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1 / 1)

将欲歙[1]之,必固[2]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3]。柔弱胜刚强[4]。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5]不可以示人。

【注释】

[1]歙(xī):收敛、闭合。与下文“张”相对。

[2]固:暂且。

[3]微明:微妙的智慧。

[4]柔弱胜刚强,是从长远角度上说。王弼注:“柔弱者长久,刚强者先亡也。”

[5]利器:指刑法和育民政策等根本性的东西。

【译文】

(对待万事万物,)若要使它收敛,必先让它扩开;将要使它变弱,必先使它至强;将要使之废除,必先使之举现;将要从它那里夺取什么,必先事先给予什么。这就是微妙的智慧。柔弱最终会战胜刚强。鱼不能脱离水而存活,国家的根本不能展示给外人看。

【阐释】

本章所讲的用兵之道,与前面章节完全不同。没有了一贯的非战思想和无为主张,而只讲了取胜之法。所以有人提出反对,认为本章是在讲自然之道、辩证之法。但是“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一句又与辩证法没有关系。

学习本章时,一定要和全书其他与用兵之道有关的章节结合起来(第三十、三十一、六十九章),不然容易误读。宋朝理学家朱熹就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并说老子之心最毒。因为按照老子前面八句的意思,一个人要想灭掉对手,要先把对手夸得头脑发胀;想问别人借钱,要先借给他,下次再索还更多。这就不是直来直去,而是先搞弯弯绕蒙蔽别人,最后给予毁灭性打击。

朱熹误会老子了,老子不是军事家,没有人说他带过兵。其实老子只是利用自然规律而已。动物在斗架之前,身体都会先往后倾,这是在蓄势;一个人想要往前跑,必须得先往后蹬一下;黎明前的黑暗,比夜间其他时候都黑暗。如果说是老子阴险,不如说自然本来就阴险。其实,只有把自然规律用在邪恶的目的上,才能称得上阴险。用这个规律来抵御敌人入侵,来造福百姓,就不能说阴险,而要说聪明。人们常说,想要得到爱,先要付出爱。把这个规律利用到社交上,不但是聪明,而且还有哲学意味。

何况老子也揭示了这四种行为方式的原因——“柔弱胜刚强”。他说得很含蓄:刚强的必定会自己衰弱,衰弱的迟早会自己变得刚强。欲歙先张、欲弱先强、欲废先举、欲夺先与,只是加速了刚强变衰弱的进度。柔弱的一方,因为柔弱,便会有自知之明,而对方如果只看到自己刚强,就会骄傲。骄兵必败。自知者有危机感,能做到知己知彼,能谨小慎微,在战斗时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所有方面的因素,从而渐渐取胜,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