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化还是平民化(1 / 1)

有些男人找老婆的首要标准是“漂亮”、是“细皮嫩肉”,但是更多的人强调“心灵美”,人品要好。

尤其是在农村和山区,好媳妇的标准首先要爱劳动、肯干活,另外一个附加条件是会生儿子。也许这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翻版。

北京出租车升级也是一样,阔气的光环绝不能成为惟一的理由。

截止2002年8月,北京市有出租车6.7万辆。主管部门认为,北京出租车数量太滥、档次太低,与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地位不相称。同时它还有污染空气、阻塞交通的陋习。因此,应该大力限制出租车的发展,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然而,担任北京市出租车管理局特约监督员8年的北京市政协委员聂桂生先生却认为,出租车该不该发展,应该考虑出租车在首都交通和百姓出行中的定位,应该由市场说了算。出租车如此之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是北京的城市特点和道路系统不完善所造成的,并非是需要限制发展的“奢侈品”。

专家指出,作为服务性行业,出租车应当遵循市场规律,不管是档次还是运价,都应该根据消费者及市场需求来决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确是人人有责,但是城市形象与出租车档次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国际奥委会官员在北京考察,关心更多的是空气质量。我国的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东京、纽约、巴黎是两三万美元,不能因为这些大都市的出租车都是高档车,就不切实际地也要求北京出租车一律高档化。

垄断经营让人产生困惑

所谓市场化操作,是指像国外出租车行业那样,以个体经营、依法纳税的形式而存在,打破现在主管部门授予出租车公司经营权、司机向出租车公司交纳押金和“车份钱”的垄断经营,买了经营权来运营。

因为一旦出现垄断,也就谈不上市场化运作了。

在我国,目前的出租车运价在每个城市都是统一定价、而不是随行就市,实行的仍然是一个政策的封闭市场运行机制。

以北京为例,1994年北京市对出租车行业实行数量限制政策以后,原来获准的1000多家(后来合并为360多家)企业,就自然而然地瓜分了这个行业的垄断经营权。其他投资要想进入这个行业,事实上已经走投无路。

垄断的结果是,出租车公司在经营上没有任何风险,收到司机的押金和每月固定的车份以后,利益就得到了100%的保障。既不可能去考虑司机能否挣钱,也完全没有动力和愿望去改善服务质量。风险几乎全部押在司机的身上。

而这些司机每天需要考虑的是,是否能挣到钱、会不会出事故?为了挣钱,黑车、宰客、拒载就在所难免,这些“硬伤”实际上比车型等方面更能影响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

为什么要统一定价?为什么定价就高不就低?实际上是因为高档出租车揽不上活。通过向高价统一,就能形成壁垒,就能增加那些小规模、低档次经营者的市场进入成本,降低它们的竞争力。至于会不会影响司机和乘客的利益,对不起,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了。

所以,在考虑出租车升级的问题上,有一个问题必须思考:这就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城市公共政策的走向应该体现哪个阶层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