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卖起了假春药(1 / 1)

张啸林全传 王辉 2194 字 25天前

同时得了赌场和妓院两份收入,张啸林并没有满足。他不是一般人,不仅仅满足于维持温饱,他有着自己的抱负,怀揣着出人头地的理想来到了上海滩这个冒险家的乐园,他要当上海滩的大亨,呼风唤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坚持着、忍受着。

照例,又是一个忙碌煎熬的一天,张啸林正准备去兰香阁开始一天的当值,但是今天的兰香阁门前突然围了许多人,张啸林觉得奇怪,跑过去想赶走这帮看客。他拨开众人一看,原来是个摆地摊的,地上陈列着各种各样药草。

张啸林刚要发作,准备轰走这个卖药的,一听买主卖主的搭话便停住了。

眼前是一男一女,买主是个中年妇女,一身市井打扮,她在询问价钱。

“多少钱一两?”女的问。

“就看你识货不识货啦,绝对的好东西,五块大洋一两。”男的得意洋洋地把价开得很高。

“这是卖的什么东西,这么贵,莫非有什么由头?”张啸林眉头一皱,开始思索起这桩买卖。

“瞎要哇,蒙人蒙到我们上海人头上,真是!”女买家开始嚷嚷。

男卖主立即夸口:“嘿嘿,看来你还是不识货啊,我这可是名贵中药——海马,是我家乡岱山岛上的特产,专为男人壮阳的。你们去药铺问问,海马多少钱一两,这可比金子值钱啊!”

“五只角子!”女的马上还价。

“这位大嫂,你要不买,就不用拿我开玩笑了,五只角子?我白送您得了!三块大洋,要就要,不要拉倒,这玩意不愁销。”

“八角。”

“这位大嫂,看你也是实心想买,好,送您个人情,一块大洋一两。这个不能再让了,再让就一分不赚了,骗你我是龟孙子。”

“这位大哥爽快,我买五两。”说完,妇女毫不犹豫地掏出白花花的银元丢在摊位上。

中年妇女接过包好的五两海马,边走边对旁人说,她男人以前不行,上次吃了这个补药,现在果然好了。她这么一宣传,几个从妓院出来看热闹的嫖客也争着掏钱购买。

看到这一幕,张啸林刚才皱着的眉头展开了,他笑了,得意地笑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条赚钱的门路——卖假**。

想着自己就是混迹于青楼之间,而且这附近都是妓院,卖药怎么能没有销路呢?这下一定赚翻了,想着想着,张啸林仿佛看到了已经有大把大把、白花花的银元滚进了自己腰包,自己也离那个心中的梦想越来越近。

但是,这个**得怎么卖呢?张啸林不懂,于是他没把那个卖**的赶走,而是每天偷偷地站在人堆里,悄悄地观察各种**的模样,记着它们的名字和药性用法,还有那个卖药的是如何吆喝贩卖,拉客让价。张啸林像是个偷偷学艺的徒弟,只是这偷学的不是什么盖世神功,而是如何做生意,卖**。所谓的**就是帮助催情和增强性能力,而**的配方也就是些虎鞭、牛鞭、鹿茸、**羊藿等配料。张啸林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学问。

数天后……

上海,四马路,嫖客聚集区,悬铃木下,卖药的地摊……

张啸林操着那口浙东话,大声叫卖着:“来,走一走,看一看了呀,上等的壮阳药,货真价实咧,便宜实惠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啦,老少爷们,小姐太太,赶紧买喽,先用后付钱?”

张啸林天生的大嗓门果然派上了用场,很快药摊边就围拢了一大拨人。

看到自己的药摊这么旺的人气,张啸林心里满是欢喜,于是更加卖力地叫卖着。同时,他天花乱坠地把每种药的药性说给围观的人,头头是道,越来越多的人驻足围观。

“这几天的偷师果然不是白学的,老子还是很聪明的嘛,哈哈……”心里想着,张啸林脸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得意。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围观的人很多,买的人却很少。上海滩骗子横行,人们也早已练出了几分谨慎,谁能保证你的药不是假的?所以一天下来,虽然张啸林卖力地叫卖,掏钱买的却寥寥无几。

“白忙一天,累死老子了,这帮穷鬼,只知道看热闹,一根毛都不拔。”张啸林愤愤不平。不过懊恼归懊恼,张啸林思索着怎么办,“哎,看来不能我一个人来弄,我得找个帮手。”他想,如果有个有经验的女人配合,把效果夸大,一定能把药卖出去。但是,不能从兰香阁里找人,这附近互相都熟悉。于是,第二天,张啸林走进另一家妓院,老鸨看到张啸林,媚俗地叫道:“哎哟,大爷,快请进,我们这有上海滩最漂亮的,保证给大爷您伺候得舒舒服服的!”说着,就要用手去揽张啸林的肩膀。张啸林用手一挡,拿出一块大洋,说:“我要带一个女人。”

老鸨看张啸林出手大方,给他挑了一个漂亮的,张啸林不要,他要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中年女人,然后带这女人出门了。

走到了背街的无人处,张啸林塞给这个女人一些钱,嘱咐她一会儿要如何如何说,然后就让那个女人自己走了。

不一会儿,张啸林的药摊又搭开了架,那粗大的浙东腔又开叫了:“上等的壮阳药,货真价实咧,谁用谁知道……”

照例围过来很多人看热闹,依然是看的多,买的少,不过,这次张啸林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丝的懊恼,反倒胸有成竹吆喝得更加有劲。

很快,被张啸林收买的那个妓女,打扮成了良家妇女的样子,挤到了张啸林的药摊前。“哎呀,大哥,今天可算又碰到你了。自打上次买完你的药,就再也没见到你,今天终于又见到了,太好了……”

这个妇女把自己如何从张啸林这买药回去,这药让自己的“男人”如何如何强壮,描述得神乎其神,加上自己是妓女出身,这个妇女将张啸林的药夸得是有如神药一般,令人深信不疑。

张啸林搞的这出双簧果然有效,很快就有人掏钱买药了。这一天,张啸林共赚了27块大洋,相当于自己小半月的收入,张啸林那个得意啊。他赏给了那个“托”几个角子,又赏了妓院老鸨几块大洋作为场地费,揣着几十块大洋,哼着小曲得意洋洋地回去了。

张啸林手里的药都是吃不死人,但也治不好病的假药。他本打算在一个地方卖个三五天就换地方继续骗,免得被人抓包。谁料第五天傍晚,他药摊才摆上,就有几个眼熟的中年妇女走过来。张啸林心道:“坏了,莫非这些是吃了药没见效找他算账的。但是他交代过这药一个月一疗程,至少一个疗程才见效,这些人来得未免也太早了点。他正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应付,谁料这几个女人还没走近,就眉开眼笑地冲着张啸林喊道:“先生的药真神啊,我家男人才吃了三天药,就中用了不少。”另一个妇女马上跟腔:“是啊,今天特意过来谢谢先生,顺便再多买一副备着。”

张啸林听得一头雾水,这边摊子周围的人闻讯,立刻冲上来抢药。他慌忙抓药收钱,全当老天爷帮忙。原来,这男人不举之症,许多都是心理原因,没有实质性的病症。主要是男人没经验或者太紧张而硬不起来,一次不成,下次更紧张,恶性循环。如果因此被女人骂成废物,心理负担加重,这病症就很难治好了。这边第一批买药的人,吃了张啸林的假药,出于心理暗示的原因,真的中用了不少。再被这些病情稍好的人一宣传,其他人也就深信不疑地买药吃药,心理暗示药效,结果真有不少人病情得以缓解。

自从找到了卖**这个赚钱的路子,张啸林的收入是日渐丰厚。因为自己从小就在市井中摸爬滚打,与地痞流氓为伍,所以张啸林为人很是“乖巧”。卖药时遇到地痞流氓的刁难,他拿出“孝敬”钱打发了事,什么时候该出钱,什么时候该诈钱,张啸林是混得如鱼得水。

虽然财源不断,但是除了一小部分留下花费,大部分的钱张啸林都存进了钱庄,作为自己发迹的资本,张啸林绝不甘心只是卖假药。

又一天,张啸林准备去卖药,这次他没有去常去的四马路,而是鬼使神差地去了一马路。这里人多店多,商旅穿梭,人流如织,张啸林的药摊刚开张,很快便吸引了不少顾客。

张啸林用着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吹嘘自己的神药时,忽然,人群哄地一下散开了,看客纷纷退去。张啸林吃了一惊,疑惑地四处观望,只见一帮地痞簇拥着一个穿上等丝绸大褂瘦长脸的人,保镖成群,吆三喝四,此人来头着实不小。

张啸林眼睛一转,赶紧起身,点头哈腰,冲着那个穿丝绸大褂的迎了上去。

“狗胆真大啊,不看看你长了几个鼻子,几张脸,竟敢跑到这来摆地摊,活腻味了!”丝绸大褂并没有说话,而是他旁边的一个手下,指着张啸林的鼻子骂开了。

“这位大哥!”张啸林赶紧作了个揖,低眉对那个丝绸大褂说:“真对不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大哥,没想到这是您的地盘。我这就走,这就走。”

“今天还没开张,这是身上带的,全孝敬大哥,就算小的赔偿费。请大哥您大人海量,恕小的有眼无珠。”张啸林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所有的钱,双手递上。

丝绸大褂看张啸林口齿伶俐,为人圆滑,顿生喜爱之情,脸上露出些许微笑。他走到张啸林的摊上,微微一抬嘴唇,指着那些药丸说:“小兄弟,这些是什么?”

“这,这个,是,是补药。”张啸林结结巴巴地回答。

“补什么?”

这丝绸大褂存心想刁难自己,张啸林便把心一横豁出去了,“是**,给男人补身子的。”

“那你现在试给我看!”说着,丝绸大褂禁不住笑起来,周围人也一阵哄笑。

张啸林发现这人对自己并不凶,面容表情还有几分和善,好像是故意跟自己开玩笑,而不是刁难自己,心也就放宽了,眼珠一转,把脸一哭丧委屈地说道:“大哥,这可试不得,我裤子单薄,怕,怕是要出洋相的……”

张啸林这一说,所有在场人都捧腹大笑,丝绸长褂更是笑得不住用袖子擦眼泪。看着周围人都被自己给逗乐了,张啸林暗暗长出了一口气,也傻傻地笑起来。

众人笑过之后,那个丝绸长褂问道:“叫什么?”

“小的姓张,名啸林,叫张啸林。”

“浙江人吧?”

“是,大哥真厉害,见识广博!”

“知道我是谁吗?”

“小的有眼无珠。”

“这可是上海滩大名鼎鼎的黄老板,黄楚九先生。”旁边有人提醒张啸林。

张啸林一听,身子禁不住一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黄大爷行礼了。”自打来了上海滩,黄楚九的名字如雷贯耳。这黄楚九是何许人也?十六岁只身前往上海,除了一本祖传医书什么也没有。他到上海之后,从城隍庙摆地摊卖祖传药开始做起,三年之后就利用中法友谊这个噱头在法租界开起了中法大药房,生意也越做越大。后来,他又从朋友那买到可以使人强健筋骨、安神补脑的药剂配方,亲自取名为“艾罗补脑汁”。在当时广告行业还不够发达的时期,他已经开始利用报纸广告大力宣传自己的药剂。利用这个补脑汁,黄楚九发了大财,同时也开了龙虎公司。

当时正值革命前夕,全国发起抵制洋货的呼声,他立刻抓住机会,生产仁丹,与日本生产的仁丹相抗衡。日本人以侵权罪状告黄楚九,在双方打官司的时候,正是遇见张啸林的时候。张啸林还知道,黄楚九也是浙江人,与自己同乡。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这黄楚九会站在他面前,还跟他开玩笑。想到这,张啸林觉得后怕,如果刚才不是自己机智应对,结局是什么可真是不堪设想。

黄楚九满意地点点头:“你这药还缺些配料,只有我的药房有。明白吗?”

“明白,明白!”张啸林一听这话,心中大喜,这是黄楚九赏识他,有帮他之意。张啸林真是因祸得福,抓住了这个偶然的机遇,使他在上海滩又找到了一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