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与退虽然只是作为手段,而且哪怕是当进或当退,也要自然为之,不能显得仓促和突然,这才显出布顺局者拿捏进退分寸的火侯。
停征安南,从当时的情况看,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符合中越两国的根本利益的,然而对于威严无比、主宰四海的天朝大皇帝乾隆来说,也无疑会有损国威、有损龙颜、难以启齿。试想,堂堂的天朝大军,竟然败在一位“安南土目”手下,提督、总兵大将纷纷阵亡,总督狼狈逃窜,不能不说是一大耻辱,乾隆似乎也成了忍气吞声的“懦弱之君”,怎能将此耻辱永载史册?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既保全大清皇帝的面子,又堂而皇之地结束这场故事呢?于是,乾隆采用了“顺势而推,智取对手”这一才智。
乾隆不愧是一位高明的皇帝,一封敕谕帮他摆脱了这一尴尬境地,而且达到了对敌手“攻心”的效果。请看乾隆大帝是如何写下这封绝妙的敕谕,如何抓住阮光平有乞降动机这一有利时机的吧!
时间是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初三。乾隆大帝在敕谕中写道:
“敕谕安南阮光平知悉。据协办大学士、两广总督、公福康安等奏,尔遣亲侄阮光显,敬赍表贡,抵关乞降等语,将原表呈览。朕阅尔表内称:尔先有广南之地,非与黎氏有上下之分。上年曾遣人叩关,备陈与黎氏挑衅缘由,边臣驳书,不即到达,嗣官兵出关征剿,直抵黎城,尔于今年正月前至黎城,欲向黎维祁询问呈请大兵之故,不料官兵一见尔众,奋勇杀戮,尔手下人等猝难束手就缚,又值江桥拆断,官兵致有损伤,不胜惶惧,已屡次遣人叩关谢罪,并送回未出官兵,其戕害提督之人,业已目睹正法。本应躬诣阙廷,陈情谢罪,因国内初罹兵革,人情惶惑,尚未安集,谨遣亲侄阮光显随表入觐。并据阮光显禀称,尔俟国事稍定,尚乞亲身到京瞻觐,等语。”
在敕谕的前一部分,乾隆大帝首先肯定阮氏的诚意,表示接受,显示出:“你的一些情由,我是可以理解的。”接着笔锋一转,说明了清朝发兵之由:“黎氏臣事天朝,被尔所灭,故发兵,字小存亡,并以天厌黎氏,令孙士毅撤兵。尔以安南头目,敢于抗拒官兵,戕害提督大员,获罪甚重,是以将福康安调任两广总督,原令调集各路大兵,整军问罪,但念尔屡次遣人叩阙请罪,是尔尚知畏惧天朝,朕怜悯当诚心悔罪,已往之事,则不复深究矣。”
第二部分的大意是:黎氏是我的属臣,却被你消灭了,所以我当然要发兵;但考虑到黎氏的存亡是天意所致,所以又让孙士毅撤兵。而你作为一个安南的头目胆子可真不小,竟敢抗拒官兵,杀我将官,罪过太大了,因此我才派善战的人担任两广总督,目的是要惩罚你。你如此知罪,咱们君子不计小人过,既往不咎了!
痛责一番,晓以利害之后,乾隆大帝又调转笔锋,像大人训孩子一般教训了阮氏一顿:但是你呢:“非亲身诣阙,请罪乞恩,仅遣尔侄阮光显随表入觐,遽想仰邀封号,天朝从来无此体制。尔既未列藩服,所有贡物亦未便收纳,著仍发交领回。如尔必欲输诚纳款,则乾隆五十五年八月,恰届朕八旬万寿,维时距今又越年余,尔国内亦当安集,尔即可禀知督臣,亲自赶京吁恳,以遂瞻云就日之私。再于安南地方代为许世亨等建立祠宇,春秋虔祭,庶可稍赎前愆。届时朕鉴尔畏感悃忱,自必格外加恩,或即封以王爵,世世子孙,可以长守安南。彼时再呈进贡物,亦即可赏收,仍当加之厚赐,以示优眷。……兹特赐尔珍珠手串一挂,尔当祗承恩命,计程于明年六七月内至京,亲诣阙廷恳请,以冀永承渥眷,勉之;钦此。特谕。”
这道谕的绝妙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乾隆在谕中所引录阮光平的表文,分析透彻,逻辑严密,言简意赅,用词考究,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能感受到溢于字里行间的恳切之情。在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阮光平仿佛就是一位孝忠于天朝、清白无辜、蒙受冤屈的恭顺之藩,乾隆大帝在其中也有接受承认的暗示。其实表中所述,真真假假,尽在其中,乾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一着棋十分有效,他并不相信所谓阮氏已将杀害提督许世亨等将领的人正法一事,知道这只是说说而已,他当然也并不想派人远去三千里外的富春调查此事是否属实。至于阮光平说自己是广南之王,与黎氏无君臣贵贱之分,其正月兴兵是针对黎维祁而无意进攻清军,这更与黎城之战的事实不符,乾隆是何等人,自然明白这不过是诡辩之词罢了。但乾隆之所以复述阮氏表文,就是为了制造一种信任的声势,让对方感到皇帝对他的表文很相信、很重视、很赞赏,这对打破双方关系的僵持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乾隆对待敌手并非无原则地迁就,他在赞美过对方之后,紧接着变恩威并用,数落起阮光平的不是来。乾隆不动声色地讲起黎氏臣事天朝由来已久,言外之意,即指责阮光平从未修贡。接下来又暗示阮光平显然是黎维祁的臣下,否定阮光平所说的与黎维祁无“上下之分”的辩解。接着乾隆说清军出关攻取黎城的原因,是因为阮氏“扌勾乱称兵”,安南国王吁请救援,这就指责了阮光平的“兴兵”,驳斥了表文所说阮军攻黎一战不是针对清军的谎言。乾隆又指责阮军杀害清军将,“戕害提督大员”,“获罪甚重”。乾隆所数落的阮光平的这些过错全是事实,有理有据,步步紧逼。事实摆在眼前,阮光平自然难以抵赖,乾隆看似娓娓道来、不动声色的言辞使阮光平深深体会到这位大皇帝的“龙威”,感受到这位大皇帝的不好对付,这对督促阮光平投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三,乾隆对待敌手始终保持高姿态。在数落过阮光平的不是,显示皇帝的威严之后,又表现出一国之君“博大的胸襟”来。他说因为阮光平的过错,故调福康安任两广总督,集聚兵马,准备重整大军前去问罪,但念在阮光平“诚心悔罪”的份上,所以停兵不动,不再追究往事。乾隆的这一说法带有很大的外交辞令技巧,其实,乾隆决定停战,不伐安南,是因为迫于无奈,强忍羞辱之痛作出的抉择。但经现在真假难辩地这样一说,反而让对手诚惶诚恐,感恩戴德,同时也挽回了自己的面子。
其四,牵着敌手的鼻子走。乾隆在以上辞令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牵着敌手的鼻子走,施舍阮光平入朝。乾隆软硬兼施,声称因阮光平求降进表,“出于至诚”,可以不计其过,但阮光平仅仅遣派亲侄奉表,便想邀求封号,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天朝从无此体制。若想请封,阮光平就必须亲自赴京,巷祝万寿,吁恳特恩,并建阵亡将士祠宇,这样才可谈到封他为安南国王,子孙世袭的事,否则,既不赐,也不收受贡物。乾隆的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阮光平听了自然会乖乖跟着指挥棒走,而且心服口服。
乾隆的这道敕谕,全文语气十分温和,全然没有刚进行过战争的火药味。自始至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一个目的,也就是一切为了达到让阮光平自愿亲贡受封、了结事局为目的。
乾隆在文中不仅明确宣布概不追究以往过错,而且还许诺将给予赐封。为了达到既定效果,乾隆还在辞令上对敌手使用了“模糊语”的战术,遇到敏感问题都故意回避,模棱两可,上下其手,轻言其非。例如当他讲到清军出关援助黎氏这一重大军事行动时,轻描淡写,含糊其词,自然不会针锋相对地指出出关的目的正是为了讨阮氏之作乱,只说援黎,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支吾过去,其实双方皆心知肚明,挑破了这层纸反而不好。
再如,乾隆在叙述黎城之战时,竟然完全引用了阮光平在表文中的话,称这是阮光平向黎维祁“询问吁请大兵之故”,而官兵不容分说,先动手杀戮,阮军才“畏死抵拒”,以致误伤官兵。乾隆故意自食其言,自然有他自己的目的。这样一说,等于自我否定和取消了过去所多次指责的阮光平谋篡作乱和杀戮官兵的两大罪状,从而打消了阮光平的后顾之忧和因畏惧产生的疑心,增加了感激之情,以便促其从速赴京请贡。
乾隆的想法不错,“如此明切谕知,自不致再生疑虑”,“玩惠自必坚心欣戴,踊跃来朝”。果然,阮光平的亲侄接到这封敕书后,叩头不止,“称小邦番目亲属,今日捧诵纶音,敬感圣德天威,俯鉴我叔光平殷恳畏悚微枕,宥其前罪,复许投诚,格外宠以玺书,颁以珍物,万分荣耀”,即奉大皇帝恩旨准令进京,不敢再行出关。当阮光平拜阅敕书后,也喜出望外,“谆嘱速修谢表,并恳请于明年入京瞻觐”,其诚恳之情和入觐的迫切愿望溢于言表,并流露出对乾隆大皇帝的无比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