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从落魄皇族到创业草根(1 / 1)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据说,他出生的那个小村落,长了一株五丈多高的桑树,枝繁叶茂,树冠如伞,远远望去亭亭似车盖,所以村子就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楼桑里。

三百多年后,与刘备同为涿县老乡的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还特意提到了这个村子,告诉读者这是刘备的故里。

据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那株古老而形状特异的桑树,就长在刘备家东南角的篱笆边上,凡是往来经过的人,都觉得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一向推崇刘备的东晋史家习凿齿,更是在《汉晋春秋》里言之凿凿地说,当时涿县有一个叫李定的风水师,看到这株十分另类的桑树,便向世人宣称:“此家必出贵人!”

从陈寿的“或谓当出贵人”,到习凿齿的“此家必出贵人”,语气从揣测变成了肯定,性质也从一般人的街谈巷议,变成了专业人士的判断和预言。文字上的这种微妙差异,绝非偶然,而是修史者刻意为之。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制造祥瑞,以渲染刘备当皇帝的必然性。

拜《三国演义》所赐,刘备在中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许多人习惯称他“刘皇叔”,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汉室宗亲。不过,就跟曹操的祖宗很难搞清楚一样,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也是一个未解之谜,迄今尚无定论。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后来创业,也一直是打的这个招牌,逢人便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

说起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说到著名的出土文物“金缕玉衣”,想必就闻名遐迩了——刘胜就是这件宝贝的主人。他是历史上出了名的逍遥王爷,一辈子花天酒地,妻妾成群,没做过什么有益于社会的事,但是对于“人类繁衍”这一永恒而壮丽的事业,还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汉书》记载,他一生都在专心致志地生孩子,光儿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

据陈寿说,在这么多儿子当中,有一个叫刘贞的,就是刘备的先祖。

有人可能就犯嘀咕了:刘胜的儿子这么多,然后子生孙、孙再生子,历代繁衍,开枝散叶,到了东汉末年,他的后人不就多如牛毛了吗?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除非他拿家谱出来,否则恐怕难以证实吧?

没错,不光难以证实,同时也难以证伪,基本上就是一桩悬案。

因为刘备的确拿不出家谱,包括后来的史学家也找不出来,所以,陈寿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而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持论就比较客观严谨:“先主虽称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刘备虽然自称是汉景帝的后人,但时代太过久远,世系传承已经很难弄清楚了。

元代史家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时,说得更加直截了当:“(刘备)自祖父以上,世系不可考。”

说白了,刘备的祖宗真正可考的,只到他祖父这一代,再往上就无据可查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凡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罗贯中在第二十回里写了刘备觐见汉献帝的一幕,还让刘备拿出了家谱,然后非常详细地罗列了一长串世系传承:从汉景帝开始,一直到刘备的祖父刘雄、父亲刘弘,再到刘备,前后共十九代,并把中间每一代人的名字及爵位都写了出来,看上去像煞有介事,十分唬人。

所以汉献帝就被唬住了,按辈分掐指一算,刘备居然是自己的叔叔,赶紧把他拉到偏殿叙叔侄之礼,而“刘皇叔”这个含金量十足的招牌,也就从此在三国的业界打响了。

其实,其中绝大部分是罗老先生的杜撰。

除了前面的汉景帝、刘胜、刘贞这三代,以及后面的刘雄、刘弘、刘备这三代,中间十三代都是无史可依、无据可查的,纯属罗贯中的小说家言。读者若是把它当历史来读,那就跟误信宫斗剧一样,被人忽悠了。

既然连世系都不可考,那所谓的“刘皇叔”云云,就更是无从谈起了。若一定要较真的话,按罗贯中编的那份家谱,我们也掐指算算,刘备的辈分其实比汉献帝小得多,让人家叫叔叔那是欺负人,叫“刘皇孙”还勉强说得过去。

要真正了解刘备的家世,我们只能从他的祖父刘雄开始。

刘雄早年被举为孝廉,后来当上了东郡范县(今河南范县,一说在山东梁山县)的县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据说也当过官,什么职务史书无载,估计顶多就是个科级干部,因为再大的话史书一定会记上一笔。

虽然家世并不显赫,但刘备好歹也算个“官三代”,在那时基本是可以横着走的。可我们都知道,刘备从小是跟他妈一块儿摆地摊卖草鞋的,家里穷得叮当响。别说官三代了,连份体面的工作都没有,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属于典型的草根。

个中原因,主要是刘弘早逝,所以就家道中落了。而且我估计,刘备他爷爷肯定是个清官,否则当过县令的人,多少有些灰色收入,家里何至于那么穷?

刘备小时候,常和村里的小伙伴在他们家那棵桑树底下玩。有一天,这小子玩着玩着,忽然停了下来,仰头看着那如同车盖一样的树冠,一本正经地说:“总有一天,我要坐上这辆羽葆盖车。”(《三国志·先主传》:“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羽葆盖车是古代皇帝的专车,唯有天子一人能坐,这种话岂能随便乱说?

然而刘备就这么说了,估计音量还不小,因为他叔叔刘子敬当时就被惊到了。

这熊孩子,脑袋是被门夹了还是被驴踢了,咋能说出这么疯狂的话呢?刘子敬气得脸都青了,冲过去指着他的鼻子骂:“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别在这胡咧咧,当心全家陪你一块儿死翘翘!

虽说童言无忌,但在古代那种社会,这种狂言要是传到官府耳朵里,灭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官府才不管你什么小屁孩乱讲话,他会说这都是你家大人教的。

史书没有记载刘备挨叔叔臭骂后的反应,但修史者仅仅记下这一句,就足够说明未来的蜀汉昭烈皇帝是如何从小就胸怀大志的。换言之,这也是一种祥瑞,至于真实性究竟几何,我们也不必太计较了。

除了“桑树出贵人”和“小儿狂言”这两处,《三国志》还记载了第三处祥瑞,是关于刘备的体貌特征。

书中称,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按东汉官尺算,七尺五寸,约合今天的1.8米,身材不错,比目前中国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169.7厘米(2020年统计数据)高出了十余厘米。

身高挺标准,但接下来这两处特征,就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了。

“垂手下膝”,就是说两条胳膊很长,乃至长到了膝盖以下。不知道别人对此做何理解,反正我看到这句话时,首先跳入脑海的就是一些人类表亲的形象,如猩猩、狒狒之类的。史书这么写,也许是想形容刘备身长腿短,以贴合古代相学所谓的富贵相、帝王相(如民间就有“上身长,佐君王”之说),但问题是话说得过头了,就有适得其反之嫌。

再来看“顾自见其耳”,意思就是说刘备的耳垂很大(这也是古人常说的富贵相),但是大到自己稍一回头就能瞥到的程度,就显得太夸张了。刘备耳垂大,的确有不少证据,如《后汉书》中,吕布就曾骂他“大耳儿”;在晋朝人写的《华阳国志》里,曹操也叫他“大耳翁”,足见刘备的耳垂确实比一般人大很多,可大到自己看得见的地步,显然是言过其实了。

十五岁那年,刘备在同族长辈刘元起的资助下,与其子刘德然一起赴京求学,师从大儒卢植。公孙瓒就是这时做了他的同学。刘备年龄比公孙瓒小,就称他兄长。

虽然老师是一代大儒,但据《三国志·先主传》称,刘备不太喜欢读书,反而“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喜欢出入娱乐场所,而且爱打扮,颇有高消费之嫌。考虑到他从小卖草鞋的那种家庭条件,刘备的这些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明显与“草根”的身份很不相称。即使有皇族背景,但也早已落魄,“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又不能换钱花,所以说难听点,刘备的这些行为是比较“坑爹”的。

当然,他爹早逝,想坑也坑不了,所以刘备坑的,其实是家境比较富裕的刘元起。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刘元起的老婆就有意见了,跟老公吐槽说:“各自一家,你总给他钱花,要给到什么时候?”

刘元起算是比较有主见的人,并不惧内,就用这么一句话顶了回去:“我们宗族里,就这孩子不是一般人。”言下之意,人家将来是有大出息的,钱花在他身上,不吃亏。

如果刘元起这话不是为了搪塞他老婆,而是真心这么想,那他就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投资人,懂得做超长线的价值投资。不过,后来刘备发迹了之后有没有回报他,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据史书称,刘备的性格是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且善待下人。这最后一点,就是他主要的人格魅力之一,为他日后的创业助力不少。此外,他还喜欢“交结豪侠”,这也是打造创业团队、闯**乱世江湖必不可少的条件。

正因为此,刘备读完书回到涿县,乡里的许多少年便认他当了大哥。

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关羽和张飞来到了他的身边。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市)人,因犯事逃亡到涿郡。具体犯了什么事史书无载,《三国演义》说是看不惯本地豪强仗势欺人,故而杀了豪强亡命江湖,从关羽的为人和性情来看,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推测。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跟刘备是同乡。《三国演义》说他是“卖酒屠猪”的,家里“颇有资财”,所以刘备起家的部分资本便是他提供的。后来三人还在张飞家的桃园里结拜为兄弟,从此在后世传为美谈。

其实这些都不见于正史记载,只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不过很感人,很热血,光是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就不知感染了多少后人,也把中国人特有的“义气”刻画得**气回肠。所以,虽然从理性上我们知道这不是历史,但是从情感上,我们却宁愿相信“桃园结义”这一幕真的发生过。

不论是否真的结义,历史上的刘、关、张三人的确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三国志·关羽传》就称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还说关羽和张飞自从跟随刘备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寥寥数语,就把三人的感情之深,以及关、张二人对刘备的忠义都写尽了。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即刘备二十四岁的时候,黄巾之乱爆发,一个风起云涌、龙蛇争霸的大变革时代轰然降临,给很多人提供了施展平生抱负的广阔舞台。刘、关、张三兄弟自然是摩拳擦掌,胸中涌起了一股闯**天下、建功立业的**。

虽然他们已经有了最初的核心团队,但还是缺乏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关键时刻,刘备的天使投资人出现了,他们是隔壁中山郡(今河北定州市)的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据说是靠贩马起家的,资产上千金。他们对刘备十分赏识,便无偿给了他一笔丰厚的资金。

刘备、关羽和张飞用这笔钱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追随一个叫邹靖的校尉开赴讨伐黄巾的战场,从此踏上了草根创业之路。

不久,刘备便因作战有功,被任命为中山郡的安喜(今河北定州境内)县尉。官不大,但对于草根出身的刘备而言,起点已经不算低了,毕竟高干子弟曹操刚出道时,也不过是洛阳北部尉而已。

只可惜,还没等刘备在县尉任上干出什么政绩,朝廷就颁下一道诏书,说要裁汰一部分因军功入仕的地方官员。至于为何要这么做,以及用什么标准裁汰,史书无载。不过据我估计,可能也很简单,就是把没背景的人刷掉,以便给那些有靠山有来头的人让路。而刘备一无背景二无靠山,自然在裁汰之列,不刷他刷谁?

当时,负责郡里干部督察的一名督邮来到了安喜县,准备来撤刘备的官。刘备听到风声,赶紧跑到他下榻的宾馆求见。督邮知道他是来求情的,就推说身体不适,概不见客。刘备无计可施,在门口站了半天,越想越愤怒,于是回到县尉衙门召集了一帮手下(其中肯定有关羽和张飞,只是史书无载),然后冲进宾馆,直接把督邮从**拽了起来,绑在了外面的树上。

督邮是郡一级官员,职位比刘备高很多,刘备敢这么干,摆明就是不打算混了。

他把自己的印绶挂在了督邮的脖子上,然后抡起鞭子抽了一百多下。本来打算抽死他,后来听他苦苦哀求,才饶了他一命。

事后,可想而知,刘备只能带着关羽、张飞等一帮铁杆弟兄,黯然离开安喜,亡命天涯去了。

据史书记载,刘备等人辗转来到丹阳(今江苏省南部),恰逢何进派都尉毌丘毅到此募兵,他们便报名加入了。随后,他们跟着毌丘毅行军至下邳(治今江苏睢宁县北),遭遇了黄巾军,因力战有功,刘备就又当上了下密(今山东昌邑市东南)县丞。这回官大了一点,相当于副县长。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副县长没干多久,刘备就又弃官跑了。之后,又到高唐(今山东聊城市)当了县尉,然后可能又是打黄巾立了功,旋即升迁为高唐县令。

漂泊数年,辗转多地,这下总算是干到县长了,也不枉这几年的辛苦奔波。

不过,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公务员可没那么好干,绝不是能够让你端一辈子的铁饭碗。而且,不光饭碗容易打破,有时候端着端着,还会把脑袋给端没了。

刘备一路靠打黄巾军起家,人家黄巾军自然就惦记着他。所以,他这个县长的位子还没坐热乎,黄巾军便倾巢来攻了。刘备打不过,只好再度弃官而逃……

如果说在事业草创的这几年中,“逃跑”已然成为刘备的一个习惯性动作的话,那么在此后数十年的创业生涯中,这个动作就几乎变成了他的宿命。

以后我们就将看到,刘备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失败、逃跑、站起来又被打倒的一生。没办法,在大鳄林立、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东汉末年,一个白手起家的草根要想创业成功,太难了!有时候光是为了活下去,就已经拼尽了全力。

当然,此刻的刘备还不知道未来会有多少失败在等着他,眼下的几次小小挫折丝毫动摇不了他的雄心壮志。

尽管在当时的业界没什么人脉,可刘备至少还有个混得相当不错的老同学——公孙瓒。

于是,大约在公孙瓒与袁绍势如水火,正迫切需要人才之际,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投到了他的麾下。

对于刘备的到来,公孙瓒当然欢迎之至,立刻表荐他为别部司马,并把他派到了青州,与刺史田楷一道对抗袁绍。

差不多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同时,还有一位日后威震天下的名将也来到了公孙瓒的麾下。

这个人就是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史称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也是标准的帅哥一枚。常山属冀州管辖,现在冀州的老板是袁绍,可赵云却舍近求远,不去端袁绍的饭碗,反而跑到幽州来给公孙瓒打工,让公孙瓒颇为意外。

他就问赵云:“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意投靠袁绍,为何只有你迷途知返呢?”

公孙瓒这么问,自然是想听到一番恭维之词,比如“公孙将军您英雄盖世、勇猛无敌,正是天下豪杰归心的明主,岂是袁绍那种徒有虚名的人可比”之类的。

只可惜,赵云这种人不会溜须拍马,而是说了大实话:“如今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才是明主,但黎民百姓却有倒悬之苦,所以我们家乡人都说,哪里有仁政,我们就去哪里。赵云此来,不是轻视袁公,也不是趋附将军。”

言下之意,人家似乎是冲着力行仁政的幽州牧刘虞来的,只因公孙将军你是刘虞手下的将领,所以才来你这儿打工,你可不要太自作多情。

赵云这番大实话一说,就彻底把天给聊死了。公孙瓒肯定是不太爽,可现在是用人之际,也计较不了那么多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备在旁边听到这话,立马对赵云生出了很强的好感。这世道,愿意说实话的人已经不多,而一心追求仁政理想的人就更少了,于是便主动与其结交。赵云也欣赏刘备的为人,随后便到了刘备帐下,专门负责带领骑兵。

不过,赵云与刘备虽然惺惺相惜,但终究是为公孙瓒打工,而没过多久,赵云就看透了公孙瓒,知道他根本无意于仁政,不值得自己追随,于是便以兄长去世为由,向公孙瓒告假,然后卷起铺盖就回老家了。

临别之际,刘备深知赵云这一走,肯定不会再回来了,心中十分不舍。最后二人握手作别时,赵云留下了一句话,说:“终不背德也。”意思是让刘备放心,不管到什么时候,他赵云都不会做出有违德操的事,其实也就是想表明:两个同样追求仁政的人,迟早有一天会再见面的。

这一别,便是七八年之久。等到赵云再次来到刘备身边时,已经是官渡之战前夕。不过,自此之后,赵云便跟随刘备南征北战,这一辈子再也没有离开……

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刘备配合田楷,与袁绍之子袁谭在青州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据史书称,双方在这场战争中都打得异常艰苦:“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刘备在此期间为公孙瓒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因而先是被任命为代理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县令,此后又被正式提拔为平原国的国相。

侯国之相,位同郡守,官秩二千石。至此,刘备算是走上了他仕途的第一个小高峰,相当于当上了市长。

从一介草根到侯国之相,跨度已经不小了,刘备的人生可以说实现了初步逆袭。不过,对于一个从小就放出狂言,说要乘坐天子“羽葆盖车”的人而言,这一切,只不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