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某企业在三环路道路清扫权招标胜出后,开出7万元年薪向社会招聘环卫工作部部长,16人前往应聘。有人认为,这是绿色人才走俏的一个生动写照。在德国,各行各业的失业司空见惯,惟独环保行业没有失业者!“十五”期间我国要在环保行业投入7000亿元,要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绿色大蛋糕”好香耶!
2002年9月初,被业内人士称为“哈尔滨第一厕”的一座生态公厕正式投入使用。
这座生态公厕,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新发中学后面。所谓“生态”,主要体现在该公厕免冲、无味、环保,而且排泄物可以直接变为有机肥。该公厕的核心技术是生化反应器,里面置有生物菌,粪便进入容器后经过生化反应、去除氨气,直接变成有机肥,从而实现就地资源化。
这座生态公厕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村指定使用的标准公厕。由此可见,北京奥运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是可想而知的。
早在2001年4月,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北京访问的时候,就看到了北京申办计划中对环境的整体投资是122亿美元,那时已经花费了35亿美元。而此时时刻,北京并不知道自己能否申办成功。从这一点来看,北京在改善环境方面是动真格的。
2002年8月,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海因·维尔布鲁根对北京奥组委的工作表示高度赞赏。他说:几天来在北京看到的是天蓝水清,希望到2008年同样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