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资源,一个关键问题是不能把教师当“固定资产”,而应让他们流动起来。当然,流动的不仅是教师,还应当包括校长。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已经先行一步,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2002年秋季沈阳市举行的全市教师考核中,就有800多名教师考核不合格,在聘任时这些教师全部离开了教学第一线岗位。
紧接着,沈阳市从2003年开始让全市教师包括校长流动起来,计划经过3~5年的时间,力争各学校的教师全部“换血”一遍,以达到平衡师资力量的目的。
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开始试验。当年6月9日,该市6名教育专家作为“城区部分初中改革工作顾问”,开始联手选“差”,他们将在全市遴选出20所基础薄弱的初中学校进行重点改革试验,并在改革过程中提供智力支持。改革时限从2003年9月1日到2006年8月31日结束。
选定的薄弱学校将率先在全市进行校长、教师的人员流动改革尝试,实行校长负责制,企图希望优秀校长和教师的合理流动让弱校变强,降低乃至最终消除学生择校热。
学校布局调整并不会消灭择校现象
教师流动和学校布局调整并非一回事。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以强带弱,各地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针对中小学校布局的结构调整。教育行政部门认为,经过这样的撤并重组方式,可以体现规模办学效益,同时会给择校热降温。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择校热的兴起,根本原因在于各校教育质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及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期盼。无论怎样的布局调整,都无法消除每个学校在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异,因而也就无法消除择校热。
有人认为,通过布局调整,学校以强带弱,既放大了名校效应,又消灭了薄弱学校,从而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
其实这样的中和反应,只能在几个合并的学校之间发生,并不影响到其他学校。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学校布局调整并不会消灭择校热现象。
教师不是学校的“固定资产”
要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关键在于解决教师的流动性问题。从人力资源会计角度看,教师是学校的人力资本、而不是固定资产。只有增强校际交流,才能促进教育公平。
在2002年广州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10多位政协委员呼吁,弱校“脱贫”需要校际师资交流。
委员们认为,广州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部分名校撤销初中部后,想方设法创办民校,安置原来初中部的优秀教师,实行高收费,从“平价”转向“议价”,加剧择校现象。这种把名校老师看作是学校“私有财产”的观点,有违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准则。
教育资源均衡化的难点在农村
作为广州市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名校初中部撤销后,原有教师应当参与竞争、为提高全民素质流动到薄弱学校,让平民子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怎样进行流动?首先应当全面摸查中小学的师资结构与素质,建立教师人才库以便随时调用。学科带头人在各区、各校的分布要相对平衡合理,尤其是名校、重点学校的中青年骨干和行政管理干部,应当分期分批流动到相近的普通或薄弱学校。
广州市教育局认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工作难点在农村。为此,他们正在继续抓紧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农村规模过小学校,同时大力推进老城区的教育综合改造工程,逐步缩短“名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
教师待遇是决定因素
在北京市最大的一所农村中学,该校校长算过这样一笔账:全校总共只有208名教师,可是20年来人员流失总量达到600多人。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待遇问题。
现在该县县城重点中学的骨干老师,一大半是该校“送”出去的,该校成了全县最大的“教师培训中心”。
尽管该校校长一向是业务型校长,可是他非常明白自己的任务:找钱是校长的必修课。争取领导支持、募捐、开办补习班增收,什么办法都想。
他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给人送礼,送礼的对象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他抱怨说:“本来就该给我们的,我们还得争取。”
同样的老师,如果在该校教书月工资是1300元,只要一到15公里以外的县城中学,工作量不变,收入就变成了1800元。如果能进北京市,收入不会低于3500元。这还不包括福利,像度假旅游之类的。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各学校占有的资源极不平衡。在教师的工资中,政府拨款的部分是相同的,可预算外收入这一块差异就大了。
他很羡慕巴黎郊区的中学校长
2002年6月,要求从该校调走的老师一共有38人。校长为此焦头烂额,每人上门几次,总数就要几百次啊!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校长向全体老师承诺:“下学期,人均工资增加50元,哪怕去偷、去抢,我也要把这笔钱发给大家。”
实际上,校长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心中有数:这两年学校的升学率不错,估计应该有些择校费收入。按照政府规定的比例,再加上学生流失后补招的部分,估计会有30多万元择校费收入,正好可以派这个用场。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当他听说县城中学扩招的消息时,人家已经扩招完了,自然就影响到了该校的择校生源。
该校长曾经去法国参观过,他非常羡慕巴黎一所郊区中学的校长,因为那位校长说他们不担心没钱,需要用钱的时候打个报告,只要是正当需要都会得到批准。也没有教师流动的苦恼,因为相同水平的教师在哪里收入都是一样的。
什么时候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呢?他说,“就看我们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前景了。”
教师流动的“转会”形式
教师流动有没有一种好的形式?特别是怎样克服上述中学老师从农村到城市、“培训好了人也走了”的局面?能否由调入方给予调出方一定的经济补偿?上海市松江区找到了一种有效方法。
2002年上海市松江区城区学校从农村学校调用教师85人,其中职称最高的是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流动涉及31个调出单位和27个调入单位,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也有中专职校;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总计涉及补偿金90.5万元。
教师流动一律按照有偿方式进行,由调入方给予调出方一定的经济补偿。
补偿金额为高级教师3万元,中级教师2万元,其他教师1万元。有7名教师流出的李塔汇学校成为流出量之最,共获补偿金11万元;有9名教师流入的民办九峰学校成为流入量之首,共支出补偿金17万元。
这种被教师诙谐地称为“转会”的方式,成了松江区稳定农村地区学校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的最大好处是:
把教师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符合教育产业化背景下的新观点;
打破了教育系统在用人上行政干预为主的做法,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教育内部事务的规则;
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的民主办事原则,有利于倡导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也有利于调动农村学校培养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