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伐蜀:丧钟已经敲响(1 / 1)

三国不演义3 王觉仁 2845 字 28天前

姜维连年北伐,虽然败多胜少,对曹魏并未造成多大威胁,但总归是魏国在西线的一大祸患。司马昭对此深感不快。一个叫路遗的将领便献上一计,建议派遣刺客入蜀,刺杀姜维。司马昭也觉得这个办法似乎可行,但从事中郎荀勖却坚决反对。

他说:“明公身为当今天下的主宰,应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倘若派刺客除贼,绝非威服四海的良策。”

这句话顿时提醒了司马昭,让他终于下定了征伐蜀汉的决心。

曹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蜀汉景耀五年)八月,司马昭在朝会上正式提出了大举伐蜀的动议。然而,这一动议却遭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唯独他的心腹、时任司隶校尉的钟会一人赞成。

司马昭当场就对百官做起了思想工作,他说:

“自从平定寿春叛乱以来,我们已经息兵五年,其间一直在训练部队、打造武器装备,为的就是讨平蜀汉和东吴。如今,吴国地域广大、气候潮湿,进攻他们难度很大且收效甚微,不如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再顺江东下,水陆并进,灭掉吴国。根据情报,蜀国兵力只有九万人(实为十万二千),其中驻守成都及各地的不下四万,剩下的兵力不过五万。现在,姜维屯驻沓中,若以偏师牵制住他,令他无暇东顾,我们便可出动大军直指骆谷,出其不意攻入其空虚地带,然后袭取汉中。以刘禅之昏庸,一旦边城陷落、人心震恐,蜀国非灭亡不可。”

随后,司马昭也不管群臣有没有想通,立刻发布了战争动员令,同时命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也就是以他为伐蜀的主帅。

魏国要伐蜀,常年与姜维交手的大将邓艾自然责无旁贷。可邓艾却认为,眼下蜀国并没有可乘之机,所以一再表示反对。司马昭旋即将麾下主簿师纂调到前线去当邓艾的司马,一方面做邓艾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在监视他。

邓艾见司马昭决心已定,只好奉命。

曹魏一动,姜维这边马上得到了情报。他立刻上奏刘禅,说:“钟会在关中集结部队,有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迹象。请派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率各军分别进驻阳安关口(今陕西宁强县西北)和阴平郡(治今甘肃文县)的桥头(文县东南),以防患未然。”

然而,面对这十万火急的军情,权宦黄皓竟然丝毫不顾大局,还玩起了小动作。

他素信鬼神,于是请巫师作法,得出结论说曹魏的军队一定不会来,便奏报刘禅,说不必理会姜维。而昏庸透顶的刘禅居然听了他的话,把姜维的奏报扔到了一边,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满朝文武对此也全都一无所知。

黄皓玩这么一手,显然是为了几年前被迫谢罪之事报复姜维。像这种毫无底线的小人,干出什么坏事其实都不奇怪,只要刘禅还有一丁点儿起码的智商,黄皓就不会得逞。可偏偏刘禅的智商,就是低到了如此不可理喻的程度。假如刘备九泉之下有知,他老人家的棺材板肯定是盖不住的。

蜀汉的丧钟已经敲响,可蜀主刘禅和佞臣黄皓却还活在自己的迷梦中不知醒转。这样的国家不灭亡,老天爷恐怕都不答应。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汉景耀六年)五月,司马昭以曹奂名义下诏,命各军大举出征,兵分三路进攻蜀汉:

西路,命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余人,自狄道出兵,攻击甘松(治今甘肃迭部县)、沓中,以牵制姜维;

中路,命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自祁山出兵,攻击武街(今甘肃成县西北),切断姜维退路;

东路,命钟会领李辅、胡烈等将,率主力大军十余万人,从斜谷、骆谷、子午谷三道出击,进攻汉中。

三路大军,总计十八万人,比之前征讨寿春还少八万,可见司马昭根本没把蜀汉当成像样的对手。不过,饶是如此,魏军的兵力也已经比蜀汉的全国总兵力多出了80%——对蜀国而言,这仍将是一场众寡悬殊的战争。

同年八月,刘禅终于接到魏国大举出兵的确切战报,这才慌了神,连忙派遣廖化率部前往沓中,驰援姜维,同时命张翼、董厥等人率部驰援阳安关;此外,又命汉中外围诸要塞的守军皆不得出战,且全部退守汉城(今陕西勉县)和乐城(今陕西城固县)。

此时,驻守汉城、乐城的分别是蜀将蒋斌(蒋琬之子)、王含,麾下各有部众五千人;驻守阳安关的是傅佥和蒋舒,麾下部众不详。

兴许是为了让上天保佑蜀汉,刘禅稍后便宣布大赦,并改元炎兴。

然而,这注定是一个短命的年号——仅仅三个多月后,这个年号就随着蜀汉的国祚一起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按照蜀汉朝廷的计划,西路的廖化援军若能帮姜维守住西线,东路的张翼、董厥援军帮傅佥守住阳安关,那么魏军是很难快速取胜的,双方极有可能在东、西两线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可令人遗憾的是,从成都北上的这两支援军,并未完成他们既定的战略任务,不,是压根儿没去执行!

两路援军北上后,同时进抵阴平郡,按原计划应该立刻分兵——廖化往西北方向驰援姜维,张翼和董厥向东驰援阳安关。可奇怪的是,他们到了此地便逗留不进了,且足足逗留了一个多月!

阴平东距傅佥驻守的阳安关五百余里,西距姜维的沓中四百多里,大致位于两地中间,属于两头不靠。所以,廖化、张翼和董厥为何在此逗留一个多月,实在令人费解。按《三国志·姜维传》给出的解释,是说他们得知诸葛绪将进攻建威,故而停留在此:“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

这个理由给得完全莫名其妙,跟没有解释一样,让人看完还是一头雾水。

因为建威在阴平北面五百多里处,与沓中相距四百余里,与阳安关相距六百里,仅凭诸葛绪兵向建威的情报,实在难以判断他的下一步行动。或许我们只能认为,廖化、张翼和董厥很聪明,他们准确判断出,诸葛绪拿下建威后,将径直南下,切断姜维的退路,所以他们守在阴平,目的就是帮姜维守住退路。

这是唯一可以勉强站得住脚的解释。如此,陈寿上面给出的理由才能成立。

但是,此时此刻,去帮傅佥固守阳安关,不是比帮姜维守住退路紧迫得多,其战略意义也重大得多吗?更何况,支援姜维的任务不是由廖化执行的吗?先由廖化赶往沓中援救,若实在抵挡不住再退守阴平也来得及,何必三个人都牢牢钉在此地一个多月,以致坐视姜维的败退和阳安关的陷落呢?

可见,廖化、张翼和董厥在阴平逗留一个多月的真正原因,其实跟诸葛绪的进军动向无关,而是缘于他们自己消极避战的心理。换言之,他们三个人的这种行为,已经完全违背了蜀汉朝廷的战略决策,基本上可以用“畏葸不前,贻误战机”来判定,按理是必须送上军事法庭的。

事实上,从之前张翼、廖化对姜维的种种不满言论便足以看出,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蜀汉将领,早已产生了浓厚的厌战情绪,其中很可能也包括董厥。所以,蜀汉的这场卫国之战,真正的困难还不在于敌众我寡,而在于这帮主要将领未及开战便丧失了斗志。

就在廖化、张翼和董厥滞留阴平的同时,钟会已率主力大军顺利开进了汉中。

同年九月,钟会命大将李辅率一万人围攻王含于乐城,命将军荀恺围攻蒋斌于汉城;而钟会自己则亲率主力绕过这两座坚城,向西直趋阳安关,并命胡烈为前锋,对关城发起进攻。

阳安关位于汉中通往巴蜀的咽喉要道上,依托险峻山势而建,是蜀汉抵御魏军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线,其战略地位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守卫此地的蜀军主将傅佥,有勇有谋,深受姜维器重。其父傅肜,是刘备麾下将领,在夷陵之战中保护刘备撤退,率部断后,麾下部众皆战死,吴军劝其投降,傅肜怒骂:“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然后力战而死。

驻守此地的副将蒋舒,曾任武兴(今陕西略阳县)督,因能力平庸,毫无建树,丢掉了职位,然后被调到阳安关协助傅佥。蒋舒为此常愤愤不平。

而这场阳安关保卫战,最后就坏在了这个蒋舒手上。

当胡烈率部进逼关城时,这个蒋舒就打定主意要投降了。他担心被傅佥发现,便使了一招“瞒天过海”,对傅佥道:“敌军兵临城下,不出城迎战,却闭城自守,恐非良策。”

傅佥答:“我们接到的命令是不准出城迎战,只要固守此关,便是功劳。如今违抗军令出战,万一丧师辱国,那就算战死也毫无意义。”

蒋舒却做出一副视死如归之状,道:“你以固守城池、不令失陷为功劳,我以出城迎战、克敌制胜为功劳,那咱们就各行其志吧!”

随后,蒋舒便带着自己的部众,堂而皇之地出城去了。

若严格依照军令,傅佥是可以阻止蒋舒的,但不知傅佥是不想打击蒋舒的斗志,还是一直以来就无法管束他,总之并未做出干预。于是,蒋舒及其部众就这样顺利投降了魏军。

此举令阳安关本就有限的兵力又遭到了削弱。胡烈抓住战机,开始猛攻关城。傅佥力战不敌,最终城破,“格斗而死”,与其父傅肜一样慷慨捐躯。

后来,蜀国灭亡,傅佥的两个儿子都被抓到魏国,在宫中养马。司马炎篡魏自立后,为表彰傅肜、傅佥的忠义,专门下诏,说:“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蜀记》)然后免除了傅佥两个儿子的官奴身份,让他们恢复了自由身。

能得到对手的尊敬,是一名军人最大的荣耀,甚至比获得自己人的褒奖更为可贵。而父子两代皆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傅肜和傅佥,的确配得上这份荣耀。

得知阳安关到手,钟会大喜,立刻率大军进驻关城,然后顺带得到了蜀军囤积在此的大量粮秣。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姜维在西线的战况。

邓艾自狄道南下后,立刻兵分三路,准备围歼姜维:命天水太守王颀直接攻击姜维所在的沓中;命金城太守杨欣进攻甘松,从西面包抄;命陇西太守牵弘向姜维的东面运动。

姜维探得敌军动向后,又得知钟会主力已进入汉中,意识到固守此地已毫无意义,旋即率部南撤。王颀等部在后面拼命追击,于强川口(今甘肃舟曲县南)追上蜀军。姜维掉头迎战,结果失利,只好继续朝东南方向撤退。

当姜维败退之际,魏军中路的诸葛绪已率部长驱南下,进占了“桥头”。

据南宋郑樵所著的《通志》记载,“桥头”位于阴平“东南一里”,那里有条河叫“白水”,“急流中有石二道,就石立柱成桥,长二十余丈”。可见这座石桥,就是从阴平往南的唯一通道,亦即姜维南撤的必经之路。正因为此,姜维才会在战前便上奏刘禅,特别提出要派兵扼守此地。

而诸葛绪如今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就等于成功执行了“切断姜维退路”的任务,亦即与邓艾所部完美配合,对姜维形成了包围之势。

那么,此时此刻,以帮姜维守住退路为由,一直龟缩在阴平的廖化、张翼和董厥在干什么呢?他们没有按计划去支援阳安关,那至少诸葛绪从北面一路打下来后,他们理应出兵截击吧?

事实是——并没有。

按《三国志·姜维传》记载,此时廖化仍留守阴平,而张翼和董厥则已经离开阴平,往汉寿方向移动。

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实就是这个!

此时诸葛绪已进占阴平东南的“桥头”,相当于已经插到了廖化的后方,不但扼住了姜维的唯一退路,还顺带把廖化也给包了饺子。试问,廖化在阴平足足待了一个多月,他到底在干什么?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张翼和董厥的运动方向,也根本不是北上迎敌的方向,而恰恰是掉头逃跑的方向。因为汉寿的具体位置,是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处的昭化镇,即阴平东南方约四百里外的地方——也就是说,张翼和董厥于阴平滞留月余,啥事也没干,直到阳安关失陷和姜维败退后,才慌忙掉头南逃,而且一口气逃到了四百里外!

正是由于张翼和董厥的不战而逃,诸葛绪才能长驱南下,直插廖化和姜维的后背,扼住了阴平东南的“桥头”这一咽喉要地。

而张翼和董厥南逃所经的汉寿,距离蜀汉第二道重要防线剑阁(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关),只有大约六十里。由此也可以再次证明,他们此行没有别的军事目的,就是单纯的逃跑。

当姜维得到情报,获悉诸葛绪所部已占领“桥头”时,其内心的惊惧是可想而知。若廖化此时能率部出城,夺回此战略要地,庶几可以算将功补过。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从现有史料丝毫看不到这个阶段廖化的任何记载。我们只能认为,他一直躲在阴平城里按兵不动。

所以,此时正朝阴平方向撤退的姜维,就只能设法自救了。

前有诸葛绪的三万大军堵住去路,后有邓艾的三万大军拼命追击,姜维该如何逃出生天?

这种时候,考验的就是一个大将的谋略了。

姜维所部本来是朝东南方向前进,当进至阴平西北面的孔函谷时,姜维忽然命部众掉头北上,而且往北走了三十多里,大有反将一军、切断诸葛绪的后路之势。诸葛绪闻讯大惊,立刻放弃“桥头”,也往北急撤了三十里。

这一决定,终将令诸葛绪后悔莫及。

姜维紧紧抓住这一空当,立刻率部南下,抢在诸葛绪反应过来之前,安然通过了白水上的石桥,成功突破了魏军的包围圈。等到诸葛绪回过神来,再度进兵“桥头”时,已经是一天之后了,姜维早已绝尘而去。

按《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廖化大概就是在此时,与姜维一同撤出了阴平:“维、化亦舍阴平而退。”如此看来,廖化千里迢迢从成都来到前线,非但没有援救姜维,最后反倒是让姜维给救了。

此时,汉中方面,被魏军围困的汉城、乐城究竟战况如何,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只知道,驻守汉城的蒋斌是直到刘禅投降后,知大势已去,才到涪县归降钟会的,估计此前一直在坚守城池;而驻守乐城的王含在各种史料中皆无踪迹,若大致推测,很可能是在阳安关陷落前后,便城破阵亡了。

同年九月底,姜维、廖化与张翼、董厥合兵一处,共同退守剑阁。

剑门关,由诸葛亮所建,三国时称剑阁关,是诸葛亮和姜维历次北伐的必经之路,也是从陇西、汉中进入巴蜀的咽喉要道。此关位于剑门山的中断处,两旁是断崖峭壁,犹如刀砍斧劈,所谓“两崖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一线天”;此处平地拔高150多米,顶部宽100余米,底部宽仅50多米,被誉为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隘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姜维等人看来,各部兵马集结于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足以抵挡来势汹汹的十八万魏军。只要坚守此关,把时间拖长,魏军迟早会因粮草不继被拖垮。

而后来发生的事实也正是如此——钟会因久攻不克、粮草不继,一度决定退兵。

然而,没有人会料到,邓艾这个可怕的悍将,竟然会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剑阁,在从来没有人能够翻越的摩天岭中生生开出一条道路,然后仿佛天兵天将一般“空降”到了巴蜀平原,兵锋直指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