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听起来很玄,但构建语境其实并没那么难,用好“修辞”,足矣。
修辞,即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
修辞的方法种类众多、阵势庞大,乍一看上去令人望而生畏,但这些方法其实都可以纳入“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类。消极修辞是“电报”式或者“说明书”式的描述,它的用词简洁、逻辑严谨、风格平和,注重对信息的客观说明,我们经常在公告说明、医学客观记录中见到。积极修辞是“歌咏”式或者“抒情”式的描述,其用词生动、结构灵活、细节具体、感情鲜明,带有主观色彩倾向,我们经常在各类文艺作品中见到。
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信息的公信力,做到逻辑清晰,准确无误,还要善于借助修辞之术,让信息生动鲜活,易于理解,具有情与美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以下简单介绍一些方法,以供参考。
1.析字
我们可以根据字的形、音、义,将字进行组合或拆分。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就是将“胡”字析为“古”“月”二字,寓意击败胡虏。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提到的“且介”,是将“租界”两字去其半形,暗示居住在半租界里的亭子间。
2.藏词
为了使语境更加简洁,我们可以将熟知的词语进行分割,只选用其中的部分。苏东坡在《再谪惠州》中感慨:“令阁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希年”,隐藏“三十而立”和“七十古稀”两个词语的前半部分。
3.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语境或者突出某种情感,我们可以把词语或者句子进行重复使用,以抒发强烈的情感,并可以区分段落层次,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柯岩在《周总理,你在哪里》中写道:“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在这其中,反复写道“他刚离去”,表现出人们对周总理的不舍和思念。
4.对偶
为了增强语境的美感,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短语或句子排在一起,表达出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美感。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排比
为了突出气势和情感,我们可以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内容相关的短语和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句的节奏感更强,条理性更好。《孟子·公孙丑上》中阐述人性时写道:“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四个排比句让人过目不忘。
6.顶真
为了让语句更加流畅、主题更加突出,我们可以将句子的结尾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从而具有上递下接的趣味。《管子·治国》中写道:“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深思。
7.比喻
为了让语境生动传神,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通过明喻、暗喻、借喻等形式,用一种事物来指代具有类似特征的另一种事物。
8.借代
当不便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时,我们可以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避免直白无趣,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其中,用“丝竹”代指音乐,让作品更多了一份儒雅的美。
9.映衬
为了突出语境中主人翁的形象,我们可以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用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进行烘托。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圣诞节前的最后一夜——平安夜。”冰天雪地里的凄冷环境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小女孩产生同情。
10.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我们可以利用词语的多义或同音等条件,让语言表达具有双重意义,传递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其中的“晴”不仅指天气,还指心中难舍的感情。
11.引用
为增强语境的说服力,我们可引经据典,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并使语言精练典雅,富有启发性。
12.仿拟
为了增加语言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将人们所熟知的成语、流行用语、名言名句等进行仿词、仿语、仿句、仿体、仿调的修改,从而产生幽默或讽刺的效果。比如,抽油烟机商家将“不食人间烟火”仿拟为“专食人间烟火”,让人眼前一亮。
13.通感
为了丰富语境的体验感,我们可以在描述事物时,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挪移转换,提高表情达意的生动性。《水浒传》中描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场面就是典型的通感运用。
14.比拟
为了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我们可以把物拟作人或把人拟作物,让语境更加丰富。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漾”,将柳树拟人为新娘。
15.夸张
为了增强语势、渲染气氛、突出特征,我们可以对人或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进行放大或缩小。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寺庙的高。
16.设问
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或表露情感,吸引更多的关注与理解,我们常常明知故问,引发对方的思考,激起对方探究的兴趣。设问不仅可以起到提醒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可以增强说服力。鲁迅在《生命的路》中写道:“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一问一答,引人深思。
【链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怎样把漫长的手术记录得令人拍案叫绝
一天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一个不幸遭遇车祸的年轻男子。该男子盆骨骨折、右脚骨折伴足背软组织缺损、尿道断裂,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这名小伙子很有可能截肢。骨科医生紧急治疗后,把伤者送到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进行右足部修复手术。手术历时18个小时,多个团队密切配合,最终保住了小伙子的这条腿。
如何把这台手术记录下来,配合医院的品牌宣传工作?如果按常规思路,对此事的新闻报道里会充满了解剖学名词和手术术语,强调手术难度和专家们的技艺精湛。这样做,读懂这篇报道的人不会太多,传播的人也不会太多。
负责撰写稿件的贾晶博士有一个想法:要让读者能切实感受和体验到这18个小时的不易,可以用修辞之术让枯燥的手术记录生动形象起来。
文章一开头,她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危急情势:“外露的骨头,就像戈壁滩上的石块,坚硬而脆弱。骨头常规是不外露的,因此难以直面外界残酷的环境。若任骨头自己对抗,将面临感染,感染随着骨头向整个右足、右侧小腿、右大腿蔓延,最终结果将是截肢!!!而他,才30岁。”
接下来,她继续利用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把高精尖的手术过程用大白话讲解出来,让人一读便懂:“需要用肌肉覆盖骨头,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在地上培育土壤;为了让肌肉成活,需要接通血管,这就像为了土地能长庄稼,需要开辟水渠、撒上肥料。之后,便是移植皮肤。如果肌肉血运良好,皮肤就能存活良好。而这其中,最重要的、难度最高的过程,便是接通血管。”
“……显微镜下,何林医生悬空不抖的手穿针引线,完成了动静脉吻合。我们都以为,手术要结束了……然而,静脉血运不好,呈栓塞状。继续,热盐水热敷,希望**缓解,热能转化为动能,血液流起来!然而,天不遂人意。何医生毅然决定,打断静脉重来。再次吻合后,可怕的前一幕重现。再次去除血栓,重新吻合,再次血运不佳。其中,最后一次吻合后,管腔内血栓长达约10厘米。静脉血流不佳和血栓形成了恶性循环,何医生只能继续往上追踪,寻求血流动力更好一些的地方。凌晨3点,供区静脉血流良好处出现,但此时,供区原本长度充足的血管蒂已明显不足。桥接是目前仅有的选择方案。所以,要取身上浅表的静脉。考虑到右足毁损伤,大隐静脉恐怕不是第一选择。何医生团队选择了未建立静脉通道侧前臂的头静脉,然而,管腔内满满血栓,已不适合桥接。此时已经凌晨4点,一直活性良好的动脉不再搏动了,血运也不见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一句“我们都以为,手术要结束了”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一句“天不遂人意”,让人立即感受到了这场手术的艰难不易;一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也让人揪起了心,与医务人员一同担心和焦急。没有冰冷的平铺直叙,病情的复杂、手术的艰难、医生的不易跃然纸上。
随后,她笔锋一转,将讲述从手术台上的伤者转到了医者身上:“疲倦游走在手术间的每个角落,何医生过于疲倦,手已经略微发抖。而此时,放弃占据了大脑。何医生问了句:‘现在怎么办?’助手默默接了句:‘放弃吧,血管条件太差了。’他没接话。应该是要最后一搏吧,他切取了右踝大隐静脉。而此时,奋战太久的护士、麻醉师、其他医生,都满眼血丝,掩不住的疲惫。清晨6点多,动静脉均桥接成功,血运良好!!!”
读到此处,每个人都深刻感受到:一台手术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医者的毅力和良知。每个人都在心中给这名为伤者不懈努力的医者点赞,为患者能遇到这么好的医生而感到庆幸。
这篇文章高明之处不仅仅是对手术的精彩描写,更有对医者如实、细腻的白描:“早晨9点,何医生还在手术室,眼神有点涣散,有气无力地坐在手术台前。问他怎么能坚持那么久不放弃,他悠悠地说:‘什么事都不能轻易放弃,一丝希望也要尝试,那是病人的一条腿。’”
一台可能在外人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寻常手术,就这样被写得惊心动魄,让人记忆深刻。朴实无华的大白话加上运用自如的修辞之术,让这篇冰冷的手术记录读起来舒服自然,让读者对医生的敬佩无须多言,对医院的品牌更多一分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