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织者首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以来,历届奥运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发展就显示出了一种直接促进作用。
套用一句流行语,这也是一种“零距离接触。”
“零距离接触”的具体方式
历届奥运会对经济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参加奥运会的各种人员的参观与商业活动;
通信、电子媒介等方面的投入;
赞助者的广告;
文化项目、展览等活动;
奥运会前的体育活动;
奥林匹克场馆和奥运村的运营;
外来观光者的开支;
当地居民与奥运会有关的开支;
奥林匹克纪念品与发售;
政府收入;
对当地社区长期的益处等。
“零距离接触”的“成绩报告单”
最早的“零距离接触”自然是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所以第一张“成绩报告单”就从那时算起。
不同的人相互之间的考试成绩不容易进行比较,而对于同一人来说,同一门功课的成绩变化,则较能看出发展趋势。下面我们就以“同一个人”美国为例,简单分析一下最近在美国举行的3次奥运会,看一看它们对经济的互动作用。
据1984年9月美国经济研究协会的调查,洛杉矶奥运会对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高达32.9亿美元,远远超过1962年西雅图的世界博览会和1982年诺克斯维尔(Knoxville)的世界博览会。这两次博览会分别长达6个月,而总经济效益分别只有10亿和15亿美元。
时隔12年以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效益,在6年(1991~1997)间合计为51亿美元。
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举办以前,美国经济学家就预测,这将会给犹他州带来约20亿美元的收益,会使当地的餐饮业、旅馆业、汽车租赁业等行业的收入每年提高10%,直到2005年。
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每一届奥运会六七年的筹备过程中,各种体育、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的营建,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因此奥运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举办国、特别是举办城市失业人口的压力。
例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创造的就业机会共2.5万个,1988年汉城奥运会给3.4万人提供了工作,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预测会增加2.3万个全日制就业机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预计将增加就业岗位180万个。
对市政建设的促进作用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市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方面本书前面已经有很多叙述,这里略举几个简单例子。
1988年韩国汉城为了举办第24届奥运会,扩建了国际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改善了城市环境、下水道和水质管理,并且开展了防止公害等工作。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列入组委会计划中的一项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改善城市环境和设施。他们投资362亿比塞塔,建成了5000米长的海滨沙滩,改造了港口、飞机场、城市的排水系统,修建了2条环形公路、2条隧道,建成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网络。1989~1992年,巴塞罗那的道路设施增加了15%、绿化带和海滨旅游区增加了78%、人工湖和喷泉增加了268%。
其他方面的影响作用
由于奥运会具有国际性、综合性和大型化的特点,所以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这样也就带动了其他各个相关部门尤其是旅游、电子、通讯、体育用品等产业部门的发展。
不仅如此,举办奥运会还必然会给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供难得机会。
以韩国为例,由于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其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进出口贸易扩大,经济、技术交流加速发展,国际信用评价部门对韩国的信用评价指数也相应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