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干货,便于囤积和库存消化(1 / 1)

游资炒作农产品的原因之六,是农产品尤其是干货农产品便于囤积和库存消化,适合农产品种植一年一季的生长规律,也符合与此相应的农产品炒作周期;相反,如果是鲜活农产品,这方面就会大为逊色。

与此同时,鲜货农产品全国到处都是,而更便于炒作的干货农产品产地则相对集中,这就减少了游资了解具体产销情况的难度,也便于囤积、保管、运输。例如,我国大蒜主产地在山东省金乡县一带,绿豆的主产地在吉林省洮南市一带,八角的主产地在云南省富宁县一带等等。

1 干货农产品的独特优势

干货农产品与鲜活农产品相比,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主要是产品替代性更小、受短时间内的市场因素影响更大。这两大特点是决定干货农产品更容易被炒作的主要原因。

所以容易看到,在政府打击农产品炒作中,以蔬菜为代表的鲜货农产品价格下跌得更快、下跌时间也更长,而干货农产品价格虽然有所下跌,但多是表示“意思”“意思”,没过几天就又重新抬了头,甚至涨得比原来更高、更快。究其原因在于,干货农产品容易囤积,更便于游资集中起来用作炒作“子弹”,说穿了就是更容易被操纵。

按理说,每年四五月份都是水叶菜大量上市的时候,品种多,价格也不贵。但就在2010年4月,国内各大城市的水叶菜价格纷纷大涨,不少城市的水叶菜甚至达到“一元菜、两元菜全部灭绝”的惊人程度。厦门市江头农贸市场上的空心菜每斤3.5元,油菜每斤3元,最夸张的是花菜,最贵的时候每斤要5元多。每天去买菜的刘阿姨抱怨说:“再涨下去,全吃肉好了!” 1

进入5月以后,厦门的水叶菜价终于开始回落,每斤1.6元的红萝卜、1.5元的西红柿、1.8元的上海青随处可见。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的资料表明,2010年4月30日到5月10日10天之间,厦门市水叶菜总体平均价格下跌了12.6%,而与此同时大蒜、土豆、生姜、豆类之内的粗粮价格则依然高高在上。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几乎都是干货农产品。在厦门市中埔菜场上,一位蔬菜批发商介绍说:

干货和水叶菜不同,干货容易保存,而且受到减产的影响,价格本来就已经走高,再受到人为炒作,价格自然很难降下来;而水叶菜放几天就会腐烂,很难炒作,因此其价格变动主要看供需关系变化。

从干货农产品容易储存这个角度看,游资炒作干货农产品,与其说炒作的是农产品不如说是冷库技术和设备。

在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当地2010年用来储存大蒜的冷库从上年的1000座猛增到1400座,一位大蒜经纪人说,这才是大蒜炒家最终获得利润的根本,“炒的不是大蒜,是冷库的技术和设备。” 2

调查表明,2010年金乡县的大蒜经纪人数量猛增,已经达到几百人,他们纷纷投资建设“恒温库”(俗称“冷库”)租给外来“炒商”,同时帮他们从农户手中收购大蒜,并且找准时机对外销售,实行的完全是“一条龙服务”。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期(2010年4月),无论是国内各大蒜论坛上还是金乡本地,都涌现出众多冷库招租广告,上面写着:“诚信合作、代收代存、代销大蒜,免吃住、免费使用场地、免税收”。落款为“金乡大蒜经纪人”。

这些大蒜经纪人凭什么如此之牛呢?因为他们手中有冷库,而这是炒作大蒜、绿豆等干货农产品的法宝。大蒜每年的储存时间是7月20日到第二年的3月31日,储存价格则水涨船高,2010年的行情已经上涨到每吨220元到260元之间,经纪人从中收取的手续费是“友情价”每斤1.5分钱,也有收1分的。

大蒜经纪人利用自己的冷库给游资炒家提供这种服务,从中赚取的是冷库使用费和服务费,并且可以说旱涝保收。因为游资炒家的大蒜价格不管卖高卖低,冷库使用费和服务费总是跑不掉的。

大蒜经纪人刘老板介绍说,2009年他有个客户是山东省临沂市某企业老总,一共囤了5库老蒜、5库新蒜,赚了3600万。而其他外地客户赚几十万元的数不胜数,其中以江苏、浙江一带的人比较多,但他们中有很多人后来后悔做少了。

国家商务部的数据表明,在2010年前四个月的“蔬菜涨价榜”上,国内大蒜价格上涨414%,生姜价格上涨140%,连以往一直“很低调”的土豆,其价格也上涨了70%。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让水叶菜成为当时蔬菜价格下跌的“带头大哥”,而有炒作资金护盘的干货农产品,价格是不会那么容易掉下来的 3。

2 干货农产品更便于炒作

干货农产品更利于炒作,是与农产品生产周期紧密相关的。换句话说,如果农产品不是季节生产、常年消费,而是常年生产、常年消费,炒作难度就要随之增加许多。

农产品是有生长周期的,而它的生长周期并不长。一方面,这决定了农产品在短期内的价格炒作不会影响长期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农产品的以下特点——生产季节性、消费常年性之间的矛盾;区域生产、全国销售之间的矛盾;经营主体、流通渠道、市场信息、技术装备、服务供给等的不对称矛盾;买难卖难同时存在的矛盾——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非常差,为游资炒家提供了条件。

例如,干货农产品如大蒜、绿豆、药材等都有一定的存放期,这就给游资炒作在时间上争取到更多回旋余地,让它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囤积居奇和消化存货。

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研发部张美锋说,只要夏季不潮湿,喷洒驱虫药剂,绿豆放两年都可以,今(2010)年甚至连2007、2008年的存货都被拿出来卖。如果是青菜和萝卜,万一不出手就只能烂在手里了 4。

看看,这就是最大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农产品,大蒜、绿豆、玉米、干辣椒等干货,与鲜货农产品如新鲜叶菜等相比,更容易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原因。

并且还有,这些干货农产品都是生活必需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且与居民消费习惯有关。一旦遇到减产预期强烈,它们更便于贮存的特点就会使得其价格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更容易被炒上去。

更不用说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农产品的单笔交易额不高,可是总体利润很可观,尤其是资金周转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三角债)更受游资青睐。

干货农产品具有各种不同用途,这也与炒作有关。

如果说大蒜可以当作蔬菜食用的话,那么辣椒、生姜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配料出现在餐桌上。而你还别小看了这辣椒和生姜,由于这些产品都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的,更便于贮存,所以更容易被游资盯上进行炒作。一旦遇到因为天气原因等导致产量下降,这时候从股市、楼市中退出来的巨额游资就会紧跟而上,把价格哄抬起来。

例如就在2010年6月初,在政府出台严厉打击农产品炒作政策的背景下,食用农产品中的蔬菜、大蒜、绿豆价格都有所回落,唯独与大蒜一起涨上来的辣椒价格依然坚挺。

2010年6月1日,在福州市辣椒香料批发市场,“野山椒”椒干的价格仍然高达每斤17元至18元,“三鹰椒”椒干的批发价在每斤9元至10元,当地的“古田椒”椒干的批发价也在每斤13元至15元。而与上年同期相比,上述品种的批发价分别为9元、3元到4元、7元到8元。由此可见,在这一年间,上述辣椒的批发价已经普遍上涨了1倍,个别品种甚至上涨了2倍。批发价在上涨,零售价当然也要跟着翻跟斗,当天福州市场上辣椒干的零售价普遍在每斤20元附近 5。

在辣椒价格普遍上涨的同时,生姜俨然成为新的“带头大哥”。

在上述同期,福州市超市里一级生姜的零售价已经高达每斤13元,而在半年以前还只有5元左右。福州亚峰蔬菜批发市场的批发商老李介绍说,2008年上半年生姜的批发价大概在每斤1.5元,但到了2009年6月以后就开始走高,2010年的涨幅更明显。2010年6月1日的生姜平均批发价大约在每斤3元左右,一级品甚至卖到每斤5元。

不过,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就必然会减少销售量。不少批发户反映说,过去两三天就可以卖完的生姜现在要延长一两天。

1 林喆:《水叶菜10天降价一成多,大蒜和干货遭炒作价格坚挺》,2010年5月13日厦门商报。下同。

2 周治宏:《大蒜经纪人帮炒家年赚3600万》,2010年4月19日北京晨报。下同。

3 林喆:《水叶菜10天降价一成多,大蒜和干货遭炒作价格坚挺》,2010年5月13日厦门商报。

4 薛松、刘俊等:《部分农产品价暴涨3倍至10倍,记者揭秘炒作手法》,2010年5月19日广州日报。

5 朱丽萍、李进等:《辣椒仍未“退烧”,生姜成了新的“带头大哥”》,2010年6月3日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