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法:信守诺言——孩子是否说话算数与父母有关(1 / 1)

【话题】

我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我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超市里缠着父母要买这个买那个,恨不得全都要买下来,最终闹得不欢而散,所以我从小就对孩子讲道理,每次出去买东西只能买一样。

昨天下午,我又和孩子去超市了。孩子在路上就说,我今天只买一样,酸奶。于是,我们就拉了小钩。到了超市里,女儿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自言自语地说:“妈妈,你放心,我就是看看!”

我不理她,故意同时拿起酸奶和口香糖问她:“这两个都要吗?”她学着大人的模样,故意瞥了我一眼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嘛,只买一样!我要酸奶。”

我想,这时候孩子应该肚子饿了,所以劝她“再买个蛋糕吧?”她看了看手里的酸奶说:“还是算了吧,否则就是你说话不算数喽。”

【点评】

本案例中这位小女孩看得出自制力非常强,读到这里,相信各位父母在佩服之余说不定自己也会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样的自制力是许多父母也做不到的。不用说,孩子这样信守诺言是父母培育的结果。

所以,父母作为孩子接触最多的对象,在培养孩子自制力方面的影响不可小看。在本案例中,连这么大的孩子都会警告父母“否则就是你说话不算数喽”,看似一句戏言,实际上就反映了这种潜移默化作用。

有鉴于此,父母平时在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注重培养他的自制力时,一方面不能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随心所欲,另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合乎这种规范。在这一点上,父母和孩子双方尤其是父母要带头信守诺言,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表率作用。

显而易见,所谓信守诺言并不是两人之间“拉钩”那么简单,而是要时时处处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言行、懂得是非观念,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顺利成长都会有极大帮助。

例如,一位妈妈从小就教孩子怎么文明说话,所以孩子很清楚哪些话可以说、怎么说,哪些话因为是脏话或者容易伤人不能说,久而久之就在这方面形成了很强的自制力。

有一天这位妈妈从幼儿园去接孩子回家,一路上听到许多小朋友在学说脏话,唯独自己的女儿一句脏话也没说。

妈妈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善于模仿了,这一定是因为今天课堂上有人说了脏话,于是就向女儿打听。女儿说:“许多小朋友都说脏话,我不说,因为说脏话不好。”女儿接着说:“今天老师还说到要收拾×××,我就对老师说,‘老师,你不能收拾×××,如果他做错了事,我们可以帮助他的呀!’老师听了我的话,就答应不收拾他了。”

由此可见,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虽然有可能是漫不经心的,可孩子却是会谨记在心,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方发挥作用,这种自制非常重要。因为归根到底,孩子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父母怀里,他将来总要独自去面对世界的。孩子面对的东西形形色色、良莠不分,只有让孩子懂得如何明辨是非、懂得克制,父母才会真正放心。

说到这里,顺便谈一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强的孩子自制力相对高,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究其原因在于,这样的孩子会通过自己和自己说话来分散和转移注意力、强化意志。所以,有时候父母看到孩子一个人自言自语,实际上他是在通过一种“他我”的角色与自己对话,“教育”自己。你观察一下,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父母必须带头信守诺言,实际上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以身作则。因为孩子最初的学习对象就是父母,父母是他接触最多的对象,父母自己率先垂范,会对孩子更有说服力。

例如,你想让孩子专心吃饭,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如果你自己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这时候却要求孩子坐在那里端端正正地吃饭,就不但说话不硬气,而且简直蛮横无理。你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首先自己要从头到尾好好地去完成某件事,而不是想到什么做什么。如果你“对孩子是马列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一种“为什么爸妈可以,我却不可以”的想法,这样要想培养他的自制力就难上加难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所以在这方面,父母尤其要克服不良习惯、提高自身自制力。有些父母喜欢玩网络游戏,或者喜欢打麻将,并且乐此不疲,家里什么事都要为此让道,这样就会在孩子心目中造成你没有自制力的不良影响。己不正,何以正人?有了这样的基本印象,你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因为你自己就缺乏应有自制力,所以很难设想自控能力更弱的孩子会“出污泥而不染”,不是“一代胜一代”就算好的了。

例如前面提到的,有些父母自己深更半夜起床在电脑上玩“偷菜”游戏,这时候如果要想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首先自己要克制,把这种不良习惯先停下来。哪怕孩子很小不懂事,或者孩子根本不玩电脑游戏,你也要这样做。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孩子哪怕再小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否则他以后稍懂事,就说“你自己还……”,你对他的教育还会有多少说服力呢?

末了顺便说一句,本案例中这位孩子并不是除了这瓶酸奶以外对其他东西都不喜欢,而是她的自制力告诉她今天只能买一样。所以,这时候父母如果真心真意想给她多买一点东西,这时候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而不至于让他看到是你自己首先破坏了原来的承诺。

例如你可以说,今天你的表现很好,我再买个小蛋糕奖励你吧。请注意,这个小蛋糕在你嘴里说出来的是“再买一个”而不是“第二个”,并且是额外“奖励”的,就很好地避开了你“不守信用”的陷阱。免得你多花了钱,还不被人(孩子)说好,那多尴尬呀。有些父母也知道一诺千金的重要,可是往往一激动就会忘乎所以,这是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