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一块普洱茶曾被炒到几万元(1 / 1)

普洱茶首先是一种茶叶,然后才是“普洱茶”。作为茶叶,它当然属于农产品,可以食用;而作为“普洱茶”,它更是一种投资品,是游资炒作的对象和工具。

那么,游资为什么要选择炒作普洱茶而不是其他茶叶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它“可藏”、“可存”的特点,二是它在减肥瘦身、降血脂方面有特殊功效。当然在游资眼里,看重的主要还是“可藏”、“可存”的特点,减肥、降血脂等功效倒在其次。正因如此,普洱茶曾经一度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一包普洱茶充其量只有十几克茶叶,在北京某茶馆的标价却居然高达4万元,有人提着现金来买居然还不卖 1!

说穿了,这都是游资炒作惹的祸。

1 普洱茶曾经这样疯狂过

普洱茶因为具有“可藏”、“可存”的特点,所以它和前面所述的大蒜、绿豆、生姜等农产品一样,容易点燃游资的炒作热情。这也是为什么只听说过游资炒作普洱茶,没听说过炒作其他茶叶的原因所在。

这种“可藏”、“可存”的特点,决定了普洱茶能够在产量大幅度减少的年份推陈出新,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不至于闹“茶荒”。

例如,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就拥有万吨级的原料储备,对不同年份的原料都有充足储备,从而保证该公司能够从容应对2009年秋季以后的旱情,不存在太大的原料压力。另一家在2009年投入普洱茶经营的天津天士力集团,储备的普洱茶原料也足够3年之用 2。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如果这些原料不是储存在茶业公司,而是被掌握在游资炒家手里,结果就可能大不一样了。因为对于“无风三尺浪”的游资炒家来说,它们最善于抓住机会、制造概念来兴风作浪。

2006年到2007年间,大部分普洱茶的价格涨幅都超过10倍。一则流传很广的传奇是:2004年末上海一家民航公司的一位退休干部投入10万元,收购了7吨左右的勐海普洱茶,仅仅2年过去后,这些普洱茶的市场价值就已经超过100万元,价格整整上涨10倍 3。

而实际上,仅仅是2007年上半年的前4个月,普洱茶价格就普遍上涨了三四倍,其疯狂程度远远要超过股市。

由于普洱茶具有“可藏”、“可存”的特点,所以越是年代久远的高档普洱茶就越是珍贵,价值也越高,价格上涨幅度也越大。

可是,每年新产的普洱茶却不具备这种稀缺性。因为普洱茶的茶园面积年年在扩大,更不用说这些茶树年年要产出茶叶了。所以随着普洱茶价格的暴涨,茶农也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市场供应越来越充裕,这就决定了普洱茶价格不可能会长久脱离其本身的价值一路飚涨,总有一天要实现理性回归的。

顺便一提的是,即使是那些真正喜欢普洱茶的收藏家,他们喜欢普洱茶的原因也是其物理价值,而不是投机价值。

果不其然,仅仅到了2007年5月,广东地区的普洱茶价格就开始全线下降,原来最高价卖到每公斤400元的茶叶半个月就下跌了50%。即使一直以来受人追捧的品牌大益牌普洱茶,某产品也出现了单价下跌8000元的窘况。

据说,有茶友“五一”前进了一大批普洱茶,“五一”前这批茶每件单价都超过22000元,而且那时的市场很火热,只要出手,基本上都会有人接货;但是他觉得价格还会攀升,所以选择观望。没想到半个月过去后,普洱茶的价格非但没有继续上涨,反而开始“跳水”。如果他选择这个时候出货,其账面损失会超过百万,因此这位茶友只好从炒家变成了收藏家。

不用说,只有品牌特别响、质量特别好的普洱茶才能奇货可居。例如2008年云南贡茶车顺号推出的新茶标价一饼100万元,并且从来不打折 4,照样有人买。不过这时候已经是普洱茶炒作的强弩之末了。

2 痛定思痛,好了伤疤没忘痛

普洱茶的疯狂炒作刚刚平静下来,就遇到了2009年秋季开始的大面积旱情,持续的干旱对普洱茶行业发展影响很大。截至2010年4月1日,云南茶园受灾面积485.9万亩,成灾面积172.1万亩,干枯死亡面积28.1万亩。严重干旱造成该省各地茶园的大面积开采时间推迟了20天左右,春茶产量预计减产50%以上 5。

普洱茶的产量减少50%,价格也相应上涨了1倍,2009年每公斤20多元的茶叶这时候已经上涨到40多元。而且越是等级高的茶叶,价格上涨幅度越大。

但可喜的是,普洱茶炒作这把火熄灭后,各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主观客观方面进行反思,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炒作之风被重新点燃。

从客观上来说,2008年末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颁布,首次明确了普洱茶必须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且必须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2009年6月,《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保证普洱茶的品质,对处于低迷的普洱茶市场起到十分重要的呵护作用。

除此以外,普洱茶在传统的茶砖、茶饼、茶坨这“老三样”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衍生产品,尤其是普洱茶茶膏、茶精、茶粉、茶珍等快销产品的出现,更是受到市场青睐。道理很简单,它们更符合现代人方便、健康、时尚的消费习惯,能够满足更多人的消费需要,因而走得更远。

正因如此,2009年普洱茶的销售量反而比上年同期增长20% 6,出口量也大幅度增加,可以说已经开始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从主观上来说,前一波普洱茶炒作最终导致价格暴跌在游资炒家心里留下的阴影还没有散去。痛定思痛,业内一致认为,普洱茶要是再像过去那样疯狂炒作,一方面不太愿意,另一方面也不怎么敢做。

每年春天,云南普洱茶都会举办一次国际博览交易会。要知道,普洱茶的春茶价格历来是全年价格风向标,而国际博览交易会则实际上成了一年一度的春茶价格发布会,所以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在2010年4月12日至15日举行的第五届普洱茶国际博览会上,首日举行的现场签约仪式上的签约金额高达1.47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特大旱灾导致的普洱茶春茶减产超过50%,所以有一半参展企业根本就不提供当年所产新茶,而是推陈却新 7。不用说,从中可以看出大家都不愿意继续炒作普洱茶的这种谨小慎微心理。

2010年5月19日,西安市安东街口一间店铺里放满了普洱茶,墙上贴着“陈年普洱茶厂家大处理20元起价”字样。店老板蔡老板就是云南人。她介绍说,这些普洱茶过去都是从云南普洱茶厂家购进的,经过2007年的疯狂炒作后,2008年到2009年价格走入低谷,在云南一带已经卖不出价钱了,一饼很不错的普洱茶价格只能卖到几十元,所以她和丈夫决定把货运到西安来销售,价位从20元到100多元不等。

西安市劳动西路上的一家茶叶店,一饼普洱茶价格只要25元,甚至还可以再优惠5元。要知道,这要是放在4年前价格至少卖300元以上,现在随着炒作退潮,只好大幅度甩卖,权当减轻一点亏损罢了 8。

而即使这样,也没能再次引起游资炒作的兴趣。

2010年5月上旬,中国政府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会上颁发给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礼物,就不仅有贵州茅台酒,还有云南普洱茶 9。

看看,炒作退潮后的普洱茶现在又找到了新使命。

1 《高价炒作普洱茶的秘密》,2009年3月3日中央电视台。

2 赵大春:《大旱之下,普洱茶曾经的“疯狂”或要再度上演》,2010年4月19日新华网。

3 CCTV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揭秘疯狂炒作的内幕详情:下一个疯狂是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下同。

4 《高价炒作普洱茶的秘密》,2009年3月3日中央电视台。

5 赵大春:《大旱之下,普洱茶曾经的“疯狂”或要再度上演》,2010年4月19日新华网。

6 赵大春:《大旱之下,普洱茶曾经的“疯狂”或要再度上演》,2010年4月19日新华网。

7 赵大春:《大旱之下,普洱茶曾经的“疯狂”或要再度上演》,2010年4月19日新华网。

8 赵丽莉:《西安普洱茶销售风光不再,不少茶店开始大肆甩卖》,2010年5月20日三秦都市报。

9 《农产品炒作,大蒜危险就在眼前》,2010年5月13日时代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