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银行的电子交易系统已经很发达了,离开了电脑和网络,银行一天都无法运转下去。对于广大读者来说,经常能听到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的名词,实际上这在金融学上是两个不同概念。
一般来说,网上银行也叫网络银行,它的最大标志是在互联网上开展实质性的银行业务。
网上银行的交易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可以即时提供转账、支付结算等服务。通俗地说,它的银行服务柜台就设在电脑网络上,是一家虚拟银行,但又可以提供实实在在的金融服务。你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登录上网,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家里、出差在外,都可以享受到各种银行服务。如果一家银行仅仅拥有自己的网站是不能称为网上银行的,充其量只能叫上网银行罢了。而所谓电子银行,是指能够提供电子化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它的范围比较广、要求也比较低。
关于网上银行,可以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网上银行的主要功能
a.网上支付
网上支付是网上银行的标志性功能。也就是说,如果这家银行不能提供实时资金结算交易,就不能称之为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能够办理的支付业务主要有:客户在自己的银行账户之间进行资金划转,如定期存款转活期存款、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等;办理转账结算,如发放工资、银行和股票账户之间的银债转账等;缴纳各种公共服务收费,如水费、电费、煤气费、固定电话费、手机充值、数字电视收视费等;零售交易,如网上购物、订购飞机票和火车票等。
按照交易双方是单位还是个人的不同性质,网上支付可以分为BtoB(单位和单位)、BtoC(单位和个人)两种方式。
b.发布公共信息
网上银行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发布公共信息,如银行的机构介绍、经营范围、网点分布、业务品种、银行利率、外汇汇率、政策法规、最新通知等,客户可以很方便地从中了解到所需业务信息。
c.账务查询
通过网上银行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自己拥有的各账户余额、当天交易情况、任何一天以来的交易情况,并且可以打印下来。
d.申请和挂失
通过网上银行可以很方便地申请开设银行账户、申请办理信用卡,办理各种银行贷款、信用证申请,申请办理各种预约服务,办理账户挂失或撤销各种预约服务。
②网上银行交易的不安全因素
针对大家最关心的网上银行交易是否安全的问题,有必要了解网上银行交易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在哪里,这主要是:
a.非授权访问
网上银行的虚拟化程度高,只能通过账号和密码来识别是否拥有者本人,这就需要用到授权访问这一关。如果预先没有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进入网络,或者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体系进入系统,或者擅自扩大使用权限、超越访问信息,这些都属于非授权访问的范畴。
非授权访问是很可怕的。这就像本来进入你家应该通过钥匙开门、现在别人不用钥匙就能从窗户和屋顶天窗进入你家一样;或者本来是你邀请客人到家里来的,没想到这位客人来了以后很不本分,在你家里随意乱翻抽屉。所有这些,当然都会令主人感到讨厌了。
b.信息泄漏或丢失
由于操作电脑的人电脑技术各不相同,一些电脑技术高超却不遵守道德法律的黑客,便有意无意地进入你的电脑,窃取你的数据;或者你自己在网上银行交易时,不经意间丢失或泄密了信息;或者这些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丢失或泄密,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c.资料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银行交易资料本来是完好无缺的,可是电脑黑客却以非法方式进入并随意修改、删除某些重要信息,不断干扰这些资料的正常使用,甚至把这些资料弄得面目全非,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d.拒绝服务攻击
黑客对你的网络系统不断发起攻击,致使上网速度变慢甚至造成瘫痪,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
e.病毒传播
随着黑客技术的发展,电脑病毒的传播越来越频繁,品种也越来越多,令人防不胜防。这些病毒造成的后果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是你不欢迎的。
③个人如何提高网上银行交易的安全性
这主要是两个方面:
a.主观上重视
所谓主观上重视,是指无论何时大脑里都要绷紧一根弦,知道网上交易中可能会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所以千万不要上来历不明的网站、自己不熟悉的网站。
尤其是许多冒充银行机构的假网站、“山寨网站”,页面设计得和真网站一模一样,很容易令人上当受骗。如果你有任何疑问,都应当立即停止上网,核实无误后再上网也不迟。
b.客观上有先进的技术保障
先进的技术保障主要是指最新的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鉴别技术、数字签名技术、侦破技术、抗病毒技术等。
平时除了要尽量使用各金融机构提供的电子银行口令卡、U盾(网上银行客户证书)、预留信息验证、余额变动提醒、小e安全检测(在线杀毒)、防钓鱼网站安全控件等以外,还要经常更新杀毒软件、升级版本。
如果做到了这一些,网上交易的不安全因素就会减小到最低程度,以致于完全不用担心了。
平心而论,现在的银行大楼造得越来越漂亮,无论在哪个城市几乎总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可是人们依然担心银行交易的安全性,这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当报纸、电视里报导有那么多人被网络诈骗,更是有许多人吓得不敢利用网上银行,甚至不敢到自动取款机上去取存款。
要想了解并消除这些恐惧,有必要了解一下网上银行的发展史。
从全球范围看,银行利用电脑技术代替人工进行业务处理,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当时主要还是用于账务核算。80年代初,电脑业务基本覆盖各种复杂的银行内部清算和资金划拨。随着8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巨大突破,银行随即推出了大量的电子化服务产品,电子技术广泛应用在代理收付、存款、提款、转账服务、信用卡服务、旅行支票服务、支付利息服务、外币兑换服务等方面。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上银行异军突起。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美国第一安全网上银行”正式开业。1997年,我国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陆续推出银证联网业务、个人储蓄账户、代理缴费、外汇买卖、个人资金异地划拨、网上支付、信用卡账户的转账等网上银行业务。
不过,在最早开展上述网上银行的我国4家银行中,没有哪一家是纯粹的网上银行,而且它们开展的网上业务主要是最简单、最基本的银行业务,比较复杂的网上转账、网上贷款、跨行转账等基本空白。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银行开展网上业务的比率已经超过90%。究其原因,公众对网上银行交易不安全的担忧以及实际上的这种不安全性,是阻碍我国银行网上交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不夸张地说,无论网上银行交易的安全程度如何,如果要想离开网络来办理银行业务,现在已经没有可能。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了解如何才能进行安全交易。
【金融学点睛】
网上银行交易越来越普遍。防范网上银行交易的风险,除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外,更需要依赖各种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