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媒体背景下,品牌传播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语言个性化更加突出,受众选择更加多元,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传播速度更加快捷。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品牌传播要跟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1.强化受众思维
媒介的全面融合让医院品牌传播的形式、平台和渠道得到了扩展,也使得医院品牌传播的竞争压力骤增。在传统的传播思维中,我们通常从医院品牌战略的高度和医学的专业角度出发,选择品牌传播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时机,领导、同事们满不满意是评价品牌传播效果的依据,医院品牌传播的方案及效果评估以医院领导层的意见为准。但在融媒体环境中,跨平台的资源聚集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可供选择的品牌信息更加多样。如果不能尽快获得受众的信任,品牌传播将流于形式,失去传播的意义。我们只有将品牌传播的重心聚焦于受众,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让他们感受到医院品牌能给予他们关怀、友爱、尊重,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
2.学会融媒体语言
融媒体技术让信息更新的节奏加快,只有吸引受众的关注,才会引发他们对品牌传播内容的解读。我们要紧紧跟随时代的节奏,学会通过引申、比喻等修辞手法对用词遣句进行解构;善于运用新造词、新义词等丰富语境,使语言更为简单明快、生动幽默、“接地气”,进而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多用感叹、疑问等语气较为强烈的句式或改写、仿拟等流行句式,满足受众的猎奇、求异心理。要增加品牌传播的社交属性,积极学习和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改变医院品牌较为冰冷、严肃的风格特征,让品牌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让传播内容尽量可视化
在媒介融合的当下,受众面对的信息选择是多样的,他们更愿意选择直观、形象、动态的可视化信息。相较于传统的表现手法,可视化的表达方式给予受众更多的视觉冲击,在品牌传播的体验上更加直观、有趣。随着大数据技术和融媒体技术的深度结合,品牌传播将不再仅仅是图文编辑与医学知识的简单组合,还应该具备交互功能,能为受众提供富有视觉冲击力、可交流互动的可视化体验。
【链接】
安徽省立医院的一张小纸条为何获得千万人点赞
前一阵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安徽省立医院”)的一张餐巾纸“火”了。在医院的餐厅里,有一份没来得及吃完的餐盘下压着一张餐巾纸,上面写了六个字:“勿动!!插管去了。”
这是医院麻醉科的一位医生留下的。当时,正在医院餐厅用餐的他突然接到急诊科的电话,为了赶过去给急诊病人插管,他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并在离开餐厅前留下了这张纸条,还拍了一张照片作为“证据”。
就是这张不起眼的照片,吸引了各路媒体的注意。不到一周的时间,“勿动!!插管去了”这六个字的相关报道在互联网上的阅读量突破了四千万,成为网络上热议的爆款话题。
为什么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能成为引发广泛关注的爆款话题呢?
因为在其背后,是一支精通融媒体传播之道的品牌运营团队。他们把融媒体思维贯通于医院品牌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挖掘品牌诉求点;注重渠道资源整合,不断打造品牌吸睛点;注重民意诉求互动,不断引燃舆情爆发点。
医院品牌运营部门的负责人在微博输入医院的名称进行检索时,在一名地理位置定位在本院的博主的微博内容中发现了这张照片。
负责人认为,这张照片真实反映了不为人熟知的麻醉师的辛劳与不易,传达了他们对职业理想的坚守、对患者的认真负责,充满正能量,具有爆款话题的潜质。
医院品牌运营团队迅速联系上这位医生,与他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交流,了解事件的细节和青年医师的日常工作、生活。他们还采访了麻醉科主任、膳食科科长,了解科室管理和工作流程,收集整理好相关照片和文字资料,推送到网络上,吸引了媒体的注意。
各路媒体纷至沓来,医院根据媒体的不同采访需求和侧重点,分类提供相关资料和照片,安排专人陪同媒体在医院进行采访,充分满足媒体的采访诉求。在医院的积极支持下,各大媒体根据医院提供的内容,通过各自的渠道进行推送,形成了多轮传播态势。
随后,医院品牌运营团队安排专人收集、分析网友评论和留言,与公众进行交流。这种主动开放的自信、及时友好的互动,满足了公众的心理。
就这样,医院品牌运营团队凭借对传播技巧的娴熟运用,只用一张照片就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情感共鸣,成就了一段品牌传播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