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橐问难孔圣人(1 / 1)

春秋末年,孔子带领他的一些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公元前489年,孔子一行再次起身离开陈国,接受楚昭王的邀请前往楚国都城郢。这一天,他们来到楚国境内的新洲道,这里有高山,有清流,风光秀美,百姓安乐。孔子等人正在欣赏感叹,车子却突然停下了。

原来,道路被一群堆砌石块做游戏的小孩子挡住了。

孔子下车,和颜悦色地问他们:“请你们先将石头搬开,让我们过去好吗?”

那个领头的小孩却干脆地回答道:“我们正在筑城,请原谅我们没办法照你说的做。”

孔子想了想,就和他们商量:“我来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们答不上来,就给我们让道,如何?”

“你出吧。”小孩答应了。

“那我问你,”孔子问:“对一个人来说,是父母亲还是夫妻亲?”

“夫妻亲。”小孩回答。

孔子说不对,“是父母亲,没有父母哪有后代?”

可小孩也毫不示弱,“是夫妻亲,没有夫妻,又哪来的父母?”

他们各执一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孔子说:“父母是为我们提供生命和衣食的人。父母从小抚育儿女,衣食住行,教育成人,传道授业,哪一样不操心!当然是父母最亲。”

小孩则说:“夫妻之间,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同眠共枕,相濡以沫,爱意绵长,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一日夫妻还百日恩呢!当然是夫妻更亲。”

孔子依然说服不了这个小孩,转念一想,“君子无所争”,就躬身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还希望你们高抬贵手,给我们借道。”

小孩则反问孔子:“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该让车,还是车应该让城?”

子路气恼地说:“你这哪里算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罢了!”

“就是城池!”小孩也理直气壮。

双方又是一阵僵持。

小孩又问孔子:“你们究竟有什么要事啊?”

“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孔子回答。

“传道授业就得有过人的本事和才学,那您都知道一些什么啊?”

孔子回答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全都略知一二。”

小孩说:“既然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来问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一惊,说:“眉毛自己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灵机一动,接着问:“嫌看不见,那天上的星星能看见,您说有多少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了。

小孩笑道:“啊,星星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它早晨像盘子一样大,晌午像玉环一样小,都说近看大,远看小。可是早晨我们觉得凉,中午就会觉得热,人们又都说离得近感觉热,离得远就感觉凉。那么你说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孔子想了半天,仍是一头雾水,只能感慨地说:“唯楚有才!你真是一个神童,还请你多多指教。”

小孩说:“指教不敢,我现在正忙着呢,咱们后会有期。”

这时弟子们都已经不耐烦了,孔子只好朝小孩躬躬身说:“后会有期!”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那个难倒了孔圣人的小孩名字叫项橐。孔子与项橐对问成为千古美谈。因为湖北东部地区的方言把巧舌争辩称为磨嘴皮子,所以当地人就把孔项对问之地命名为“磨嘴磐”,把孔子绕道修车的地方称作“回车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