表现为心腔扩大。TTTS的诊断标准:供血胎儿DVP<2 cm(羊水过少),受血胎儿孕20周前DVP≥8cm和孕20周后DVP≥10 cm为羊水过多(欧洲)。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根据Quintero分期系统评估TTTS的严重程度。
(三)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win Anemia-Polycythemia Sequences,TAPS)
TAPS是TTTS的一种非典型表现,其特征为双胎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差异,但并不表现为羊水过多-过少序列征。TAPS可继发于TTTS激光治疗术后。胎儿贫血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峰值收缩期流速(Middle Cerebral Artery Peak Systolic Velocity,MCA-PSV)增高,因此,孕20周后应监测双胎MCA-PSV以评估是否存在TAPS。多血质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0.8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The Median,MoM),贫血儿MCA-PSV≥1.5MoM,或两个胎儿MCA-PSV差值≥1.0MoM,提示TAPS的存在。双胎MCA-PSV的差异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四)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win Reversed Arterial Perfusion sequence,TRAPs)
TRAPs发病率罕见,其中一个胎儿无心脏或为无功能性心脏(无心畸胎),由另一供血胎儿(泵血胎)通过动脉-动脉吻合支向其供血。由于心脏超负荷,泵血胎的死亡率较高。部分泵血胎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故这类胎儿应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或监测心功能。治疗TRAPs的根本是凝固交通吻合支或无心胎的脐带且最好在孕16周前进行。
六、胎儿宫内死亡(Intrauterine Fetal Death,IUFD)
在中孕期和晚孕期,约5%的双胎妊娠发生IUFD。单绒毛膜双胎发生IUFD的概率是双绒毛膜双胎的3~4倍。如果IUFD发生在妊娠早期,存活胎儿的预后通常非常好,但与单胎妊娠相比,存活胎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包括妊娠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和围产儿死亡等,大部分存活胎儿可能发生早产。由于血管吻合支的存在,单绒毛膜双胎之一发生IUFD可导致存活胎儿发生急性缺血事件,其发生神经损伤的概率增加。部分单绒毛膜双胎之一的死亡可能导致另一胎儿也发生死亡。
七、双胎生长不一致
当双胎出生体重差异显著时,新生儿死亡率和发病率会增加。计算双胎EFW不一致的程度来确定双胎大小的差异是最为广泛接受的方法,EFW不一致≥20%是最常用的阈值。计算公式:(较大胎儿体重-较小胎儿体重)/较大胎儿体重×100%。其中双胎体重差异≥15%时定义为轻度,≥20%为中度,≥25%为重度。我国《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20版)》建议一旦确诊双胎生长不一致,应立即寻找病因,包括详细的超声和病毒感染检查,必要时行羊膜腔穿刺术排除染色体异常。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发生双胎生长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胎盘和血管分配不平衡。对于双胎生长不一致,建议采用经腹部超声、多普勒超声和生物物理评分随访监测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目前,建议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测(包括可疑生长受限)与单胎相同,合并胎儿生长不一致或其中一胎死亡的管理应当个性化处理,应当考虑其他胎儿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