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哥袁谭一样,袁尚也是一个愚蠢且不自量力之人。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月,撤回邺城才短短几个月,袁尚就又坐不住了,命审配和部将苏由留守邺城,然后再度率兵进攻平原。
曹操一看这小子如此执迷不悟,索性也不管袁谭了,亲率大军直取邺城——你们哥儿俩尽管打,我先端了你们袁家的老巢再说。
接下来的几个月,曹操先是筑土山、挖地道猛攻邺城,接着又率兵绕过邺城,攻克了毛城(今河北武安市西),断了邺城与并州上党郡(治今山西长子县)之间的粮道;然后又攻陷了邯郸(今河北邯郸市),断了邺城与幽州之间的粮道。
在此期间,留守邺城的大将苏由主动出城投降,而易阳(今河北邯郸市永年区东南)、涉县(今河北涉县)等地的守将也纷纷开门迎降,就连长期活跃在太行山一带的黑山军首领张燕也在这时归降了曹操。
至此,邺城已经彻底沦为一座孤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了。
然而,审配的顽强也让曹操有些出乎意料。
几个月来,筑土山、挖地道等战术都未能撼动邺城,曹操不得不在五月改变战术,主动铲平了土山,填埋了地道,改为挖掘壕沟——沿邺城四周挖出了一条长达四十里的沟堑。审配有些紧张,连忙登上城头观察,却发现曹军的沟挖得很浅,人马依旧可以通行,遂放声大笑,觉得曹操也没什么能耐,便置之不理。
可他万万没想到,一夜之间,曹军竟然把这条壕沟挖成了宽二丈、深二丈的“河床”,然后把流经邺城的漳水灌了进来,顿时彻底断绝了邺城与外界的任何通道。
曹操之前虽然已经断了邺城的西面和北面粮道,但袁绍毕竟在冀州经营日久,还是会有一些忠心的人想方设法把粮草和补给运进城,可现在大水围城,哪怕是一粒粮食也别想送进去了。不久,城中的百姓便饿死了大半。
饶是如此,审配及其部众也依然在坚守。
让人不解的是,直到这一年七月,袁尚才被迫解除了对袁谭的围困,率一万多人回头来救自己的老巢。
耽搁了这么长时间才回师,难道他就不怕邺城沦陷吗?
也许是袁尚充分信任审配,相信他可以顶住曹操的进攻,又或是袁尚铁了心要先干掉袁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就算丢了老巢邺城也在所不惜。除此之外,真的没法解释他为何心这么大,到现在才回来救。
此时曹军围攻邺城已将近半年,将士们也都打累了,一听袁尚回师,众将纷纷说:“此乃‘归师’,必然人人殊死奋战,咱们还是先撤,避开它的锋芒吧。”
所谓“归师”,是《孙子兵法》中的术语,原文为:“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意思是,对退回大本营的军队不要阻拦,对被包围的敌军务必留下逃走的缺口,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穷追不舍。
兵法之所以强调这三点,是因为凡是陷入这三种境况的敌人,必定会殊死顽抗,那么己方就要付出惨重的伤亡,即便获胜代价也很高。
曹军的将领们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才劝曹操暂时撤兵。
可是,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曹操之所以厉害,不仅在于他谙熟兵法,更在于他会活用兵法。
曹操说:“袁尚如果从大路来,那咱们就先撤;若是他从西边的山道上过来,那定可将他生擒。”
曹操这么说,同样也是基于兵法,只不过是结合了战场上实际形势的兵法。他的意思是:袁军若自大路返回,双方就会在开阔地作战,对方只能前进,后退就是死,必会殊死一搏;而袁军若是从山道上来,由于地形复杂,就可进可退了,那他们必然没有决死之心。
随后,袁尚居然就从西山过来了,在距邺城十七里的滏水边上扎下了营寨。
此举正合曹操心意,遂下令部队准备战斗。
当天夜里,袁尚这边燃起烽火,通知城中守军,城中也立刻燃起烽火响应。审配率军从北门出城,准备与袁尚前后夹击,对曹军形成反包围。曹操迅速对审配发起进攻,审配不敌,只好又退回城中。曹操旋即掉头攻击袁尚,又一举将其击败。
袁尚撤到了漳水附近,却仍不死心,在岸边再次扎营。曹操不让他有丝毫喘息之机,下令部众包围袁营。可是,包围圈还没完成,袁尚忽然就丧失了斗志,派人前来请降。曹操不接受,又命将士加紧进攻。
袁尚没辙,只好拼死突出重围,退保祁山(今河南安阳市西)。
此时的曹操,并没有老老实实遵循“穷寇勿追”的兵法,而是穷追不舍,再度将袁尚包围。
这就是曹操灵活的地方。《孙子兵法》固然有“穷寇勿追”的训诫,但更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上乘心要,即用兵作战要根据敌情的变化来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能墨守某种作战方法。正所谓“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如果袁尚之前没有派人来请降,那说明他很可能怀抱死志,曹操说不定就放他一条生路了,不会把他逼这么紧;恰恰是请降之举,暴露了袁尚及其部众的恐惧和软弱,曹操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一举消灭他的机会。
在曹军暴风骤雨般的攻势下,袁尚部将马延、张顗阵前投降,袁军顿时溃散,袁尚又一次突围,逃往中山国(治今河北定州市)。
不得不说,袁尚打仗不太行,跑路的功夫却实属一流,每次都能在曹军的团团围困中逃出生天。
曹军缴获了袁尚扔下的所有辎重,包括袁尚“冀州牧”的印绶、节钺及一干私人物品。曹操随即杀回邺城,并把这些战利品通通放在城下展示。守军一看,知道袁尚大势已去,斗志登时瓦解了大半。
可直到此时,审配的意志仍十分坚定,对部众说:“坚守死战!曹军已经疲惫不堪了,幽州援军马上就到,何必担心没有主公?”
审配所谓的幽州援军,指的就是袁绍次子袁熙,时任幽州刺史。不过他这话只是在安慰部众罢了。从袁谭和袁尚兄弟反目、同室操戈的那一天起,袁熙就一直袖手旁观,既不来劝架,也不帮任何一个,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姿态。
这就是袁绍家三位公子的德行——老大和老三不共戴天,老二隔岸观火,似乎完全不知道什么叫“亲者痛,仇者快”,更是把“唇亡齿寒”这种最简单的道理抛到了九霄云外。
由这仨兄弟带领的袁氏阵营,若不败亡,那就是没有天理了。
不管有没有幽州援军,反正审配是抱定与城池共存亡之心了。他当然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但不战斗到最后一刻,他绝不放弃。
就凭着这股顽强的精神,审配居然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生生制造了一次机会,险些杀死曹操,扭转乾坤。
有一天,曹操出营视察,不料审配竟派出一队弩手埋伏在了曹营外。一看到曹操,所有弩手同时发射,雨点般的弩箭破空而至,其中好几箭都差点命中曹操,着实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然而,审配决心战斗到底,但这并不代表别人也愿意跟他一起为袁家殉葬。
比如他自己的侄子审荣,就觉得这样的顽抗毫无意义。
审荣的职务是东门校尉,负责守卫东门。八月初二夜里,审荣悄悄打开城门,把曹军迎了进来。等审配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无可挽回了,但他仍率领亲兵与曹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结果当然毫无悬念——曹军生擒了审配。
当时,一向与审配不睦的辛评及家人都被审配关在了狱中。曹军进城后,之前已投到曹操帐下的辛毗飞也似的赶到监狱,却发现大哥辛评及一大家子早就被审配杀了。
随后,审配被五花大绑地押到了曹操帐下。辛毗悲愤莫名,挥起马鞭狠抽他的头,骂道:“奴才,你今天死定了!”
审配当即回骂:“狗辈,正是你们葬送了冀州,我恨不得杀了你!至于我是死是活,是你说了算吗?”
稍后,审配被押到了曹操面前。曹操看着他,似笑非笑道:“那天我出营视察,你射的弩箭可真多啊!”
审配怒道:“我还恨射少了呢!”
曹操向来看重忠义之士,有意要留他一命,便道:“你效忠袁家,这也是你不得不做的。”
如果审配想活命,顺着这话往下说,低个头,服个软,那这条命就算捡回来了。然而,他早就决意一死,所以始终“意气壮烈”,一句屈服的话也不说。
这就让曹操难办了。加之辛毗又在一旁号哭不已,让曹操主持公道,替他大哥一家报仇,曹操无奈,只好命人把审配拉出去斩首。
临刑前,审配还厉声叫刽子手让他面朝北方,说:“我的主公在北边(指逃至中山国的袁尚)。”
毋庸置疑,审配算得上是一个忠义之臣,而且面对曹操大军,能坚守孤城达半年之久,其过人的才干和坚强的意志也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正如前文所言,袁氏这艘大船最终之所以沉没,船上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责任,其中自然也包括审配。
在袁氏集团连绵不绝的内斗中,审配便是主要角色之一,“贡献”的力量一点不比别人少,“砸船”的力度也丝毫不比别人弱。直到城池即将陷落之前,他还不忘杀了政敌辛评一家,其心狠手辣的程度可见一斑。而袁绍死后发生的夺嫡之争、兄弟相杀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审配无疑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既如此,他还有什么资格骂辛毗说是别人葬送了冀州呢?
所以,尽管审配最终“以死明志”,其节操令人动容,可仍然无法掩盖他之前的种种污点。他对袁氏的忠心,主观上或许不容否认,但从客观结果上来看,其实是要大打折扣的。换言之,这样充满瑕疵的“忠臣义士”,终究难以得到世人的认可。
审配被杀当天,陈琳也被曹军俘虏,绑到了曹操面前。
曹操问他:“你当年为本初作檄文,要骂就骂我一个人好了,何苦把我父亲和祖父都给骂了呢?”
陈琳惭悚道:“当初为形势所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爱惜其才,遂既往不咎,不仅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军师祭酒,让他和阮瑀(建安七子之一)共同掌管记室。此后,曹操阵营发布的所有军国檄文,基本都出自二人之手。
曹操攻陷邺城后,随行的次子曹丕得到了一件意料之外的“战利品”。
准确地说,是得到了一个美女。
她就是被后人广为传诵的甄宓,当时的身份是袁熙的妻子。
“甄宓”其实不是她的真名。她的真实名字史书上并无记载,之所以留下这个名字,还要拜曹植那篇惊艳世人的千古名作《洛神赋》所赐。因为后世相传,曹植和这个美女之间有过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据说《洛神赋》就是为她写的),而洛神别名“宓妃”,所以后人就把她称为“甄宓”,或称“甄洛”“甄妃”。
甄宓是中山国无极(今河北无极县)人,名门望族之后,祖上甄邯在王莽一朝任大司马,东汉初年又官至太保。甄宓之父甄逸,任上蔡县令。她三岁那年,其父便去世了,但因累世官宦,家里还是非常有钱,且积存了很多粮食。当时天下大乱,四方饥馑,甄家就用粮食去换百姓手中的金银珠宝,狠狠地发了一笔国难财。
甄宓十余岁时,便意识到这么做有很大的后患,就劝家人说:“如今世道正乱,咱家却藏了这么多财宝,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何况咱们身边有那么多饥民,不如把粮食拿出来赈济亲族邻里,也好积一些恩德。”
家人一听,如梦初醒,都觉得很有道理,这才开始拿出钱粮大做慈善。
仅此一事,便足以看出这位美女不但心善,而且很有头脑。
袁绍占据冀州后,为次子袁熙迎娶了甄宓。后来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宓却留在邺城照料婆婆,没有随行。此次曹军攻陷邺城,曹丕早就听说甄宓貌美,一见之下,果然惊为天人,便丝毫不顾她已为人妻的事实,光明正大地娶了她,且甚为宠幸。
不久,甄宓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女儿是东乡公主。
若干年后,曹丕做了皇帝,甄宓却失宠落寞,因口出怨言,被曹丕赐死。直到儿子曹叡即位,她才被追封为文昭皇后。
占领邺城后,曹操到袁绍坟前祭奠,还当众痛哭了一把。
胜利者给失败者哭坟,其中的政治意义当然要远大于个人情感,可要说曹操完全是在作秀,其实也不尽然。
毕竟他和袁绍是发小,感情终究还是有的。假如没有遇上这个乱世,两人不仅可以同朝为臣,很可能还会做一辈子的朋友。仅凭这一点,曹操就有理由在袁绍坟前一洒感伤之泪。
此时此刻,曹操很可能会回想起许多年前,他跟袁绍有过的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当时两人一同起兵讨伐董卓,袁绍曾经问他:“如果讨董之事不成,在你看来,天下有哪个地方足以据守?”
曹操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呢?”
袁绍说:“我会南据黄河,北倚燕、代,收戎狄之兵,南向以争天下,如此便可大功告成。”
后来,袁绍果然就是按这个战略行动的,只可惜没有大功告成,反而是人亡政息了。
而曹操当时的回答,则大大出乎袁绍的意料。
曹操说的是:“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武帝纪》)
我会任用天下最有智谋、最有勇力的人,用正确的方法领导他们,那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有一番作为。
后来的事实证明,曹操的确是这么做的,而且的确是这么赢的。
这就是曹操的智慧,也正是袁绍最后为什么会输给他的根本原因。
在袁绍心目中,地盘和兵力最重要,只要占据广土众民的地盘,拥有足够强大的兵力,平定天下便是顺理成章之事。而在曹操心目中,最重要的既不是地盘,也不是兵力,而是人才,以及驾驭人才之道——只要拥有人才并善用他们,地盘和兵力自然就有了,而王霸之业自然也在其中,何愁大事不成?
正所谓“天下以智力相雄长”。不论古今,凝聚人才,并且善用人才,才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枝末,也都是从这一“根本”生长出来的。
袁绍或许到死也没弄明白这个道理,而曹操则是从一开始就把它想明白了。所以,袁绍最终败给曹操,绝非偶然。
祭拜完袁绍,曹操专程来到袁府,安慰了他的妻子,并把被乱兵劫掠的所有袁家财物悉数奉还,还另行赠送了不少绸缎布匹,最后还安排有司承担袁家今后的所有生活开支。
曹操拿下邺城、吞并冀州后,有个人自恃功高,常常出言不逊,让曹操很是恼火。
此人就是许攸。
他经常在大庭广众中,直呼曹操小名,道:“阿瞒,如果不是我,你得不到冀州。”
当着众人的面,曹操虽心中恼怒,但也不便发火,只好笑笑说:“你说得没错。”
许攸因此越发骄狂。有一天,他随曹操出行,经过邺城东门,又对身边的人说:“曹氏一家若没有我,进不得此门。”
很快,这话就传到了曹操耳中。
曹操终于忍无可忍,当天就把许攸扔进了监狱,随后就把他杀了。
什么叫不作就不会死?
许攸用他的脑残行为和最终下场为我们做了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