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怪游资炒作推高价格导致通货膨胀,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说到底,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只能是货币超发;没有货币超发,游资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
谈到通货膨胀,有一种普遍而流行的观点,那就是指责是游资炒作抬高了物价、推高了通货膨胀。其实这种观点是似是而非的。
因为说到底,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货币发行太多,不可能是其他。这就像游泳池里的水,如果不是不断地往里面注水,仅凭那几个游泳的人在里面兴风作浪,是不会有多少水溢到水池外面来的。
我国的游资炒作处于适度范围
谈到游资炒作,这几年最典型的是房地产价格炒作和农产品价格炒作。所以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看游资炒作得是否太过分了。
商品房销售价格这几年在我国上涨幅度最快,可是它并不包括在我国CPI中。能够在我国CPI中得到反映的,实际上不是住房消费价格,而是住房服务价格。所以这里以与CPI关系更密切、涨幅第二的食品价格为例来探讨游资炒作。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注释1],从2001年到2008年间,我国价格波动最大的两类商品是住房服务价格和食品消费价格;住房服务价格在2003年到2008年间是持续上涨的,而食品消费价格在此期间则分别出现过两次大幅度上涨。从2009年末开始,食品消费价格和住房服务价格同时出现上涨势头,成为推动我国CPI上升的两大主力军。分析认为,这种不约而同的“天天向上”,正是游资炒作的结果。
然而从图中也可以简单看出,这种由游资介入的食品消费支出和住房服务支出上涨幅度并不像过去那么大,这也可以从一个方面证明,游资炒作在我国难以构成较大的需求扰动。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游资炒作因素造成的通货膨胀风险在我国虽然存在,但并不严重[注释2]。
谈到游资炒作,不得不要谈的一个话题是,国外究竟有多少热钱涌入了我国?对此,各方人士见仁见智,并且非常悬殊。
2011年2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首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认为,我国官方的估算数据是2010年流入的国际热钱净流入为355亿美元,占我国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2010年我国GDP的0.6%[注释3]。
外汇管理局解释说,这个数据是参照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我国跨境收付、银行结售汇等数据得到的。因为其中包括部分非套利项目在内,所以实际数据可能比这个规模小。据估计,2003年到2010年间净流入我国的国际热钱数额为3000亿美元。
报告认为,过去10年中平均每年流入我国的国际热钱约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资金的9%,与我国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归根到底,这种大规模资金净流入,反映了我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说穿了就是,我国国内的储蓄大于投资,从而导致了经常项目大额顺差、对外资依赖过度,其中投机套利资金所占比重并不大。
不但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提高和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国际热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变得越来越小。但同时又应当承认,由于我国经济依然处于上升周期,所以国际资本流入我国的这种顺周期流动虽然是难免的,但又是正常的。
[注释1]数据来源:中宏数据库。
[注释2]何孝星、张宁:《国内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结构性分析》,2010年第10期经济学动态。
[注释3]贾靖峰:《外管局首度披露: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2011年2月17日中国新闻社。下同。
游资炒作不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前面已提到,单纯的游资炒作并不能改变货币供应量,所以可以排除游资炒作从根本上推动通货膨胀的说法。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包括专家学者一口咬定是游资炒作尤其是国际热钱进入我国,推动了我国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呢?
实际上,这种进入我国的国际热线,其本质还是美元超量发行导致的经济泡沫。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些游资源头还是来自于美元在国际上的流动性泛滥。归根到底,是美元超量发行的结果。
一方面是美元等各国货币在超量发行;另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大格局中一枝独秀,这样就势必会吸引全球资金涌向我国。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化货币理论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 Mundell)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目标只能有三种,而该国只能从中选择两种,不可能三者俱备。这三种选择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要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就必须对资本流动性进行限制;而如果坚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流动性,就必须放弃汇率稳定。这一理论被称为“三元悖论”原则。
根据“三元悖论”原则,我国中央银行的尴尬在于,我国财政政策在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方面所起的作用不能随意夸大,因为归根到底任何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总是有限的,规模再大的外汇储备与国际热钱(确切地说是全球各国超量发行的货币)相比,也是不堪一击的。
所以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能耗大的资源类产品出口关税,实现减少出口、增加进口的目标,从而减少由于外汇占款所造成的被动货币供应。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通过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来降低我国国内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注释1]。
在分析游资炒作推动通货膨胀的因素时,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究竟这方面是国内游资炒作的影响要大一些还是国际热钱炒作的影响大一些?
对这个问题可谓见仁见智,但一般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不是输入型通货膨胀,而是内在型通货膨胀。也就是说,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国内货币发行过多造成的。
例如,虽然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是我国需求的快速增长拉高了全球原材料商品价格,但显而易见的是,我国农产品自给率高达90%,所以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国际粮价上涨之间会有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密切。
那么既然如此,2009年以来为什么我国会出现一波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呢?主要原因之一本书前面已提到,但除此以外还与我国市场经济不规范有关,所以给游资炒作抬高农产品价格创造了条件。
也就是说,虽然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作物产量减少有关,但主要因素还在于货币超量发行,游资炒作在其中起到的是一种煽风点火作用。
而游资炒作的根源,还在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大。人人都要投资,人人都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所以就挤到农产品炒作上来了[注释2]。
[注释1]谢百三、吴秀波:《警惕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2007年第11期价格理论与实践。
[注释2]封欣:《通胀明年爆发?目前是物价上涨》,2010年11月12日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