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我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喜欢玩电脑游戏,而我的态度一直是支持她玩的,只不过玩游戏的时间要控制,比如每次只能玩半小时,时间一到我就告诉她“时间到”。而这时候,她通常会马上就关掉电脑,表现出很强的自制力;但有时候也会和我商量,问我能不能再延长几分钟?但只是商量,不会胡搅蛮缠。
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也是会同意的。当接下来这延长的几分钟时间也到了后,我就会帮她关掉电脑,并且告诉她说,“不能不守信用哦?!如果你不遵守诺言,妈妈以后也会不遵守诺言的啊。”
每当这时候,我们两人都会会心一笑。
【点评】
本案例中这位妈妈和孩子都很有自制力,并且交谈甚欢、温馨从容,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图。
实际上,虽然自制力无论对谁来说都非常重要,甚至会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但归根到底这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父母不能急功近利,也不一定非得刻意为之。最理想的是,要以一种平和心态来对待它,春风化雨,细水长流,寓教于乐,这样反而会有助于自制力的养成。
在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家校配合。幼儿园作为教学机构,通常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不但在幼儿园里会要求孩子这样做,还会在各种家长会上,向父母强调培养孩子自制力的重要性。可是相比之下,父母只是生物学概念,并不意味着一定受过教育学专业训练、配做“父母”。许多父母爱孩子只是出于一种本能,并不合乎科学,这种自以为是的“爱”处处可见,却很害人,非常不利于自制力的培养。
仍然以本案例中这位母亲和孩子为例。2011年是农历兔年,放寒假前幼儿园里举办了一个“开放日”,孩子们玩的游戏是“大灰狼和小白兔”——孩子在听到老师发号令后,开始从起点跑向前面的圆圈内躲起来,跑在最后的会被大灰狼吃掉。这个孩子第一次跑,就跑在最后,被大灰狼吃掉了,第二次又跑在最后被吃掉了,所以在那里伤心地大哭。
这位妈妈虽然这时候也着急,却没有批评孩子,甚至也没有无原则地安慰孩子,而是去温和地问老师是什么原因?老师说:“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见,其他孩子当老师还只是说‘预备’还没有说‘开始’时就起跑了,只有她最遵守游戏规则,所以跑在了最后。”妈妈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她觉得还是自己孩子的自制力最强,虽败犹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很有必要在训练孩子自制力的过程中拥有一种平和心态。这种训练会碰到各种情况,有些孩子因为已经养成了坏习惯,你怎么训练他,也可能改不掉。父母如果简单地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觉强加于孩子,双方都会感到很痛苦。
这就使我想到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有对夫妻很恩爱,妻子知道丈夫喜欢吃鱼,所以每天都会烧鱼给丈夫吃。不但如此,她还总是把鱼头、鱼尾这些部位切下来单独烧,把鱼的中段肉质最多的部位给丈夫吃。
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有一次丈夫对妻子说,有句话我一直想对你说,现在不说以后恐怕机会不多了:我最喜欢吃的鱼为什么总是没头没脑的呢?我从小最喜欢吃鱼头、鱼尾;我也知道你喜欢吃鱼头、鱼尾,所以一直不好意思和你争,什么时候也让我尝尝鱼头鱼尾呀?
妻子一听,心想,糟了。因为在她心目中,一直以为鱼的中段是最好吃的,所以每次总是把最不好吃的鱼头、鱼尾留给自己,把最好吃的肉段留给丈夫,以为这就是对丈夫的爱。谁知道,丈夫最喜欢吃的竟然是鱼头、鱼尾,所以心里感到一阵阵内疚。
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这种情形比比皆是。最常见的是,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孩子,以至于孩子从小到大根本就不知道真实情况,还动不动要发脾气,不但父母累,而且最终会害了孩子。
有鉴于此,无论自制力培养还是家庭教育的其他方面,父母如果强攻不下就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例如,过去有个故事说,一位渔夫出海打鱼,从海里捞到一颗硕大无比的珍珠。渔夫大喜过望,只是看到珍珠上有个小黑点觉得美中不足。渔夫想,如果能把这个小黑点去掉,这颗珍珠就完美无缺啦。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在这颗珍珠上去黑点,刮掉一层又一层,到最后,黑点终于不见了,可是这颗珍珠再也不是原来的那颗名贵珍珠了!
父母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过程中,也要提防这样的错误。每个孩子都可能会自制力不够,但有些情况是可以弥补的,有些情况就很难改正过来;有些人容易做到,有些人就很难改邪归正。再说了,自制力不够也并不绝对是坏事,有时候“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的,所以不必一味追求完美。如果你强行逼迫孩子按照你的设想进行雕塑,那他就有可能不是你原来那个有思想、爱探索、活泼好动的孩子了!!
所以,父母非常有必要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表现,以及现在和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以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其中当然就包括自制力培养。
这样的家校配合,不但教育效果好,而且不会让孩子的人格受到过多扭曲。心理学认为,如果父母严厉、专断、限制孩子做这做那,这时候孩子虽然也可能会很“听话”(听话也是自制力的一种表现),可是要知道,孩子在这种情绪压抑下的自我控制只是一种盲目顺从,即通常所说的“口服心不服”。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改变,这种自制力就会消失,以至于物极必反,产生退缩型攻击性行为。
这就是说,在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时,父母应该给他充分自由,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遗憾的是,我国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对孩子高控制、孩子对老师高依赖现象,这种情形同样存在于家庭教育中。不用说,这种压制做法是不利于自制力培养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