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绚丽的泡沫也还是泡沫——泡沫经济(1 / 1)

泡沫经济也是经常听到的一个金融学名词,此外还有一个容易与此混淆的名词叫经济泡沫。不过,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关于泡沫经济,读者可以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泡沫经济的概念

所谓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以及相关交易持续膨胀,越来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从而导致股票、债券、期货、房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过度活跃。简单地说,泡沫经济是一种虚假繁荣现象,一旦泡沫破灭,将会引发社会动**甚至经济崩溃。

②泡沫经济的由来

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泡沫经济是郁金香泡沫事件。

那是1593年,一位名叫格纳(Guesters)的荷兰商人从康是坦丁(在今天的土耳其)进口了一株名贵的郁金香花根,回家后把它种了下来。

由于郁金香是进口货,所以人们纷纷把拥有它看作是有钱人的身份象征。也就是说,有钱人一定要拥有郁金香才算“有钱”,或者只有这样别人才会认为你“有钱”。慢慢地,这个风气由荷兰扩散到了德国。

到了1634年,几乎全民都变成了郁金香炒家,倾家**产也要去买那些名贵的郁金香。最疯狂时,郁金香花的价格在一个月内就上涨几十倍,一株花的价格值今天的7.6万美元。一家酒吧在吧台上摆了一株郁金香,不料被一个醉鬼吃了下去,后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个月!

物极必反。1637年春,郁金香价格在6个星期内暴跌90%,无论政府如何护盘都没用,价格还是继续往下跌。百般无奈之下,荷兰政府于1637年4月27日宣布这是赌博行为,所有原来订立的交易合同只要按原价3.5%成交就行了,相当于每株1元钱。这表明,买方或卖方中总有一方要遭受96.5%的财富损失。郁金香泡沫至此彻底破灭。

除此以外,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泡沫经济还有:17世纪江户时代的元禄泡沫经济;18世纪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经济;20世纪20年代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大量欧洲资金流入美国导致股价飞涨,之后美国的泡沫经济破裂导致世界性恐慌;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1994年墨西哥为主的中南美洲泡沫经济;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至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经济;2003年美国为主的全球房地产泡沫经济;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演变成全球金融海啸。

③形成泡沫经济的理论原因和直接原因

a.形成泡沫经济的理论原因

一是合理泡沫经济预期

所谓合理泡沫经济,是指在市场充分有效、并且经济主体能够做出合理预期的条件下发生的泡沫经济。

关于这一点,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Keynes John Maynard,1883~1946)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巨著中,以选美比赛为例做过一个形象说明。

他说:“从事职业投资,就好像是参加选美竞赛:报纸上发表100张照片,要参加竞赛者选出其中最美的6个,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参加竞赛者之平均爱好者最相近,谁就得奖。在这种情形之下,每一参赛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的6个,而选他认为别人认为最美的6个。每个参加者都从同一观点出发,于是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也不选一般人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可能认为的最美者。”

这就是投资中的“选美投票理论”。该理论认为,最终选出来的6个人事实上并不一定是最美的,其中有“泡沫”;但由于人们一致认为别人“都认可”她们是最美的,所以这种泡沫就是合理的。

二是非合理泡沫经济预期

所谓非合理泡沫经济,是指市场并不是充分有效、或者经济主体不能作出合理预期的条件下发生的泡沫经济。

事实证明,市场并不总是充分有效的,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无法做到充分有效的,所以出现非合理泡沫经济预期最正常不过了。

例如,“愚蠢投资理论”认为,即使面对股市即将崩溃的风险,仍然有许多投资者确信股价还会上涨;“乐队车效应”认为,随着乐队的车子吹吹打打地行进,总会有好奇的人们跟在后面看热闹。这表明,除了难以避免合理的泡沫经济预期以外,也很难避免非合理的泡沫经济预期。

b.形成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

一是宏观环境比较宽松,有供炒作的资金来源

泡沫经济总是发生在银根比较宽松、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才能给泡沫经济的炒作提供资金来源。

例如,日本从1955年到1985年完成了经济起飞后,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企业和国民手中有了钱就去投资房地产。他们认为,像日本这样一个岛国,今后的房地产价格只会升不会降。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并且把它绝对化,土地泡沫就形成了。

二是社会对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泡沫经济在慢慢形成,可是社会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又没有办法进行约束,这就好比汽车没有了刹车,总有一天要出问题。

这种约束主要体现在各种监督和控制上。遗憾的是,无论政府、银行还是其他中介机构,都无法有效控制投机者双方的交易活动。一个愿买(追涨杀入)一个愿卖(高价待沽),谁也管不了,这是泡沫经济形成的重要原因。

例如,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等6大城市经济圈的商业用地平均价格指数,1990年比1980年上涨525.9%,比1985年上涨342.4%,没有人愿意去监控,甚至没有人想到要去监控。人人都在那里津津乐道这种“经济繁荣”,怎么会不在危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呢?

④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并不是一回事

上面提到了虚拟资本和实物资本的概念。简单地说,虚拟资本就是像股票、债券、房地产抵押单等能够带来一定收入流量的东西;而实物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商品等实物形态体现的东西。

由于资金运动应当反映实体资本和实体部门的运行状况,所以按理说,只要有金融存在,金融投机就必然会存在。而这种金融投机就是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只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就很可能会有利无弊,至少它会有助于集中资本、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总是按照每天上涨1分钱这样的价格成交,这只股票一定不会有人愿意去碰。

这就像山间流动的小溪,水流动的速度快了难免会激起一些泡沫,但这并不能说明溪水的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溪水中的泡沫与肥皂泡沫截然不同,前者可以饮用而后者则完全不行。这表明,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水质不同,处理方法也应该完全不同。

通常认为,实物资本不会产生泡沫经济,因为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东西,一分价钱一分货。而虚拟资本就不好说了,比如股票,同样一只股票有时候在很短时间内价格就能翻上两三倍,有时候又会跌去一大半,这其中必定有泡沫成分。

正是因为泡沫经济总是产生于虚拟资本,所以读者才会经常看到,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金融危机。

⑤泡沫经济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

泡沫经济的出现和存在,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认市场失灵了。因为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的运行机制不同,只要加强市场机制、增进公平竞争、促进信息交流、减少决策失误,就能有效抑制和削弱经济泡沫,但不能完全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一旦泡沫经济出现,决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干预。

从供求关系看,正常的市场机制会促使价格上升、需求下降。如果价格越是上涨、市场需求越旺,买涨不买跌,这时候就要警惕泡沫经济了。事实上,这也是判断是否出现泡沫经济的一个重要识别指标。

【金融学点睛】

泡沫经济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虚假繁荣。它就像肥皂泡一样,看上去五颜六色,可是没什么实质内容,一旦泡沫破灭繁荣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