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我的孩子正在读初中,自控能力极差。不但日常生活没规律,随心所欲,而且上课时不专心、好动、贪玩,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有时候闲得无聊,还会在同学中找茬、打架闹事。
我说说他,他一脸满不在乎地说:“像我们这种三流学校,你还想我考高中呀?能上个技校好好读完就不错了!”气得我没话说。
也确实如此。看看他的周围,真没几个正气的孩子,不是性格怪异,就是吊儿郎当,有好几个人考试分数长期都是个位数。
请问专家,我的儿子还有救吗?
【点评】
本案例中这位孩子的自制力确实太差,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之所以会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与许多因素有关。既然一下子要把他的学习成绩搞上去并不容易,所以当务之急是先从道德品格上去要求他至少不要扎坏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强者刺激法,选择一些成功者作为他的学习榜样,引导他走正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所以,这时候的父母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做到上述这一点,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开开心心过日子,就算是“有救”的。
当然,父母如果能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让他明辨是非,懂得自己应该向什么样的人学习、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就好了。遗憾的是有些父母总认为“树大自然直”,只要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头脑”的。不用说,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在小树成长过程中能够及时扶它一把,当然会更有助于小树挺起腰杆来的。
强者刺激法的实质,就是针对孩子眼里少数几个最成功、最伟大、最神奇的人物,总之是孩子最崇拜的人(甚至也可以是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从中挖掘出孩子最佩服他们的地方,让孩子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然后再让他看看周围的同伴都有什么特点,让孩子看到两者的差距,明确自己以后要怎么做,一步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指导孩子的一言一行,从古至今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除非你的孩子有多动症、需要进行特殊训练,否则对于一般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在采用强者刺激法训练孩子的自制力时,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通过榜样的力量来牵引孩子怎么做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种榜样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但不一定是父母心目中认可的榜样。不用说,只有孩子“认可”、“敬佩”的人物或形象,才可能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产生影响,给他起到示范作用。
如果孩子心目中的榜样父母也认可,那最好;如果父母不认可,这时候就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身感受,既不能随意贬低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又不能无原则地顺从孩子,认为孩子认可的就一定对。
父母在表达这种感受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如果情绪过于强烈则可能会压抑孩子的情绪,反而不利于培养他的自制力。并且,孩子在看到父母是怎样与他分享感受的过程中,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沮丧、兴奋、悲伤、愉悦,懂得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
二是从各个角度给孩子树立典型
这里所说的多角度,一方面是指只要这种榜样身上有值得孩子学习的地方,有助于训练孩子的自制力,就有资格当选为学习典型;另一方面,在给孩子以强者刺激时,同样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加以强化。
关于后者,实际上就涉及到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了。究其原因在于,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如果训练角度过于单一,效果必然不好;相反,如果能随时随地注意从不同角度给孩子树立典型、不断鼓励他,就会起到“立体”影响的效果。
例如,当孩子的持久力不够、坐不住时,你可以说某某某(值得他学习的某个同伴)坐得很端正、“就像解放军”,孩子立刻就明白应该怎么努力了;当他作业还没有做好就想出去玩时,你可以说某某某(值得他学习的另一个人物)是怎么怎么处理的,他就知道应该先把作业做好才能出去玩、不能三心二意了。
三是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励典型人物
在给孩子寻找榜样时,注意从他身边的人物中挖掘,这样更容易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激励作用更明显。而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激励这个典型人物,来引领孩子奋勇向前,锻炼他的持久性。
从这个角度看,善于运用这一招的父母和老师就像是富有磁性的魔术师,对孩子充满魅力。所以父母在运用这种语言激励手段时,最好要带一点夸张,顺便配合体态语言如身体前倾、手势等,效果会更好。
在学校里,班干部和小组长、科代表等是这方面最理想的人选。所以你能看到,在幼儿园和小学里,这些学生干部都是轮流担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孩子有机会给同学做榜样,同时也接受同学的监督,更好地发挥典型效应,来反复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
可以说,从小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要以为这个问题很容易搞清楚,相反,由于儿童的是非辨别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弱,他们是很容易受不良环境影响的。
例如,如果他们经常和那些喜欢打架闹事的孩子在一起,就可能会模仿他们的打架斗殴行为。在孩子眼里,并不认为这些是“坏孩子”,相反却认为这些人“很勇敢”、“讲义气”;如果孩子经常和那些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的孩子在一起,就同样会变得喜欢学习、喜欢做好事起来。
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父母的侧重点应当放在教孩子如何辩证地评价朋友上,而不是妄加定论。因为既然是孩子的“朋友”,你的随意贬低就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你对他们有偏见。如果是这样,今后就会大大削弱你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性,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