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我的孩子刚上小学时,学校召开新生家长会,提出家长应该经常陪孩子做功课,并且要求家长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但我没有这么做。
我对女儿说,虽然学校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是我不会这样做,既不会陪写,也不会刻意检查你的作业。这不是我不负责任,而是要你自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就这样,直到现在,当其他家长抱怨每天陪孩子做作业累得要命时,我却非常庆幸当时做出了正确选择。现在孩子快要小学毕业了,学习方面都很自觉,学习成绩也很不错,根本就不要我们多操心。
【点评】
本案例中这位父母做得对。家庭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把父母从孩子的学习中解放出来,给彼此各自自由。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给孩子以正确的是非观念,让他学会怎样判断是非、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自制力,而不是事事依赖父母。
可以说,孩子身上所有的顽固习惯,实际上都是因为一开始缺乏明确的是非判断,以及没有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合理疏导,在孩子与父母、老师长期的摩擦冲突中形成的。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及时教给孩子怎样进行判断评价,孩子原本是可以克服许多坏习惯的。
这就要求父母善于给孩子以意见反馈,让孩子从小就从这种反馈中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不断改正错误和缺点,臻于完美。
恰当的判断评价,不但能改进和调节婴幼儿的活动方式,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再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当然,这种学习并不局限于书本,而是包括生活中的一切方面。
例如,当你和孩子在路上看到其他孩子缺乏自制力时,就可以让孩子说说看,那些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也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看童话书的方式,让孩子看看这些书上的哪些小朋友做得好、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好?然后告诉孩子,他应该向那些做得好的小朋友学习,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才是一个好宝宝。
通过父母的这种反馈评价,孩子能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学习、遵守各项规则方面做得好不好,知道自己哪里做得较好,哪里还存在不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了。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你在教孩子给长辈和熟人打电话时,就可以提示他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对方说话、说些什么,怎样做到文明礼貌,怎样才能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说完整;反过来,你还可以让熟人给孩子打电话,考察孩子是不是能把要转达的话听清楚了、转达到位了?还可以让孩子看一张图片,把图片上的内容作为提示,然后让他与你通电话,看他做得如何?如果孩子做得好,就及时表扬他;如果还有欠缺的地方,就和他一起分析怎样加以改进。
通过这样一件很小的事情,孩子就会形成他自己的判断评价,知道以后打电话时该怎么做了。
再比如,同样是三四岁的孩子,当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就可以教给他怎么与其他小朋友协商才能达到目的。这不仅体现为一种交际能力,同样也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素质高的表现。
这时候,你可以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协商:“能不能让我玩玩你的玩具?我马上就还你,好吗?”如果其他小朋友肯,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不肯,可以让孩子先把别人的玩具拿过来玩一小会儿,然后很快就还给对方,这样既解了孩子的馋,又显示了信用,接下来让孩子对其他小朋友说“谢谢你”,同时把自己的玩具也借给对方玩一玩。
在这过程中,孩子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虽然不同的玩具属于不同的小朋友,但可以通过“借”的方式共享。在这其中,问别人借玩具时要用商量的口吻说:“借给我玩一玩好吗?”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小朋友玩时可以说:“谁想玩这个玩具,我可以借给他。”
这样做,既锻炼了孩子的交际能力,又训练了他的自制力,增长了实际才干。父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鼓励孩子学会怎样打交道,学会说“请”和“谢谢”,建立一种正确的判断评价。
从中容易看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可以这样做,却不能那样说、那样做,目的是帮助孩子用这些道理来辨别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慢慢增强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对孩子讲这些道理时,通常是根据自身行为习惯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明明是一种坏的行为习惯,可是如果父母这方面本身做得不对或不好,就会对孩子熟视无睹,当然也就不可能对孩子指出这一点,从而让孩子明辨是非了。
这表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受父母的影响很大。要矫正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心理偏差,父母首先要好好反思自己、完善自己,避免把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和坏毛病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
另外就是,孩子的年龄还小,他不一定能察言观色、很清楚地理解父母的做法和观点,所以父母应当对孩子的正确行为及时作出表扬和肯定,从正面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他提高自制力。
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有些父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对孩子管得过严。在这些父母看来,好像他们在非常努力地教育孩子,可实际上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会学会自制,相反地却会依赖“他制”。更要命的是,当什么时候父母一旦控制不了他,孩子就会变得非常自由散漫,甚至为所欲为,这时候就更别谈什么自制了。
所以,父母在帮助孩子建立价值判断评价时要恰到好处,慢慢地让孩子学会自己如何作出评价,这样才能内化为他自己的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