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销会的功能不仅在于促销农副产品,还在于收集信息、发现市场空隙。所以,抽出时间来参加、参与相关的产品和信息展示会,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方面,主要把握好以下3个方面:
充分利用展销会的促销功能
展销会的主要功能是促销,但这项功能目前越来越弱了,这也是展销会没有以前火爆的主要原因。但无庸置疑,只要展销会有顾客光临,这一功能就依然存在,而且发挥作用。
江西省上饶县农民姚长庚,和当地人一样种红薯,种植的红薯没有销路,为此愁眉不展。要知道,当地人均年收入只有100多元呀。
2001年,他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情,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他把红薯干装在麻袋里,每袋50公斤,一麻袋、一麻袋地放在柜台上任人品尝,先尝后买,没想到一个个赞不绝口,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2002年参加展销会时,姚长庚把大麻袋改成了精致的小包装,让所有参展人员穿上整齐的白大褂,附上从省里拿到的“绿色产品”认证。就这样,面目一新的“三清”牌红薯干,在展销会的4天时间中卖掉2万公斤。每公斤红薯干零售价12元,去掉生产、运输成本和参展费,净赚8元,一下子就赚了16万元。在2003年展销会上,他又售出2万公斤。
利用展销会收集信息
展销会的一大功能是信息交流。除了直接促销农副产品以外,注重收集信息也非常重要。在展销会上,总少不了主办单位准备的各种专家讲座、信息咨询、信息交流,为下一步的种养殖业提供参考。
2003年,新疆新源县塔勒德镇维吾尔族妇女茹蔓、巴哈古丽等人,通过当地乡镇举办的“信息大集”(新疆人称之为“信息巴扎”),及时从农技人员手上了解到全国粮油市场价格信息、技术解答。当他们得知油料价格呈上扬趋势时,便纷纷大面积播种油菜、胡麻等油料作物,果然,收入比上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
找准市场空隙
由于同行都要在展销会上打擂台,所以很容易看出哪些项目、产品过剩;同时,也较容易看出哪里还存在市场空隙。
天津市一位菜农参加展销会后,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现在无论城乡火锅店生意都非常红火,而吃火锅的旺季在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5月。针对这条信息,他从2003年10月开始,在自己1.5亩地的蔬菜大棚中专门种植“火锅菜”,专门为各火锅店配套,生意出奇地好。
他的具体做法是:在蔬菜大棚中划出100多个7平方米大小的畦子,然后针对茼蒿、小白菜、油菜、娃娃菜、香菜等蔬菜的不同生长周期,分期分批播种,确保天天都有嫩菜上市。同时,他主动登门与多家火锅店达成供菜协议,每天都可以向各火锅店供应新鲜蔬菜50多公斤。由于他的信誉好,所以生意越做越大,每天都有固定收入进账。
这种做法看起来简单,其实要发现这种机会也不容易,关键是要做有心人。因为说到底,同样是参加展销会,看热闹和看门道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