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票据贴现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但这却是金融学中与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概念。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由于商业信用发达,票据贴现已经成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票据贴现,是指对还没有到期的银行票据(国库券、短期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其他经过承兑的票据等,下同)进行贴现,以便能获得短期资金融通。对于银行来说,就是收购你手中还没有到期的票据。
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如果你急需用钱,可以把自己持有的还没到期的银行票据转让给银行(包括商业银行、承兑公司、结算公司等,下同)。经过银行审查同意后,银行会扣除从当天起至到期日期间的利息(称之为贴现利息或折扣),然后让你提前拿到现金派用场。当该票据到期后,银行再根据这张票据向付款人收取款项。
从中不难看出,票据贴现对持票人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死钱活用”——原来的银行票据还没到期,所以不能变成现金,而现在通过票据贴现方式,就可以提前拿到现金用于资金周转了。
而对于银行来说,买进你这张银行票据就构成了一种授信业务。如果银行买入这样的票据数量太多,自己也发生了资金周转困难怎么办?这时候它可以进一步把这些银行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
在这个过程中,用金融业术语来说,银行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日前向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获得现金所做的票据转让,称之为“贴现”(企业向银行贴现就属于这种类型);银行把已经贴现的票据向另外一家银行办理贴现业务,称之为“转贴现”;银行把已经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业务,称之为“再贴现”。
票据贴现的贴现期限都比较短,一般不会超过6个月,而且可以办理贴现的票据也仅仅限于已经承兑的、并且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是两个不同概念,很容易混淆,这里作一简单介绍。
商业票据是信用等级高的大公司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期限一般在9个月以内,期限短而风险小,所以大量的商业票据都被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持有。
商业票据又分为两种:本票或汇票。所谓本票,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到期一定支付款项的债务凭证。翻译过来就是说,我现在欠你多少钱,到几月几日就一定还给你。所谓汇票,是指债权人发给债务人的命令书,要求对方在指定日期内向指定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款项。翻译过来就是说,你欠我的钱,请你在几月几日付清。由于商业票据是可以流通转让的,并且可以反复流通转让,所以这才能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收购贴现。
银行票据是银行签发的并且由银行付款的信用凭证,可以记名也可以不记名。银行票据同样分为本票和汇票两种,为了和商业本票、汇票区别,它们被称之为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的付款人是银行,持有人就是收款人;银行汇票可以随身携带和寄往外地,在指定的外地银行领取款项。
从中容易看出,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的区别在于,商业票据是企业签发的,银行票据是银行签发的。毫无疑问,银行票据的信用度一般要高于商业票据。也正因如此,政府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及外国中央银行,都非常喜欢持有银行票据,并且把它看作是一种“黄金业务”。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收益率高,更在于它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并且风险很小。
票据贴现的常用计算公式是:
贴现天数
贴现利息=票据面额×―――――×年贴现率
360
贴现付款额=票据面额-贴现利息
例如,某企业持有一张面额1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离到期日还有81天,如果年贴现率为5%,问该企业进行票据贴现能得到多少现金?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知,贴现利息=100000×(81÷360)×5%=1125(元),贴现付款额=100000-1125=98875(元)。
票据贴现有助于企业搞活资金流通,但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票据都可以贴现的,票据贴现需要具备合格的申办条件和相应手续。
对此,可以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票据贴现应具备的申办条件
a.该票据必须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的有效票据,并且基本要素齐全。
b.单张汇票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c.汇票的签发和取得,必须有真实合法的交易关系和债务关系为基础。说穿了就是,这张票据不是弄虚作假得来的。
②票据贴现时应该提供的资料
a.申请单位的企业法人资格证明文件,以及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法律文书。
b.经过年审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c.申请贴现的承兑汇票。当然,这张承兑汇票还没有到期,否则也就没有贴现一说了。
d.企业法人代表证明书或授权委托书,如果是有限公司还需要提供董事会决议及公司章程。
e.企业近期财务报表。
f.贴现申请书。
g.申请人和出票人双方交易合同的复印件、增值税发票复印件。
③票据贴现的申请程序
a.把还没有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递交给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填制“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书”,申请办理贴现。
b.银行按照规定程序,确认这张承兑汇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且确认其贸易背景也是真实、合法的。
c.按照公式计算票据贴现的利息和金额。
d.具体发放贴现贷款。
初看起来,票据贴现和银行贷款的条件、程序也差不多。事实上,《贷款通则》定义中,也确实是把票据贴现作为一个贷款种类来看待的,但这一点历来有争议。因为从本质上看,票据贴现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票据转让关系,和票据买卖是不同的,和票据背书转让也是不同的,更不属于贷款行为。
那么,票据贴现和银行贷款究竟有哪些区别呢?这主要是:
①资金流动性不同
贷款是有期限的,到期之前不能回收,但票据可以随时贴现。
②利息收取时间不同
票据贴现是预先扣除利息,贷款是定期或事后收取利息。
③利率不同
票据贴现的利率比贷款利率低。因为票据持有人是“有钱”的,只是因为还没有到期不能派用场罢了。如果贴现率高,它会不干的。
④资金使用范围不同
银行贷款有规定用途,票据贴现的现金如何使用拥有完全自主权。
⑤债权债务的关系人不同
银行贷款的债务人是申请贷款的人,而票据贴现的债务人则不是申请贴现的人、而是付款人。
⑥资金规模和期限不同
贷款资金规模大、期限长,到期还可以继续贷款;而票据贴现的资金少、期限短,如果是部分贴现金额就更小了。
【金融学点睛】
票据贴现有助于贴现企业高效利用闲散资金,有助于银行取得较高利息,资金回收期短且安全,它在货币市场中处于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