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炒作农产品的原因之五,是我国农产品尤其是小宗农产品“不起眼”,平时没有被纳入政府调控范围,所以不大受政府干预,游资炒作农产品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安全感”。
1 农产品不起眼,利润率却高
农产品因为品种繁多、体积细小、数量分散,所以往往不被人重视。可是殊不知,农产品经营的利润率却比较高。虽然这次农产品炒作把价格抬高到几十上百倍是一个特例,但这也能从某个方面证明这一点。
在这里,可以举一则幽默故事来加以证实。
2009年9月,武汉市汉口二七菜市场上的张林外出进货,遇到一位外地客商说他的孩子不幸遭遇车祸,急需要回家料理后事,所以苦苦哀求张林买下他的一批大蒜。张林经不住劝,就买下了他的全部大蒜共3万公斤。虽然进货价格很便宜,可是这么多货确实很难一下子销出去,为此回家后夫妻之间还大吵了一顿,气得妻子回十堰市乡下去了。张林也因为心情不好,停下手中生意,跑到新疆他弟弟那里玩了一个多月,那些大蒜就堆在那里没人管。
一个月后等张林回到武汉时发现,整个市场上的大蒜价格涨幅非常大,如果按照他的进价计算,每斤已经能赚2元钱了,于是他马上打电话给还在乡下的妻子,叫她马上过来一起卖大蒜。
就这样,他们起早摸黑地销售,越卖价格越高,越卖越高兴。2010年2月3日,当他们卖完最后一批大蒜时惊喜地发现,这批大蒜共为他们足足赚了12万元,每斤净赚2元钱。后来同行开玩笑说:“你们真走运,吵一架都能赚10多万。” 1
不用说,农产品炒作利润率高,是和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和幅度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农产品价格波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周期性波动,这是由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而相对而言属于正常波动;另一种是异常的非周期性波动,这是由非市场供求关系如突发性自然灾害、政府调控政策、投机炒作、不当舆论推波助澜等因素造成的,因而相对而言是异常波动。
不难看出,如果农产品价格属于正常波动,那么经营者从中得到的获利也是很正常的,一般不会出现暴利行为;相反,如果农产品价格属于异常波动,那么经营者(炒作者)得到的获利就会大大偏离社会平均利润率,经常出现巨额盈利(当然也可能会造成巨额亏损)。
农产品及其种植特点,决定了它的价格经常会受到非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价格暴涨、暴跌行情来。这种情形在过去年份曾经反复出现过,只不过这次的价格波动幅度更大罢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也只有在正常供求关系基础上的价格上涨,农民种植户才能从中得到实惠;而异常的价格炒作所产生的暴利,一般都和种植户无关 2。
究其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波动是服从所谓“蛛网定理”的,即在需求量(刚性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是由供给量决定的,而农产品供给量是由上年的市场价格决定的。这样一来就表明,目前的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农民并不能从中得到多少获利,主要获利都被预订了这些农产品的游资炒家装入了口袋。
2 政府干预少,甚至还会出面保护
日常生活中常用“芝麻”、“绿豆”来形容某件物品或事情的细小和琐碎。在这里,“芝麻”“绿豆”是典型的农产品,它们因为“不起眼”,所以其产量、种植规模历来都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而游资正是利用这一点钻了一个空子——因为政府缺乏相关资料,所以难以进行市场干预,就算是想干预也干预不了,这就大大便利了游资炒作。
相反,如果游资炒作原油、铁矿石、大米等大宗商品,政府就势必会立刻出面进行干预、监管,哪怕是来势汹汹的国际游资从事炒作,政府也自会有一套办法来对付的。可是大蒜、绿豆、八角、辣椒等小宗农产品因为不具备战略储备意义,所以并不在国家调控范围内,游资炒作相对容易取得成功。
政府干预农产品炒作较少,还与认识上的模糊和难以判断有关。
例如,面对2010年第二季度我国各地市场上大蒜、绿豆价格暴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就坚持认为,没有证据证明游资大量进入了农副产品市场;五谷杂粮、农副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因素使得农作物的生产和运输遇到了困难。
他认为,大蒜、绿豆等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并不长,所以随着价格的上升,不久以后产量就会出现攀升。更何况,农产品是鲜活产品,而鲜活产品是有保质期的,附加值又不高,所以不具备投资品特点。他因此得出结论说,这种短期炒作不一定会影响大局 3。
关于这一点,国家农业部市场司巡视员隋鹏飞表示赞同。他在2010年5月28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甚至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
他说:
(2009年末2010年初蔬菜价格的上涨)灾害性天气对价格上涨的贡献为50.8%,劳动力、运输及经营成本增加的贡献为31.7%,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贡献为12.7%,个别产品生产波动等其它因素的贡献为4.8% 4。
容易看出,这里基本上没有谈到游资炒作,如果要说有,至多也只是4.8%中的大部分加“经营成本增加的贡献”中的一小部分。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隋鹏飞这里所指的是蔬菜价格上涨而不是小宗农产品如大蒜、绿豆等的价格飙升,这两者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指灾害性天气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就不是大蒜、绿豆等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了,而只是说,游资炒作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否则,这些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再怎么上涨、再怎么波动,也是不可能在一年间就相差几十、上百倍的,说给谁听也不会相信。
正因为有这样的判断,各地推出种种举措顺水推舟,从中“利益共享”也就是很好理解的了。
例如,2010年3月16日河南省××县冷藏保鲜协会下发文件,把全县大蒜冷藏收费标准统一提高到每吨260元到320元,并且规定不准私自降价,否则今后就不但无法享受协会会员的优惠条件,并且还要遭到处罚 5。
而实际上,这种统一冷藏收费标准的做法本身就是违法的,它只能进一步助涨农产品价格炒作。后来物价部门介入后,对该协会作出罚款8万元的行政处罚。
1 力名:《丈夫囤积大蒜引爆夫妻矛盾,争执后开售竟赚12万》,2010年2月4日楚天金报。
2 施维:《理性看待农产品的投资属性》,2010年6月2日农民日报。下同。
3 季苏平:《姚景源:没有证据表明热钱炒作农副产品》,2010年5月24日中国广播网。
4 《农产品价格上涨该怎么看》,2010年6月3日农业信息报。
5 钟晶晶:《发改委称将出台更严厉办法防止哄抬物价》,2010年7月2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