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好钢用在刀刃上(1 / 1)

巧固然好用,但要让巧劲发挥更大的司,真正对自己的人生布局大有裨益,还要有真本事。人的本领要在关键时刻使出来才能发挥最大的致胜作用,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纪晓岚之所以能长期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就因为他有能力在乾隆皇帝面临尴尬的情况下,及时为皇帝解除困境。

乾隆皇帝南巡,喜欢舞文弄墨,题碑题匾。据说有一次驻跸金山寺,他遥望长江,见白鸥点点,江水滔滔,忍不住技痒,便提出要给该寺题一匾额。可当人们给他铺好纸,研好墨,他也提起笔时,却久思不就,被困在那里。环顾左右,随侍大臣一个个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他。他想,如果就此搁笔岂不是太难堪了吗?可随便写来,当匾额挂出来,又岂不让天下子民小看他这个才子皇帝吗?再说啦,皇帝金口一开,岂有不算话的道理?总之是左右为难。

为掩饰窘状,他突然灵机一动,走至书案前,展纸作写字状,然后把纸掷给贴近站着的纪晓岚说:“纪爱卿,你看何如?”

纪晓岚把纸打开,一看哪有什么题字,分明是一张白纸。但他立即会意,这是皇上要他代为捉刀。因此他略一沉吟,便故作惊讶地大声说道:“万岁,好一个‘江天一览’!”那神态似乎纸上确凿地写有这几个大字。

众大臣一听“江天一览”四字,立即振奋,齐声恭维:“皇上圣才,此四字贴情贴景,气势不凡,太好了!”

乾隆皇帝自己心里明白,因此只微笑不语。他惊叹这位才子才思敏捷十分了得,也感谢纪晓岚能及时帮他解困,于是忙在纸上正式写下这几个字。

乾隆五十五年,纪晓岚升任礼部尚书后,一个相似的事件发生了。

这年夏天大旱,田野龟裂,草木凋枯,百姓人心惶惶。乾隆皇帝也很着急,便选择黄道吉日,亲率文武百官,到大祀殿前的天坛,祭天求雨。

按照惯例,求雨祷文本由专管国家祭祀礼仪的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和礼部准备的,祭祀大典时由皇帝亲手交给礼部主官宣读的。但隆隆皇帝爱舞文弄墨,隆重的场面,太常寺轻易不敢出示准备的文稿,只等候旨意。

本次祈祷文,乾隆皇帝为显示自己有诚意,以及自己也是一个饱学之士,决定自己亲自撰写祈祷文。可真正拿起笔动手写的时候,又总找不到合适的词句,因此费了好大一番功夫也没有把祈祷文写成。眼看选定的日子就要到了,他很是焦急:如果随便写几句,或是照往年的祭祀文抄一通吧,又怕让群臣笑话,想来想去,他又想到了纪晓岚。

这天,庄严隆重求雨祭典如期举行,赞礼官按照祭祀礼仪,依次执行既定的仪程。乾隆皇帝行三献礼后,便由礼部尚书宣读求雨祷文。他装作郑重其事地从自己的袖筒里取出一卷纸,交给礼部尚书纪晓岚。

纪晓岚打开纸卷,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宣读,突然发现纸上只字全无,只是一片空白,因此大为惊恐。这一惊非同小可,因为阶前大臣们跪了一地,乾隆皇帝正手持香火庄严地站在那里,目不旁视。全场鸦雀无声,只等他开口。他心里明白,这又是乾隆这个好逞能的皇上遇到了麻烦,要他在紧要关头打一下圆场。于是他略一镇定,忙集书经中的句子,高声念道:

帝曰:咨汝龙,岁大旱,用汝行甘霖,汝其往,钦哉!

祷文气势磅礴,十分得体,因此博得大臣们的一片喝彩声。而只有乾隆皇帝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也不得不再次佩服纪晓岚的随机应变能力。

有一次,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君臣以百姓打扮,在街头一家酒店闲饮。酒家悬一方形红灯,四面各写一酒字,乾隆皇帝心有所动,便得意地说道:“朕出一上联,卿若能对出,允饮余酒。”

乾隆皇帝的上联是:“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乾隆皇帝说出上联后,自思下联,苦苦思索,却久思不就。原来随口说出的上联,却是一副绝对。此联嵌有数字,又连迭四字,要对得工整很不容易。

乾隆皇帝说完,纪晓岚也愣住了,觉得这副上联不容易对。沉默片刻,恰好一个更夫打更,鸣锣而过。纪晓岚心头一动,忽有所悟,遂说道:“圣上,下联有了。”

“什么对句,说吧。”乾隆皇帝很惊讶。

“对句是:二更鼓,两面锣,镗镗镗镗。”

“很好,很好!”乾隆皇帝高兴得哈哈大笑。于是君臣二人痛饮一番。

又有一次,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微服外出。那是在南巡途中驻跸的州府发生的事情。当地街道整洁,古风犹存。两人坐在酒楼上,闲看街景。这时,有一抬迎亲的彩轿经过,乾隆皇帝回顾纪晓岚,说道:“卿若饮朕酒,得续朕诗,朕赋前三句,末句由你完成,佳则饮酒,否则应罚作东道主。”

纪晓岚道:“谨遵圣命。”

乾隆皇帝赋的是三句即景诗:

下边锣鼓响丁冬,

谅必新人在轿中。

今日洞房花烛夜,

乾隆皇帝刚刚说完,纪晓岚立即续道:

玉簪挑破海棠红。

这一句续得切事切情,语意双关,洞房情状,尽在其中。乾隆皇帝大喜。纪晓岚以他的才智和幽默,又一次赚得酒喝。

有一次会试,乾隆皇帝为新辟的科场题匾,思之再三,找不出恰当的词句,便把纪晓岚召进宫来,命他代撰。这次乾隆皇帝很直接地对他说道:“朕宣你进宫,非为别事,代朕撰一副科场匾文,命意有三重:一是朕垂爱贤才,二是考官为国选能,三是举子读书上进。卿以为如何?”

纪晓岚听乾隆皇帝说了一大堆,心想哪有这样的诗句,面面俱到。心里这么想,嘴巴又不好反驳,只好说:“臣遵旨。”

乾隆皇帝道:“那你就说说吧。”

纪晓岚思索了一会,实在想不出兼有三项命意的句子。便把仅含单项寓意的句子先说一番,想试试乾隆皇帝的反映。所以纪晓岚说道:

“雁塔题名。”

乾隆皇帝道:“此仅指取中进士而言,不可,不可!”

“咀英嚼华。”

“那也不行,”乾隆皇帝说,“此是韩愈《进学解》中之语,专指作好文章。”

“那‘仰沾雨露’呢?”纪晓岚故意从沐皇恩的角度说。

岂料乾隆皇帝坚持要三项命意齐全,对纪晓岚掷出的这一句也连连摇头。

纪晓岚明白不能侥幸通过,只好跪地奏道:“容臣回家思索。”

乾隆皇帝道:“好吧,限你一日,否则,受罚。”

这一下把纪晓岚急出一身汗。回家后,坐立不安,饮食无味。他左思右想也思索不出兼有这三项内容的句子。他的夫人马月芳见他如此,知道他心中有事,便问为何这样。他只好老老实实地把这件事告诉她。

马月芳是个才女,听纪晓岚这么一说,意识到必从语词与别的词语的联系上思考。突然有一句常见的话跳上她的心头,她笑道:“有现成之语,你为何不用?”

纪晓岚茫然不解,眼睁睁地望着夫人。

“‘天子重英豪’呵!”马月芳说,“岂不恰切无比!”

“呵——”纪晓岚顿时明白过来,高兴得拉着马月芳转了两圈。

原来这是人所熟知的一首诗中的首句。全诗是: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提起此诗的首句,人们自然就联想到下面三句,这样乾隆皇帝所说的三重命意便完全嵌在其中了。

第二天上朝,纪晓岚信心百倍地将“天子重英豪”一句,献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看,果然欣喜,连说:“题得好,题得好。”纪晓岚这样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替乾隆皇帝解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