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1]德不德[2],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3];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4]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5]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6],而乱之首[7]。前识者[8],道之华[9],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1]上:最好,最高,最大。
[2]德:此处用为动词,指显示德行。
[3]以,同“意”,故意、有意之义。无以为,就是无心作为;有以为,就是有心作为。区别在于有没有加入主观想法。
[4]义:采取当时儒家的解释,义者,利他,即做对别人有利的事。
[5]攘臂:伸出胳膊。
[6]薄:不足、淡薄。
[7]首:和下文的“始”一样,开始的意思。
[8]前识者:所谓的先知先觉者。王弼注:“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即下德之伦也。”
[9]华:虚华、不实,亦指外表。
【译文】
最好的德行,是不显示德行,所以有德性;不好的德行,是刻意并表现出德行,这样就没有德行。最好的德行,是顺应自然,不故意有所作为;不好的德行,是违背自然,强加主观意愿有所作为。最好的仁爱,是自然而然做事,不是有意作为;最好的利人之行,也是没有私心的有意所为。最好的礼仪,是有意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便挥起胳膊迫人强从。所以说,没有了自然之道,才有了德行,没有了德行,才有了仁爱之心,没有了仁爱之心,才有了利人之举,没有了利人之举,才有了礼仪。礼仪这东西,是忠厚诚信观念淡薄的产物,也是动乱的开始。所谓的先知知觉,是华而不实的“道”,是愚蠢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和厚重的“道”相伴,不与浅薄的仁、义、礼等为伍;拥有“道”的实质,却不受限于它的外表。因此,要舍弃那些虚华不实的,留下最好的。
【阐释】
学术界普遍认为,本章是“德经”的开头。“道”和“德”的区别在于,“道”是内在的,不能外现,“德”才是“道”的外在体现。换句话说,“道”是宇宙万物本性规律,而“德”是尊重本性,按规律行事。有德一定有道,有道不一定有德。无德不一定无道,无道一定无德。“道”是永远存在的,谁也无法摆脱它,摆脱就意味着死亡。
在老子眼中,“道”是没有级别的,有道就是有道,无道就是无道。没有“一个人比较有道的说法。”而“德”是有差等的。最高等的“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中的“不德”,说的则是不带有主观意识的作为,即“无为而无以为”。
老子把政治行为分成了两种:“无为”和“有为”。又把政治面貌分成五个层次:道、德、仁、义、礼。“义”是“仁”的外在体现。“法”是“礼”的外在体现。“道”和“德”纯属人的自然性;“仁”和“义”纯属人的社会性,或称人性;“礼”和“法”是纯非人性,或称兽性。自然性是最高级的,不讲利益;人性讲利益;兽性讲避免伤害。所以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说的“前识者”,指仁义礼法层面的高智慧者。但老子是看不起这种智慧的,并认为只有道德层面的智慧才是智慧。他在本章用到的“大丈夫”一词,正是拥有道德层面智慧的人。老子在全书中提到的“以愚智国”的“愚”就是道德层面的智,而在仁义礼层面的人看来,它是愚。可见老子的价值观和普通人经常相反。但是,老子也知道,他的智慧是“道”的智慧——普通人难以达到,所以在写《道德经》时是以普通人的价值观来写的,这是为了方便大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