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纪人(Middleman),是指在各种交易活动中为供求双方沟通信息,促成双方交易成交,并且提供各种中介服务的个人、合伙人、法人团体,又叫居间人。从事农产品经纪活动的个人或组织,就叫农产品经纪人。许多农民也许并不清楚这个概念,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经纪人,在依靠这种方式发家致富。
吉林省蛟河市农民鲁长俊,虽然年纪只有20出头,可是因为做农民经纪人,3年赚了500万元。这里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经纪人的。
认真学习积累
1996年,鲁长俊中学毕业后回家务农。看到父母每年依靠种地维持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他下决心要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做什么好呢?看到家乡盛产五味子、穿地龙等药材,每年秋季都有不少本地和外地商贩前来收购,他就帮助父母采集药材去卖。1998年,他跟着姨夫外出从事粮食和土特产收售,几个月就挣了1万元,相当于父母两三年的种田收入。
在接下来的3年里,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经常以推销员、业务员、销售员的身份,出现在各地大中小企业,认真学习他们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经验,准备有朝一日能够“单飞”。
条件成熟就单飞
2001年5月,刚满20岁的鲁长俊成立了“长俊粮贸公司”。由于长得瘦小,别人还把他当孩子看待,所以一连3天没有收到一粒粮食。无奈之下,第4天他以每公斤0.82元的高价收购了一车玉米,而当时的玉米市场价也只有每公斤0.76~0.80元,所以纯粹是赔本赚吆喝——利用这位老大爷的嘴,称赞他讲信誉、不扣秤、价格还高。很快,局面就打开了,农民抢着把粮食卖给他。
他刚开始时只有6万多元资金,根本不敢压库。由于资金不足,只能勤进快销,有一点微利就出货。由于坚守信用,慢慢赢得了客商信任,愿意把钱交给他做生意了。时间长了,他的公司就成了农民和二道粮贩们的“中转站”。
鲁长俊一边收购粮食和土特产,一边潜心研究晾晒、包装、烘干、鉴别等技术,逐渐摸到了市场规律,渐渐成了一个土专家,在把握收购质量与出售价格方面也有了明显提高,与他长期合作的经纪人达到30多人。当年共收购玉米5000多吨、白瓜子40吨、各种药材20多吨。
2002年收购粮食和各种药材时,农民们纷纷把产品主动送到他的收购点,这样就省去了他不少人工费和运输费。当年他共收购黄豆4200吨、玉米2200吨、白瓜子130吨、各种药材40多吨,收购总量占全镇50%左右。
信息灵通很重要
2002年末,鲁长俊收进了2000吨玉米。由于他没有掌握好市场行情,将玉米送到粮库后,才知道粮库调整了水分标准,其中有480吨玉米因为水分超标而拒收,最后赔了7万元。
吃一堑长一智,他马上建立了粮食购销价格信息网,随时掌握粮食市场行情变化,同时聘请了质检员严把质量关。为此,他马上尝到了甜头。
2003年秋季,鲁长俊收购了3500吨黄豆,当时的收购价在每公斤1.80~2.20元之间。当时有粮贩子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前来收购,无论质量好坏都要。可是他根据价格信息网络得知,黄豆的市场价格还要涨,于是坚持不动,直到年末上涨到每公斤3.20元时才出手。不要小看这0.2元的差价,仅此一项他就可以增加收入70万元,这都亏了信息灵通的功劳。
2003年初,在鲁长俊的倡导下,该镇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青年经纪人联合体,信息共享、互通有无,仅仅一年后,5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人均收入就比过去提高一倍多。
2004年4月,这个成立才一年的联合体被评为“中国经纪10大创新企业”,现在已发展到150多人,产品发往大半个中国,甚至到达韩国,他的个人资产也超过了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