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手机的人都知道,在信号盲区是无法拨打和接听手机的。如果把手机信号弱、声音模糊用来比喻会计信息失真的话,那么,信号盲区就是屡见不鲜的私设账本,根本无账可查。
在美国的一家中资企业,当地税务部门接到举报,告发这家中资企业有偷税行为。税务部门马上上门进行检查,一打开会计的抽屉就发现,同一个抽屉里竟然放着2个账本,一本是公开对外的,另一本就是企业私自设立的地下账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小金库”。税务部门不费任何气力,就逮了个正着。
地下账本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毒瘤。在它身上,已经谈不上会计信息失真不失真的问题了,彻头彻尾的就是一个隐蔽信息。所以,地下账本又称为隐蔽核算。
从理论上说,隐蔽核算是指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不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不接受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私设账号、私下记账的核算行为。
地下账本有的是地下黑经济活动的反映,有的则是合法企业的账外账。地下黑经济本身就没有经过工商和税务部门登记,属于一种非法经营行为,所以它的经济核算根本就是非法的,当然也见不得阳光。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可是,为什么合法企业要搞地下账本呢?其原因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极其相似的。
在这些企业的2套账本中,地下账本的功能,主要是用来记载企业或者部分员工私自截留的公款收入。由于不能在公开的账本上加以反映,所以就躲开了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监督,变成了企业和部分员工的灰色收入,或者违纪消费的资金来源。
追根究底,地下账本的存在,是一部分经济组织和个人进行私下交易的需要,也是各种违法违纪支出产生的基础。试想,一些企业的领导和财会人员在外面包暗娼和包“二奶”,其一掷千金、动辄赠送一幢小洋房的经济支出,是不大可能在公开账本上得到反映的。即使在这上面反应,也很容易暴露,不如在地下账本中开支来得“安全”和隐蔽。
地下账本的性质,与家庭中大丈夫私藏的“小金库”完全不同。在我国,目前企业间员工收入的贫富悬殊很大,一些高分配收入的企业,所发放的灰色收入和违纪消费,主要是在地下账本中才有反映的。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科室就有几套地下账本,有的一个员工就同时掌管着几套地下账本,有的由专业会计人员掌管着地下账本,地下账本成了会计人员“第三产业”。
由于地下账本的非法性和隐蔽性,它的核算过程一般多是断断续续的、不连贯。特别是当企业碰到清算兼并、单位领导调动、部门领导更换的时候,原有的地下核算体系就可能遭受破坏,地下账本的记录也很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就随之“寿终正寝”了。
所以说,地下核算虽然也称之为“核算”,事实上也的确是一种“会计核算”,但是它根本就不会遵守现行企业的财务制度,更不可能去运用会计准则的原理进行分析,甚至连统一的指标口径和核算方法都没有。怎么核算,往往是凭着领导人的一句话。
如果说,地下账本的核算也反映出一种“会计信息”的话,那么这种会计信息是“相对可靠的”,因为它不需要受到外部的监督和检查,也压根儿没有想到外部有谁、在什么时候能够去监督检查;但是这种会计信息又是“无法核实”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然也就不知道有关“虎子”的详细情况了。
地下账本的存在,使得正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有了大大降低。由于地下账本中记载的收入,完全是截流的企业收入和国家税收,而且这部分的收支决不会反映到公开会计账本中去,所以就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掩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不容置疑地影响到了正规会计信息失真。
就好像是丈夫在外面已经有了包“二奶”,回家交给妻子的收入自然就打了折扣,有时候只是其中的一个零头。如果说这位并不知情的妻子,每次在收到丈夫上交的工资以后,一边沾着唾沫在那里数钱,一边还在那里研究这“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呸,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