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加息会减少银行存款负利率,锁定存款规模、减少货币流动性。但这种效果与货币流动性泛滥相比可谓微不足道;相反,加息也可能会因为利差扩大招致国际热钱进入。
众所周知,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流动性过于充足;而货币流动性充足的原因之一在于利率过低,利率过低导致贷款需求过大,贷款需求过大必然会引发货币供应量增长——当利率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率时,资金的实际使用成本是负,又有谁不希望贷到款呢?
所以,就有人推测说,治理通货膨胀只要不断加息、把资金关在银行的笼子里就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了。
而实际上,加息作为对货币价格的一种干预,确实可以使得资金的利息收入和使用成本同步上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流动性。但这种作用不能高估。
就在一般人看到利息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时,很少有人看到这种加息对抑制金融自由造成的危害。例如,加息会因此抑制劳动者提高收入,从而使得个人收入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不用说,只有当个人收入水平超过通货膨胀率时,这种通货膨胀才能在你面前不用过于担忧,至少对你来说是这样。
加息对收缩货币流动性有点作用
提高利率水平对抑制通货膨胀肯定是有效的,但效果有限。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货币流动性泛滥问题。
一般认为,加息会吸引资金回笼、锁住银行存款规模,减轻实际成本利率为负、减弱银行储蓄流失的动机。这方面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而这也正是中央银行所考虑的地方。但这种效果如果和货币市场上到处泛滥的流动性相比,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更何况,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造成的,加息对食品供给冲击导致的物价上涨起不到多大作用。举例说,谁能说加息能够使得猪肉价格一定回落呢?这方面谁也想不出太大的理由来。即使真的能发挥一点作用,这种传递机制也相当漫长、微弱。所以,当食品类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导致通货膨胀时,这种加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很小。
尤其是在我国,制度原因决定了我国政策利率(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相当小;并且,银行贷款利率本身也是有相当大的浮动空间的。所以,小幅度的加息并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加息对锁住银行存款规模会起一定作用,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应该很小很小。
据说1988年我国通货膨胀高企时,政府曾派出重量级智囊去香港,向台湾财经界人士请教如何抑制通货膨胀。对方说,大幅度提高利率就行。可是我方说,我们也这样做了,好像并“不管用”。对方说,那是因为加息不到位;加息到位了,自然也就有用了[注释1]。
上述观点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加息的作用在于,随着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同样的货币,其购买力会相应降低。这时如果能通过提高利率水平把一部分货币游动性关在银行的笼子里,给它们一点利息,就能让它们稍安毋躁,暂时不要出来捣乱,当然就会减少货币流动性,至少在短期内有一定效果。
但加息必然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主要有两种,一是付出的利息,利息就意味着成本。利率提高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贷款利息)就大大增加,企业是不是承受得了,政府必须考虑。如果企业承受不了,导致减员、关门,就会带来通货膨胀以外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利率提高后会大大拉开我国与欧美国家的利率差距,从而使得国际游资纷纷进入我国坐享利差。
尤其是后一点,问题相对更严重。因为这些游资进入我国后,会更加加剧我国的货币流动性,推动通货膨胀进一步走高。所以从这一点看,提高利率也是有利有弊的,并不是说利息加“到位”就行了。而实际上不要说在我国,就是在全球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很少有加息加“到位”的,更谈不上加息到位了“就行了”的神话。
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可以从全球各国金融自由度中得到验证。因为加息本身就体现为一种金融管制。
通过对全球30多个国家的金融自由度研究发现,1995年到2007年间金融自由度最大的国家,劳动者工资增长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速度近6%;而金融管制没什么变化或者不断加强的国家,劳动者工资增长速度最慢,并且增速低于所在国GDP速度。这似乎也能印证我国现实:我国的金融自由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国有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基本垄断各种金融业务,民间金融是禁止的),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慢[注释2]。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在于,金融自由度提高后,不仅对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有利,也会帮助中低收入家庭、存款不足的年轻人克服困难,提供创业、住房改善条件等。即使是最早引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次级贷款,让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等赚足了钱,但如果不是这些金融机构放贷,就会有太多太多的贫困家庭根本无力购买住房;再怎么说,这些人的购房成本也会大大增加的。
从中容易看出,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哪怕是次级贷款这种金融创新工具。举个例子来说,这几年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非常快,如果不能办理按揭贷款,其中大部分购房者都无法一圆住房梦;虽然住房按揭需要付出数额不小的利息支出(这部分利息支出摇身一变就成了贷款银行的业务收入),但无疑购房者从这种房价上涨中得到的好处更多。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即使负债也要购买商品房的原因。
有鉴于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治理通货膨胀应当慎重考虑加息措施。例如,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就认为,从前瞻性角度(中期通货膨胀角度)看,当连续几个月CPI超过3%时,中央银行并不一定要急于采取加息措施。因为利率政策有一种时滞效应,所以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在针对中期通货膨胀走势时,一般都会推行这种利率政策,即不一定马上就加息的[注释3]。
[注释1]周其仁:《“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2011年2月9日经济观察报。
[注释2]陈志武:《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为何不同步》,2010年12月10日经济观察报。
[注释3]孙明春:《加息并非当前必需之举》,2007年7月20日中国证券报。
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很有限
根据上面所述可以得知,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很有限,不能期望过高。对此,同样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得到证实。
北京市第五中学学生罗一丹,在辅导老师刘来福、李维军的支持下,从一个中学生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我国的通货膨胀。这份实证研究于2008年获得第28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注释1]。
该研究首先对CPI各组成部分建立数学模型,讨论各种成分对当时CPI指数总体上涨的贡献,然后引出核心通货膨胀的概念;并且通过模型计算,得出2007年各月我国通货膨胀指数。在此基础上,作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通过调节银行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做法,在西方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国家非常有效,可是在我国效果不明显。罗一丹绘制的我国2007年各月CPI指数和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关系图。
从中容易看出,虽然许多人认为,银行不断调整存贷款利率目的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不断提高,理论上会有效减轻货币流通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可是从上图中能够明显看出,即使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很多,CPI指数依然居高不下,并且还在不断攀升。这就能很好地表明,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只是对通货膨胀所作出的一种反应,并不会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决定性作用。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这两者之间的拟合度就比较好。下图是英国10年来的CPI指数与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走势图,容易看出,两者之间的走势基本相近。
这就是说,在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由于银行利率与CPI指数走势基本一致,所以读者可以简单地用利率调整幅度和趋势来判定通货膨胀大小及其走势;可是这一点在我国却行不通。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在于我国的CPI指数结构、权重有问题,也就是说不能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实际程度,从而使得利率调整这种宏观经济政策无法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作用。
[注释1]罗一丹:《食品涨价从猪肉开始——从CPI看通货膨胀》,2008年3月中小学生创新杂志。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