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先修身,正己而后正人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1之2其所亲爱而辟3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4而辟焉,之其所敖5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6。”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1.人:指的是众人。
2.之:即“于”,对于。
3.辟:偏颇,偏向。
4.哀矜:同情,怜悯。
5.敖:骄傲。
6.硕:大,肥壮。
译文
经文上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必须要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这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近、喜爱的人常常会有偏爱;对于自己轻贱、厌恶的人常常会有偏恨;对于自己畏惧、恭敬的人常常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怜惜的人常常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怠慢的人常常会有偏见。所以,世上很少有人能做到喜欢一个人又能认识到那个人的缺点,厌恶一个人又能认识到那个人的优点。
因此有句谚语说:“人都不能察觉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说不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解读
这一章解释“修身”“齐家”。
“修身”是儒学进修过程中连接“内修”和“外治”的过渡环节,因此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属于内修环节,都在个体自身进行,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治环节,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个体走向家庭,从家庭走向社会,也就是从独善其身转向了兼善天下。
家本就是社会的个体单元,每个家庭都安稳和睦,整个社会自然和谐太平,个人又都是各自家庭的组成部分,每个家庭成员都做到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这个家庭和家族也就自然和睦安稳。
因此,儒家的最终理想是天下大治,而治天下却是始自修身齐家。
“无赖”天子难齐家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这句话出自忠心耿耿辅佐刘邦取得天下的萧何之口。
刘邦出身草莽而夺取天下,固然因其豁达豪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也确实因为风云际会成为平民皇帝,所谓时势造英雄。刘邦本人则是不学无术的典型,以致后人评判时会说出“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话来。
刘邦是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家中兄弟四个,他排行第三,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刘邦年轻时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整日游手好闲,常常到酒店里赊酒,喝醉了就倒在酒店里睡觉。
就这样到了二十多岁,刘邦仍然不事生产,完全依靠父母生活,父亲有一天斥责他说:“你真是个无赖,什么时候才能像你哥哥一样买地置房!”刘邦也不在意,还经常带着一伙狐朋狗友到哥哥家去白吃。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曾经兵败彭城,他在混乱当中只身逃走,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后来在逃难人群里发现了自己的一子一女,但楚军追得太紧,刘邦急于逃命,嫌车子太重跑不快,竟然一把将两个孩子推下车去。部将夏侯婴恰好看见,急忙把孩子放回车中,刘邦又一把推下去,如此反复了三次。刘邦急得大叫:“我自己都已经这样危急了,怎么能为了管这两个孩子,丢了自己的性命?”夏侯婴也大声反驳说:“这可是大王的亲骨肉,怎么能不管呢!”刘邦情急之下,拔剑就去砍夏侯婴,夏侯婴万分无奈,只好把这两个孩子挟在自己的腋下跟着逃跑。这样当父亲的可真是天下少有了。
楚、汉两军对峙时,项羽曾经抓住了刘邦的妻子和老父亲,想用他们来要挟刘邦。一次,项羽直接把刘邦的父亲推到阵前,并准备了一口大锅,对刘邦说:“如果你再不撤兵,我现在就把你的父亲煮了。”两军将士本来都以为刘邦会十分为难,谁知刘邦根本就不在乎,竟然毫不犹豫而且得意扬扬地对项羽喊道:“我和你曾经结拜过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你现在要是想把你爸爸煮了来吃,别忘了分我一碗肉汤喝啊(我翁即尔翁,若要烹尔翁,分我一杯羹)。”面对这样的无赖,十分好面子又有妇人之仁的项羽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把刘邦的父亲给放了。这样当儿子的恐怕也是独一无二了吧。
刘邦自己不读书,也非常瞧不起读书的儒生,以至于曾经当众把儒生的帽子拿下来往里面撒尿以示羞辱。夺取天下建立汉室之后,他也曾直接公开地把一众将领比喻成是一群猎狗。这样当国君做天子的世上又有几个呢?
看起来缺乏修养、难以为父为子为君的刘邦,最终却做了天子,尊老父为太上皇,立吕氏为后,他与吕后所生的儿子刘盈则被立为太子。
然而,这个获得最尊荣地位与富贵的家庭却没有因此获得幸福。刘邦这个人得了天下,做了皇帝,却始终未能做到齐家。
刘邦称帝时虽然立吕氏为后,却一心专宠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如意,甚至多次动念废掉性格柔弱的太子刘盈,改立赵王。
刘邦死后,惠帝尚年少,性格强硬残忍的吕后掌握了实权。她立即找了一个理由把戚夫人打入冷宫,囚禁在特别的监狱里,把她原本美丽的头发全部扯下来,用铁链拴住脖子,穿上粗笨的囚衣,让她天天捣米。为了防止戚夫人自杀,还派官兵日夜看守。
戚夫人每日每夜地捣米,一边捣米一边流泪,一边流泪一边唱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戚夫人还盼着儿子来救他,却不知道吕后早已开始了斩草除根的计划。
吕雉以朝廷的名义屡次征召刘如意入宫。刘如意只好前往。
当时的惠帝刘盈,也就是赵王的哥哥,性格温厚善良,他知道太后的计划,为了保护这位弟弟,就抢先一步,亲自到城外去迎接赵王,并且从这一天开始,饮食起居,片刻不离。以致几个月时间过去,吕后始终找不到机会下手。然而这一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刘盈照例要去练习射箭,本来要和弟弟刘如意一起去的,但是弟弟睡得死死的,怎么叫也叫不醒,于是就只好自己先去了。片刻之后再回来,刘如意就已经被吕后毒死。
杀死赵王之后,吕雉开始变本加厉地折磨戚夫人。她先是下令砍掉戚夫人的双手双脚,又把她的眼珠挖了出来,两只眼睛成了血淋淋的黑洞。戚夫人痛苦地喊叫,撕心裂肺,吕雉又给她喝下哑药。再叫人用烟把戚夫人的耳朵熏聋。最后命人把惨不忍睹的戚夫人扔进了茅厕里。做完这一切,吕雉居然得意地给这件“作品”起了个名字叫“人彘”,并且派人把自己的儿子刘盈请过来一起欣赏。当善良淳厚的刘盈听说面前那个黑乎乎的肉团就是曾经貌美如花,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时,立刻精神崩溃,他放声大哭,喊道:“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是太后的儿子,我拿太后没有办法,但是我已经不能够再当这个皇帝了!”从此以后,刘盈不理朝政,终日在宫中作乐,年仅二十四岁就忧愤而死了。
之后,吕雉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剪除刘氏诸王。
刘邦虽贵为天子,却没有做到修身齐家,一旦身死,反而为最疼爱的夫人幼子带来惨绝人寰的结局。直到汉武帝刘彻之时依然心有余悸,以至于立年幼的太子之前,先赐死了年轻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